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好照片是一个人的视角和品位的体现。同样的风景,不同人眼中是不一样的。照片是一个人思想的聚结。好的摄影师就是那一刻在场并按下了快门的人。徘徊在摄影乐趣里,常常有一种快乐的健康的心态。下面是搜索整理的摄影毕业论文8篇,供大家借鉴参考。
摄影毕业论文第一篇:新冠疫情中新闻特写照片的特征分析
摘要:2020年,突如其来从武汉蔓延到全国的“新冠”肺炎疫情牵动了人们的心,也打响了一场全民保卫战,无数医务工作者、公安干警、人民子弟兵以及基层干部群众奋战在战“疫”一线。在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面前,广大摄影工作者同样义无反顾地逆行而上,主动请缨聚焦“疫”线,以大量凝聚着真情与温暖的影像画面定格感动、传递力量、提振士气,也涌现出很多视觉独特、直击人心、传播广泛的影像特写佳作。
关键词:疫情; 特写照片;
新闻摄影是以图片的形式记录新闻反映真相的报道方式,在新闻媒体的日常报道中,新闻摄影与文字报道一样承担着记录传播的作用。因其一图胜千言的传播效果,有时更胜文字一筹。集新闻性、思想性、真实性、时效性和形象性于一身的新闻图片,能更好地将新闻现场转瞬即逝的瞬间定格浓缩于画面中,有着简洁震撼的效果,并直击人心,令读者与受众过目不忘。
新闻摄影体裁主要分为图片摄影、特写性新闻摄影报道、专题新闻摄影报道、插图四大类。作为体裁之一,特写新闻摄影报道主要通过细致描绘富有特征的部位和角度来刻画人物表情、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丰富情感表达,强化作品主题。在专题新闻摄影报道中,特写往往也指镜头景别的运用。在实际拍摄中,因二者手法和作用相同,摄影记者往往也就以特写摄影或特写照片概括。特写照片独特的视觉感受、强烈的情感体验,也让其成为摄影记者长于表达的形式和媒体版面的视觉中心。
新闻摄影史及纪实摄影史上,以特写取胜并流传后世的经典作品不胜枚举,如获得1994年普利策新闻特写摄影奖的《饥饿的苏丹》,由南非自由摄影师凯文·卡特拍摄于1993年苏丹内乱和大饥荒期间,画面中一个极度瘦弱饥饿的孩子在秃鹫的注视下蹒跚爬向食物救济中心的瞬间。这幅震撼人心的照片不仅激起世界人民对苏丹大饥荒的强烈关注,也让身处和平时期的读者深刻理解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痛苦与磨难。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一只从废墟上伸出的紧握着钢笔的肿胀带血的手,无声地泣诉着遇难者求生的渴望和对生命的眷恋,令人泪目。获得第24届荷赛最佳新闻照片的英国摄影记者迈克·威尔斯拍摄的《手——乌干达旱灾的恶果》,通过黑与白、干瘪与丰满的两只手的对比,揭示了连年战乱与饥荒的非洲大地上普通民众触目惊心的苦难生活与对社会不平等的谴责情绪,有力地凸显了主题。2015年,土耳其摄影师Nilüfer Demir 拍摄的《叙利亚小难民》 记录了3岁的小男孩溺毙趴在海滩的悲惨瞬间,揭示了战争和邪恶给人民带来的苦难,甚至促使各国将关注难民成为重要议题,影响至深至远。
2020年,突如其来从武汉蔓延到全国的“新冠”肺炎疫情牵动了人们的心,也打响了一场全民保卫战,无数医务工作者、公安干警、人民子弟兵以及基层干部群众奋战在战“疫”一线。在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面前,广大摄影工作者同样义无反顾地逆行而上,主动请缨聚焦“疫”线,以大量凝聚着真情与温暖的影像画面定格感动、传递力量、提振士气,也涌现出很多视觉独特、直击人心、传播广泛的影像特写佳作。笔者在此结合其中几幅特写,阐述新闻特写照片在这次全民战“疫”中所散发的情感张力及其产生的鼓舞人心的力量。
视觉独特 令人过目难忘
特写照片具有非常鲜明独特的视觉形象,很容易吸引人的视线、引起人们的关注度,并具有让人过目难忘的视觉效果。在新闻现场,摄影记者除了要交待新闻事实、事件的核心以及讲述人物故事外,还应注重捕捉抓人眼球的视觉元素。抓取能够代表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身份及性格特征的面部或手部等形象,或者有助于展示主体人物形象的其他物体,记录其色彩、质感、形状等,并且调动相关的艺术表现手段,以达到强化其特点的目的,从而使照片具有让人眼前一亮的吸引力。
在此次疫情报道中,摄影记者们深入到最危险也最紧张忙碌的隔离病区以及被称为“红区”的污染区,发挥专业摄影记者敏锐的洞察力和影像表现优势,拍摄记录白衣天使与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救治病患的感人瞬间,其中多幅呈现医务工作者防护服下、口罩和护目镜后勇者形象的作品,就是以特写的形式展示了白衣天使这一群体蕴含的大爱与无畏的精神、充满危险与艰辛的无私付出,并为受众所熟知传播。
网络上广为传播的一组医护人员的面部特写照片,被广大网友称为“最美笑脸”。抗“疫”前期,由于设备不足人员紧张,加之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大,大批医护人员不得不长时间连续作战,不敢喝水不敢上厕所。当他们走出隔离区脱去防护服后,秀发被汗水湿透,被护目镜和多层口罩勒出印痕的一张张年轻的面庞,无声地诉说着他们的辛苦与疲累。也让所有目睹画面的观众真实地体会到其工作环境的危险、工作强度之高,也更深深理解了医务工作者这一职业的伟大。这些战“疫”印痕也将永久地成为历史和民众的记忆。有网友留言:“这是此次疫情报道里我的眼球停留时间最长的组图之一。隔空对视想象着他们的工作和命运,我能从中感受到力量”。网友们“感谢这么多医护天使在一线为我们保驾护航。疫情当道,他们毅然选择了一线抗“疫”,太多的语言无法形容,感恩一切美好”!
作为局部特写,手经常被作为画面中唯一的视觉元素进行表现。此次抗“疫”报道中,医护人员的手也成为影像表达的视觉中心,集中典型地从一个细节展示了一线医护人员工作的辛苦与不易。潇湘晨报微博上的湖南省儿童医院感染科22岁的护士胡佩的手部特写,经全网转发令人心疼。在重症病房每天工作8个小时左右的她,双手要经历滑石粉、酒精、消毒液的“洗礼”。几天下来,平日里本来细腻柔软的双手如今却被消毒液腐蚀开裂。以小见大,窥一斑而知全貌,宅在家里关注一线抗“疫”的普通民众无法深入现场体会医务工作者救治生命的紧张忙碌、艰辛付出,但从这布满道道裂痕的双手就能切身感受到他们逆行中的压力与重担、无私与奉献。这些特写与更多展示坚守在不同岗位的无数逆行者的影像,共同组成了一场全民携手相助共抗疫情的感人长卷,成为这场特殊“战役”和非常时期的珍贵历史记忆。
细致入微 刻画人物内心和情感
情感表露出人的精神、气质和性格,优秀的文艺作品常以充沛深沉的情感打动读者,同样,人物情感的充分表达也是新闻照片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摄影记者在现场要用心观察和寻找,准确捕捉新闻事件中人物神态动作,将其蕴含的内心情感充分表达出来,才能吸引读者理解并打动人心。特写照片通过将具有概括性的关键对象进行细致入微的描摹,比如将人物的神态表情、动作作为集中反映的核心内容,进一步展示人物内心丰富的情感,令观者从形象展示进而升华对画面主体人物的深刻理解,提升了摄影作品的情感张力。
新华社湖北分社摄影记者程敏镜头下,1月22日,加入突击队的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呼吸内科教授周琼在“新战场新作为”的宣传版前的回眸一瞬,令人难忘并油生敬意。被蓝色帽子和绿色口罩遮挡严实的面庞下,只露出一双坚定冷静的双眼,这是医生准备投入战斗前的一幅特写肖像。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振臂高呼,冷静的眼神中是坚毅勇敢,是沉着应对。传染力极强的病毒无形无影,看不见摸不着,正危胁着无数人的生命和健康。从未经历过如此严峻挑战的医护人员却毅然奔赴最危险最艰难的生死一线。我们无从得知周教授此时内心的波澜起伏,但从她回眸的那一瞬,我们可以感知她的无私无畏、毅然决然。也相信在生命面前,她和同事们一定会以专业的知识和敬业的精神与病魔拼速度抢时间,为挽救更多生命而逆行。这样于瞬间显现人物精微情感的画面直抵人心,给了观者更多信心和力量,也展示了镜头后摄影记者的敬意与感怀。
1月28日,在湖北日报摄影记者田悦的镜头下,每天连续工作8小时以上的周教授疲惫的面容却令人心疼。同样是特写瞬间,细节的展示让画面充满张力,被水汽覆盖的面罩下是医生微闭的双眼,头侧向一边,汗水浸湿了防护服内的衣物。记者以一张看似简单的现场特写入木三分地刻画出人物的性格,表现了人物内在的精神与气质,以富有人性光环的影像讴歌了医护人员敬畏生命、救死扶伤的崇高精神和坚守一线的职业品质,令人感动的同时也深深体会到白衣天使的伟大和无私。
一方有难,八方驰援。目前全国各地的200多支医疗队总计3万多人星夜兼程奔赴湖北各个对口支援地区和对口支援场所,在荆楚大地点亮一盏盏希望的明灯。
在这些支援的医疗队伍中,也有着无数令人感动的瞬间,父亲送别女儿,丈夫吻别妻子,情侣隔窗加油。在绍兴市第三批驰援武汉医疗队出征现场,绍兴日报摄影记者袁云记录了中医院呼吸科医生王一萍与亲人拥别的瞬间。五岁的儿子对妈妈说:“你早点回来”。画面中,王一萍带着不舍与牵挂与家人相拥,但口罩与不舍的背后是大爱与大义,是更多对生命的敬畏。
在日常生活中,他们是父母的儿女,是儿女的父母,是爱人心中的牵挂。他们在国家最需要、病患最无助的时候舍小家为大家,为打赢这场特殊的战“疫”冲锋在前,在各自的岗位上与病毒博弈抗争,筑起一道道“生命线”,守护生命的安宁。细致入微的特写展示了这些普通人丰富的内心与情感,凸显了无数奋战在抗“疫”一线普通人平凡而伟大的情怀,也凸显了特写影像深刻的艺术感染力。
富有寓意 强化主题传递力量
新闻摄影是新闻事件中将适合用摄影表现的可视形象以多样手法记录和传播,特写作为其中广泛使用的手法,不仅刻画形象、展示人物丰富的情感和内心世界,同时在重大事件尤其是灾难新闻报道中,具有强化主题、传递力量、提振信心的作用。
在这场由上而下的国家行动中,及时传播抗“疫”一线的最新进展、报道众志成城八方驰援武汉,讲好中国抗击疫情故事,是媒体记者尤其是新闻摄影记者的职责和使命。这些客观真实感人的影像汇聚成驱散阴霾的光束与火炬,照亮前行的路,鼓舞民众战胜病魔,展现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同舟共济的精神风貌,凝聚众志成城抗疫情的强大力量。
拍摄特写照片,不仅要了解新闻背景及人物的身份特点,还要根据表达的需要确定人物不同部位的特定刻画,体现出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的情感内涵和内心世界,并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感受和心灵震撼,使画面蕴含的深刻内涵呼之欲出。
2月20日,73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脱下防护服的照片在网络刷屏,并冲上热搜第一。在特写照片中,这位古稀老人面部的压痕同样清晰可见。从2月2日凌晨到达武汉,李院士就奔波在一线,坚守在最危险的地方。疲惫面容累累压痕,是这位古稀老人的医者仁心和直面灾难的勇者担当最好的写照,坚毅的目光和慈爱的神情传递出的是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力量,为笼罩在疫情阴影中的人们带来希望,坚定了民众打赢这场硬仗的信念。
在这场全民抗“疫”中,各方力量和物资汇聚武汉,十天之内建起了火神山医院,体现了中国速度和中国力量,长江日报摄影记者以公益肖像的形式为建设者塑像,用相机定格下一张张普通人的面孔,用镜头记录着疫情防控一线的奉献故事、温暖与担当。这些来自不同地区朴实无华的建设者,我们可能记不住他们的名字,但那一张张最平常最普通的面庞,此时此刻,却因刻画有力、情感饱满而散发着令人感动的魅力。在这场来势凶猛的疫情面前,正是由无数个他们日夜奋战在不同岗位上,进而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长城,展示了中国人不屈不挠和勇于奉献的精神。
优秀的文艺作品能起到培根铸魂、凝心聚力的作用,在这场全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阻击战中,无数摄影艺术作品尤其是特写照片植根于那些平凡而伟大的人物群体,通过他们平凡又伟大的英雄壮举,折射出中华儿女坚毅果敢、无私奉献、美好善良等诸多优秀品质,展现出万众一心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力量,真正发挥出文艺作品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有效地促进全社会的团结和价值认同。
摄影毕业论文第二篇:摄影师的情绪表达途径探究
摘要:纵观人类历史长所有的艺术活动都是围绕着情绪记忆所展开的,不管是从最早的绘画艺术和音乐艺术,再到后来的电影艺术都与在传递创作者的某种心理情绪。摄影作为当代艺术的一种,也具备情绪表达的功能。
关键词:摄影; 情绪表达; 艺术审美;
作为当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摄影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一方面,当代摄影依然有突出的记录功能,摄影让历史,让瞬间成为永恒。另一方面,摄影是一种反映现实社会的意识形态,艺术形象经过摄影师的审美判断和美感经验,通过摄影的手段表现出来,即可以表达摄影师本人对艺术和人生的感悟,情绪释放,又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随着中国当代摄影艺术的发展,以及在国际艺术舞台上的影响力,世界摄影史的研究中也囊括了不少中国摄影艺术家。但近几年经济低迷,艺术市场呈现泡沫化,导致很多影像艺术品价格高于其本身的艺术价值。那么在这样不景气的大环境下,以及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大,那些饱含情绪的艺术作品深受当代年轻人的欢迎,这些艺术作品既有艺术的美感又借摄影师之手抒发了各种情绪,表达与释放各种情绪。研究摄影的情绪表达与画面构造,既顺应了当下摄影市场的需求,又可以帮助摄影师得到创作的灵感。
1 摄影师在创作前应该预先建立心理模型
美国著名摄影师斯蒂芬·肖尔在《照片的本质》中提到,影响照片的关键元素是摄影师建立的心理模型,简单的说就是摄影师基于个人成长环境所形成的对美的认知[1]。比如日本著名摄影师深濑昌久的摄影作品《鸦》,曾被《英国摄影期刊》选为过去四分之一世纪中最好的摄影画册,在他的作品里面我们能够感受到浓重的阴郁气质,明暗反差极强,仿佛让观众沉浸在悲痛的黑暗中,之所以产生这样的效果是来源于作者的丧妻之痛,深濑昌久将他的心理模型转嫁到了他的摄影作品当中,借此表达自己的心理情绪。但通过肖尔对心理模型建造的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到,心理模型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创作,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是一成不变的。但是,斯蒂芬·肖尔也给自己的结论留下了转圜的余地,心理模型在特定的环境下也能产生新的变化,在拍摄现场能够随着摄影师的心理感受而做出调整。所以在大多数创作过程中,脑海中的心理画面要领先于相机中的照片。
几乎每一个摄影师都会遇到一个问题,那就是究竟怎样才能拍摄一幅好照片?大多数的讨论都只是泛泛而谈,大多数的理论书或教程都在关注摄影器材、构图技巧、后期技术等方法。笔者认为比技术更重要的,其实是摄影师的眼力,在这里强调的是“心明眼亮”,也就是说除了会观察生活外,更要靠“心眼”创作。画家并非在停笔的那一刻才知道自己画的是什么,同样,摄影师也并非在按下快门之后才知道自己拍的是什么,构建出完整的心理模型,意味着不管拍的是什么内容,同一个摄影师的不同作品都会存在相似的关联。
2 摄影师应注重情绪表达而非技巧
对于一张摄影作品,无论我们使用多么高端的摄影设备,多么高超的拍摄技术,多么精湛的后期,最终呈现给观众的都只是一个带有“故事”的画面,而这个故事要想拍的好、拍的精彩,那就必须要通过影像充分表达情绪,才能激发或感染看到它的观众。如果一幅摄影作品,能够利用光影、色彩和构图让观众沉浸其中,并且能够引起心理层面的情绪波动,那么这一定是一幅好作品。比如,另一位日本摄影师水谷吉法的系列作品《Tokyo Parrots》(东京鹦鹉)和《Yusurika》(摇蚊)中,色彩占据了极大的作用,他利用生活中的色彩再通过电脑结合自己的心理模型,构建出一系列色彩浓郁而魔幻的摄影作品。
在水谷吉法的影像世界里,现实并不是色彩的载体,只是服务于色彩的某种线索[2]。无数的研究曾经证明,颜色能影响人们的心理情绪,明快的色调使人愉悦,暗淡的颜色使人低沉。在水谷吉法的作品里面几乎全部采用过度饱和的暖色,色彩领先于景物进入观众的视野,使人们模糊了现实和想象的边界,沉浸在作者营造出的五彩斑斓的魔幻世界。所以在他的作品里面我们很难看到有什么“高超”的摄影技法,所有的拍摄看似都十分普通,构图大多中规中矩,线条控制也比较省略,但他的作品之所以引起广泛关注,还是得益于他能很好的完成情绪传递。
3 通过控制视角和环境来控制情绪表现
如果说一幅摄影作品中,主题是骨,技术是肉,那么情绪则是血[3]。摄影艺术种类繁多,我们通过历届普利策获奖作品可以看出,人们更容易被充满浓郁情绪的作品所吸引,比如南非摄影记者凯文·卡特(Kevin Carter)拍摄的著名摄影作品《饥饿的苏丹》,该作品可以说毫无任何技巧可言,但主题情绪之强烈不言而喻,所以说饱含情绪的摄影作品往往能够震撼人心,让每一位观看者久久难以忘怀。
那么在摄影创作中应该如何调动情绪来拍出好的摄影作品呢,笔者认为首先从视角方面来调动,摄影艺术和绘画一样,都属于视觉艺术,但是又跟绘画有截然不同的区别,那就是摄影作品所展示的都是真实世界中的影像,这就要求摄影师必须具备锐利的眼光、灵敏的直觉和深层次的洞察力。好的景观一定能拍出好的风光照,但不一定好的风光摄影一定要去最美的地方才能拍,摄影师在拍摄时务必要学会利用相机的画框,或许眼前景色较普通,但画框框起来的部分一定是最艳丽的。所以结合心理模型,所谓摄影师的眼力其实也可以说成摄影师脑海中画框框取的能力,其次就是利用环境调动情绪,任何一张摄影作品都饱含三个部分,即主体、陪体和环境,摄影师在创作时通常只控制主体和陪体的造型,往往忽视了环境能够营造氛围的重要作用。一般情况下摄影师尽量选择简洁的背景进行拍摄,这样更容易突出主体,展示主题,但如果环境比较复杂,其实用光线就可以很好的解决,通过控制曝光,将背景中复杂的细节隐藏在阴影中,使得画面主体和环境处于均衡的布局中,形式如同古典主义绘画在处理环境时的方法一样。所以说,摄影是用光的艺术,没有光就没有影,学会处理光线与空间的关系,是摄影师在拍摄时必须掌握的技能。
参考文献
[1]王震、朝克图:《当代摄影中的情绪表达与画面控制》,《艺术与设计(理论)》2015年05期。
[2] 林叶:《眼光|水谷吉法:模糊想像与真实的色彩制幻》,澎湃新闻: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478723.
[3]龙梅:《摄影艺术中的情绪表达》,《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7年S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