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网络舆情的特点与社会心理分析(4)
来源:学术堂 作者:原来是喵
发布于:2016-11-21 共9715字
( 一) 改变管控网络舆情的理念,对新媒体进行有效利用
陈昌凤先生曾经说过:“对网络舆情的处置不能单单只是一味地封堵,而现在经常应用屏蔽的方法对信息进行处理,通常在我们把电脑打开时,会发现‘与此话题相关的评价已经被关闭',此方法不但不聪明,而且还不是一个有效的方法,这种做法只是’掩耳盗铃‘,毫无效果。”[20]的确,当我们想要继续追踪某条消息时,很可能就会追踪到的是“来源不存在”五字,以致某些敏感话题的相关信息,一点也找不到其痕迹就变得可以理解了。这种传统的应对方法在当下这种新媒体时代下适用范围更狭小,当面对网络舆情时,更要采用正确的引导和疏通,要对诸如微信、微博、新闻客户端这些新媒体加以有效的利用,而不是一味的“封堵”这些舆论信息。
( 二) 建立健全不良社会心态的预警机制
网络的迅速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新的表达意见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之上,突发事件的发生消息传播更加迅猛快速,各种不良的社会心态都有可能会导致网络舆情事件的发生。因此,要建立不良社会心态的预警机制,要做到防范于未然。不良社会心态的预警机制主要就是了解网民的诉求,发现和应对可能引起网络舆情的社会热点问题,及时平复网民的不良社会心态。首先,及时倾听和了解民意,关心弱势群体的切身利益,及时发现让群众感到不公或者侵害弱势群体权益的敏感问题,采取公平公正的方式加以解决。其次,建立专门的异常信息监测系统,配备专业的网络巡视监控人员,对一些访问量较大的网站、传播较多的反映本地区热点的问题予以关注,重视相关网民评论和看法,并对涉及事件进行核实,通过官方渠道予以发布事件调查结果,减轻网民的猜疑,用正面的消息引导和控制舆论的走向,努力将负面影响降到最小。
( 三) 建立健全不良社会心态的干预机制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结构也在发生着变化,加上社会阶层、利益群体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我国社会矛盾突出。仅仅依靠监测和预警机制,并不能将所有的问题化解在萌芽阶段,有不少问题最终因各种原因酿成网络舆情事件。当网络舆情发生时,不少政府和相关部门处于逃避责任和害怕影响声誉的考虑下,一味地拖延问题的解决或者隐瞒问题的本来面目,这样做只能激起网民更大好奇和怀疑的心理,甚至更加激烈的追究其中细节。一般在网络上形成强烈的网络舆情时,一方面政府要认真负责地处理问题,及时公布事件处理的进展,避免引起更大猜疑。与此同时,政府要考虑到网络社会显着开放性特征,对网民没有明确指向性的宣泄言论抱有一种宽容理解的态度。过度的封锁压制等手段反而可能激起更强烈的反弹,对一些肆意闹事,造成严重后果的网民可以追究其法律责任。
( 四) 建立健全不良社会心态的疏导机制
不良社会心态疏导机制具体是指网络舆情事件已经发生,但网民的消极心理或过激言语仍然存在,并短时间内难以消除,可能会影响到成员的其他生活,这就要求采取行而有效的相关措施来疏解网民的不良情绪。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展开: 首先,在全社会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全体公民尽可能地了解心理健康知识,认识到问题是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正确看待这些问题,认识到问题最终会解决,并引导他们对社会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其次,加强对网民异常心理的研究,建立专业的有针对性解决办法的心理咨询师队伍,对不良心态的网民进行专业的心理疏导,了解他们的困惑和真实想法,给与他们正确有效的路径来解决问题,减少非理性参与网络舆情讨论。
参考文献:
[1] 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夏铸九,王志弘,译。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2]CNNIC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 /OL].(2015-07-23)。 http:/ / www. cnnic. net. cn / hlwfzyj / hl-wxzbg / hlwtjbg /201507 / t20150722_52624. htm.
[3] 王来华。论网络舆情与舆论的转换及其影响[J].天津社会科学,2008,(4) :66-69.
[4] 姜胜洪。我国网络舆情的现状及其引导[J].广西社会科学,2009(1) :1-4.
[5] 刘毅。略论网络舆情的概念、特点、表达与传播[J].理论界,2007(1) :11-12.
[6] 孙静。网络群体性事件参与者心理特点与疏导[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 社会科版,2010(2) :14-18.
[7] 黄蜺,郝亚芬。社会心理学视阈下的网络群体性事件[J].电化教育研究,2010(7) :39-43.
[8] 彭凯平,刘钰,曹春梅,等。虚拟社会心理学: 现实、探索及意义[J].心理科学进展,2011(19) :933-943.
[9] 谢金林。网络舆论社会管理新课题-培育良好的网络社会心态[J].中国青年研究,2012(3) :18-24.
[10] 张玉亮。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生成原因与导控策略-基于网络舆情主体心理的分析视阈[J].情报杂志,2012,31(4) :54-57.
[11] 刘启刚,乔明明。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心理效应及其防控[J].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11(4) :68-71.
[12] 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M].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47-51.
[13] 李冬泳,文侃,彭启明。当前我国网络社会舆情特点分析[J].学术探讨,2011(6) :5-8.
[14] 刘少杰。国外社会学理论[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99-301.
[15] 刘少杰。国外社会学理论[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81-384.
[16] 魏传光。现代人的生存焦虑及其排解[J].理论与现代化,2010(5) :104-107.
[17] 摩友国。网络流行语兴盛的心里动因探析[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1) :116-160.
[18] 中国青年报。调查称中国民众偏好分享负面评论[EB /OL].http:/ / news. 163. com /10 /0804 /07 /6D7P84LD00014AED. ht-ml,,2010-08-04 /2015-12-31.
[19] 田卉。基于受众心理的网络舆情分析[J].现代传播,2015(9) :164-165.
[20] 彭哲。刍议新媒体下的高校网络舆情监测与干预机制[J].新闻研究导刊,2015(18) :225.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