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德育论文

中职德育课的教学模式探讨

来源:科技风 作者:王溢祥
发布于:2020-02-08 共2520字
中职德育论文优选范文10篇之第五篇:中职德育课的教学模式探讨
 
  摘要:中职德育课内容理论性强,稍显枯燥,学生兴趣不高,加之中职学生的特殊性,势必对德育课的课程教学模式提出挑战。采取让学生分组后,抽签讲解课程的方式,既让学生有新鲜感,又能真正做到还课堂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效果比之传统的上课模式有了很大提高。
 
  关键词:学生分组; 小组讲课; 教师点评; 反思;
 
  中职德育课缺乏趣味性,稍显枯燥,如果上课方式还是“填鸭式”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我曾问过许多学生:为何上课时不愿听讲,宁可机械地重复玩手机?他们的回答是:上课是老师的事,和自己无关。这种情况下,上课模式不得不变。为打造活力课堂,提高课堂效率和质量,我将教学模式做了如下调整:
中职学校
 
  一、教师让出课堂主角的位置
 
  我在学期开始的第一节课便告诉学生,我们不再采取传统教学模式,改为“学生分组———抽签领取学习任务———课下预习———课上讲解———教师点拨———反馈反思”的模式。让同学们把自己的学习任务通过小组分工、预习之后,上课自己来讲。教师仅在学生讲解过程中进行点拨或强调重点,学生讲完后,教师再梳理回顾。可以用提问的方式检验同学们对本节课的掌握情况,同时给承担本次讲课任务的学生以分数评价,作为其平时成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作为期末成绩总评的重要参考,让学生认识到课堂是自己的课堂,从而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二、学生分组
 
  学期开始的第一节课,我便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组数量的多少按教学任务量来决定,例如《职业道德与法律》,一共十二次课,可将班级分成十二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数取决于班级的人数,多则5-6人,少则2-3人。因每次课的任务量并不大,所以人数的多少其实对小组学习影响不大,即便2个人也可以完成任务。
 
  但需注意一点:学生分组以自愿结合为原则,教师不要强迫分组。除非有个别人落单时,教师不要强行干预,否则容易增加学生的逆反情绪。
 
  三、学生分组后抽签领取学习任务,按顺序讲课
 
  小组确定后,每个小组出一个成员代表本组到教师这里抽签,所谓的“签”,是教师将本门课程的目录序号提前写好在纸上,给学生随机抽取,小组抽签之后所形成的顺序即为小组成员讲课的顺序,在课上当众公布,以明确每个小组的学习任务,以免学生偷懒说自己不知道具体情况而不参与学习过程。小组抽签后,便准备预习自己的学习任务,在下一次上课时进行讲解。学生讲课不能只靠“口说手写”,还需使用多媒体设备,现在的中职学生对电脑、投影等多媒体设备也都熟悉,能够使用。学生讲解的内容可以用PPT的形式在投影上呈现出来。尽量图文并茂,可以多选取实际案例,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案例更好,以增强课程的故事性,图片、音频、视频等材料都是可以运用的。
 
  听讲的同学也要进行预习,以便发现讲解小组在讲课中的错误,并给予提出指正,能够做到这点的同学,教师给予奖励,比如平时成绩加分,或期末总评加分等。
 
  四、教师点拨、评价
 
  教师让出课堂主导地位之后,仍需认真备课。我们要清楚掌握每节课的重点、难点,当讲课小组的成员对所讲章节内容把握不到位时,教师需及时进行点拨,这样做的好处是:(1)可以及时提醒大家哪里是重点,难点;(2)可以把握课堂的进度和走向,不使课堂跑题;(3)及时将开小差、走神的学生拉回正轨。
 
  当然,教师在讲课小组完成全部讲解任务之后,仍需再次梳理本节课的内容,以帮助同学们回顾重点、难点等。梳理课程内容之后,教师还需对本次讲课小组的同学进行评价,评价可以从:重、难点内容是否讲解正确、讲课是否流畅、语速快慢、声音大小、呈现内容是否图文并茂、板书等几个方面来进行。
 
  教师的评价很重要,而且应多给正面、肯定的评价,多表扬学生。即使学生在讲课中有诸多失误或错误,教师也应温和、善意的给予指正,因为评价的目的也是为了调动同学的积极性,为了让学生“动”起来,参与进来。
 
  五、反思反馈
 
  教师评价后,就要对本节课进行反思,反思本次讲课小组的失误之处在哪里,总结出来后,不需公开,以免挫伤讲课学生的积极性,可以单独告知讲课小组同学,使他们了解自己还需要在哪些地方注意和提高。同时,提醒下次需要讲课的小组,让他们在本次讲课小组基础上进行改进,这样循序渐进,使同学们的讲课水平渐入佳境,让课堂学习过程更加舒适、自然。
 
  上课模式调整的初衷是为了让孩子们“动”起来,如何确保学生能乖乖“动”起来,参与学习过程呢?我的做法是:
 
  (一)不要命令学生
 
  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主体,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这既是他们的权利也是他们的义务,《职业道德与法律》这门课本身就有一节内容讲的是未成年人的权利和义务,正好现学现用。而且,学生到教师这里抽签领取学习任务的这个过程,他们的积极性非常高,从未有学生抵制,既然如此,任务是本组成员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抽到并当众公布的,全班同学有目共睹,在这种情况下,理所当然自己要参与进去,否则会在全班同学面前“丢面儿”。
 
  (二)与成绩挂钩
 
  我明确的告诉同学:每个学生都必须参与进来,并将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承担的是哪项任务在讲课时呈现给大家,比如:张三做了文字录入,李四进行讲解,王五搜集资料等。如果有学生什么事情都没做,也需要当着全班同学呈现出来,比如在PPT上打出来:张三、李四等未参与本组此次课程教学过程。不参与者会被扣分。这对爱面子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鞭策。
 
  (三)采取激励机制
 
  我对学生说:凡是参与“活力课堂”教学过程的同学,平时成绩会得到很多加分,如果期末考试没及格,我会将平时成绩加进去,让你及格;如果没参与这项活动,那么期末考试不但没有这项加分,相反,还会在平时成绩这一栏扣分。这一激励机制对学生们来说,也是非常有用的,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就是如此。
 
  (四)利用从众心理
 
  中职学生的年龄普遍在15—17岁之间,这个年龄段是孩子们自我发现、自我修饰、自我完善的关键时期,教师也曾经是学生,学生爱面子的心思我们都明白。每个小组将本组成员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记录下来并当众展示给全班同学,谁没参与进来,大家都一目了然,学生们碍于面子,也都会认真考虑一下。而且,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少有学生会“油盐不进”地一概拒绝参与。
 
  通过课堂教学模式的调整,学生上课时的“抬头率”有很大提升,课堂活力也有显著提高,以前教师“口吐莲花”、学生“岿然入睡”的情况有了很大改善!
点击查看>>中职德育论文(优秀范文10篇)其他文章
作者单位:河南省工业学校
原文出处:王溢祥.中职德育课课堂活力提升之我见[J].科技风,2020(02):43.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