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新媒体技术下报纸媒体的发展探究
【引言】纸质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融合研究引言
【第一章】报纸融合新媒体技术创新的必要性
【第二章】报纸与新媒体技术融合创新的途径
【第三章】报纸在新媒体技术下创新发展的意义
【第四章】报纸在结合新媒体技术创新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
【结论/参考文献】报纸在新媒体技术下的革新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结 论
网络新媒体技术冲击下,传统报纸与新媒体技术走向融合是大势所趋,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具有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可操作性。传统纸质媒体找准自己的风格定位,树立品牌形象,借鉴新媒体技术的优势不断发展完善创新,是其改革发展的强有力突破口。
纸媒结合自己特色,因地制宜地制定适合自己的发展政策,利用新技术,研究开发有利的信息化发展模式,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才能迎来报业发展的又一个春天。
技术是推动报刊业发展变革的巨大力量。自科技革命特别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科学技术的革新和发展带给传统媒体的变化是举世瞩目的,在排版印刷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变化。利用新技术,培养信息化的高科技人才,建立完善的信息服务平台成为促进传统纸质媒体成功转型的新渠道和良好出路。
参考文献
[1] 李良荣。 新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13
[2]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3] 陆小华。传媒竞争趋势与对策。[M].中信出版社,2002
[4] 周必勇。 内容渠道皆为王:论传统媒体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发展战略[J]三江学院学报,2010.03
[5] 崔保国 张晓群。新媒体对中国传媒产业的影响分析[J]. 现代传播,2008.01
[6] 程婷婷。 网络媒体环境下纸媒的困境和出路-以重庆本地三家报纸为例[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1.
[7] 刘鹏。 竞争时代的报纸策略[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8] 丁柏铨。 中国当代理论新闻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9] 汪 杨。传统媒体的出路[J]. 上海经济日报,2011(02)
[10] 胡钰。大众传播效果:问题与对策[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
[11] 朱春阳。现代传媒产品创新理论与策略[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12] 喻国明。解析媒介变局[M].南方日报出版社,2002
[13] 张丽萍。新媒体时代新闻业务形态的变革[J].新闻实践,2008(1)
[14] 朱丛艳。论报纸的网络化生存[J].新闻理论探讨,2006
[15] 齐爱军,彭金凤。应对网络媒体--报纸寻求新的报道模式[J].新闻记者,2002(12)
[16] 蒋凌昊。比较《法制日报》和《法制晚报》:浅析中国法制类报纸的现状和出路[J]. 三峡大学学报,2010.08
[17] 孙燕君。报业中国[M].中国三门峡出版社,2002
[18] 谢石山。正确估价网络媒体对报纸的冲击[J].湖南社会科学,2001(4)
[19] 任秋菊。左手办报,右手办网[J].青年记者,2006(24)
[20] 严怡宁。美国报纸的网络化生存:优胜劣不汰[J].中国报业,2007(5)
[21] 李洪洋。《京华时报》“云报纸”的突破与创新[J].传媒,2013(2)
[22] 贾毅。数字化时代纸媒十字路口的云趋向--《京华时报》云报纸的探求与思索[J].今传媒,2013(3)
[23] 宋建武,李华英。“京华云拍”:传统媒体入云的探索之旅[J].新闻爱好者,2013(1)
[24] 田勇,朱宗建。全媒体背景下传统报业的云思考[J].中国报业,2012.09
[25] 李淼。京华时报:让互联网“活”在报纸上[J].中国新闻出版报,2012.05
[26] 陈国权。报纸二维码:谁的二维码?[J].新闻实践,2012.09
[27] 李晗。《京华时报》“云报纸”传播效果研究[D].浙江:浙江大学,2013
[28] 张发扬。融合与区分:纸媒的移动传播路径探究--华西都市报布局移动互联网的实践样本[J].新闻与写作,2012.10
[29] 彭剑。媒介融合的实体样本--华西魔码对纸媒“媒介融合”的启示[J].新闻与写作,2012.06
[30] 崔博。以微博助力报纸创新发展[J].记者摇篮,2012.12
[31] 曾海芳。美国报业的数字化发展研究[D].上海:上海大学,2011
[32] 刘海贵。中国报业发展战略[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33] 骆正林。传媒竞争与媒体经营[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
[34] 唐绪军。报业经济与报业经营[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致 谢
在毕业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要对我的指导老师( )表示衷心的感谢。无论从论文选题、论证、资料搜集、构思写作直到修改和定稿的每一个环节无不凝聚着许老师的大量心血和汗水。()老师严谨认真的治学作风,坚实宽广的专业知识,开阔的科研思路,谦和坦诚的待人态度,令我受益匪浅,使我的理论素养、分析能力、学习研究方法和实践水平有了显着的提高。正是在()老师的指导下,我才得以顺利完成论文。我相信,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过程中,()老师的谆谆教诲仍将鞭策着我直面挑战、勇于开拓、敢于创新,以更大的成绩回报母校、回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