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所致神经病变中最常见的一种。其发病率占神经病变患者的84%左右。早期常表现为肢体对称性疼痛或感觉异常,尤以双下肢多见。DPN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增加糖尿病患者足溃疡、坏疽、截肢的发生率,给个人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目前临床上尚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笔者在近年来采用益气通脉中药足浴治疗DPN,获得了较好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3月~2013年3月我院住院患者58例,均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均有不同程度下肢皮肤发凉、麻木感、刺痛、蚁走感;神经电生理检测:运动神经传导(MNCV)异常或感觉神经传导(SNCV)异常。(MNCV<45m/s、SNCV<45m/s)为异常,并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周围神经疾病。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治疗组30例,男24例,女34例,年龄44~7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显著统计学差异,两者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控制饮食、适当运动和用降糖药物治疗等综合措施。对照组予静脉注射肌氨肽苷(商品名丽生斯泰,湖南五洲通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17.5mg,1次/d,1个月为1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足浴。方药为:黄芪45g,当归10g,川芎10g,细辛20g,炙附片10g,干姜10g,桂枝20g,通草10g,仙灵脾15g,白芍10g,甘草10g,诸药先用冷水浸泡2h后煎煮,煮沸后文火再煮30min,取煎液2000mL,用木桶加温水至4000mL,控制水温在40℃,浸洗双足30min,早晚各1次,1剂/d,连续用药30d。
1.3 观察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治疗期间及治疗前后观察并记录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空血糖和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测定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包括腓总神经和胫神经)。
1.4 疗效评定标准
综合疗效、证候疗效评定标准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①显效临床症状消失,神经传导速度较前增加5mV/s。②有效临床症状好转,神经传导速度较前增加<5mV/s。③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神经传导速度无改善。
1.5 统计学方法
运用是SPSS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描述,两组间的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实验,计数资料采用频数进行描述,疗效的组间比较用轶和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症状改善的比较
疗程结束后,两组的临床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组改善率优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四肢发凉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1。
2.2 肌电图检测结果治疗
前两组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胫神经、腓总神经的MNCV和SNCV明显升高,优于对照组见表2。
3 讨论
目前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NP)发病机制学说众多,该病到目前为止尚无可靠的临床治疗方法,众多临床病例研究报道,中药外洗能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能较好的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DNP是在消渴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消渴日久,伤津耗气,而致气滞血瘀,络脉瘀滞,不能濡养肌腠,故见四肢麻木不仁,四末发凉,甚至疼痛。因此气血乃DNP关键所在,故对该病的治疗应予益气治本,活血通脉以治其标。方中黄芪补气,川芎、当归活血化瘀,附子、干姜、细辛、仙灵脾辛温走窜,以助阳气,桂枝、通草温经通脉、白芍制其温燥,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足浴,药物自腧穴及腠理直达病所,达到改善症状的目的。
本研究结果表明,补气通脉中药足浴治疗DNP有较好的疗效,且方法简便,能长期坚持,无明显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DNP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范红梅,罗斌,于李.补肾活血中药治疗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11,38(3):507-509.
[2]胡玉玲,郭俊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药研究进展[J].山西医药杂志,2009,38(6):70-71.
[3]殷士良,王小华,杨俊红,等.中药足浴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比较[J].华西医学,2010,25(5):933-934.
[4]张丽.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西医治疗进展[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30(6):64-65.
[5]李鸣镝,林兰,孙书臣,等.中药糖痛方外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9,15(6):553-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