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纪实摄影中的主客观性探析
【绪论】纪实摄影客观性与主观性的关联研究绪论
【第一章】“纪实摄影”的界定
【第二章】关于纪实摄影的客观性
【3.1】纪实摄影情绪的主观
【3.2】纪实摄影技术的主观
【第四章】 纪实摄影的主观性与客观性的辩证关系
【结语/参考文献】主观与客观视角下纪实摄影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第一章 "纪实摄影"的界定
第一节 纪实摄影在历史范畴下的概念
一、摄影的技术性特征
通俗来说,记录的含义就是利用某种手段对具体事物进行及时保留。在人类发展的最初到时代进步的今天,"记录"的方法多种多样,手段在不断进步。最初人类为了留住自己的形象和所喜爱的风景采用各种方式来记录和描绘,很早以前人物画面多是出现在绘画中,人类常常通过绘画的手段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或抽象的思维。所以,很长一段时间绘画在历史的进程中有着一段繁华鼎盛的时期,同时在绘画界也出现很多优秀的作品。但是随着摄影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数码时代的到来,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留住自己的某一瞬间时更加喜欢用摄影的方式而不再是绘画的手段。"摄影"这个词汇是拉丁语 "photo"(光)和"graphy"(描绘)两个词汇的结合,并逐步演变为 "photography",通过表面的意思,我们可以了解到拍摄技术就是利用光作为媒介,进行影像记录工作。[1]
早在公元前五世纪,据史书记载思想家墨子就已经深入研究了光线反射和光现象本质,并且得出了小孔成像的理论。在西方摄影技术研究过程中,由于受到日食现象的启发,亚里士多德得到了暗房的理论概念。到了文艺复兴时期,科学家、建筑家和艺术家在研究过程中,均发现了小孔成像的科学道理。后来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望远镜的发明和具有放大作用的玻璃制作出来,科学家们可以在暗房小孔内部放置多个不同形状的透镜。1822 年以前,约瑟夫·尼塞福尔·涅普斯制作的银感光材料可以得到一个负相,但是这样的影像还不能被长久保存。1826 年,涅普斯用化学方法把摄影暗箱中的影像加工成了世界上第一幅永久性的照片-《窗外景色》(图 1.1-1),展示了照相机成像的可能性。这些加工方法被涅普斯称为凹版术,1933 年,涅普斯去世后,他的合作伙伴达盖尔继续进行研究,他的银版摄影方法,被批准获得摄影技术专利,因此这种摄影方法被称之为 "达盖尔法"(Daguerreotype),这个技术成功地拉开了摄影史的序幕。[2]
现如今,不管是拍摄人物还是风景,摄影技术都已经从最初的简单的记录手段升华成为了一种艺术手段,作为一种艺术门类走进我们的生活领域。
二、纪实摄影概念的历史渊源
在摄影技术这样的发展起源和历史背景下,摄影技术在出现并代替绘画的那一刻,便具有了记实特征,并且显得比绘画更加客观,使用这种摄影技术最重要的就是要掌握光学的特性使现实事物真实地呈现,所以说,摄影技术最根本的属性就是反映真实。在摄影领域里,法国摄影家欧仁·阿特热在 20 世纪初最先使用了"纪实"这个词汇,"纪实"一词来源于拉丁语"docere",意思为"教导".
纪实摄影除了具有传播信息的功能之外,还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它将事物的真相展示给观众,从而影响受众的认知达到教育的目的。到目前阶段,学术界对"纪实摄影"依然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定义,摄影家以及摄影理论家对此有着不同的意见,关于纪实摄影定义的争论到今天仍然持续着,在宋刚明的一篇《纪实摄影-概念的硬伤》中提出:把纪实摄影命名为"纪实摄影"并不科学,从摄影的本质来说,摄影的本身就是纪实的,用纪实来单独命名一个类别仿佛有越俎代庖之嫌。
宋刚明还认为一幅照片并非套上了纪实的帽子就真的真实了,如果按照字面意思理解,纪实的意思是不加干预与篡改,套用到摄影类别的分类里来说,就是不加干预地拍照,简言之就是抓拍,那么很多过往的作品都要被从纪实摄影的类别中剔除出去。
但是也有人为"纪实摄影"正名,吴新元在《硬伤不再,并非误导》一文中这样指出:这种"纪实"并不是完全等于记录,从语言学上分析,"纪"字并非等同于"记"字,在现代汉语中,这两个字存在着明显的区别,"纪"字被用于"纪念"、"纪述"、"纪统"、"纪要"等词汇,而"记忆"、"计算"、"记存"、"记住"等词汇,采用"记"字,这是因为"纪"字带有人为选择、归纳整理的意思,而"记"字才是不加干预地记录的意思。所以要将摄影的记实性和具有特定内涵的"纪实摄影"区分开来,摄影本身是记实的手段,所以,许多照片都具有记录的功能和"纪实"的性质。但是,具有记录性质的摄影并不都是纪实摄影。从 1984 年,纪实摄影这个词汇被翻译到中国来后,这样的争论就在学术界不绝于耳。
但是在纪实摄影的功能问题上,学者们达成了一致意见,一是,当 "纪实摄 影 " 这 个 词 汇 出 现 在 公 众 视 野 , 西 方 人 将 它 定 名 为 "DocumentPhotography".从 "Document"一词的定义来讲,纪实摄影作为摄影类别中的重要份值,起到了证明、证据,记录现实的载体作用。其次,在中国,"DocumentPhotography"被定义为 "纪实摄影",在强调其纪年写实功用的基础上,也体现了它反映现实的基本价值,是记录社会发展进程的工具,作为社会和历史文献,其内容题材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再者,按照中西方对其命名的相同点,纪实摄影应当是 "摄影家对现实世界中具有社会历史意义的人与人、人与环境间的关系作相对全面的诚实生动的描写,以导致观众对被描写对象的关注与正确认识的一种摄影形式。"我们在平常生活中,所接触的摄影作品,主要展现了摄影作品的纪实性特征,因此这种纪实摄影特征成为了记载现实生活的有效载体。
一般来说,纪实摄影作品主要取材于现实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挖掘具有价值的素材,用镜头去关注那些常常被我们遗忘的,被生活遗忘的角落,并把他们定格为永恒的画面。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了社会的真实状态,纪实摄影作品能够保存历史的痕迹和真实的生活写照,能够见证整个社会的发展,不仅如此,纪实摄影具有一定程度的艺术表现力,从而用摄影的力量影响社会。例如:摄影师解海龙拍摄于上个世纪 90 年代的《中国希望工程纪实摄影》(图 1.1-2),解海龙用新闻纪实的手法拍摄中国贫困山区的教育现实,尤其关注农村失学儿童的前途和命运,他的作品深入人心感动着无数善良的人。
这部纪实摄影作品与中国轰轰烈烈的"希望工程"的内在精神不谋而合,成为了影响政府决策的成功摄影作品,帮助了成百上千名失学儿童重返课堂。尤其是这张名为《我要读书》的"大眼睛"照片,成为了希望工程专题摄影中的代表作。在 1994 年被定义为中国"希望工程"的宣传标志,推动了希望工程的发展,改变了数百万贫困家庭孩子的命运。
对于具有使命感和正义感的摄影家们来说,摄影技术成为了他们追求社会正义,记录生活真实景象的有利平台,他们本着人道主义精神,以坚忍不拔的毅力为支撑,还原最真实的人性和社会,用摄影的方式来记录这个社会的善恶美丑,目的在于再现一个真实的生活景象,并立足于作品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呼唤更多的人关注生活、关注社会,提高民众的良知意识,保存独特的文化理念,为后人提供丰富的精神财富。
第二节 纪实摄影与新闻摄影
一、纪实摄影与新闻摄影的共性
简单的来说,广义的"新闻摄影"所指的含义就是利用一切新闻手段去报道新闻活动。而狭义的新闻摄影的含义就是采用相机操作模式,通过印刷形式(报纸或者杂志)或者网络来进行新闻阐述报道,是通过画面表现人类、与社会碰撞所产生的事件的真实记录。而新闻摄影中的纪实特征集中体现在所挖掘新闻事件的真实性、震撼力,通常来说,新闻摄影作品价值与新闻整体质量有着密切关系,它包括了何时、何地、何人、怎样、发生、何事。而在纪实摄影作品中,摄影师也要对选材精益求精,最好选择真实的素材和最贴切的材料,并且揭示出的重大的、直接的社会意义。
这样看来,纪实摄影和新闻摄影两者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也存在着区别。纪实摄影和新闻摄影两者之间的相同点主要在于能够抓取现实生活中某一个人物或者事件,在特定时刻的形态,同时做好记录工作;新闻摄影与纪实摄影两者均运用比较精准的记录方法,立足于摄影的真实性、纪实性,达到真实场景和摄影图片之间的有机统一;纪实摄影和新闻摄影某些方面都是关心人的摄影,在挖掘和表现人与人的情感为重点的报道有相似之处;纪实摄影与新闻摄影都都具有文献价值。
二、纪实摄影与新闻摄影的区别
它们的不同之处就是,新闻摄影往往注重拍摄某一些新闻事件,目的是记录事件本身,传达新闻信息,而纪实摄影在记录社会现象的同时目的在于表达摄影者对事件人物的情感和认知,揭示出事件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并引发观者的思考;新闻摄影强调把握新闻摄影主题,通过准确地联系各个事件,形成整个事件发展态势,确保真实而贴切,纪实摄影在拍摄事件选择范围上更宽广;新闻摄影是新闻报道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门,通过与文字或者广播融合为一体,打造出一个完整的新闻资料,从而对重要人物或者重点事件进行详细描述,纪实摄影则可以容纳更多的说明文字,对照片选择、编排等工作具有更大范围上的控制权。新闻摄影在进行拍摄过程中,以主题为主要特征,进行人物或者事件的拍摄,而纪实摄影在内容上大多描述人物或者事件的一种社会状态,带有描述性,并不要求新闻的时效性,往往通过主题和人物的延伸,从不同角度,层面表现主题和人物故事,摄影师在采访、拍摄中都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某种意义上来说新闻摄影必须是客观的真实,而纪实摄影是真实的主观,也就是说纪实摄影的整个过程都参与着作者本人的思想倾向与人格修养,例如摄影师李楠的专题纪实摄影《最后一代小脚女人》(图 1.2-1-1.2-3),作者用 24 年的时间关注小脚女人。
他足迹山东、云南、北京、陕西、等中国省份和地区,用"最后一代小脚女人"、"跨世纪的缠足女人赵吉英"、"云南小脚女人村"、"小脚老奶逛北京"、"二十个小脚女人的家庭故事"为章节拍摄报道了小脚女人的生存状况。缠足的历史在中国影响了约二十亿妇女的生活,成为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肢体美容,而生活在我们身边的这些缠足老人也便成了最后的历史见证人。作者用充满情感的态度和对历史、文化的敏感,为即将消失的历史现象做出忠实的记录,给未来留下宝贵的影像遗产,这也是纪实摄影的另一种使命。
纪实摄影和新闻摄影是两种紧密相关的摄影形式,都需要灌注摄影师的心血与汗水,而拥有独一无二的艺术价值。所以摄影师无论是进行纪实摄影还是新闻摄影的过程中,都要具备敢于作为的精神,坚守职业道德,因此摄影师行业是一个需要勇气和良知的行业,用自己的镜头去反映一种真实的生活模式。
第三节 纪实摄影的发展
一、纪实摄影在世界
在世界摄影的长河里,纪实摄影家将一个个动荡不安,黑暗,丑恶的社会记录下来,将其原原本本的呈现在观众面前,形成了纪实摄影的历史。纪实摄影家所展现出的对最原始的生命力的尊重,对环境的关爱,对人类本性的探索……用冷静的思维方式揭露社会的边缘景象或被人无意识间忽略掉的社会现实,这种将真实定格的画面,使摄影逐渐成为革新社会的力量。
纪实摄影可以看作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最真实的探索和研究,是直面人类生活环境和生活现实的写照。从达盖尔摄影法发明,到纪实摄影成功揭示着日常生活的本质和生活状况,再到"人人都能做到"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杂志、报纸等媒体的发展,加上印刷技术越发提高,纪实摄影作品应用范围更广阔,摄影扩展了人类视野,真实概念不再是某一个人的眼光,而是所有人的目光所提及的范围,纪实摄影不仅挑战摄影师,同时也挑战了观众神经。
摄影的纪实,可追溯到摄影术诞生不久,在当时,一些欧美的摄影家对旅游景观,考古建筑遗址,城市建设,工业文明或战争形势进行了颇具人文色彩的报道和拍摄记录,早期的纪实摄影不可避免的带有无意识性,甚至往往有风光,旅游,考古的影子。1855 年爆发在俄国和英法两国之间的克里米亚战争到 1961年爆发的美国南北内战期间,纪实摄影自然地从战争中找到了素材,从战争摄影开始,纪实摄影才升华为理性的、有层次的实践。工业革命以后的 19 世纪 70 年代,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欧美各国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更多尖锐的社会问题也越来越引人注目。在这个阶段,摄影这个甚至胜过刀枪、兵戎的"武器"开始被一些关注社会问题的摄影家利用起来揭露社会问题。同时,新闻报道事业在欧洲和美国快速发展,速度更快的胶卷,和镁粉闪光灯的诞生都对纪实摄影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到 20 世纪,世界摄影史的这一节仿佛就是我们在一张张"伟大的照片"上看到的一张张面孔,和照相机后面那双洞察的眼睛,是那些被我们称之为"大师"、"泰斗"、"元老"···甚至是"英雄"的一串串名字:奥古斯特·桑德、保罗·斯特兰德、亚历山大·罗琴科、安塞尔·亚当斯、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尤金·史密斯···。在那些咔嚓咔嚓的瞬间之后,照片中的面孔仿佛被注入了崭新的无法估量的价值,而不再是单纯的肖像。
被称作"时代脸孔的留影者"的德国摄影家奥古斯特·桑德,他集合了一个人物肖像系列-《20 世纪的人类》,桑德将他的作品分成七组,对应于当时现存的社会阶层,照片被印成 45 集,每集由 12 张照片组成。他与 1912 年开始这个纪念碑式的项目,当时他打算拍摄科隆乡下的农夫和居民。到了 20 世纪 30 年代,他完成了这项工作,当时纳粹正在掌权。他把照相机挂在自行车上,沿着从小成长的乡间小路,寻找拍摄对象。像《青年农夫》(图 1.3-1)这张传世杰作就是这样拍成的。这张照片被看作是社会现象观察和心理洞察之间的平衡,也是桑德智慧与感情之间的平衡。三位年轻农民穿着他们最好的礼服,手上拿着花哨的手杖,站在路旁等他拍照。他们大概正走在去舞会的路上,也许是星期天,刚好出去散步,还可能是看上了邻村的几个姑娘。每一位出现在桑德照片的人物,都是摆好姿势,特意装扮过的。人物的举止透着自认为最适当的仪表。表情显示着:我希望别人知道我的这一面。桑德的照片中总是带有一种科学的成分,这种科学成分或许是来自于实际经验,是一种敏感的经验论,以内在的经验来认同客体。为此,一位观察家德布林对桑德的照片评价:"有一种比较解剖学,凭借它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了解自然的概念和器官组织的历史,而桑德从事的比较摄影,提出一个超乎摄影细节的科学观点。"二、纪实摄影在中国。
在我国"纪实摄影"这个名词最早出现于 1984 年,当时的杂志《国际 摄 影 》 的 编 辑 王 惠 敏 把"Documentary Photography"翻译成了"纪实摄影",这种翻译或许带有一定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纪实摄影,这个由西方摄影理论与我国本土相结合而形成的理论结果,后来被一些理论工作者和纪实摄影者陆续介绍进国内,从某些方面也不失为一宗中国特色理念。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的纪实摄影才开始真正踏上对"真实世界"的追问之路。随着中国摄影界与外界的接触日渐增多,中国的摄影师走向世界,增进了与外国摄影师的交流,开阔了眼界。世界新闻摄影比赛(即"荷赛",英文缩写为 WPP)开始进入中国,它所承袭的人道主义价值观对中国新闻摄影师产生了深切而长久的影响。
80 年代, "新、真、活、意、情" 的新闻照片评判标准,由以蒋齐生为代表的老一辈新闻摄影理论家提出,这个标准使新闻摄影不再错误地趋炎附势,迎合政治,夸张地表现"美好".新一代的摄影记者们在新的社会风气中,勇于创新,这一阶段所涌现出来的摄影作品题材不仅展示真善美以及积极向上的事物,而且反映了当时社会存在的矛盾,丑恶,虚伪,以及痛苦,像的郑鸣的《倒闭后的滋味》(图 1.3-2)、乔天富《渎职者的窘境》(图 1.3-3)、白涛的《"接班顶替"后遗症》(图 1.3-4),这些作品进一步摆脱了公式化、片面化的限制,为纪实摄影具体的运行操作做了必不可少的实践。80 年代末期,纪实摄影在中国的生存环境逐渐改善,中国的纪实摄影逐渐走向成熟。因其独具一格的性质和简易的操作方法以及它所带来的影响力,纪实摄影作为摄影的一大派别被众多热爱摄影的中国摄影师接受使用。
这些摄影师们针对中国社会生活和文化传统,投入了前所未有的热情,积极开展了大量的艺术活动。观察得到,大约以 1989 年为分界点,中国摄影师们在这个分界点上产生了质的飞跃。1989年之前,中国纪实摄影师尚处在一个对纪实摄影的认识、认可、初步实践阶段;1989 年之后,大量思潮涌入中国,对这些摄影师产生了深刻影响,从此认识和实践的深度和广度都在一定程度上有了提高,做为社会改良的镜子工具,摄影师们也收获了他们的丰硕成果,他们的作品被装订成册进行出版并广为流传。中国相当部分的摄影师对纪实摄影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反复斟酌,使纪实摄影逐渐上升到学术理论的层面。纪实摄影作为一种传播工具被广泛使用,使社会的改良大大受益,逐渐被广大群众熟知和接受。纪实摄影在中国的生存土壤在九十年代以后越发的肥沃起来,纪实摄影理论以及对其的实践形成了双向互动的良好态势。国内外积极互动,大批到国外学习的摄影理论者把国外纪实摄影的新动向反馈给国内,多方面的介绍新闻报道以及纪实摄影的国际动态,运作方法和价值结构,基础理论等。比如到美国的黄少华、王瑞、曾璜,以及到日本的顾铮和澳大利亚的徐家树。因为文化背景的不同,国内学者也以各种方式对纪实摄影的实践和理论进行研究。90 年代末,少数的摄影工作者也开始利用自己独立的、功利色彩淡薄的、图像语言奇特的实践,尝试对纪实摄影的概念做出新的定义。这些摄影师包括天津的莫毅(代表作《狗眼的照相》(图 1.3-5))、上海的陆元敏(代表作:《城市记忆系列》(图 1.3-6))等。2001 年,中国开始举办自己的摄影节,东营一品国际摄影节、平遥摄影节的陆续举办,使纪实摄影以及新闻报道摄影的交流更加便捷,也使更多更好的摄影作品得以展示为更多人所熟知。
在中国的纪实摄影历史更像是一次成长,而不是一段旅程。它的进程不是线性的、连续的,而是发散的。无论纪实摄影家是基于哪一种拍摄目的,纪实摄影的价值都深入人心,它通过照片的灌注,深入到我们的意识中,它尽可能地充分反映出一个世界的真实性,通过人们的关注,来实现自身的艺术价值和教导价值。
纪实摄影所体现的历史价值使其具有不可替代性,并成为了社会独一无二的见证人,而它的历史存在于我们对其不断进步的认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