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技术生长能力。
技术生长能力是指技术的更新与增长速度,产业不同技术领域的技术生长能力能客观地反应该国的产业发展偏好与倾向,并能准确地反应该领域在产业内的相对活跃程度。考虑到技术发展的累积性和 专 利 技 术 公 布 的 时 滞 性 ,借 鉴 Zhang 和Baden-Fuller 及 Mukherji 等学者在利用专利数据分析企业知识基础时所用“永续盘存法”(permanent in-ventory method)[16-18],本文通过专利增长率(patentgrowth rate,PGR)指标来衡量某领域技术生长能力,计算方法如下:
式中:t={1990,…,t,…,2014},Pj表示j技术领域的专利总量,Pj,t表示j技术领域第t年专利总量。PGR值越大,表明该领域的技术创新与创造更有活力,发展后劲更强。
1.2.2 技术竞争能力。
技术竞争能力是指某领域技术的相对优势,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国家在某技术领域的发展水平,进而识别该国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不同技术领域的竞争优势或劣势。在Chen及Granstrand等学者研究的基础上[19-20],本文运用显性专利优势(revealedpatent advantage,RPA)指标来衡量各技术领域的技术竞争能力。计算方法如下:
式中,Pij表示国家 i 在 j技术领域上申请的专利总量。当RPAij为正值时,表明i国家j技术领域相比于所有对比国家具有相对竞争优势,其值越大,则竞争优势越明显;若RPAij为负值时,则表明i国家j技术领域的发展水平低于所比较各国平均水平,无竞争优势。
1.2.3 技术扩张能力。
技术扩张能力是指技术的协同创新从而实现技术扩张的程度。在生物技术5个子领域中,单个领域内关联性专业(内部)存在技术知识的协同互补、非关联性专业(外部)之间存在技术知识的差异,而生物技术产业是多学科多专业交叉融合发展的结果,故在关联性或非关联性专业中始终存在多种技术的内外扩张发展,而这种发展模式正是基于科学的产业得以向前发展的必要机制。本文引入 Chen 和Chang 提出的技术多元度(technology diversification,TD)的概念[21],通过熵值法将其分为相关技术多元度(related technology diversification,RTD)和非相关技术多元度(unrelated technology diversification,UTD)。前者表示在某领域内关联性专业上技术的内部扩张能力,后者则指在非关联性专业间技术的外部扩张能力。其中,TD的测量方法为:
对于某一特定领域,该领域有m个不同的IPC小组(全8/9位),Pi是指IPC小组i所含的专利占该领域专利总量的比例。以此类推,非相关技术多元度UTD 的计算方法为:
对于某一特定领域,该领域有n个不同的IPC小类(前4位),Pj是指IPC小类j所含的专利占该领域专利总量的比例。
由于TD是RTD与UTD之和,那么相关技术多元度的计算方法为:
RTD=TD-UTD.
式中:UTD值越大,则表明该领域中非关联性专业的外部扩张能力越强,RTD值越大,则表明该领域中关联性专业的内部扩张能力越强。
2 数据检索与整体概况。
2.1 数据库来源。
专利产出是衡量产业技术能力的重要指标[22],本文亦采用专利指标对生物技术产业技术能力进行测度。本文数据来源于欧洲专利局(European patentoffice,EPO)。为保证较完整地查询与生物技术产业相关的所有专利信息,本文采用OECD《专利分析纲要(2008)》确定相关检索用国际专利分类号(interna-tional patent classification,IPC),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和蛋白质工程等5大关键技术领域。由于我国生物技术开始申请专利始于1986年,并考虑专利18个月的时滞期,为形成中日美三国的有效数据比较,本文将数据考察期定为1986-2014年。通过专利数据检索,本文共获得中日美三国1986-2014年生物技术产业发明专利249 564项,其中中国申请专利4 153项,日本申请专利32 191项,美国申请专利213 220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