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救助问题探讨
【第一章】社会工作角度下留守儿童救助研究绪论
【第二章 第三章】A县农村留守儿童生活现状调查与分析
【第四章】A县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救助的状况及问题
【第五章】A县留守儿童“三位一体”的社会救助研究
【总结/参考文献】留守儿童社会救助中社工介入研究总结与参考文献
第五章 A 县留守儿童"三位一体"的社会救助研究--以小宝个案为例
一、个案社会工作方法的运用。
个案社会工作是由专业的社会工作者,运用有关人与社会放任专业知识和技巧,为个人和家庭提供物质或情感方面的支持与服务,目的在于帮助个人和家庭减低压力,解决问题,达到个人和社会的良好福利状态。在个案工作中,社会工作者在与案主彼此信任合作的关系中,充分调动案主本身的潜能与积极性,共同探讨、研究案主的问题,整合案主的家庭及社会环境资源,增进案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帮助案主成长的目的。
在 A 县实地调研过程中,本研究就采取了个案的工作方法,直接面对面的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困难和问题,并预防产生新的困难和问题,协助留守儿童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做较为健全和积极的指导,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针对 A 县留守儿童问题,我们采取了"三位一体"的个案工作方法。这三位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家庭、学校、社会,而是第一位,确保留守儿童的生命安全不受威胁,满足他们最基本的物质需求。第二位的就是对留守儿童积极的心理救治和教育帮助,第三位的就是救助后定期的跟踪回访,留守儿童情绪不稳定是容易受伤害的群体,所以必须定期的回访以预防新的问题发生。在整个服务过程中三位循序渐进,缺一不可,对留守儿童问题重点就是第二位,积极的心理疏导,让他们正确的对待挫折与困难,不替他们拿注意,做决定,而是充分调动他们各种心理因素,挖掘潜力,促使他们能够自己解决困惑。
以下为小宝-一个抑郁留守儿童的个案。
(一)收集资料及建立专业关系。
A 县留守儿童小宝,女,11 岁,家里一共有小宝 、爸爸妈妈、爷爷奶奶 5 口人。
小宝的爸爸外出务工有六七年了,一般就只有过年的时候才回家,家里盖了六间平房,居住条件在村里属于中等家庭。但是当初盖房时有借款 2 万,为了还债小宝妈妈也于两年前外出务工。留下小宝由爷爷奶奶照顾。妈妈走的时候将她的旧手机留给了小宝,这个手机就成为了他和爸妈唯一的联系方式。 妈妈外出之后现在家里就只剩下小宝和爷爷奶奶还有喂养的三头猪一条狗。11 岁的小宝,正在农村的小学上五年级,每天放学后,小宝就帮着爷爷奶奶做家务有时还要提井水。小宝的爷爷奶奶都是农民,也都没有读过书认识的字也是一点,对小宝的学习也从不过问,使得小宝的学习成绩也不好。爷爷奶奶也从来没有给小宝买过玩具和衣服,也不关心小宝心理上的感受,觉得只要让小宝不冻不饿就好。慢慢的小宝也就和爷爷奶奶不沟通了,想要买什么就直接给妈妈打电话要钱,越来越想离开家里去找爸妈。每次想去找爸妈的时候爷爷奶奶就哭哭啼啼劝阻,有时几句话说不好,爷爷甚至会用扫帚打她。到后来她就更加不愿意和爷爷奶奶沟通,在家因也越来越沉默寡言,性格也变的特别内向。
因为家里家畜较多,所以小宝爸妈给家里买了一个碎草机,爷爷奶奶平时也没有在意小宝的安全问题,某天下午小宝在放学后给猪碎草时,没有注意右手食指的一截指头被碎草机给削了。爷爷奶奶没有及时的对伤指头进行冷却,致使小宝后来接指头不成功。
在经历过这次事件后,小宝像是换了一个人一样。本来就不太和别人交流的她,现在就像得了抑郁症一样,整天低着头一句话也不说,现在小宝的学习成绩更是一落千丈,还一再表示她不想去上学了。有时她甚至打电话告诉爸爸妈妈说让他们再去生一个小弟弟她要离开爸妈了等等一些轻生的话语。不得已的情况下,小宝妈妈回来陪了小宝一段时间,并为小宝办理了休学手续,但是为了维持生计,给小宝看病,不久又出去打工了。
(二)案例分析。
个案来源:实地调研过程中村主任告知社会工作者小宝的情况,希望社会工作者帮助小宝。以下为小宝问题分析:
1. 生活问题。
11 岁的小女孩和爷爷奶奶承担了家里的所有劳务。必然是很辛苦的,尤其是山村里有时候要去挑井水喝,就这一点来说对于小宝已经是超载了。妈妈外出后小宝更是没有穿过新衣服和买过新玩具,这也让小宝美好的童年失去了很多童趣。爷爷奶奶每天的家务及家畜喂养使得他们忙忙碌碌,他们忽视了小宝的生命安全问题,把一个小女孩像大男子汉一样对待,造成了后来小宝失去一截指头的悲剧。
2. 学习问题。
妈妈在家的时候会经常督促小宝学习,偶尔也能辅导辅导小宝的作业。但是妈妈走了就留下两位文盲老人,对小宝的学习是漠不关心,他们对小宝功课也是无能为力。小宝家庭学习基本上是真空状态,这就造成了小宝学习成绩的落后,慢慢的小宝也养成了懒散散漫的学习态度。
3. 心理问题。
爸爸在小宝小时候就外出务工了,所以小宝对妈妈特别依赖,和妈妈在一起性格也相对开朗,但是妈妈走后,因为爷爷奶奶之间的代沟,她的话越来越少了,慢慢就有点内向了,她开始胡思乱想,她怕爸爸妈妈不要她了,所以总是想弃学去爸妈身边。然而当她每次表达这个想法给爷爷奶奶的时候,老人家就会觉得小宝不听话,不好好上学。
在没有好好沟通的情况下,用打骂结束他们的对话。这就使得小宝的心理受到严重伤害,他更加认为没有人爱她了,爷爷奶奶想要孙子所以不喜欢她,这种缺乏安全感的想法时时伴随着她。
被碎草机削掉指头,小宝痛不欲生,不仅仅是身体上的疼痛更是心理上的。本来小宝就不想去上学想在爸妈身边,现在她更被同学异样的目光所困扰,已经缺乏安全感的她就更加自卑,这就使她不愿意说话,无心学习。整天的胡思乱想、钻牛角尖让本来朝气蓬勃的她萎靡不振。
(三)社会工作专业介入。
1.社会工作介入目标。
长期目标:帮助小宝改变消极的心理,让她能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现实。协助她正确认识自我,树立理性信念,增强自信心,以积极地态度面对生活和学习,促进自我完整发展。
短期目标:(1)改善小宝和爷爷奶奶的关系,增强小宝与爷爷奶奶心灵上的沟通,最终实现互相理解。(2)鼓励小宝不要因受伤而放弃自己,帮助小宝重新回到学校,改善学习状态。(3)协助小宝正确认识现状,消除抑郁心理,增强小宝自信心,以积极地心态面对困难。
2.社会工作介入策略第一位:社会工作者以专业的价值观为基础与小宝建立相互信任关系。针对小宝情况社会工作者对小宝的了解先从爷爷奶奶开始,然后有爷爷奶奶介绍给小宝认识社会工作者。为了拉近距离,社会工作者给小宝带来了一件新衣服并多次表达自己想和小宝交朋友的意愿。再取得信任之后,争取和小宝的多交流努力让小宝自愿表达想法。私下里社会工作者就对小宝的生命安全问题也对两位老人展开思想教育,挑井水、碎草对于一个 11 岁的孩子来说是很危险的,用扫帚打孩子更是错误的教育方法。小宝的物质基础相对村里来说还是中等水平,所以我们社会工作者就这点没有和老人做过多交谈。
访谈 1:
社会工作者:"小宝,你好。"小宝:"你好。"社会工作者:"我叫 XX,我是 X 学校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小宝:"哦,大学生,那社会工作是什么?"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是我的专业,就是专门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小宝:"解决什么问题?"社会工作者:"学习不好呀、不想上学呀、讨厌写作业呀、不想和同学说话呀等等都可以呀"小宝:"你管的还真多!你为什么要来我家哪?你怎么知道我名字的?"社会工作者:"因为有很多小朋友告诉我喜欢你,所以我想来和你做朋友。希望你能喜欢我。"小宝:"你做我朋友?开玩笑吧?"社会工作者:"我很认真的。(说着拿出新衣服给递给小宝)你看看这件 T 恤是我的一点心意和诚意。"小宝:"(激动地接过衣服在身上比划)你真好!"社会工作者:"还有更好的,你可以把我当朋友了吗?"小宝:"嗯。"刚开始小宝在和工作人员的交谈过程一直沉默不停的搓着手,我们社会工作者没有急于打破沉默,而是给她眼神的鼓励和安慰,告诉她我们社会工作者的工作职责,表达一种与她同在,共同面对问题的态度。让她渐渐消除紧张感和压迫感,减轻孤独无助的感觉主动配合我们治疗。
第二位:坚持社会工作"人在环境中"的实务取向,为小宝提供直接心理疏导。
在对小宝直接心理救助的过程中也要和小宝爸爸妈妈及爷爷奶奶做出沟通交流,改善他的家庭系统。联系学校,让学校知道小宝的情况后给予适当帮助,改善家庭外系统。
社会工作者清楚的认识到,对于小宝的服务重点就是调动小宝的内在动力,尊重她自我发展的愿望和要求,缓解她的心理压力促进小宝身心健康发展。
访谈 2:
社会工作者:"小宝,可以告诉姐姐你喜欢你自己吗?"小宝:"不知道,我讨厌自己是个女孩子讨厌自己的手"社会工作者:"为什么那?"小宝:"爷爷奶奶总是想要孙子,爸爸妈妈也离开我了,我每天都很想他们,可是他们……我少了手指头大家都知道了,去学校他们总是嘲笑我,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我就只能把手藏起来。"社会工作者:"所以那?这就是你不想上学,不喜欢自己的原因吗?"小宝:"嗯,我每天都过的很累,我不知道该怎么办"社会工作者:"你的这些想法告诉过爷爷奶奶吗?爸爸妈妈知道吗?"小宝:"爷爷奶奶是老古董他们不懂我,我打电话告诉过妈妈,妈妈就安慰我不要太在意自己的指头,让我好好听话。"社会工作者:"小宝,你是一个好孩子,你有很多的优点,手指的一点点瑕疵根本影响不了你的优秀,你越在意自己手指的残缺就越会觉得同学在嘲笑你,这些都是你自己的想法,你要明白太在意别人的眼光只会让你自己太累。你不告诉爷爷奶奶你的心事他们又怎么会懂你?爸爸妈妈辛苦挣钱也是为了你呀,他们都爱你,不会因为你是女孩而不喜欢你的。"小宝:"我不要上学,我就想一个人呆着"社会工作者:"一个人呆着多没有意思呀,听说你的绘画特别好,同学们都很羡慕你,可以给我看看你的画吗?"小宝:"绘画还可以,就是我学习不好。"社会工作者:"学习不好可以进步的呀,我说了我可以帮你的,我能让你的学习和绘画一样好,你愿意相信我吗?"小宝:"愿意。"(点头)社会工作者从小宝的兴趣中慢慢引导使得小宝愿意主动与他们交谈学习,社会工作者交谈中引导小宝要回到学校,发挥特长。强调学校环境对她成长的重要性。
访谈 3:
社会工作者:"小宝,你好呀,这几天在家都干什么了?有出去玩吗?"小宝:"没有干什么,就呆着……"社会工作者:"那你给爸爸妈妈打电话了吗?"小宝:"他们给我打电话了……"社会工作者:"小宝,我们是朋友,你能陪我说说话吗?你有想聊的话题吗?"小宝:"我不知道该怎么说……"社会工作者:"小宝,说出来好吗?不管你想说什么,姐姐都会认真的听着,我们一起面对好吗?"小宝:"姐姐,我很累,我不知道我活着的意义是什么?"社会工作者:"为什么要这么说自己?你对我们每个人都很重要,这个家离不开你。"小宝:"姐姐你不懂……"社会工作者:"小宝,实话告诉你吧,姐姐已经和你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聊过了。他们真的很爱你,爷爷奶奶也让我替他们给你道歉,他们说想要孙子是因为想以后有人能够陪陪你照应你,怕他们老了没有兄弟姐妹你一个人太孤单。他们对自己的表达方式表示歉意,让你误会了他们不爱你。爷爷奶奶真的很愧疚没有照顾好你,对于你失去指头的痛苦他们比你更难受,更自责。爸爸妈妈出去打工也是为了给你创造更好的条件,再苦再累他们都不怕,就怕你不能理解他们的心呀!前段时间妈妈回来看见你的状态,几乎每天都有偷偷哭泣,你知道吗?"小宝:"我知道大家都很难受,可是我真的接受不了现在的自己……我觉得我一无是处。"(哽咽着)社会工作者:"一截指头的失去你都接受不了,你让爱你的人们又怎么接受你对自己生命的不珍惜?不想说话不要紧,要紧的是你把自己要封闭到什么时候?学习差不可怕,可怕的是你连学习的机会都不给自己!小宝,每个人的幸福大多是一样,痛苦却是各种各样的,没有一帆风顺的人生,困难和挫折你越弱他越强,你强大了他就自然地消失了,让自己强大起来吧,好孩子,我们都会陪在你身边的。"小宝:"我想妈妈了,我想给她打电话,和她说说话。"个案开始相当长的时间内,社会工作者一直表示了想给与小宝帮助的意愿,但始终没有激发小宝的真正求助动机。此时小宝的这就话,反映了了小宝心理上的变化及我们社会工作者心理救助的成效。
社会工作者来到小宝以前的学校,找到相关负责人对小宝的情况进行了描述,对小宝重新入学事宜进行协商,得到了学校的支持同意小宝入学,也和小宝即将所在班级的班主任进行了沟通,希望班主任可以给予小宝支持和帮助,多鼓励她多给她表现自我的机会,让她能够建立自信,乐观向上。在前几次辅导过后,爷爷奶奶告诉工作人员,小宝的心情大有改观再也没有一直闷着,和他们也愿意说话了,向从前一样也主动帮他们做家务了。
访谈 4:
社会工作者:"小宝,姐姐有好消息告诉你。"小宝:"什么好消息呀?"社会工作者:"你即将会有好多新朋友,高兴吗?"小宝:"新朋友?新朋友在哪里?"社会工作者:"学校呀,你不想和同学们一起玩吗?"小宝:"想是想,可是我已经退学了。"社会工作者:"退学那不是事,姐姐帮你搞定!你只要开开心心去上学,踏踏实实的学习就可以了。"小宝:"真的可以吗?那同学们会嘲笑我的手?"社会工作者:"你自己都不在意,别人怎么会在意那?绘画好,字好看,同学们羡慕你都来不及那。"小宝:"姐姐,谢谢你!谢谢你让我开心多了。我听你的话,我应该去学校,我不想让爸妈伤心,不能让爷爷奶奶痛苦。"社会工作者:"好孩子,你真棒,姐姐相信你不会让我们失望的。"在社会工作者的多方协助和鼓励下,小宝终于回到了学校。在对小宝的心理救助方面,社会工作介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对小宝的心理疏导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第三位:对小宝回到学校后继续为其提供服务,定期回访已预防新的问题。
对小宝的自身发展情况进行跟踪回访和系统评估,在适当的时候跟进和改善介入方案以应对新的问题出现。小宝回到后期,在学校生活中,性格越来越开朗,因为老师和同学们的支持,给了她主办班级黑板报的工作,让她逐渐找回自信。社会工作者除了与小宝的日常沟通之外定期还会辅导小宝功课,给小宝讲授生理卫生知识。
3.社会工作过程评估。
(1)小宝因为家庭的情况,很少有机会去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在面对一些挫折时,服务对象从家庭中不能获得足够的支持和鼓励,得到的更多的是批评,造成服务对象内心不愿意和爷爷沟通,彼此之间的信任和距离拉大。社会工作者在跟进过程中要增强服务对象的沟通技能,让其能表达出自己真实的想法,更好的和家庭成员沟通,从而消除家庭沟通的障碍,从家庭中获取更多的支持和鼓励。就增强小宝沟通技能方面社工服务有涉及但不够深入,有待提高。
(2)在不断经历现实的打击下,在缺少支持的情况下,小宝的自信心在逐渐的下降,对学习和生活都没有足够的信心,消极的心态较为严重。社工和服务对象共同发掘其优势,并不断地给予鼓励和支持,同时社工寻找服务对象周围的支持系统,给予服务对象更多的支持和鼓励,从而树立其自信心,以积极心态面学习和生活。在培养小宝自信心方面做的比较到位,对家庭成员和学校老师的沟通也见成效。
这次对小宝的社会工作服务,根据小宝具体情况主要以心理救助为主,其他救助为辅。对于小宝抑郁心理救助效果明显,但没有发掘出小宝潜能,提升她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小宝家庭成员的沟通和学校协商进行的不是很到位,再初见成效后没有继续回访。以小宝回到学校,能够与人正常交往结案,结案有些匆忙,应该对小宝进行心理测试及更深层次的考察。由于条件限制本次服务也未涉及社工督导辅导社工服务的过程。
总之,本次服务过程,短期目标全部实现,长期目标基本实现,过程中的不足有待改进。
二 、A 县留守儿童社会工作方法的完善。
(一)社会工作者要以留守儿童所在家庭和学校为重点。
社会工作者与留守儿童的父母沟通及监护人的交流十分重要,要让他们意识到家庭教育对留守儿童成长的重要性。针对沟通不足的问题,可以建立信息联络中心或者类似机构,为留守儿童与其父母沟通提供便利。可以对沟通过程进行专业引导,并且记录。
指导他们怎么尊重关爱留守儿童,为他们的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二)积极倡导学校社会工作。
中小学是留守儿童最集中的地方,所以社会工作者有必要在学校教师和非留守儿童群体的协助下开展留守儿童社会工作。对学校的介入可以通过学校社会工作进行。以问题导向模式为工作模式,把在心理和行为上有偏差的留守儿童作为服务对象,为他们建立特殊档案,把父母的电话等记录在内,利用学校资源组织"留守子女心中话"等演讲活动,邀请监护人参加。开展安全知识和生理卫生知识讲座,开设青春期心理健康讲座等。社会工作者也可以自行组织交通安全知识教育、感恩教育、孝德教育等。
(三)社会工作者应发挥社会各界力量为留守儿童更好的服务。
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各种正式的和非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进行动员,充分发挥乡镇政府、村委会、妇女儿童联合会和共青团等正式组织的作用,建立留守儿童关怀制度或者是托管中心。有条件甚至可以建立一个社会工作实习基地,将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引入机构,利用专业优势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好的服务,充分发掘留守儿童潜能。另外,社会工作者也应该利用大众传媒宣传留守儿童问题,呼吁社会的关注,形成有利于留守儿童问题解决的社会舆论氛围。还有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开展爱心慈善捐款和帮扶结对等爱心活动。
三、关爱留守儿童问题的一些政策和建议。
为了从预防和救助两个方面解决留守儿童问题,首先,我们应该从根源上减少留守儿童的产生,改革二元社会结构下的户籍制度。我国的国民收入分配和财政投入无论在教育、科研、文化还是经济等各个方面都明显的偏向于城市地区、发达地区和工业产业领域,我国的城乡差距如此之大,这是直接原因。针对我国在教育上的不公平投入和我国留守儿童进城所面临的各种高昂费用的现状,我国留守儿童的输入地政府应该帮助分担,并且当地政府要作为主要的供给者,帮助农民工解决子女的教育费用。
其次,应该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医疗救助,试建立专门的留守儿童医疗救助渠道。
众所周知,在城市小学中,学生每年都会统一享受到防疫疫苗针的注射,而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农村儿童更本就没有享受过防疫疫苗的注射。他们所享受到的医疗救助太少了。
我国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对于广大农村农民来说是一项不折不扣的惠民政策。但是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打工,有很大一部分的父母并没有给留守儿童购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由于留守儿童父母不在身边,生病之后得不到监护人的重视,他们的病状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这样对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非常不利。即使有留守儿童父母给自己的子女购买了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但是现在农村的合作医疗保险有很多的规定。比如在 A 县,在乡、县、市级医院看病治疗所报销费用的比例不同,如在乡医院住院 300 元起按 50%,县级医院 500 元起按 40%比例报销,而县级以上的医院起付线是 2000 元,35%的比例报销,而且还有很多药品不在报销之内。如果留守儿童在家乡得重病,在外打工的父母很有可能会把他们带到城市医院中医治,这样在报销比例较低的情况下除去不能报销的药品和报销底线限制,他们最终也许得不到实惠的保险报销,甚至有很多留守儿童的家庭根本无力承担住院费用的自费部分,所以农村留守儿童医疗救助的问题应该得到重视,对累似小宝的留守儿童的大病重病我们应该有专门的解决渠道。
第三,可以建立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救助专项基金。基金来源主要是社会团体和爱心人士的捐款。救助基金专款专用,主要用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医疗和改善留守儿童学习环境。例如 A 县留守儿童生活质量低下,整个县都没有一个图书馆和体育场,我们可以用救助基金来增加一些公共设施,提高留守儿童生活质量。还可以在学校建立一个心理咨询室,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进行心理救助,预防和缓解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妥善解决心理矛盾。
最后,农村地区的基层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对所管辖区域的留守儿童进行普查,登记造册,力求观察与干预结合,大力贯彻落实家访制度,并将干预和支持的成效以及留守儿童的升学率列入对学校的考核体系之中,与教师队伍的评优考核、学校负责人的奖惩制度挂钩,逐步形成制度化的管理措施和方法,扩大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救助渠道,放宽救助主体,鼓励非政府组织对农村留守儿童采取直接救助。国家的财政支持是有限的,但是非政府组织在全世界各地的号召力量是无穷的。非政府组织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帮助留守儿童筹集所需资金,甚至可以建立专门性质的留守儿童救助机构,招聘专门的社会工作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