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
李彦中文小说的女性价值观探讨
【第一章】李彦小说中的女性观念探究绪论
【第二章】
历史反思:革命母亲的悲剧书写
【第三章】
现实观照:海外女儿们的个体觉醒
【第四章】
不断发声:李彦女性书写的策略
【结语/参考文献】
李彦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动机与目的
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新移民文学1逐渐成为关注的热点话题,尤以北美新移民文学为重。在众多的新移民作家中,李彦以其独特的人生经历大胆以英文创作进军加拿大主流文坛,并以中文译写的方式重返中国,演绎着从边缘走向中心的道路。1987 年李彦留学加拿大,获得温莎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1995 年以英文小说《红浮萍》获得“加拿大年度全国小说新书提名奖”,在加拿大文坛占据一席之地,次年获得加拿大滑铁卢地区“文学艺术杰出女性奖”.《红浮萍》的成功改变了她的人生,使其获得滑铁卢大学的教职,并鼓励着她继续在文学之路上笔耕不辍。迄今为止,李彦的创作共有:英文小说《Daughters of the Red Land》(翻译为《红浮萍》)、《Lily in the Snow》(翻译为《雪百合》);中文长篇小说《嫁得西风》、《红浮萍》、《海底》;中文小说集《羊群》、《吕梁箫声》;散文集《尺素天涯》;译作《白宫生活》等等,其中《红浮萍》、《雪百合》(中文改写本《海底》)两部作品尤其影响颇大。
《红浮萍》的创作源于李彦在留学初期的心态,想以局内人(insider)的眼光写出一个真实的中国故事。这明显区别于局外人(outsider)眼光,前者“自然会更多着眼于从普通人的生活中挖掘人性中更具深度的东西,更多关注精神层面那些真切的体验”,后者则“较多关注表层那些摸得着看得见的东西,有时难免给人以走马观花,猎奇甚至误解之感”2.《红浮萍》以其个人成长及家庭背景为主,用双线索的方式连接起加拿大和中国两个空间,将两代中国女性的命运纠葛抽丝剥茧,娓娓道来。这种具有高度的内省能力使李彦在小说创作中更关注于华人女性命运背后的推动因素和心理变化,使得笔下的人物形象更为丰富立体。同样,《雪百合》(《海底》)也从作者的个人生活经验出发,将加拿大的华人移民女性各异的生存形态与命运变化呈现给读者。而《羊群》、《嫁得西风》等作品也都具有此种色彩。李彦的文学创作具有十分独特的亲历性、在场性,同时也有作为局内人的自我反省意识,这是她与其他加拿大新移民作家最突出的地方。正是这种内省式的特质使得其作品能够从容穿透生活现象,抵达人性深处。
李彦以其双语创作轻松出入加拿大及中国的文化视域,以局内人的视角勾连历史与现实情境中的两代中国女性的命运,刻画形态各异的中国女性形象并在文本中宣告着独特的女性观念。她的内倾性创作不仅具有揭蔽的作用,也具有反省及启示的意义,因而她的女性书写凸显的恰是这一方面的价值,这也是本文的研究动机。李彦虽是双语作家,但本文并不着意探究其在语言表述上的异同及价值,而是着重探讨文本中的女性形象及女性价值观的构建,因而本文选取李彦的中文小说(包括中文改编译写本,且这些译写本在具体内容上并未有多大的变动)进行研读,特此说明。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目前国内对李彦的研究资料颇为丰富,主要集中在文化研究及叙事研究两方面。
首先是文化研究。这主要源于李彦小说中展现的东西方文化相遇、碰撞、融合等方面,如古典诗词、中华文化符号隐喻、基督教、白求恩精神等成为研究者关注的重点。易淑琼《走不出的意境--华裔双语作家李彦<红浮萍>中文译写本的诗性语言书写策略》(2012)从译写美学角度剖析小说《红浮萍》的写作语言对诗性意境的营构,抽取了古典诗词这种中华文化要素,作为论文论据的支撑点,多层次地表述《红浮萍》所包裹的中国传统美学;万桂莲《离散文学中的中西文化拼合探析--以李彦英文小说<雪百合>为例》(2012)分析小说《雪百合》的中西文化拼合现象,指出李彦将中国道德伦理和西方宗教信仰,中西方宗教信仰和神话寓言,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的习语和西方文化语境一一拼合,高度肯定了李彦小说协调东西方文化差异的文化意义;杨璐临《李彦小说的“基督教叙事”研究》(2013)从基督教叙事出发,探寻作者在批判性地汲取西方文化资源时的文化心态和文化选择。
李彦的英文小说《Daughters of the Red Land》(1996)和《Lily in the Snow》(2010)在近年来推出了中文译写版本《红浮萍》和《雪百合》,促动了对其中英文改写策略的研究,这种研究主要从语言出发对其文化选择进行探析。其中,蒲雅竹《从单色到斑斓--<红浮萍>与<海底>主题呈现的文化冲突与修复功能》(2014)指明两大小说的主题完成了从追忆母体文化、抗拒白人文化到刻画新华人移民群体、与白人社会和谐共处的跨越。除此,贺绍俊《从思想碰撞到语言碰撞--以严歌苓、李彦为例谈当代文学的世界性》(2011)和王媛《“自译”中的改写策略--以李彦<红浮萍>双语文本为例》(2013)都关注李彦的语言差异,前者认为其采用“正说”中国革命历史的叙述,超越了具体历史评判的局限性,后者则认为双语转化的过程中李彦小说与东西方文化的读者建立了互动关系。
其次是叙事研究。李彦小说中呈现出相互辐射又各有特色的人物形象,插叙和倒叙相融的叙事手法,加拿大中国交替或并行呈现的叙事空间等特色,如刘再复《历史的见证与人性的见证--读李彦的长篇小说<红浮萍>》(2010),宋阳《<红浮萍>的叙事特色与反思意识》(2013),凌逾《海底无边--论加拿大华裔作家李彦的华人叙事》(2014)等论文点出其细致敏锐的叙事特色。除此,加拿大小说家Michelle Tisseyre和北美华裔学者罗少频、朱爱君、达哇等也针对《雪百合》的叙事角度作了深入的分析、探讨。
在搜集的资料中发现,对李彦的女性书写研究目前仅有:李镜《苦难的歌者--解读加华小说<红浮萍>的女性主体性表现》(2013)从生存和爱情两大角度分析三代女性的苦难,强调自我救赎才是帮助她们找到自身的身份认同,实现生存价值的唯一途径;郭媛媛《隔着距离阅人阅世--评加拿大华人女作家李彦长篇小说<嫁得西风>》(2008)以及王卉《论<嫁得西风>中的知识女性形象》(2012),解读了《嫁得西风》中的女性形象如何超越表面的生存困境,抵达苦难的彼岸。
这些研究成果只是以李彦的单篇小说作为分析对象,探讨李彦笔下的女性形象塑造及女性主体意识的建构。本文将在此基础上,试图全面考察李彦的女性观的丰富性和独特性及其如何在文本中呈现自我的女性价值立场,她对中国女性(历史/现实、中国/海外)命运的书写做出了怎样的局内人的反省与揭示作用。
第三节 研究语境与研究方法
(一) 离散语境
本文的研究视野立足李彦小说的离散语境。“离散”(Diaspora,大陆学界译为“流散”3),源于希腊词根,原意为种子或花粉散播开来,使得植物得以繁衍。后《旧约》将“离散”一词与犹太民族被驱散到世界各地的经历紧密联系,使得“离散”的词义充满被动性。到了21世纪,全球化的时代背景加速了离散现象,也赋予了“离散”更多的新内涵和新特性。对于华人新移民而言,“离散”削减了被动型,反而呈现出主动性。华人新移民的主动迁徙,使得“离散”更接近于“流散”和“飞散”的定义,实质上偏重词语含义中的自然形态。
诚如学者张平功对“流散”所界定的概念:“它是指各个民族人民一种自愿的或者强有力的从家园向新区域的运动,也指这些民族的个人或群体选择离开母题文化而在异域文化环境中生存,由此而引起的个体精神世界的文化冲突与抉择、文化身份认同与追寻等一系列问题的文化现象。”4可以说,对于加拿大新移民作家群体而言,移居海外是个体的主动选择,而离(流)散则是华人群体的生命体验。尽管北美新移民华文创作已然蔚然大观,但其海外背景成就了他们有别于中国大陆当代文学的创作特色时,也定位了这个作家群体“边缘”位置(相对于中国大陆文学的“中心”视域)。这种游离的主体性与华文创作往往形成互文关系。
对于中英文写作能力驾轻就熟的作家李彦而言,其双语小说仍然紧扣“离散”的核心命题。李彦本人是加拿大离散族裔群体的一份子(1987年赴加留学),其双语小说正是对自身离散经验的最佳注释。李彦从双重视角刻画的华人移民形象表述着自己对中国和中华文化的想象和态度,同时述说着这些新移民在加拿大的生活境遇以及精神困境。
(二) 研究方法:女性主义理论
女性主义(Feminism,又称为女权运动或女权主义)一词最初产生于19世纪末期的法国,意指为妇女争取平等权利和机会,结束妇女压迫的解放运动。启蒙者如弗吉尼亚·伍尔芙、西蒙娜·德·波伏娃5等女性主义思想家皆为女性发声,挑战男(父)权制。其后,在女性主义运动浪潮的推动下,不断涌现的理论流派6在各种思想交锋与融合中,促使女性主义思想在学术界发展、壮大。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女性主义思想经过学者朱虹、孟悦、戴锦华等人的倡导传入中国。大量的理论翻译一方面引领着理论家与作家揭开女性主义的面纱;另一方面,促使中国理论家基于中国妇女有别于西方的社会政治地位以及文化语境,赋予中国的女性主义理论新的思考与内涵。因此,诸如《浮出历史地表》、《逐出伊甸园的夏娃》、《女权主义与文学》等论着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主要指“在对抗、解构乃至颠覆男权霸权文化之话语和叙事过程中,一种从女性性别出发的女性立场。它虽兼有社会政治色彩,但其主要涵义是文化的、文学的”7.可以显见,大部分女性写作中典型地反映出鲜明的女性意识和突出的女性视角,承载着深切的自审意识和反思精神。李彦的创作有着十分明显的女性主义的立场,因而这是非常契合的研究方法。
同时,本文也会运用一些叙事学的理论,比如对李彦小说叙事视角的分析。而作为女性主义理论和叙事学结合的女性叙事学也会作为笔者的参照理论,尤其是苏珊·兰瑟有关多重叙事声音的观点。
本文将在离散语境下运用女性主义、叙事学及女性主义叙事学等理论探讨、分析李彦小说中多样化的女性形象,她们从迷失到成长的心路历程,并探究李彦女性书写的策略及其意义。大体框架是第二章从母亲形象出发,探讨新中国的革命女性迷失于理想、婚恋的历史根源和表现出的历史反思意识;第三章从海外华人女性形象出发,探讨作者对加拿大华人女性移民及异族女性面对生存艰难、理想破灭、婚姻纠葛等困境的思考;第四章则综合李彦的女性书写,研究其小说中的重复叙事手法及多重叙事声音等书写策略对表达她的女性观的重要性,但同样也指出这种策略存在的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