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毕业论文第五篇:民俗摄影的特点及其对传统文化的作用
摘要:摄影是一种兴起不久但是发展迅速、潜力巨大的技术和艺术媒介。在我国,以百姓生活、风俗为题材的民俗摄影是新兴的摄影类型,它拍摄、记录一些地区淳朴的民俗风情,将它们一一保存为影像,用于文化的传承。
关键词:民俗摄影; 民族文化; 传承;
一、背景
民俗摄影为传统文化提供了一个保存空间和良好的环境。民间摄影记录人们的生活动态,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因为民间文化的独特性,定义了民俗摄影的丰富性和独特性。在不同的时空之下,不同地域的民俗文化各具特色,拥有珍贵的文化价值。民俗摄影不单单是探索某个民族的历史背景,更多是以一种图片形式来记录文化的多元性,在不同人的眼里会有不同的文化特色。因此民俗摄影在特定的情况下会更加具有内涵特色。在探索民间摄影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民俗摄影特征的许多方面都是矛盾的,与表演相反,所以民俗摄影的个性鲜明。
二、民俗摄影的内涵与特性
(一)民俗特色与摄影题材
“民俗”是民俗摄影的核心,这表明其主要特性是要将民族风俗文化体现出来。以民俗文化为创作的民俗摄影,以最原始朴质的照片为载体,真实具有说服力。因此这要求摄影师一定要深入百姓的生活,用镜头记录下人们的生活状态,如此才能拍摄出具有民俗特色的作品。对待民俗摄影,要理解“民俗”这一理念,用俯览的视角看待传统文化,但这并不意味着好坏不分,更不能一知半解、扭曲表现民俗特质。这样,展现给世界的民俗摄影作品才能是个性鲜明的民俗文化精品。
(二)民俗摄影的真实性与艺术性
民俗摄影作为艺术的一种行为,是一种真实的民俗风情的再次体现。首先,民俗摄影作为对现实文化的记录,强调一种真实性,要求画面内容准确反映民间事物,遵守固有的民俗习惯和民俗特征,运用写实的技巧,追求朴实的感觉,还原其民俗的本质。然后,深层次的民俗记录不是毫无特色的写真,它是有一定艺术性的,只是不经过后期的修饰,但是可以在拍摄的同时,通过调整构图和运用光线,再配上一点灵感造型,可以更好地塑造事物。[1]这种将真实和带有点美术色彩的手法相结合的方式,可以让更多的人自愿加入此行列,为了文化传承而拿起相机去真实记录。
三、民俗摄影与传统文化
(一)民俗摄影对民族历史和传承的保护
在古代,人们记录历史的方式只有文字。但是文字大多是以纸张为载体,这就导致了在漫长的岁月里,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献和文化在战火和时间里被消磨被丢失。而如今有了相机的存在,可以把民族文化以图片的形式保存下来,它比文字更加生动直观。民俗摄影应该把文化传承作为首要目标,了解其核心价值,以及其发展历程,这些都是一个民族的重要组成。民俗摄影弥补了文字给人们带来臆想的缺点,可以使后人与历史直面“交流”。例如,开创了我国民俗摄影之先河的《庄学本少数民族摄影选》,包括妇女头饰、装饰、服饰、居住环境、舞蹈、饮食、婚俗、葬俗、游艺和竞技等照片,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2]
一百多年前,英国人约翰·汤姆逊、法国人阿尔贝·肯恩和方苏雅等人拍摄了大量记录中国人生活实态的照片,从妇女的三寸金莲到长辫马褂,从老房老街到各种交通工具,从小摊小贩到老字号招牌等。[3]这些照片记录了清朝时期汉族和满族之间的文化融合和对撞产生的一系列风俗、建筑以及信仰活动等。不但体现出民俗摄影的作用,更是对学者们研究历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又不缺乏艺术的美感。
(二)民俗摄影对传统文化的诠释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其民俗包罗万象。我们的传统文化小到街边的小吃,大到各种社会活动,各方各面都是可拍摄的对象。这些社会形态不仅体现一个民族长久以来的生存方式,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体现。如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它是中国人共同的节日,但是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春节的过法也不相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间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为摄影家们提供了素材,同时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当地的文化特色,让传统文化得以流传。
四、结语
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年轻人对“洋文化”的青睐,使传承了数千年的民俗文化已经有很多处于消亡的状态。因此,以摄影为手段,用相片将民俗传统文化记录保存下来,是民俗摄影师的主要责任。这些存在了几千年的中华文化可能就在我们身边,只是被我们所忽略。在文化研究方兴未艾以及跨学科研究已取得诸多成果的今天,将民俗摄影纳入中国传统文化研究视野,用摄影的方式将文化传承下去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王晓旭.民俗的审美价值探源及其现代意义[J].河南教育学院报,2006.
[2]伊安·杰夫里.摄影简史[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3]吴文.重现庄学本:摄影大师民俗调查先驱[J].中国摄影家,2007.
点击查看>>摄影毕业论文(优选范文8篇)其他文章
涂浩然,袁蓉.浅谈民俗摄影对文化传承的影响[J].戏剧之家,2020(05):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