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又名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CIDP),是由免疫介导的运动感觉周围神经病,主要表现为对称性肢体远端或近端无力,且大多自远端向近端发展,病程缓慢,且易于复发。目前临床普遍采用糖皮质激素以及大剂量人工免疫球蛋白、血浆交换等对症治疗,虽对本病确有疗效,但长期使用激素可带来系列副作用,而免疫球蛋白及血浆交换治疗却因费用高昂往往不能得到广泛地运用。我科共收治CIDP患者7例,经中医综合方案治疗,均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7例均为2011年6月至2013年4月成都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中医科就诊的患者,主要表现为手套袜套样痛觉减退以及对称性四肢肌无力,肌力II~IV级,其中4例双下肢无力重于上肢,肌张力正常,腱反射减弱。男4例,女3例;年龄49~63岁,平均(55.86±5.05)岁;病程3~26个月,平均(9.29±7.93)个月。
1.2 诊断标准
参考相关文献制定。(1)对称性、进行性上肢或/和下肢肌无力超过2个月;(2)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尤其是远端腱反射;(3)呈手套样、袜套样感觉障碍或感觉过敏,神经干压痛;(4)电生理检查:神经传导速度变慢,至少2根运动神经的传导速度低于正常70%以下;(5)脑脊液呈蛋白分离现象。
2 治疗方法
2.1 针刺治疗
取穴:选取双侧T1~L5华佗夹脊穴、肝俞、脾俞、肾俞以及足阳明经穴。上肢病变加肩髃、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下肢病变加伏兔、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解溪。操作要点:用30号1.5寸针由上至下点刺华佗夹脊穴、肝俞、脾俞、肾俞,强刺激,不留针;足三里、三阴交穴施以提插捻转补法,余穴均平补平泻,留针30min,每10min行针1次,1次/d,5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疗程间隔2d。
2.2 中药治疗
方用补阳还五汤合大秦艽汤为基础方加减。方药组成:黄芪60g,当归头10g,川芎10g,赤芍20g,地龙15g,秦艽50g,白术15g,独活15g,牛膝15g,鸡血藤30g,郁金15g,乳香5g,黄柏10g。1剂/d,水煎分早中晚3次服。
2.3 康复治疗(1)增强肌力训练:使用主动运动、器械性运动及抗阻力训练,2次/d,20min/次。
(2)站立动态平衡训练:患者独立保持站立,治疗师给予突发外力的推拉,并嘱患者保持平衡,2次/d,10min/次。(3)ADL训练:上肢病变者进行打字、编织、伸手取物等练习,下肢病变者做踏自行车、踢球动作等。2次/d,30min/次。(4)上下台阶运动:患者面对台阶,一足踏在台阶下,一足踏在台阶上,将台阶下的足上一台阶,使双足在同一台阶上,站稳后将一足回到台阶下,如此反复。3次/d,10min/次。(5)感觉恢复训练:在木箱中放大中小3个圆球或方木块,嘱患者用手触摸判断他们的差异,并轻拍叩击患部。3次/d,10min/次。疗程及间隔同针刺治疗。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参考相关文献拟定。显效:四肢肌力V级或提高程度≥2级,四肢针刺觉正常或异常水平面下降≥1/2,日常生活完全自理;好转:
四肢肌力改善≥1级,四肢针刺觉有所改善,但水平面下降<1/2,生活基本自理;无效:四肢肌力及痛觉无提高,生活能力无改善,或伴有复发或死亡。
3.2 治疗结果
7例患者均完成了4个疗程的治疗,结果显效5例(71.43%),有效2例(28.57%),总有效率为100%。
附典型病例患者,男,63岁,2012年6月14日初诊,病历号3969。
主诉:双下肢麻木无力3个月余,双手指尖麻木1个月余。
患者曾于2012年2月有上呼吸道感染史,未予特殊处理。
3月20日,患者于行走过程中无明显诱因出现一过性双下肢无力而跌倒,后发现双下肢无力进行性加重,并渐向近端发展,严重时表现为无法足背伸,影响行走。1个月余前,患者在上述症状的基础上,出现明显的双手指尖麻木,遂就诊于我市某医院神经内科,查脑脊液:CL13.06mmol/L,微量蛋白1.43g/L,有核细胞20×106/L,IgG合成率36.750mg/day。
肌电图:上下肢呈周围神经源性损害表现,明确诊断为“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给予甲强龙1000mg静脉滴注冲击治疗5d,后改为口服强的松60mg,qd,并予营养神经、保胃及补钾对症治疗。经人介绍,为求针灸治疗前来我院。入院时:双上肢近端肌力V-级,远端IV级,双下肢近端IV级,远端IV-级,双手指尖针刺觉减退,双下肢自足底至外踝上5cm呈对称性袜套样针刺觉减退,温、触觉正常,深感觉未见异常,四肢腱反射减弱。中医四诊:少神,肌肤少泽,大便溏薄,舌暗,苔白腻,脉弱。生活需妻子贴身照顾。入院后按上述方法进行治疗,4个疗程后患者未诉双手指尖麻木,双下肢麻木明显减轻,仅余足趾尖至足掌面3cm处麻木感,四肢肌力V级,行走自如,自行停服强的松,随访至今未复发。
4 体会
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属于中医学“痿证”范畴,《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载:“痿厥,四肢不用”,指出该病以四肢瘫痪为主要临床表现。其病机为湿热浸淫肌肉筋脉,致使气机阻遏,经络气血阻滞,渐成肢体痿软、弛缓,久之则肌肉萎缩枯瘦。
病位多责之于肝脾肾,病性虚多实少。故笔者认为,治疗应以振奋气机、通调气血、舒筋活络为原则,同时积极行功能锻炼,防止肌肉萎缩,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素问》立有“治痿独取阳明”之大法,因阳明经“多气多血”,“主润宗筋”,故治疗时选取肩髃、曲池、手三里、合谷、伏兔、足三里、解溪以疏调阳明经气;外关为手少阳三焦经之络穴,八脉交会穴,可疏导经气,通经活络;阳陵泉为筋会穴,是筋气会聚之处,功擅舒筋活络;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补之养血活血,调理脾胃,补益肝肾,肝俞、脾俞、肾俞归属于足太阳经,是肝脾肾经气输注于背部之穴,刺之能补益肝肾、健脾益气、通调筋肉。故以上诸穴合用,有助于疏通经络,恢复其气血畅通。华佗夹脊穴位于胸1至第5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0.5寸处,纵行居于膀胱经与督脉之间,内与大脑中枢、五脏六腑,外与体表皮肤、四肢百骸均有着密切的联系,具有统理阴阳、调和脏腑、扶正祛邪等功能,能起到运行气血、濡养筋骨的作用。
补阳还五汤出自《医林改错·瘫痿论》,为历代医家治疗“痿证”的经典方,功能补气活血。大秦艽汤出自《保命集·卷中》,功能祛风通络。本组病例所用药物为补阳还五汤去药性较猛之桃仁、红花,大秦艽汤去清热之品,酌加少量通络、利湿之品而成。方中重用黄芪大补元气,意在气旺则血行;秦艽、独活祛风湿,通经络;当归、赤芍、川芎、地龙、鸡血藤、乳香养血活血通络;白术补气健脾;牛膝利湿通络;郁金行气活血;更少加黄柏导湿从下而出。
全方补而不滞,祛邪不伤正,使脾健气旺血行,瘀祛络通,筋脉得以濡养,故而收效颇佳。
李邦惠等研究表明,康复治疗可延迟肌肉萎缩,在短期内提高肌力。所采用的康复治疗方案将运动、感觉等综合性功能训练和日常生活能力良好地结合,能有效改善本病常常出现的肌力、平衡、协调性、精细、步态、感觉等障碍,迅速提高患者肌力,增强其患肢的协调性,并帮助其重塑感觉,进而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促进其恢复。
笔者认为,采用包括针刺、汤剂、康复在内的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疗效明显,能有效提高患者生理功能,最大限度地提升生活能力,减少复发率,且操作简单易行,不失为治疗该病的一种较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