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新媒体技术下报纸媒体的发展探究
【引言】纸质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融合研究引言
【第一章】报纸融合新媒体技术创新的必要性
【第二章】报纸与新媒体技术融合创新的途径
【第三章】报纸在新媒体技术下创新发展的意义
【第四章】报纸在结合新媒体技术创新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
【结论/参考文献】报纸在新媒体技术下的革新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四章 报纸在结合新媒体技术创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在如今纸质媒体日渐式微,影响力逐渐受到削弱的严峻形势下,新媒体被看做解救报纸的最后力量。报网一体化[8]是许多报人最美好的设想,然而,真正操作过程中,报纸的网络化, 往往只是简单地在网络上呈现报纸上原封不动的新闻,即某某报纸的电子版。相对于传统的报纸来说,报纸电子版是纸质媒体谋求发展的一个步骤,却不能从根本上解救传统媒体走向没落的格局。一代又一代的报人想通过新媒体来解救纸质媒体,这个总的出发点是好的,不可否认,“云报纸”、“魔码”等的出现,也让传统报业向新媒体的转变进了一大步。传统报纸与新媒体技术相结合,目前多家报纸都在积极探索,但是不可否认,二者相结合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诸如传播过程受终端设备的限制、报纸制作成本提高、宣传力度不足社会影响力较弱等。
一、报纸融合新媒体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一)传播过程受终端设备的限制
以《华西都市报》云报纸为例子,要想将新闻资讯传达给读者,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步骤。报纸,作为两个客户终端之一,是所谓的消息源,是另一个客户端接收信息的根本。另一方面,手机需先下载并且安装该软件,才能实施下一步的扫描。如此说来,要想成功打开报纸上的云链接,首先需要买一份报纸,其次,需要一部下载了该阅读软件的智能手机,此外,打开云报纸还要受到手机流量的限制,如此一来,过程就显得复杂而繁琐,耗时而且费力。诸如《华西都市报》,很多融合了新媒体技术的纸质媒体,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这样的问题。受技术等条件因素的影响,报纸与新媒体的有机融合,受终端设备的限制是不容忽视的因素。
(二)报纸制作成本提高
但就报纸上的图片而言,要印刷成客户终端能识别的智能图片,都需要先经过特殊的技术处理之后,隐藏在图片之中的,这样无形中造成了报纸成本的增加。另一方面,不单单是报纸印刷方面,因为对图片的特殊技术处理是一项专业技能,就需要媒体培养专业人才和专业的技术设备,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其技能,这些都一定程度上促使制作成本更高,而制作成本的增加是纸质媒体谋求与新媒体相融合始料未及的。
(三)宣传力度不足,社会影响弱
不可否认,新媒体技术给传统的纸质媒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传统媒体积极做出各种尝试进行改革,谋求更好更和谐的发展。诸如《东方今报》《华西都市报》《京华时报》都应对发展的趋势做出了相应的策略调整,尽管“纸幕微电影”“云报纸”“魔码”的初次尝试取得了受众的认可和赞同,但这只是局限在在一定范围内的,毕竟知道和使用这种技术的人群只占很小的比重,“纸幕微电影”“云报纸”“魔码”等,也只是报纸媒体谋求与新媒体技术相融合的过程中的一小步尝试和体验。
除了以上三点之外,报纸融合新媒体技术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新媒体技术人才缺乏、优势资源配置不合理、二者优势得不到良好发挥等等,要想实现从报纸媒体到新媒体的完美转变,达到二者有机和谐地融合,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同,完成从小众化到大众化的过渡,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9].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从纸质媒体到新媒体二者的融合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和把握纸质媒体以及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规律,把好脉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力争又好又快地解决这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一)建立科学完善的发布机制
机制,是制度更是保障。要实现报纸和新媒体的有机融合,良好的科学保障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华西都市报》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典型。正如纸质媒体的新闻稿件需要记者、部门主任、值班编辑、总编辑层层把关相同,《华西都市报》魔码的发布也需要经多人层层监管。《华西都市报》有一套完善的魔码视频拍摄制作发布机制,成立专门的魔码工作室来负责制作视频和一些重大新闻的图像的拍摄。素材由专门的记者或者编辑提供,由魔码工作室对素质进行专业的加工制作。每晚定时进行定稿会,确定第二天要发布的魔码的具体内容,形成了由记者--部室--值班编辑--总编辑的流程审核发布机制。在探索报纸与新媒体的融合过程中,建立一种科学完善的机制显得迫切而有必要。无规矩不成方圆,倘若形成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机制,一切都将变得有章可循。
(二)实现二者的优势互补
纸质媒体在与新媒体融合的过程中,不能简单地将报纸上的东西照抄照搬到网络上,也不是简单地在网络上设立某某报纸的电子版,应该强调二者的互补性,做到和而不同。
首先,实现内容上的互补。纸质媒体毕竟受自身版面的局限,内容有限。而融合了新媒体技术之后,就会完全呈现另外一番景象。纸媒融合的新媒体技术,完全是纸质媒体的延伸版,更多相关的文字、图像以及视频,是解读原有报纸新闻的附加值。
其次,实现互动上的互补。报纸,在向读者传递新闻讯息的时候,是一种媒体向受众的单向性呈现,而究竟看了这则新闻之后,受众作何感想?媒体不得而知,这样的话,不能完整地把到读者的脉搏,自我认识便不够清晰明朗,纸质媒体的弊端则展现无遗。
新媒体技术下的纸媒新产品,能很好地克服这一弊端,通过受众的及时互动,了解其喜好和自身不足,得到真是有效的反馈,从而加以改进。
再者,实现时间上的互补。对于一些重大新闻事件,可能事情的发生与报纸的截稿时间不太协调,这样新媒体技术下的新产品便有了用武之地。即使报纸已经印刷完毕,但鲜活的视频和图片依然可以通过新技术呈现给受众面前,弥补了纸质报纸截稿时间的限制。
(三)找准定位,坚定自己的发展方向
传统报纸一贯突出新闻报道的严谨性和真实性,新媒体技术下的新产品就应该依托纸质媒体形成自己特有的品牌[10].由于移动新媒体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就应该在娱乐、社交等方面着重开发,当然,同时,也应该结合其发展定位,做到有目的、有重点、有特色。以《华西都市报》的魔码为例,在全方位报道新闻事实的基础上,魔码已经成为四川人满足各种需求为一体的应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