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礼仪文化是承载中华文脉以规约公民外在行为并提高公民内在道德的文化体系,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文化支撑。礼仪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能促进公民自觉坚守社会道德底线,并以其所蕴含的敬让、仁爱、诚信、和谐等思想推动公民道德建设。主要表现在:以敬让规范检验公民道德建设的实操原则;以仁爱情怀激发公民道德建设的情感共鸣;以诚信观念形塑公民道德建设的价值准则;以和谐理念优化公民道德建设的整体环境。
关键词:礼仪文化; 公民道德建设; 推动作用;
The Role of Etiquette Culture in Civic Moral Construction
TANG Yuan FU Qiong
Institute of Politics, Jiang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bstract:Etiquette culture is a cultural system in Chinese society that it modifies citizens' external behaviors and improves citizens' internal morality, and it is an important cultural suppor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ivic morality.Th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etiquette culture can promote citizens to consciously stick to the bottom line of social morality, and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civic morality with the thoughts of respect, benevolence, honesty and harmony.The main performance is as follows: testing the practical principle with the norm of respect in civic moral construction; stimulating the emotional resonance with benevolence in civic moral construction; shaping the value criterion with the concept of faith in civic moral construction; optimizing the overall environment with the idea of harmony in civic moral construction.
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坚持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的显着优势。”[1]强调要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凝聚人民精神力量。《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颁布标志着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进步和完善,旨在进一步推动我国公民道德建设、促进社会文明发展。《纲要》指出:“充分发挥礼仪礼节的教化作用……研究制定继承中华优秀传统、适应现代文明要求的社会礼仪、服装服饰、文明用语规范,引导人们重礼节、讲礼貌。”[2]但作为中国文化总名的礼仪文化,其于公民道德建设的价值远甚至于此。结合时代特征,深入挖掘礼仪文化的内涵意蕴,将大大有助于公民道德建设的成效。
一、礼仪文化:公民道德建设的文化支撑
公民道德建设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工程,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更要注重提高公民道德水平、培育公民道德理性,使新时代公民的整体道德素质与社会的发展水平、文明程度相适应。公民道德水平不仅展现着个体生命价值、更承载着公序良俗、彰显着国家形象,关乎国家之发展、人类之文明。礼仪文化是“以礼仪观念的共同取向,去调控人们行为的发生、修正和完善人格的文化体系”[3],其辐射的范围广泛、囊括的内容丰富、承载的功能全面,是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不可或缺的文化力量,故而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重要的文化支撑。
道德是公民在社会生活中长期展露出来的一种稳定形态,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明程度和民众的道德修养。而当前必须立足于新时代的背景,从社会实际出发,应对社会成员出现的道德失范行为、不恰当的言行举止,加强对其内在层面的指引与教育。张岱年先生提出的新时代的道德规范建设,虽其新时代所指与当今的新时代内涵有着根本的区别,然其本质却近乎一致,即“我们讨论新时代的道德规范,目的在于促进社会主义的健康发展。”[4]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最终要落实到社会成员、公民个体的身上,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道德意识和道德自觉,从而促进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
“不管时间之或古或今,管地域之或中或西,只要一种文化能够启发我们的性灵,扩充我们的人格,发扬民族精神,这就是我们所需要的文化。”[5](P271)礼仪文化作为中华文化重要的构成性要素,不仅能规范公民的行为,净化内心不道德的思想,更能彰显民族特色、弘扬民族精神、厚植民族底蕴,是公民道德建设极为重要的源头活水。公民道德是礼仪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展现,是礼仪文化在交往领域的外化形式。礼仪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了文化遵循。其一,礼仪文化所蕴含的理念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如: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知报、精忠爱国、勤俭廉正等一系列的优良品德,是中华民族得以繁荣发展的凝聚剂和内聚力,也是古代社会推崇的人格道德的精髓,更是有志成为君子之士的修身方向和目标。“在传统社会中,人们社会生活是严格按照伦理的秩序进行的,服饰举止,洒扫应对,人际交往,都限制在‘礼’的范围内,否则便是对‘伦理’的僭越。”[6](P210)可见,礼仪文化重视对人的德行修养的教化、重视以礼治理社会和国家。对个人而言,礼仪通过内化心性以达到外化行为的效果,即通过向社会成员宣扬贴近社会发展、符合人伦道义的美德,以此修正不合道义的行为,从而提升公民的道德修养;对国家而言,礼仪通过制定相关的制度、政策,规范公民的言行举止,其实质还是通过文化的内在感染力来形塑公民的道德素质。其二,礼仪文化所制定的规范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了可参照的标准。古代的见面之礼有“三叩九拜”之说,现代社会逐渐摒弃了带有人格贬低的跪拜礼,取而代之的是鞠躬、握手、点头之礼,鞠躬该弯多少度、握手该用哪只手、点头礼仪适用什么样的场景,礼仪文化都有明确的说明,也为公民道德水平提供可参照、可考量的标准。礼仪文化试图通过外在行为的改变来参透内在的道德思想,外化的形式只是礼仪文化衡量公民道德水平的一种手段,其实质还是要依靠公民内在的自觉性与主动性。
二、礼仪文化在公共道德建设中的推动作用
在中华文化体系中,礼最初起源于祭祀,主要指在祭祀时所运用到的相关仪式和礼节。而后随着朝代的更迭,礼仪文化涉及的内容和范围也随着时代变换更替删减,逐渐延伸至国家治理、社会发展和日常生活的行为惯例和精神准则。“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7]正是这种经过长期实践、被大家普遍认可的礼俗和传统,才逐渐固化为中华民族骨子里的道德精髓。因此,礼仪文化中敬让、仁爱、诚信、和谐的思想内涵对公民道德建设、伦理精神提升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以敬让规范检验公民道德建设的实操原则
文化和思想具有跨越时空的价值,即便是几千年前提倡的敬让规范对现世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敬让规范作为礼仪文化的基本要素,为个体之间的交往提供了原则性的指导,即交往双方都要秉承敬让的原则,在社会交往中以长者为先、以幼者为先、以弱者为先,以此构建良好的社会总体秩序和个体生活秩序。“敬让”一词拆解意为恭敬谦让,以尊敬、恭敬的态度与人相处,必能获得对方的肯定和赞赏;以谦卑、谦虚的胸怀与人交往,必能取他人之长、补己身之短。而“敬让”一词的最初合并使用则见于《礼记》,在《礼记》中多次出现了“敬让”这一复合概念。“是故,隆礼由礼,谓之有方之士;不隆礼不由礼,谓之无方之民。敬让之道也。”(《礼记·经解》)提出遵从礼仪是践行敬让之道,阐明恭敬礼让的道理。“敬让以行,此虽有过,其不甚矣。”(《礼记·表记》)即在公共的社会生活中,个体之间相处遵循敬让的原则,即便言语有过失之处、行为有不当之嫌,其造成的后果不会太严重。
公民道德在人际关系中尤为重要,良好的道德品行能促进个体的发展和进步,反之,则会阻碍群体融洽关系的建立。道德是个人内在品行的展示,渗透在公共领域的方方面面,见于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因而,敬让规范是公民在人际交往中的基本准则,能够检验公民的行为是否符合公民道德建设的要求。其一,敬让规范是公民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道德准则。古人崇尚理想的君子人格,在各方面都追求完善、完美,而敬让则是与人相处的首要道德素养,“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礼记·曲礼上》)、“敬让也者,君子之所以相接也”(《礼记·聘义》)。这些都展现了君子在交往中的恭敬谦让态度和应当遵守的道德规范,自觉礼让、发扬礼仪。其二,敬让规范是公民提升道德修养的重要依据。“勿不敬,俨若思”(《礼记·曲礼上》)、“礼者,敬而已矣”(《孝经·广要道章》)。敬让不仅是君子这样高要求、高标准的贤士所展现的品格,也是普通民众、社会成员欲提升道德修养、涵养内在心性的重要依据。公民在公共生活中展现的道德品质,不仅体现的是个体家庭教养的良好与否,更代表着社会整体的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因而,在相互交往中时刻以敬让规范要求自己,以他人的良好行为作为参考,注重规范自身的言行。华夏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道德的作用,强调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价值传统。”[8]唯有个体心怀敬让,才能促进自身道德修养的提升,构建融洽美好的人际关系。
(二)以仁爱情怀激发公民道德建设的情感共鸣
文化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人的伦理道德无疑是社会生活秩序和个体生命秩序的深层设计。仁爱情怀是礼仪文化的核心要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在公民的道德生活和日常交流中起到德行标准的作用。在中国社会中,仁爱被视为人之为人的根本特性。在现实生活中,仁爱不光是公民道德的展现,更是内心情感、家庭亲情的表露。“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孟子·尽心下》)、“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可见,仁爱的情愫是发端于公民公共生活中的同情心理,即“恻隐之心”,建立在家庭亲情基础之上延伸至对普通人的仁爱感情。
“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9]公民道德建设其目标是完善个体的人格、促进个体的发展,使其思想、行为符合人伦道义,符合真、善、美的标准。而仁爱情怀则是激发公民情感共鸣的精神力量。其一,仁爱情怀是公民由小家情怀上升到民族情怀的情感之需。“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孟子·公孙丑上》)可见,同情心理、仁爱之心是与生俱来的,是一种自然而为的情感,见幼儿掉入井中出于本能的怜悯上前相救,而无其他过多牵涉关系、荣誉、利益的考虑。此种美德应大加赞赏,更应从小家中抽离出来,把仁爱之心、博爱之情广泛到社会成员,以此激发具有仁爱怜悯情愫者的共鸣,使这种向善、向美的力量更具民族性和公共性,从而在社会生活和情感实践中固定下来,成为中华民族口口相传、代代相袭的优良美德,成为公民道德建设的文化源头和理论支柱。其二,仁爱情怀是公民由单元理性升华至社会理性的会通之点。儒家之仁爱情怀是合情合理、合乎道义的道德精神,是把个体内在情感转化为人与人相互间的大爱,每个公民都在以他人为参照点,不断约束自身不道德的行为,在社会生活中发扬光大、实际践行仁爱情怀,这样公民个体的道德才会有质的飞跃。只有将礼仪文化蕴含的仁爱情怀创新性发展,突破个人小我的单元理性,将其放大到公共社会,乃至整个华夏民族,才能到达社会理性的高度,形成宽广大爱、安老怀少的社会风尚,形成富于人情、充满情趣的社会生活。“今天看来,爱是人类不可忽视的需要,我们有必要使爱的问题回到它应有的地位上来,并根据时代趋势和人的内在精神重构多元的爱直至大爱。”[10]
(三)以诚信观念形塑公民道德建设的价值准则
诚信观念是礼仪文化的基本内涵,是在公民社会生活中形成的普遍认可的价值准则,主要表现在待人处事过程中真诚无所欺。公民道德建设工程一方面涵养了公民的性情,另一方面也展现了新时代公民的道德素养。诚信不仅是礼仪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在中华传统美德中占据主导地位,强调公民作为独立的个体在社会实践中要展现性善理念、发挥自主自律的精神。“诚信”是“诚”和“信”的结合,是两种道德品行的完美融合。《说文解字》有言:“信,诚也,从人言。”即表明两者有共通之处,是相互融通的品德。诚信意为真实无妄、诚实信任,诚于己心、诚于本性,以取得他人之信任,助事业之成长。“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礼记·大学》)诚既是天道本然,也是道德根本,是民之立于社会的基本准则。“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则表明信是公民进行社会交往、人际交流的基础,是建立真诚人际关系的前提,唯有言行一致、诚实正直,方可成为他人眼中贤人之辈。
诚信观念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流传下来的美德,是镌刻在骨子里、血脉相承的道德因子,对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有着莫大的益处。“儒家伦理诚信主要依赖人情、习惯、传统、舆论及个人良知作保障,是一种软约束,而不像法律诚信那样可以通过刑罚加以强制。”[11]其一,诚信观念是公民为人处世的德行升华。“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礼记·中庸》)解释了诚来源于天道,而公民对诚的追求则是人道,是在平常生活中展现出来的诚实、诚恳、忠诚等一系列质朴的品格。汉代董仲舒将诚信纳为五伦道德规范之一,凸显其在立身、交友方面的重要作用,诚信的价值意蕴已融于民族的心灵之中,成为公民在现代社会的立身之方、交友之道。“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这些都表明诚信是公民自立的根本,是应对广泛社会关系的必备道德素养,是使人际关系稳定和熟络起来的质朴品质。其二,诚信观念是公民人格范型的价值追求。古代君子的美好人格一直被后世追求和敬仰,历来激励无数贤者,成为约束自我、规范言行的标杆。诚信是公民在应对复杂人际关系的道德体现,是高尚操持者不可或缺的品行。“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论语·卫灵公》)、“学者不可以不诚,不诚无以为善,不诚无以为君子。”(《河南程氏遗书》卷二十五)强调了君子需借助诚信这一道德素质来实现礼仪规则下的义质,突出诚信是德行、善念的基础,是君子之所以为君子的根本。
(四)以和谐理念优化公民道德建设的整体环境
和谐理念作为礼仪文化的根本内涵,为礼仪文化体系的完善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优化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社会环境。和谐曾是古代君主统治国家、治理社会的目标追求,是在承认差异和不同基础上的大和,这种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礼仪内涵的和谐理念在现今社会仍然有积极作用,是实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一美好图景的指导思想。“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礼记·中庸》)、“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和谐理念不仅是国家治理的理论来源,更是中国文化的主导意识,是中国优秀传统、华夏民族心理和公民社会生活的重要特征。
“礼之本是人的性情,人的真情实感。在表面上看起来,礼的作用是板着面孔做分别,人与人之间的分别,但据有若说,礼实际上所要得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谐和。”[12](P164)公民个体的身心和谐促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以此保证群体间的和睦相处,这样才能构筑大的社会环境的和谐。和谐不仅是公民良好道德素质的展现,更是中华民族特有的道德哲学和生存智慧。其一,和谐理念是公民自我系统和谐的理论之源。和谐思想的内涵之深、外延之广,而要保证社会大环境的舒适自然、融洽美好。首先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主体内在的和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强调了人和的重要作用之大,甚至是天地自然不能达到的,而实现身心和谐则需要通过反省、慎独的方式,以道德涵润人心。正因为有了和谐思想作为理论基础,个体身心修炼和完善才有了努力的方向和目标,自我系统的和谐才能实现。其二,和谐理念是公民社会环境优化的文化保障。公民自我系统的和谐和人际关系的融洽才能促成社会和睦氛围的实现和维持,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除了公民自身德行的完善和提高,也不能缺少社会和谐环境的支持。“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国语·郑语》)、“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左传·隐公十一年》)礼仪文化的效用体现在治理国家、维护社会秩序、协调社会关系上,社会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互配合才能达到平衡,和谐理念作为礼之根本,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保障了社会环境的安宁与稳定,是开展其他社会实践、社交活动的重要保证。
三、结语
“人类社会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物质与精神的均衡进步。”[13]而公民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要从传统资源中寻找积极因素,发挥礼仪文化敬让、仁爱、诚信和和谐这些思想的积极作用,使其转化为公民个体内在的道德素质,展现在公民社会生活的举止投足之中。加大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使礼仪文化焕发勃勃生机,在新时代绽放夺目的光彩,在公民道德建设中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鞠鹏.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在京举行[N].人民日报,2019-11-01(001).
[2] 中共中央国务院.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N].人民日报,2019-10-28(01).
[3]张弘.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融合与共生[J].教育与职业,2016(7):33-35.
[4]张岱年.试论新时代的道德规范建设[J].道德与文明,1992(3):2-4.
[5] 贺麟.近代唯心论简释[M].重庆:独立出版社,1943.
[6]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7]段尔煜,张光雄.核心价值观视域下现代礼仪之构建[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37-43.
[8]彭俊桦.儒家传统价值观的当代价值及其传承体系探析[J].社会科学家,2014(4):21-24.
[9]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001).
[10]谢阳举.儒家仁爱道德再检讨[J].浙江社会科学,2019(11):87-93,158.
[11]涂可国.儒家诚信伦理及其价值观意蕴[J].齐鲁学刊,2014(3):19-25.
[12]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一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13]彭林.礼与中国人文精神[J].孔子研究,2011(6):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