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新闻传播学论文

对社会热点新闻报道奇观化的反思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6-23 共4836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导致社会热点报道奇观化的原因研究
  【引言  第一章】媒体奇观理论溯源与发展
  【第二章】我国社会热点新闻报道奇观化
  【3.1  3.2】异彩纷呈的传媒时代
  【3.3】消费主义盛行下的传媒与公众
  【第四章】社会热点新闻报道奇观化下的奇观社会
  【第五章】对社会热点新闻报道奇观化的反思
  【结语/参考文献】社会新闻报道中奇观化趋势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第五章 对社会热点新闻报道奇观化的反思

  鉴于社会热点新闻报道奇观化对媒体以及整个社会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对于社会热点报道奇观化进行反思,以期更好的面对奇观化、抑制奇观化是十分必要的。在此章中,笔者将试图对社会热点新闻报道奇观化进行一个理性的认识,并且在此基础上着力探讨一些面对奇观化具有可行性的合理的建议。

  第一节 正确认识社会热点新闻报道奇观化

  在前文中,关于社会热点新闻报道奇观化存在原因的探讨其实已经告诉我们,奇观的存在是有诸多现实条件作为支撑的。在此我们必须认识到,媒体奇观还将继续存在下去。社会热点问题会不断涌现,传媒科技会继续发展,媒体也不可能放弃对利润的追求坐等衰亡,消费主义在全球范围内更是一个不可否认的现实存在并将继续存在的现象,在此基础上毫无疑问,社会热点新闻报道奇观化也会必然存在下去。

  奇观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并不是人力所能够有意的凭空制造或者完全抹杀掉的。而社会热点新闻报道奇观化对于现实社会所带来的种种现实负面作用也更是无法回避的。而一味地批判在笔者看来也是没有多少现实意义的。当下最重要的是如何理性对待社会热点新闻报道奇观化这一现实。

  奇观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就注定了它并不是一无是处的。正如道格拉斯凯尔纳所言:当代媒介文化奇观本身构成了一个推行霸权和抵抗霸权共存的话语场;人类未来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媒介文化奇观主导的时代构建怎样的奇观以及如何复兴和重建民主政治.所以,笔者认为,作为媒体、公众以及政府等面对奇观当前所真正应该做的是如何在奇观化背景下,对奇观"顺势而为"、趋利避害,通过人力让奇观尽量减小负面作用,将奇观控制加以合理控制和引导。

  第二节 媒体的回归之路

  一、媒体的自身定位与理性报道。

  不论在哪个历史时期,也不论在何种社会形态中,媒体都承担着重大的社会责任。而在奇观化背景下,完全要求媒体剔除奇观化显然是不现实的。真正具有现实意义的是让媒体如何有节制的对待奇观化这一现象。笔者认为,正确对待奇观化的前提是,媒体必须正确认识自身的社会定位。作为"社会之公器"的媒体在追求利润的市场化背景下,如何认识自身所肩负的责任是非常重要的。

  媒体在正确认识自身定位的基础上,对奇观化的节制最重要的应该是对新闻报道内容的理性回归,对内容奇观化、娱乐化现象进行扭转。这就要求媒体的掌控者在市场化竞争中、在追求媒体利润的过程中能够保持清醒。这就要求媒体要加强自我约束,有自律意识。不能讲经济利益作为自己的唯一追求,不应因为经济利益而降低媒体的职业追求和社会责任感。新闻报道始终都应该坚持不卑不亢,不偏不倚,保证新闻报道的质量。同时媒体应该具有合作意识,媒体间应该分工互助,优化组合,合理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自身成本。

  尤其是传统媒体,作为一种信息权威性的代表,应该保证自身发布消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保证自身的公正客观。并且在网络纷繁复杂流言四溢的状况下应该强化自身在公正客观真实基础上对舆论的理性引导。

  其实不管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其社会责任没有本质的区别。在一个社会热点新闻出现以后,媒体不进行自我约束而导致新闻自然发酵本身就是一种极为不负责任的行为。在当今社会矛盾比较复杂尖锐的现实状况下,媒体能够为公众提供正能量而不是一味的迎合公众的某些不满情绪是十分重要的。

  美国报人普利策曾将社会比喻为航行在大海上的一艘大船,而将新闻工作者比喻为这艘大船上的瞭望者。媒体应该具有远见,应该具有社会整体意识、全局观念。面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报道,就更应该保持理性,保持清醒。在客观真实的基础上,有的问题需要格外突出,有的问题需要跟踪报道,有的问题需要淡化处理,而有的问题可能基于现实而不适合及时报道。也就是说,媒体在进行新闻报道的时候,需要考虑社会解决问题的现实条件,而不是一味追求刺激性、轰动性。

  媒体进行新闻报道必须认识到其行为应该是发现问题,促进问题的解决,推动社会的发展,而不是激化社会矛盾,将奇观带上高潮。这就需要新闻从业者不仅仅是对个人职业实务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更需要不断学习以提高个人综合文化素养和思想认识水平。

  二、永不过时的新闻职业道德建设。

  新闻职业道德是永远绕不开的一个话题。对于新闻报道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多年来我国相关学者以及媒体从业者都在呼吁媒体的伦理自觉和社会责任意识。

  西方国家在新闻职业道德建设方面相对而言其实践更为漫长,其实践的成果对于我国具有借鉴意义。其中强化行业相关组织的作用就非常值得借鉴。

  西方国家的新闻评议会在在西方新文件出现滥用新闻自由导致社会信誉下降、媒体权威性受到挑战和涉及媒体的诉讼不断增多的背景下成立的。作为非政府性的社会组织,是由新闻行业内的相关人士组成的,其职权范围相对来说更加独立。它负责处理有违新闻职业道德的内部及社会纠纷,其根本宗旨在于通过行业自律,唤起新闻从业者的社会责任和道德责任,维护新闻业的尊严、荣誉及良好的社会形象.

  新闻评议会所建立的新闻评议制度是一种长效的行业内部评估机制,对我国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新闻评议制度,是运用自律方式让新闻界履行社会责任的一种做法,它包括新闻评议组织,新闻评议刊物和日常性的评议活动,以及相应的新闻职业道德规范.新闻评议尽管不具有法律效力,但是却可以在道义上对新闻媒体造成压力,从而使媒体约束自己的行为。新闻评议会对于新闻行业的自律,解决相关新闻纠纷以及维护新闻行业的社会形象具有明显的价值。

  在此,笔者还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传播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众多信息平台具备了传统意义上的媒体的部分功能,但是它们很难归类为传统意义上的媒体,例如微博、微信、人人网等社交网站,铁血、凯迪、天涯、猫扑等网络论坛,新浪、搜狐、网易等新闻门户网站。这些信息平台在推进社会热点新闻报道奇观化中起到的作用是不容小窥的。在此基础上,这些信息平台在保证自身产品用户合理需求不被严重干涉的基础上,应该加强对自身社会责任的认识。对自身所承载的信息进行合理的管控,而不应一味追求利益而置自身的社会责任于不顾。同时,有必要成立相关的行业组织强化对这些信息平台的行业约束。

  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的重心是新闻从业者,是整个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的基础。

  而马克思看来,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具体到新闻职业道德建设就需要新闻从业者将职业道德内化,将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变成一种自觉行动。道德内化就是将道德变成个人的良心,从而使内化成效得到巩固。"一个人形成良心以后,它似乎以自己的名义从一定的社会义务和社会责任出发有效地实行道德的自我控制,独立地给自己规定道德义务,要求自己履行这些义务,并对自己做出的行为进行自我评价。当我们认为自己尽到了应负的社会义务和社会责任就会感到心安理得,否则就会遭到良心的谴责.新闻职业道德的内化是一个很难受到外力影响的过程,只能是新闻从业者自己对自己的要求。

  第三节 政府合理管控与完善新闻法律

  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绝大部分媒体是私有的,资本主义体制下的媒体受到政府的显性约束是比较少的。资本主义体制下的媒体其运作方式相对更加独立。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媒体与政府的关系明显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我国的政治制度本身就决定了媒体与政府之间存在着被管理与管理的关系。

  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是党的事业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媒体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个人认为,在社会热点新闻报道奇观化面前,政府不应该是直接对新闻媒体进行硬性管理以对奇观化进行抑制,重要的应该是保持对媒体的合理管控。

  政府一方面要保证媒体能够进行自由的市场化竞争,通过市场让媒体焕发更多的活力。而另一方面必须警惕媒体背离其传播新闻、社会监督的职能而沦落为经济工具。在消费主义背景下,信息的种种需求与消费市场有着密切联系。而为防止媒体一味迎合消费市场,就需要政府进行合理的管制与调控。

  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我国政府对于媒体的管理并没有专门的法律,而是以政府出台的法规、政策、通知等进行约束管理。不可否认这些新闻政策法规有利于规范媒体的行为,效力毕竟是有限的。

  正是由于没有专门的新闻法,媒体的新闻报道主要还是依据行业规则,缺少法律的监管。新闻媒体的权利无法得到有效地保护,媒体不遵守行业规则和职业道德时,无法及时地受到相关法律的管制。另一方面新闻当事人遭受新闻媒体侵害其权利时,无法得到完善和有效的保护。在笔者看来,社会热点新闻报道奇观化的出现与我国没有专门的新闻法对媒体进行约束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完善我国的新闻法律对于更好的解决社会热点新闻报道奇观化是十分必要的。

  第四节 重视公众媒介素养教育
  
  社会热点新闻报道奇观化的出现以及所带来的诸多后果,都与公众有着密切的联系。公众的媒介素养直接影响了奇观的出现以及发展。尤其在传媒高度发达的当下,公众广泛通过传媒获得信息和发布信息。无论是应对本文所论述的社会热点新闻报道奇观化,还是更大范围的媒体奇观,都需要重视公众的媒介素养在其中的作用。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正确地判断和估价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作用,有效地传播信息的素养。简单说,媒介素养就是如何有效地选择、利用、鉴别媒介的一些基本知识、技能和素质,使得外在丰富性的信息内容为我所用,而且有效地鉴别和拒绝那些跟自己旨趣不合的内容.在面对社会热点新闻报道奇观化时,进行公众媒介素养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从我国现状看来,媒介素养教育急需提高的就是公众的甄别信息能力和信息传播责任意识。

  媒介素养教育一方面就需要强化学校媒介素养教育。学校作为专门的学习场所,应该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学生基本课程当中,对学生进行媒介知识的系统普及,为在校学生媒介素养提升提供便捷途径(当然,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首先提高个人的媒介知识储备,提高个人媒介素养为前提)。学校媒介素养教育应该着重引导学生认识媒介的性质,合理的利用媒介获得所需要的各种信息,能够理性的看待媒介内容,并且提高使用媒介时个人的责任意识。学校还可以通过与相关媒体合作,让学生能够深入媒体了解信息生产过程,提高对媒体的认识。

  在重视学校媒介素养教育的同时,社会媒介素养教育同样不容忽视。由于社会媒介素养教育的学习时间没有明确限制、更有弹性,因此社会媒介素养教育形式可以多样化,可以说是一种终身学习。社会媒介素养教育应该努力构建一个社会各团体之间相互协调共同参与的媒介素养教育网络,实现资源共享。这可以由政府机构、非政府组织、企业、社区等共同参与,举办各种能够推动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活动。在推动社会媒介素养教育过程中,政府的积极参与和推动十分重要。因此,政府有必要成立专门的公共媒介素养教育机构,专门负责公众媒介素养教育工作。这一机构在整个公众媒介素养教育当中应该具有统筹协调作用,使各种能够促进公众媒介素养提高的资源得到合理的调动和利用。这一机构应该促进公众拥有更多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便捷方式和途径。例如,可以利用互联网来开发公众媒介素养教育网络课堂,定期举行媒介素养教育论坛等等。

  公众媒介素养教育与新闻从业者职业道德教育一样,归根到底都需要依靠个人的自己认识和主动接受。因此,提高公众媒介素养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需要公众自身始终保持或者养成学习的习惯。公众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才能提高个人的文化素养,提高个人的知识水平,提高个人的思想深度,从而有助于提高个人媒介素养。媒体也应该积极投身于公众媒介素养教育,利用自身优势倡导公众媒介素养建设的重要性,形成努力提高公众媒介素养的良好氛围。同时通过自身资源,通过各种形式让公众了解到新闻信息的整个生产过程。

相关标签:新闻系毕业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