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章 研究内容
2.1 几个相关概念
1. 教师的定义。“教师”最初指年老资深的学者,如《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①。”汉代扬雄在《法言·学行》中说:“师者,人之模范也。”《师说》中:“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疑惑也。”宋代朱熹认为“指引者,师之功也。”在古代,教师的主要社会功能是政治伦理功能和教化功能②。顾明远在《教育大辞典》中认为“教师是学校中传递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对教师定义为:“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③。”本文中主要采用《教师法》对教师的定义,辅以古代对教师好的阐释。
2. 职业道德的定义。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既是对本职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标准和要求,同时又是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公元前 6 世纪的中国古代兵书《孙子兵法·计》中,就有“将者,智、信、仁、勇、严也”的记载。智、信、仁、勇、严这五德被中国古代兵家称为将之德。明代兵部尚书于清端提出的封建官吏道德修养的六条标准,被称为“亲民官自省六戒”,其内容有“勤抚恤、慎刑法、绝贿赂、杜私派、严徵收、崇节俭”。“疾小不可云大,事易不可云难,贫富用心皆一,贵贱使药无别”,是医界长期流传的医德格言。社会主义的职业道德是适应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批判地继承了历史上优秀的职业道德传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④。由于社会主义的各行各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因此不同职业的工作者可以形成共同的职业要求和道德理想,树立热爱本职工作的责任感和荣誉感。中国各行各业制定的职业公约,如商业和其他服务行业的“服务公约”、人民解放军的“军人誓词”、科技工作者的“科学道德规范”以及工厂企业的“职工条例”中的一些规定,都属于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范畴,它们在职业生活中已经发挥了巨大的作用①。
3. 师德的定义。《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明确指出:“应把教育工作视为专门的职业,这种职业要求教师经过严格的、持续的学习,获得并保持专门的知识和特别的技术。”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必然存在一定的职业道德,即教师职业道德②。2005 年,我们国家制定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意见指出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用该包括:思想政治、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等内容③。本文所讲的师德则侧重为教师职业道德。教师职业道德是随着教育的发展而发展的。春秋以前,教师职业道德虽然已经出现,但很不系统。春秋时期,孔子办私学广收门徒,提出了许多有关教师职业道德理论,并在《论语》中有了集中反映。其中最为着名、对后世影响很大的有:“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这体现了“学”和“诲人”的师德。荀子强调教师既要以身作则,又要“尊严而惮”、“耆艾而信”、“诵说而不陵不犯”、“知微而论”,也就是对教师提出了在德行、能力、知识等多方面的要求。汉代的董仲舒把“三纲五常”作为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又强调“善为师者,既美其道,有慎其行”,指的是教师的道德品质、知识才干、言谈举止等。唐代韩愈将师德列于教师要求的首位,曰“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④。南宋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既是完全符合教育规律的教育全过程,又是教师的道德要求。清初的王夫之则提出“德以好学为极”、“欲明人者必须先自明”。教育部、全国教育工会制定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总共罗列了“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8 个德目(或 8 项要求),分析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存在的一些问题⑤。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既是对本职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标准和要求,同时又是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⑥。
2.2 研究内容
第一,通过对教师、师德等相关概念进行解释和定义,明确师德师风的基本概念,确立研究范围。
第二,通过网络问卷、无记名调研、数据库统计分析技术、高频词检索分析等方式方法对江西省 J 市市区的小学教师师德师风情况进行调研,根据调研结果,查找问题,分析原因。
第三,根据调研数据,结合具体分析,对当前小学教师师德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形成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剖析其形成原因。
第四,根据具体问题和成因,结合 J 市市区小学教师的实际,提出具体的办法和策略,有效提升小学教师师德师风水平。
2.3 研究思路
本研究将首先进行大量的国内外资料查询,然后对文献资料进行归类整理,掌握小学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发展趋势,明确师德师风建设的内涵,深入探究当前 J 市小学师德师风建设的具体现状和形成原因,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提出研究的问题:当前江西省 J 市市区小学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存在哪些问题?在高度发达,经济飞速发展,自媒体时代日新月异的今天,如何全面提升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带着研究问题对江西省 J 市市区小学教师师德师风现状进行网络问卷调查,并找出 J 市小学师德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找出问题的本质和原因,从 J 市小学教育的实际状况和发展趋势出发,结合小学生的时代特征和个性,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为完善小学师德师风建设机制、健全组织机构与制度建设提供理论依据,为提高小学师资队伍建设水平、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提供一定的参考。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理解并确定教师师德的基本概念及研究范畴。
第二步,阅读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了解研究现状,提出研究问题。
第三步,针对问题,设计问卷,在网络平台发布问卷,以无记名方式开张问卷调研。
第四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汇总、统计、分析调研数据,深入剖析数据发掘的问题。
第五步,根据具体问题,深入研究,提出能够提高小学教师师德师风修养,提高学校师德师风建设水平的对策和建议。
2.4 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借助网络平台。通过查阅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有关小学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文献、资料;阅读师德师风理论研究的专着、书籍和期刊,全面了解师德师风的研究现状和原因。
2. 问卷调查法:通过设计并发布网络问卷,调查江西省 J 市市区有关小学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情况。以学生家长、学生本人为主要调查对象,获得全面、准确、详实的调研问卷数据。
3. 访谈座谈法:通过对江西省 J 市基层教育行政部门和市区部分小学部分教师进行访谈和座谈,了解师德师风建设的优秀典型及存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