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绪 论
(一)研究背景
在工业文明全球化的今天,气候变暖、森林破坏、耕地锐减、河水污染、粮食短缺等生态危机也随之出现。其中,尤为突出的是全球化的水污染危机。由于水资源被人类毫无节制的持续性的开采,致使水污染现象频繁出现在世界各地,并将污染现象逐步由个别性转向了普遍性,由局部性转向了整体性,由短期性转向了长期性,最终演变成为了全球化的水污染危机,进而将对人类以及其他生命系统的生存与发展造成灾害性的影响。
查阅 20 世纪的世界环境史便会发现,20 世纪中期,在因工业化的不断发展所引发的世界十大环境公害事件中就有三件与水污染有关。它们不仅造成了植被的破坏和动物的伤害,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农药等化学试剂的滥用,日常生活与工业生产等污水的任意排放,致使生命之源逐步演化成为了死亡之渊。《寂静的春天》的作者蕾切尔﹒卡逊于在 1962 年的时候为世人描绘了这样一个场面,生命之网因农药对水环境所造成的污染而惨遭毁坏:水里的鱼儿消失了,天空中飞翔的鸟儿不见了,原本生机勃勃、热闹非凡的春天也变得寂静了。
据联合国对全球水资源的调查显示:世界各国的地表水资源每天都在承受着数百万吨垃圾、废弃物等对它们造成的污染,致使亚洲境内的多条河流,特别是流经城市的河流被严重污染;由于工业生产中的废料、重金属,以及农业生产中的肥料和除草杀虫剂等原因造成了美国领土内近 40%的水资源流域被污染;在欧洲仅有 10%的河流中的水质能勉强使用;在发展中国家合计约有 12 亿人民还在饮用被污染的水,因此而死亡的人数每年约有近 2500 多万人,其中 5000 人是儿童。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曾对世界各国的污水排放情况做过一次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世界各国的日均污水排放量约为 20 亿吨左右,基本上来源于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所产生污水;世界上每年被污染的河流和湖泊的水量等同于全球60 多亿人民体重的总和,大量污水的排放不仅加快了疾病传播,而且对生态系统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在发展中国家,仅有 10%的污水是在被处理过后才排入江河湖海的。在对全球 5 岁以下儿童的死亡原因分析中,每年约有近 180 万人死于因水污染所引发的疾病,也就是说每秒钟都会有 1 个幼小的生命因水污染而死亡。在对住院患者的患病成因的分析中,超过半数患者的患病成因与水污染有关,其中约有 3.7%的患者最终死于与污水相关的疾病①相比之下,我国水污染事件的出现频率也是非常频繁的,并且造成的影响也是较为严重的。如山西天脊集团因苯胺泄漏所造成的山西省长治市浊漳河污染,导致了沿河流域 12 个县、市、区的大面积停水;②江西铜业德兴铜矿因乱排污水给乐安河沿岸近 42 万居民的生活与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③苹果上海配件供应商排污导致了上海松江河道屡次被污染,致使附近居民的疾病频发等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国外研究现状
(1)流域性水污染与治理
20 世纪中期,德国进行了二战后的大规模重建,大批能源、化工、冶炼企业在向莱茵河索取水源的同时又将生产后大量污水排进莱茵河,致使莱茵河的水质急剧恶化。但在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提升后,德国人逐渐认识到了环境污染的严重性。为了改变莱茵河被严重污染的现状,欧洲共同体代表与包括德国在内的莱茵河流域各国,于 1963 年在保护莱茵河国际委员会(ICPR)范围内签订了共同治理莱茵河的合作公约,对排入莱茵河中的工业废水强行进行纯净化治理。
通过各国多年的共同努力,莱茵河终于重现生机。据 2002 年年底对莱茵河进行的水环境调查显示,莱茵河的生物多样性已经基本恢复到了 20 世纪初的状态。
(2)水资源的污染原因及污染源
潘迪于 2008 年发表的《水体污染与健康》一文中提出:任何生命的延续和发展都离不开水,我们的大部分水资源已受到污染,由于工业增长,城市化和人为的问题致使污染逐年加重。人类活动和自然现象所造成的卫生条件差及饮用水被污染等原因对人类生存与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水资源污染的主要来源是污水和其他废弃物、工农业生产的废水和化学工业等废料。
Azizullah 等人于 2010 年发表的《水污染在巴基斯坦及其对公众健康的影响》一文中以巴基斯坦为例,指出饮用水水质管理不善和监控不力是巴基斯坦公众健康的主要威胁之一。如不正确处理市政和工业废水,以及农药的乱应用,将对人类活动造成重大影响。
(3)水污染的危害
勒内·施瓦辛巴赫等人在 2010 年发表的《全球水污染与人类健康》一文中提出:水质问题是人类正面临着在二十一世纪的重大挑战,指出水产品污染物的主要群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水源性疾病和迫切需要在发展中国家改善的卫生设施。
国外还有学者提出:任何不同的污染物都可能会损害我们的河流,小溪,湖泊和海洋,三种最常见的是土壤,养分和细菌。大雨冲刷泥土流入小溪和河流,土壤可以杀死微小动物和鱼卵;营养物质往往来自于化肥,会造成湖泊、池塘和水库的水污染问题;氮和磷会使藻类生长,把水变绿,降低溶解氧;细菌往往是从污水中外溢的,会污染淡水或咸水。
(4)水污染问题的实质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水资源保护项目负责人吉尔·博格坎普曾提出过这样一种观点:当今世界全球化水危机的出现,并不是由水资源本身所导致的,而是由于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和非规范化的管理所导致的。①美国学者托马斯·赛尔也曾表达过类似的观点:认为虽然全球化水危机的解决困难重重,但主要应解决的是人类对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方面的危机,绝对不是水资源本身所导致的危机。②西方一些学者甚至认为:水问题更是一种政治法律问题,水利益分配不均是造成中东地区暴力冲突的重要原因之一。
2.国内研究现状
(1)水污染的原因
谢莉莉于 2009 年在《水污染与人体健康》一文中指出:水污染产生的主要原因有,第一,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所导致的污染物产生量的不断增加,但与之相适应污染防治能力不高;第二,在水污染防治的过程中普遍存在有法不依,执不严的现象;第三,对水污染事件的出现缺少预判,致使地方政府尚未建法立和健全针对出现水污染事件时的应急治理机制和应急防治预案;第四,对迫在眉睫的水污染治理形势缺乏认识,政府在政策导向上存在一定的偏差。
有些学者还提出过这样一个观点,他们认为水资源对于文明的形成与兴衰有着重要的影响。马克斯﹒韦伯作为这类观点的学术代表就将我国当成了一个治水文明的典型来进行研究,认为一个国家从建立到强盛与水资源的管理与利用密切相关,并且依然可以从农业方面普遍性的治水、管水、用水的角度来剖析我国近代历史的发展历程。对于上述观点,国内众多学者也有所涉及;王建明教授认为,世界古代四大文明的建立、兴衰与积淀均与水资源密切相关;如起源于尼罗河畔的古埃及文明,诞生在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文明,形成于恒河流域的哈巴拉文明,以及孕育在黄河流域的华夏文明等;这些文明的繁荣与衰退、兴盛或败落都取决于水资源的丰沛与否。
潘岳认为,我国的环境污染与地方政府的利益观念有着直接关系,因为利益等同于效益、效益才能产出政绩,所以政府官员为了政绩,才会只看利益,无视污染;因此,若想解决地方区域范围内的环境污染问题,首先要转变地方政府官员的执政理念,在明确其环境责任的基础上,加大对官员权力行使的监督力度。
(2)水污染的危害
李欣在 2012 年发表的《谈水污染危害及防治措施》一文中指出:水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当水受到污染后会滋生许多致病的微生物、细菌、病毒等;并且它们在水中存活的时间较长,如痢疾杆菌可在水中存活几天甚至几周,伤寒杆菌可在水中存活半月之久,脊髓灰质炎病毒可在水中存活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某些肠道疾病或传染病的爆发与流行均与它们有关。另一类是由于工业废水和农药污水的肆意排放,导致受污染的水中聚集了多种有害物质,人在饮用具有有害物质的污水后中毒。
(3)水污染的治理
关亮炯于 2004 年在《我国水资源现状及治理对策》一文中指出:由于对保护水资源的意识薄弱,行政执法不严格及法律制度的不健全等诸多因素,我国的水污染现状非常严重。并提出应从调控农村地区的面源污染、加强点源污染的控制、对排污总量进行严格控制、提高治理水污染的投资比例、建立健全水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对水环境质量进行合理规划、大力推行清洁生产、积极倡导节水型产业的发展等多方面进行联合治理。
中国人民大学罗兰教授在 2008 年发表的《我国地下水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研究》文章中指出:我国地下水污染的防治迫在眉睫,地下水污染正朝着由点到面、由浅到深、由城市到农村的趋势不断扩展,并且污染程度与日俱增。根据地下水污染的形成原因,污染源大致可从工业、农业、日常生活和自然等四个方面来划分。在现行的防治地下水污染管理中存在法律不完善、监管不到位、职责不明确等众多原因,致使地下水污染问题直至今日仍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通过对现行地下水污染防治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了建立健全并逐步完善地下水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对地下水污染和地表水污染实行统一规划和管理、对地下水资源进行合理定价、加强地下水监测的信息化建设和污染防治的技术攻关等政策方面的建议。①姚澄宇在 2010 年发表的《我国城市水污染现状剖析与对策初探》一文中认为:在现阶段的城市水污染防治中,污水处理基础设备设施的巨额投入与较低的污水收集率之间的差距,是阻碍水环境有效改善的瓶颈所在。通过对城市水污染现状的分析,并结合城市污水收集率与排水体制之间相互的关系,提出了应从技术层面和政策层面来提高城市污水的收集率,并探讨应如何规划和完善城市水环境的建设。②杨静在 2013 年发表的《浅谈中国水污染》中提到:水资源对我们生命的存续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它不仅是我们生存的源泉,更是我们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无法替代的必要资源之一。我们的生命无时无刻不需要着水,可是水资源却在因我们的妄为而遭受着污染,我们在破坏生态环境的同时,也在影响着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如若想实现我们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防治水污染势在必行。③黄妍妍在 2013 年发表的《关于水污染危害与治理的思考》一文中,就水污染的治理提出了应从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强化对饮用水源取水口的保护,加强公民的环保意识,实现废水资源化利用,因地制宜地发展污水处理技术等多方面入手。
3.综合分析
综上所述,关于对水污染的研究,其目的是为了寻求化解水污染危机的方法,基于不同的研究视角,会得出不同的解决途径。据此分析,对水污染的研究可具体划分为两大类:一是以人类为中心主义的观点,这种观点是以人类的利益为基础来强调水的重要性;在探索水污染的解决途径时,更多的是从经济视角、政治视角、法律视角和技术视角来进行分析,忽略了水作为一种生态资源的本质与内涵;同时只重视眼前的发展与利益,而缺乏对未来的预判及对长远利益的兼顾。
二是以非人类为中心主义的观点,这种观点指出水污染危机全球化趋势的产生是由于人类只将自己的利益摆在首位,并没有将兼顾到水资源和其它生态资源的整体利益所导致的。因此,只有摒弃以人类为中心主义的价值观,才能为化解水污染危机寻求到更好的解决途径。
总体来说,在我国以生态伦理的角度对水资源展开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基本上还停留在以人类为中心主义和以非人类为中心主义这个两种观点的博弈中,缺乏对水资源生态伦理的哲学基础、价值观念、基本原则、解决途径等方面的深入而细致的探索。在前人的研究里较少涉及水污染问题产生的生态伦理原因,即人们对人与自然之间的伦理关系及自身实践后果的伦理影响缺乏足够的认识,进而造成了伦理道德上的缺失。故在解决水污染问题的途径中,应加快建设适应我国国情的生态伦理学体系,适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主旋律,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防治水污染,保护水资源。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目的
通过对我国水资源现状的分析,对水污染严重情况的如实揭露,对水污染所带来的危害与影响的阐述;来使更多的人认识到我国环境污染,特别是水污染情况的触目惊心,希望水资源的保护能得到全社会的关注。
从生态伦理学角度分析水污染等环境问题的出现其实是人类观念与道德上的缺失,进而提出加快建设适应我国国情的生态伦理学体系.适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主旋律,希望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共同努力,从己做起,为自己、为国家、为子孙创造舒适家园、美丽中国、和谐生态。
2.研究意义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及经济的迅猛发展,水污染问题在我国日趋严重。遏制水污染问题的发展,客观认识我国水资源现状、剖析我国水污染状况、明确污染原因及危害、寻求我国水污染的解决途径、配合当前国家与社会就水污染治理所采取的措施来解决当前的水污染问题,已经成为了我国不得不面对和迫切需要解决的大问题。加快我国本土化的环境伦理学研究步伐,加强各个阶段的环境伦理道德教育,强化各个阶层的环境法律观念,提高每个社会成员的环境伦理意识,对于客观看待水污染现状和积极寻求水污染的解决途径有着深远的意义。
(1)理论意义
首先,为解决我国水污染危机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野。
多年来,对水污染问题的研究大多都是从经济学、法学、水利学、环境科学等角度来展开的。在本文的论述中,为水污染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野:
即在综合了以人类为中心主义观点和以非人类为中心主义观点的基础上实现了超越,运用“主体-客体-主体”的分析模式,以生态伦理学的视角对人与水的关系进行重新的定义,对水污染问题本质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与探讨。
其次,丰富并继承了水生态伦理思想的研究内容。
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生态伦理的视角对水污染问题的凸显进行了综合性的思考与探讨,挖掘并深化了我国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的水伦理思想,尝试运用了人与水之间新的伦理分析模式,进而提出了水污染生态伦理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原则,并以此展开研究,进而丰富并继承了水生态伦理思想的研究内容。
再次,深化了生态伦理学的研究对象。的焦点,地球生态链条中的关键。本文以水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生态伦理角度的研究,就是在对利奥波德的伦理学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对生态伦理学研究对象的丰富与深化。
最后,有助于我国学者参与国际学界的交流。
对我国水污染的生态伦理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若能提高重视程度,加大研究力度,将有助于促进我国学者更早的走入学术前沿,能让中国学者的理论声音更好地参与到国际学界的交流之中。
总之,水污染的生态伦理研究是对环境伦理学原理的应用,不仅跨越了以往工程技术角度、经济或法律等领域,更对促进环境伦理学的整体发展,起着积极的理论指导意义。
(2)现实意义
第一,在水污染问题全球化的形势下,形成水污染的生态伦理理论,将为我们寻求解决水污染解决途径提供新的思路与对策选择,能够更好地指导我们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严格有效管理;有利于人们对水资源保护意识的增强,对不合理用水行为的约束,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积极的伦理导向指导。
第二,从古至今,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的生态平衡是一国长治久安的基础。水生态伦理理论的形成不仅体现了以人为本和社会公平正义,更为保障社会的安定与和谐,促进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生态文明的早日实现提供了伦理保障。
第三,水污染的生态伦理研究在帮助人们正确认识人水关系的同时,增强了水资源保护的意识,为在现实中制定水污染防治措施和水资源保护规定提供了新的选择。
第四,对于水污染问题的处理和解决,不单要靠科学的技术指导、规范的法律条款、严格的用水管理、合理的成本分析,更需要人们不断地、自觉地提高自身的生态伦理意识,时刻地遵守道德行为的规范。通过对我国水污染实际问题的生态伦理研究,在平衡经济发展与水资源的保护的同时,为推动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实现人的全面健康发展提供了积极的借鉴。
(四)研究思路
本论文以生态伦理为研究视野对我国水污染的现状及危害进行阐述与分析,探究我国水污染问题产生的生态伦理角度的深层次原因,并从生态伦理角度寻求解决我国水污染问题的对策与途径。
(五)研究方法
文献分析法:通过对国内外大量相关专着、论文等文献的汇总、梳理以及分析后,在已有科学研究成果基础上进行总结和提炼,为论文的写作提供了理论支持。
数据分析法:以表格的形式,通过对具体数据的显示与分析,直观地表达所要阐述的观点与问题,并以此将之扩展。
(六)研究内容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由六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的是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分析,研究目的、意义、思路、方法、内容及创新点;第二部分是我国水污染的现状分析;第三部分是水污染的危害对象;第四部分是生态伦理视角下分析我国水污染的原因;第五部分是生态伦理视角下解决我国水污染的对策;第六部分是结语。
(七)创新点
运用伦理学知识,以生态伦理视角分析我国水污染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并从生态伦理角度探究我国水污染问题的解决途径。
结合当前国家大力推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旋律,探索适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思路、新对策,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防治水污染,保护水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