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调研论文范文第二篇:艺术类大学生核心价值的认知图式及其认同机制构建
摘要:在认知图式的视角下,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内在规律:感性认知阶段的同化、理性认知阶段的顺化和外化为实践的平衡,并以艺术类大学生为调研对象,提取群体的认知图式,在此基础上提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机制。
关键词:认知图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
作者简介:赵诏,女,讲师,硕士。;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辅导员研究)"基于认知图式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研究"(20JDSZ3186);
"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六大目标之一。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是国家发展必须要解决的命题,而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事业的接班人,研究如何落实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认知图式的视角来看,价值认同指的是由多种价值意识体系相互碰撞整合后的自我价值观认知图式,它的形成在于社会群体公认的核心价值观信息与自我信息的加工和整合,并且这种图式在自我认知中居于中心地位。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Piaget)将认知发展的过程定义为同化、顺化和平衡。同化指的是对外部刺激的反应过程,当个体在感知到外界刺激时,会先跟自己原有的经验图式相匹配,如果能够将遇到的新经验纳入原有的图式框架之内,即为同化。如果不能同化外部刺激,个体就会将其标记为新知识点,同时调用个体的顺化功能来更新或重建新图式,以此达到一种新的平衡。可以说,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图式机制实际上是一种运用同化与顺化功能对个体价值观的形成进行加工的机制,是一个不断由不平衡趋向于平衡的动态过程。所以,大学生群体的认知图式在核心价值观认知认同的不同阶段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尝试从认知图式理论入手,剖析价值观认同的内在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机制,扣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第一粒扣子",以便更好地找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策略。
一、认知图式视角下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渐进过程
(一)认知图式及其结构
哲学家康德(Kant)最早在其《纯粹理性批判》中提出图式(schema)的概念,他认为图式是潜藏在大脑深处的一种具有"中介"作用的技能,当图式与人脑中已知事物发生联系时,就为认知提供了先验的可能性。人脑中的概念也不再孤立存在了,它们之间互相产生联系,而这种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就构成了认知结构,即图式。[1]20世纪30年代心理学家巴特利特(Bartlett)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认知图式理论,即图式是对过去的反应或过去的经验的主动组织,每一个新的经验总是通过原先存在的模式而被吸收的。20世纪80年代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认知图式是动作的结构或组织"[2],并进一步提出认知发展的"同化-顺化-平衡"理论,为社会认知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范畴。
什么是认知图式?其实归结到底就是:一种认知结构,是个体基于已有的、来自生活经验的认知而对客体的感知、理解和思考的方式。这种认知结构(见图1)是包含认知主体、认知客体、社会情境相互作用的复杂的整体结构形式。图式一旦形成即构成了一种稳定的认知结构,但在受到外界刺激后也会发生动态的更新和整合,如此循环上升不断形成新的平衡。认知主体的主要要素包括"主体的需要、意义、价值观、思维方式、知识结构和主体心理"[3].认知客体可以包括客体的内涵、特征、意义以及重要性等。所有的认知活动都发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认知过程在不同的社会情境中会有所不同,认知主体会根据不同的社会情境采取不同的认知策略。可以总结为,图式是主体认识客体的"水平尺",个体需要依靠图式来感知、理解和思考信息,同时,个人的图式水平也决定了个人的认知水平。
图1 认知结构
(二)一般的模式:同化、顺化和平衡
以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同化-顺化-平衡"理论为切入点,理顺认知图式的内在逻辑,更好地解读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过程,进一步发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一般内在规律。
1.同化:感性认知阶段的过滤器
价值感知包括价值觉察、分辨、确认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认知图式对认知客体起到了过滤的作用,客体信息会受到认知图式的筛选,那些符合主体认知图式的价值信息将被保留,而不符合主体认知图式的价值信息将被忽视或者改变。当认知主体觉察到认知客体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刺激后,自我的认知图式开始发挥功能,判断是否在自我的知识结构中、是否受到需要意识的影响、比较已有价值观与核心价值观的异同等等。
这种同化的过程有助于净化个人价值观体系,将最符合主体认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主动融入个人价值观的图式之中。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调研中显示,个人层面的认知度和认同度均高于国家层面和社会层面,正是因为个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的理解上是有差异的,对大学生群体来说,个人层面的核心价值观的含义更符合群体的知识结构和已有的价值观。
这种同化的过程有助于强化核心价值观认知,已有经验的存在有助于接纳和吸收核心价值观的相关信息,使得个体对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进入更高层次。同化过程并不完全是个体被动接受外界刺激的过程,而是个体主动调整、转化和接纳外界信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主体对于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进一步强化,并在此基础上做出科学的价值判断与选择,有利于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性认知乃至达到情感认同。
2.顺化:理性认知阶段的动力器
价值认同作为一种认识活动,需要经历两次认知上质的飞跃。第一次是从感性认知到理性认知的飞跃。在这一过程中认知图式的顺化功能为此次飞跃提供了源动力。顺化不同于同化,顺化的发生是在主体发现已有图式无法吸收新的外界刺激,而不得不改变或者扩大自我图式以此来适应环境的发展,这一过程也体现了环境对人的内在作用。这一功能在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过程中是有积极意义的,为主体主动更改或完善自我图式以便靠近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支持机制,为认知主体的价值理解、价值选择、价值整合提供了源动力。
这类顺化进程有助于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在这一阶段,大学生群体活跃的思维方式、较好的认知结构以及敏感的心态要素都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使其达到对基本内容的熟知乃至理解,逐渐在理性认知上接受并认同,进一步构建自我价值观的图式,做到把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价值标准。
这种顺化过程有助于更新完善个体价值观图式。通过顺化的过程,认知主体更新了自我价值观的图式,升级版的认知图式不满足于单纯的加工整理信息,还可以运用到其他认知事件中,用新的认知图式剖析、判断其他事物,进而实现个人价值判断和价值整合,完成理性认知的全过程。
3.平衡:外化为实践的机械齿轮
"平衡是个体通过自我调节机制,从一种平衡状态向另一种更高的平衡状态过渡的过程。"[4]在经历顺化的调节过程后,主体暂时取得了认知图式的平衡,这种平衡既是一种稳定的认知状态,也会随着外界刺激的介入而进一步启动自我图式的调整。而价值认同的第二次飞跃即是从理性认知到行为认同的飞跃,从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角度出发,第二次飞跃要完成的就是自我图式的平衡。个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身的行为标准,并用于指导个体的实践活动,同时个体在行为实践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验证,再进一步作用于价值认同。这种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如机械齿轮一般,彼此依赖并共同推动着主体自我图式的更新。
这种平衡进程有利于核心价值观外化于行。价值认同的最高境界和最终目标是行为认同,达到认知图式的平衡状态意味着个人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的内化过程已经完成,新的认知图式可以用于指导实践、创造价值,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个体价值认同和价值选择的基础,最终达到认同的终极目标,即行为认同。
这种平衡过程有助于自我图式的重新提升。平衡不意味着停滞不前,如果把同化和顺化看作量的积累,那么平衡则意味着质的提高。大学生在日常的行为实践中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验证,在此过程中会再次触发个体的图式进化,通过同化和顺化功能不断积累,认知的"量"达到一定水平后得到"质"的飞跃,再次获得更高级的平衡状态。
二、 艺术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认知图式的提取
(一)核心价值观与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认知和认同的悖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价值认同,纵观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研究历程可见,有关研究成果不少但是集中于定性和思辨层次,实证研究成果偏少。进一步查阅文献,笔者还发现所有调研成果都显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总体认同度高,认知度低。如:左殿升和冯锡童在对全国30所高校大学生进行调研后得出"低度认知、高度认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欠缺内涵深度"[5];沈贤岚、沈又红和郭庆对湖南省农村地区18岁以上居民进行调研后认为,"农民对国家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较为认同,但对部分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内涵还缺乏科学的认知"[6];王岚和孙力考察了苗族群众对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情况,发现"尽管不少群众对核心价值观不了解,在做了现场解释后,总体持赞成态度和较高的认同度"[7].可见针对不同群体的调研都指向了同一结论--"认同度高,认知度低",这就暴露出一个问题,那就是一些大学生是表演意义上接受核心价值观的。一方面是出于本能的从众心理和对权威的依附,将主流价值观作为一种"政治正确"被动认同;另一方面是出于欧文·戈夫曼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这本互动社会符号学理论著作中发现的"拟剧"理论,即人们生活在一个通过表演去适应一个剧场化的社会的本能,运用这种本能的机制来保护自己。[8]
事实上,价值观的认同机理应该是按照"认知-认同-践行"的路线螺旋前进的。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认同的逻辑存在明显悖论。如果不能破除这种"虚高"的认同度,实现大学生自身理性认知和认同的统一,那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只是"镜中花""水中月",经不起推敲。基于前文所述,认知图式将有利于我们深入了解认知认同的一般发展规律,找到认知的内在质地,并发现核心价值观认知层面的内在问题。依据认知图式的内在逻辑,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中的认知教育入手,激发联结核心价值观与自我价值观的图式,通过先验认知能力与经验之间的桥梁,达到核心价值观的自我认知,在自我图式不断接纳、修正后达到新的平衡,如此反复前进,以此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认同的逻辑统一。
(二)艺术类专业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与认同调研
认知图式的概念注定了每个个体拥有独一无二的认知图式,我们既无法穷尽地研究独一个体的认知图式,也没有意义和必要。而艺术类大学生群体,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对象,作为我们研究图式的认知主体,提取该群体的认知图式是有价值的。在此我们期望通过深度访谈的调研方法去挖掘其真实想法,以及认知认同悖论背后的"故事".
1.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深度访谈法,以艺术类大学生为主要访谈对象。研究采用分层抽样法,以浙江传媒学院华策电影学院全院670名全日制本科生为样本进行抽样,按照年级加以分类,然后分别从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和四年级的学生中,按照学号等间隔抽取年级总人数的2%作为访谈对象。最终本研究一共抽取了14名访谈对象,其中一、二、三年级各4名,四年级2名;男生6名,女生8名;表演专业5名,影视制作(含导演)专业9名。
2.资料收集
本研究采用半结构访谈法收集资料,在展开正式的深度访谈前,随机抽取一名受访对象进行预访谈,预访谈的内容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主题,由受访者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自由表述。最终参考预访谈情况,以认知图式的结构和一般模式为框架,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主题列明访谈提纲。正式访谈的提纲主要包含三个层面,分别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情况、认知认同的渐进发展过程以及自我价值观图式不同阶段的变迁和转化。其中,典型问题如:"从你的个人经验来看,首次接触核心价值观是何时何地,以及当下感想如何?""你觉得核心价值观与自我价值观有无冲突?""你认为国家是否需要提出核心价值观?"等。并在访谈过程中,根据不同个体的认知经历,引导其畅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概念的直观感受以及心得体会。所有访谈内容都进行了录音,访谈结束后将录音资料转写成文字稿进行分析,试图挖掘出个体深层次认同的关键节点,尽量勾勒出艺术类大学生认知图式的一般范式。
3.资料分析
通过对访谈资料的分析和整理,笔者发现某些同类词频繁出现,通过对同类词的初步编码并进一步提取高频词,得出以下结论:
(1) 义务教育阶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战场:
普遍在中小学课堂上首次接触并迫于课业压力熟知熟识。提取的关键词有:政治课、背、考、记。所有受访者首次接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地点整齐划一地来自课堂教育,而时间上由于义务教育主体的区域差异(不排除记忆错误),首次接触时间有小学、初中、高中,其中初中比重最大。"从初中到高中一直在学习,一直在背"(受访者4)。"小时候刚开始接触的时候也就是机械地背诵"(受访者9)。从课堂教育延伸下来,受访者无一不提及政治课上要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进行背诵,并且是考试内容之一,迫于压力而被动背诵为主流。"高中的时候班主任隔几天就会来问你,让你给他背出来,还会有上面的领导过来抽查,要你背,真有这样的事情"(受访者1)。"高中政治最后一道题,这个题20分,是一次平常的小考"(受访者3)。除了课业要求背诵这种硬性要求外,教室内以及生活环境中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标语装饰依旧清晰地留存在受访者的脑海里,软环境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不容忽视。"就贴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受访者11)。"每个班级前面都贴了一张这么大(用手比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标语),就贴在黑板旁边"(受访者2)。"平时在路上到处都有,地铁上也有,就记住了"(受访者5)。
(2)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遍课堂教育效果:
作为"知识点"被牢记却独立于自我价值观体系之外。提取的关键词有:需要、与己无关。所有受访者都认为国家需要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价值引领,引导全体中国人朝着更好的方向前进。"在没有这个(核心价值观)之前,我们只知道国家是要富强的,然后对于这种意识方面就很模糊,但有了这个核心价值观之后,就感觉很多人的方向都明确了,然后都被集中表现出来了"(受访者2)。"我觉得其实国家还是有必要提出这种核心价值观,让大家去追随,有助于实现'中国梦',然后也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受访者12)。而且大部分同学认为24字的核心价值观总结得很有高度,同时这种并列的表达形式朗朗上口,易于理解也便于牢记。"我觉得比八荣八耻简洁多了,好背多了"(受访者6)。"总结成这种简短的词汇,然后便于普及民众"(受访者14)。但是有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作一种法律高线、道德标准甚至是个人品质的要求,认为其是独立于个体价值观之外的一种行为要求,只要不去违背就跟自己并不相关。"反正我觉得那个(核心价值观)是挺好,但是那是对个人品质要求的一套体系,个人的价值观和这一套体系是分开的两样东西"(受访者7)。"这个核心价值观就是一个要求准则,更像是行为的标准,平时其实不太在意这些,我不去违背它就好了"(受访者10)。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纳入自我价值图式的关键点:
一个事件类的新刺激。提取的关键词有:转变、疫情、触动。在访谈的过程中,很清晰地浮现出一个转折点,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一个关键节点。总结访谈对象的认知认同经历,转变发生的条件是一个事件类的刺激,进而引发的认知改变。如外在事件的刺激--疫情:调研时期正值抗疫常态化期间,几乎每位访谈对象都提到了疫情让他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核心价值观与西方社会所倡导的自由民主的价值观之间的优劣,真正把握内核意义。"其实你从疫情那时候看,你就知道西方有些民主是比较蠢的"(受访者7)。或通过对时事政治和历史事件的全面了解,可以是一门课上的讲授、一个长辈的提点、一次同辈的交流,顿悟到事情的原委和全貌,把握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从而发生认识上质的改变。"我是有思想变化的,我之前是没有(感受到价值引领作用),但是真的在学习过以后我就触动了。在考研备考期间老师上课讲时事,然后讲跟其他国家对比,然后讲毛泽东思想,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就觉得是这么回事 "(受访者3)。"我觉得在某一段时间,可能是高三艺考的过程中,有可能有一小部分(西方民主自由思潮的)影响,但是我妈成功把我拉回来了,她给我举了一个例子:戈尔巴乔夫所倡导的自由最终导致苏联解体,这种自由可能是没有意义的自由,也是被西方列强所控制的自由,其实是付出代价的自由"(受访者10)。
(三)艺术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认知图式的提取
基于认知图式的发生机理和艺术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调研结果,我们试图提取出这一群体的核心价值观认知图式(见图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外部刺激,首次出现是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课堂上,带给同学们的直观认知是需要背诵的、考试要求的。以此种形式进入个体的自我图式框架后,分化为两个方向的认知反应:一种是抱着开放的态度,接纳核心价值观进入自我价值观体系,也就是完成了自我认知图式对外界刺激的一次更新,即同化;另一种是持忽略和反抗态度,忽略是认为这是国家层面与我无关的事情,反抗则认为这是一种强权的灌输,会本能地排斥,此时如想完成自我图式的升级,需要一个事件类的新刺激,触发个体对核心价值观的全新认知,达到自我价值观与核心价值观的匹配,才能顺利完成顺化过程,实现自我认知图式的重构。
图2 艺术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认知图式
三、构建艺术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机制
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要从根本上解决价值认同问题,如何从认知角度去构建良好的认同机制,以此来完成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笔者的观念有别于其他专家。笔者认为,正因为认知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应该从本源上解决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认同问题。这样,普遍认为的内容并不是关键,而方式和形式才是这项任务的关键。本文结合艺术类大学生群体的认知图式特点,基于认知认同发生的同化、顺化和平衡的内在规律,考虑认知主体、认知客体以及社会情境的相互作用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机制。
(一)基于认知主体,构建需求动力机制
认知图式顺化功能的发生前提是主体有意识去主动吸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信息,只有个体有了需求动力,顺化才能顺利进行,所以关键在于构建主体的动力机制,创造个体价值观认知图式更新的"内驱力".从激发"内驱力"出发,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以"利益驱动"为先引。利益是个体行为的起点,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利益相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符合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也符合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让大学生建立对共同利益的预期认同,享受到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成果,并成为核心价值观的利益所得者,是大学生价值选择和价值追求的基本动力。二是以"满足发展需求"为核心。大学生群体的自我发展意识强烈,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自我发展体系中,认识到"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次密不可分,认识到"中国梦"是大家共同的利益追求,只有"大家"好才能促进个体更好发展。在此基础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要求为参照,完善自我发展能力,促进自我价值观图式的更新和升级。
(二)基于认知客体,构建科学解读机制
认知图式同化发生的前提条件是外界刺激,它是在已有的自我图式的认知框架内的。所以要激发认知图式的同化功能,就要让认知客体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认知主体的个人价值观体系无限接近,那么构建科学的解读机制就是根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科学解读,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对解读主体要有高要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者,对于大学生群体既不能一味灌输、否认个体的价值取向,也不能站位不明暧昧不清,必须考虑到理想和现实的统一。同时,要意识到对于核心价值观的解读是手段不是目的,实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才是根本目标。二是因人施教,定制个性化的解读方式。要采取大学生喜爱的形式,使用大学生的话语体系,灵活运用各种宣教载体,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意义、作用和重要性等方面的解读通俗易懂,容易被学生接受。三是解读内容要与个体经验相结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导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中有代入感,能激发个体经验的共鸣,还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境,突出其对日常生活的指导,以此推动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内化。
(三)从认知上增加核心价值观的接受度
1.基于社会情境,构建宣传引导机制
认知过程中的社会环境作为中介变量,对认知的发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认知主体会随着社会情境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认知策略。因此,需要构建有效的传播机制,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充分发挥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引领作用,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以显性教育的手段占领新媒体宣传高地,走进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借助新媒体传播速度快、受众面广、影响力大等特点,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要求,建构和巩固主流权威意识,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提供肥沃的土壤。二是要创新载体形式,以隐性教育的形式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隐而不显的教育模式,利于大学生在日常沉浸在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氛围中,以期通过教育量的积累达到质的突破。结合大学生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背景,在日常教育实践活动中融入核心价值观教育,采用大学生普遍使用的社交、学习等网络载体进行宣教,全方位地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教育。
2.建立认知-行为的模式,构建行为固化机制
在心理认知基础上,构建行为认同。认知认同和情感认同是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必经之路,而最终检验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实效,是要以行为认同的发生来衡量。价值观的认同要依靠行为实践来实现,同时,价值实践也会反过来促进价值认同的进一步巩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要在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实践中实现,发动大学生广泛参与具有价值内涵和价值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以此促进其核心价值观的行为认同。《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提出了践行活动的侧重点,除课堂教学以外,一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如以重大纪念日为契机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仪式教育、政治学习、社团活动等校园文化活动,让大学生在活动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丰富社会实践活动,如广泛培育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积极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社会工作、勤工助学、社会调查等活动,让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接受价值教育,固化价值判断,以行为认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讨论与不足
本文尝试以认知图式理论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并基于认知图式理论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研究取得了一定结论和成果。但是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如调研对象的认同情况总体为正向性,没有负向认同的案例可供对比,也就未能挖掘出认同路上的"绊脚石".同时,本研究的对象虽然落脚在艺术类大学生,但在调研过程中,未能找到艺术生对于核心价值观认知认同的明显特征,需要进一步增加参照对象即非艺术生的访谈材料,进而对比和提取艺术类大学生的认知图式特点。
参考文献
[1][{德]伊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韦卓民,译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142-143.
[2][瑞士]皮亚杰,英海尔德儿童心理学[M].吴福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5.
[3]齐界。认识的主体性结构--认知图式及 其对认知过程的制约性[J].社会科学研究,1992(4):42-47.
[4]王雪梅从认知图示理论的角度谈英语语感的培养[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2(4):92-94.
[5]左殿升,冯锡童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认同实证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 2019(3):70-74.
[6]沈贤岚,沈又红,郭庆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及影响因素研究--基 于湖南省的实证分析[J]伦理学研究, 2017(3):18-24.
[7]王岚,孙力。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现状及对策一-基 于贵州雷山县郎德上寨的调查[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60-62.
[8] [美]欧文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冯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