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教育论文第五篇:心理学视角对高职受资助学生隐性感恩教育资源构建探究
摘要:当前,高职院校招生人数越来越多,贫困学生也随之增多,成为社会十分关注的教育问题。很多高职院校为了让贫困生顺利地完成学业,对一些贫困生提供资助,但是有的受资助学生存在着感恩意识比较淡薄、欠缺社会责任感等不良现象。高职院校在感恩教育中的形式主义,是产生此一问题的重要原因。为更好地让受资助学生懂得感恩、报恩,以心理学视角出发,研究高职院校受资助学生隐性感恩教育资源构建,为开展感恩教育提供借鉴。
关键词:心理学视角;高职受资助学生;隐性感恩教育;资源构建;
Abstract:Presently the number of students enrolled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increasing, and the number of impoverished students is also increasing, which has become an educational issue significantly concerned by the society. Many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provide financial aid to some poor students in order to allow them completing their studies smoothly, but some sponsored students bear a poor sense of gratitude and lack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The formalism in gratitude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an important reason for this problem. In order to better let them know how to be grateful and repay the gratitude a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sychology, it studies the construction of implicit gratitude education resources for sponsored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provides reference for carrying out gratitude education.
0 引言
当前,我国很多高职院校都建立了资助贫困学生的体系,帮助一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但是,有的学生对学校给予的帮助持有漠视态度,存在感恩意识淡薄、感恩行为缺失等诸多心理和思想上的问题,同时高职院校在感恩教育方面也略显不足,缺乏系统化的感恩教育。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对受助大学生实施心理干预措施,有助于引导他们形成感恩意识、感恩情怀,从而为构建良好的隐性感恩教育奠定基础[1]。本文从理解感恩教育的现实意义入手,分析高职受资助学生隐性感恩教育的必要性,并结合当前高职院校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从心理学视角对高职受资助学生隐性感恩教育资源构建进行探究。
1 感恩教育的现实意义
感恩教育是一种人文教育、生命教育,是教育人员对受教育人员采用一定的教育方法进行的教育,其内容包括知恩、感恩、施恩等。心理学认为,感恩就是对外界的积极刺激进行感知后,产生的稳定、持久的感谢状态,由此实现积极关系的诱发。感恩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情感,能使人身心健康水平得到提升,增进主观幸福感,优化情感情绪状态,增强应对压力的能力,提高人心灵的宁静与和谐,实现个体与社会双重价值。感恩教育的实施能够推进个体关心他人的社会良好行为,实现传递支持社会联系的道德思想,使受教育者的感恩意识得以唤醒,使其懂得感恩、施恩、报恩。因此,感恩教育对高职院校受资助学生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2 高职院校受资助学生感恩意识及行为情况
2.1 受资助学生感恩意识薄弱
在高职院校中,有的贫困学生由于家庭经济条件较差,得益于来自国家与社会各界的资助,才顺利完成学业。但其中不少学生在接受外界的帮助后,觉得这理所应当。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缺乏感恩意识,甚至有的学生认为父母辛劳工作养育自己,父母的付出是应该的,对父母的养育自己毫无感恩可言;还有的学生对学校资助自己学业也不感恩,拿着各种奖学金挥霍自己青春[2]。
2.2 受资助学生缺乏感恩行动
受资助学生感恩行动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这三个方面。(1)生活消费大手大脚。爱攀比、好虚荣的心理在贫困学生中较为普遍,导致有的学生接受国家与社会各界的经济帮助后其并没有好好珍惜,而是肆意挥霍资助资金。(2)吃苦耐劳精神不足。有的受资助贫困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独立自强的品质,尽管得到学校提供的勤工俭学岗位,但拈轻怕重,不愿意吃苦、不愿意工作。(3)守信意识缺失。有的贫困学生申请了助学贷款,然而在还款过程中存在拖延还款或恶意不还款等现象,这种失信行为直接影响学生的未来发展[3]。
2.3 受资助学生对国家培养惠举存在漠视
当前,国家十分重视贫困学生的学习问题,并为此出台了很多关于贫困学生资助的惠举。但是现实中,有的学生的思想偏颇,认为自己家庭条件不好就应该理所当然地享受这些资助。有的学生基本的金融知识匮乏,认为国家对贫困生的资助是一种纯福利的政府资助政策,以致为了获得资助资格,恶意伪装贫困证申请资助,并且将资助资金用作其他用途,偏离国家资助初衷。
3 高职院校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
3.1 思想上忽视感恩教育
有的高职院校将重点放在国家资助款项上,同时也注重筹措社会资助、勤工助学岗位的开辟,但对受资助学生的精神层面缺少关注。在感恩教育理念上,有的学生对理论比较重视,对于实践方面有所忽视;有的学校没有认识到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对学生身心成长的影响,由此导致感恩教育效果不佳[4]。
3.2 感恩教育形式和内容不够丰富
目前,感恩教育大都采用讲座、主题班会等传统教育方式,通过,造成教育形式和内容都不够丰富,往往使教育流于道德的被动灌输,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缺乏对学生主体道德情感和行为的关注和关怀,从而难以使学生在感恩教育的培养中积极主动地去接受。因此,需要进一步丰富和拓展感恩教育的形式和内容。
3.3 感恩教育的实效性缺乏
随着社会多元化的迅速发展,大学生有着不同的价值观,且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扭曲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现象。高职院校开展感恩教育一般都是采用传统的说教式、灌输式教学方法,无法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来,导致感恩教育的发展受到一定牵制。如在家庭关系方面,主要表现在和父母、亲属等联系少,对来自家人的主动联系,又表现得不耐烦;对在学校方面,表现在学习不够努力,甚至有的违反校规校纪,受到学校处分;对在社会方面,在毕业实习阶段,一旦感觉稍有工作不顺心、不如意,就产生辞职等极端心理。
4 心理学视角下高职感恩教育实施路径
4.1 构建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感恩教育模式
社会、学校、家庭是感恩教育的施教主体,发挥不同的教育作用,实现不同的教育功能。学校要明确感恩教育的理念和目标,从德育的整体构建出发,将感恩教育纳入其中,形成规范化、系统化的感恩教育模式,推动建立感恩型社会,在一定程度上潜移默化地熏陶受资助者。此外,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血缘关系使感恩教育取得的效果更显着。因此,将家庭的教育功能充分发挥出来,是感恩教育最重要、最有效的方式。鉴于此,高职院校对受资助学生感恩教育,可以通过建立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模式来开展。这种多层次的“系统网络”,能将感恩教育中教育者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使感恩教育效果得以促进。[5]
4.2 建立集第一、第二、第三课堂于一体的认知体验模式
感恩教育的中间媒介是感恩教育的教育形式、教育内容,其在感恩教育中能够促进教育者、受教育者的交流与沟通。“第一课堂”也就是课堂教学,是感恩教育的主渠道,要充分挖掘教材与生活中蕴藏的感恩思想,引导学生识恩、知恩与施恩。“第二课堂”是指各类讲座、校园文化等辅课堂。校园文化包括学校的制度、物质、行为与精神文化,高职院校要在感恩教育中融入这些要素。[6]良好的校园环境与文化氛围对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感恩情怀。“第三课堂”是社会实践。实践是形成与发展感恩品质的基础条件,如果感恩教育没有落实到实践当中,那么将很难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高职院校可以通过组织受资助学生开展青年志愿者等活动,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懂得知恩、报恩与施恩,体会帮助他人的快乐。这种集第一、第二、第三课堂于一体的“认知体验”模式,有效兼顾了感恩理论教育与感恩实践,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感恩理论,以取得良好的感恩教育内化和对他人施恩的效果。
4.3 形成以自我教育为核心的“主动内化”模式
自我教育是受教育人员将自己作为教育对象,有意识地按照社会要求与自我发展需求,经过自我认识、自我要求、自我践行、自我评价四个阶段,达到自身人性活动完善的目的。高职院校在感恩教育过程中,应该对受资助学生的自我教育高度重视,综合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主动内化”教育,深度挖掘学生自身的优秀品质,使受助学生真正懂得感恩,实现感恩温暖的不断传递。同时,高职院校对受资助学生开展感恩教育还需要从心理的角度出发,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在感恩教育实践模式的构建中,采用积极情感体验、人格特质、社会组织系统,为取得理想的感恩教育效果奠定基础。
4.4 完善高职院校感恩教育体系
高职院校应该认识到感恩教育的重要性,应对受资助学生的感恩意识予以提升。为此,学校应重构和进一步完善感恩教育体系:一方面,应将感恩教育相关内容引入到资助环节。在学生申请资助时,除了要对学生基本家庭情况、申请资助理由核实填写好之外,还应让学生陈述感恩,并对其是否发自真心进行评审;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还需跟踪调查受资助学生,对其是否存在感恩意识进行确定。高职院校在展开感恩教育主题活动时,可以采用辩论、演讲等多种渠道综合开展,使感恩在受资助学生内心植根。
4.5 创新高职院校感恩教育方法
在新时代背景下,感恩教育方法也应该与时俱进,可以从心理学角度创新,如从贫困学生的心理敏感性出发,对特殊情境进行设置,让具有反差性的情境给学生内心带来冲击,使其对感恩的意义有新感悟和新思考。此外,学校需要引导受资助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学做一些爱心小事来传递温暖,使其提升感恩意识。
5 结束语
高职院校是对受资助学生开展感恩教育的主体。因此,高职院校要根据其内在规律创新对受资助学生的感恩教育方式和内容,拓宽渠道,协调多种手段,形成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感恩教育模式,提升学生的感恩意识和感恩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周素霞高职院校资助工作中贫困学生感恩教育缺失问题的对策思考[J].才智,2020(13):13.
[2]宋娜.新媒体视域下民族院校受助学生感恩教育路径优化研究[J].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0(3)-114-115.
[3]宋渊渊,杨树梅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思想政治教育-
以长治学院为例[J].教育观察,2019(28):43- 44,59.
[4]蔡亚峰,张丽高校受资助学生隐性感恩教育资源的运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18):54-55.
[5]刘思明.浅谈高校资助工作中对受助学生的感恩教育[J]科技信息,2013(26):131,133.
[6]南树华.高校如何加强受资助学生感恩教育与正面引导[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2(4): 133- 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