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网络舆情的特点与社会心理分析(2)
来源:学术堂 作者:原来是喵
发布于:2016-11-21 共9715字
( 一) 网络舆情突发性强
网络舆情的形成往往非常快速,一个热点事件的存在加上一种情绪化的意见宣达,就可以成为点燃一片舆论的导火索。一方面,当一个事件发生时,网民可以在网络社会中寻求消息并自由地进行意见表达,发表自己的看法,意见不断更新,网民个体意见迅速地汇聚起来形成公共意见,进而在网络空间上聚集形成网络舆情。另一方面,各种渠道的意见可以迅速地进行互动,网上与网下相互影响,现实社会中观点可以被披露到网上,人们接受网上观点之后又会在现实社会中广泛传播,从而迅速形成强大意见声势。特别是在当下,网络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互联网、搜索引擎与手机客户端作为主要的信息获取途径,方便易得,更加促进了网民关于某些话题的讨论。加上网络可以实时更新,使得网民讨论可以以最快的速度传播。没有人知道会发生这种事情,也没有人想到下一秒会发展成什么态势,这类事件具有极强的突发性。
( 二) 网络舆情传播载体不断更新
对于大多数网民来说,智能手机的进一步发展,各大营运商4G网络时代的来临,使得更多的用户在除电脑之外,更多的使用智能手机上网、获取信息。截至2015年6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94亿,较2014年底增加3679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由2014年底的85. 8%提升至88. 9%[2].随着智能手机终端的大屏化、手机应用体验的不断提升,手机作为中国网民主要上网终端的趋势将进一步呈现。在智能手机终端,涌现出许多新的网络舆情载体。博客、BBS、贴吧、微博用户流失,热度下降。微信展示了用户强社会关系和社交媒体话题多元化的魅力,在亲友、朋友、同事和相同爱好的群体之中迅速流行,微信朋友圈也被各种信息所“刷屏”.微信朋友关系网络中的一员的一条转发消息,就可能被转发成千上万条,在无论是网络社会还是现实社会产生无法想象的巨大的冲击力。另外,移动新闻客户端成为网民关心社会新闻热点的新宠,纷纷在下面评论,论述个人见解,所了解到的信息也可以通过分享转发到微信朋友圈,扩大信息的传播范围,广泛覆盖各种人群。本来平淡的小事情都可能经此过程引起社会各界人民的普遍关注,形成一定的讨论舆情。
( 三) 网络舆情影响力不断扩大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拍客、微信等新兴媒体的出现则使得“人人都是记者”正成为可能,随手易拍的小视频、网络上传的方便性,导致任何一个细小的事件都可能马上成为网络热点。网络本身的便捷性,使得几秒钟前发生在身边的事情,可以迅速地传播到世界各地,形成大家讨论的热点、舆情。网络舆情常常由小及大,由点及面,从议题本身问题出发,到问题所涉及的相关领域,再蔓延到其他领域,很容易导致和加剧局部问题全局化、简单问题复杂化、个体问题公众化、一般问题热点化趋势。
网络舆情具有意见反映最直接和传播最快速的特点,具有突发性和无预兆性,不仅发布速度快,而且传播速度惊人,能保障信息在最短的时间传递给网民,并能予以及时追踪报道,捕捉最新动态,具有巨大的舆情动员作用,很容易快速积聚信息形成社会热点。中国大规模的网民数量使得网络平台迅速成为舆情传播影响力最大、范围最广泛的阵地。
牵动全国的舆情事件不少就是以网络为发端,网民的舆情呼声已经成为引导整个社会舆情走向的重要力量,从而干预到事件本身的解决,以2014年元旦上海外滩踩踏事件为例,事件发生之后,引起了网民广泛的关注,大家在惋惜痛心之余也想到了追究责任的问题,形成强烈的社会舆情,上海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调查结果及相关责任单位。
( 四) 网络舆情情绪化特征突出
网络社会凭借其显着的虚拟性、匿名性特征,得到网民的认可。在这个过程中,网民可以利用网络社会的匿名性,发表对于某些事件的意见看法,而不用较多地考虑发表这种看法言论在现实社会所要承担的后果。这种情况下,主体更可能采取强烈极端的方式来表达情绪。由于发言者身份隐蔽,并且缺少规则限制和有效监督,网络自然成为一些网民发泄情绪的空间; 信息在网络传播中的速度难以想象,这就决定了有些舆情主体在看到某一信息,第一感受经由网络可能传递到任何角落,然后在众多网民中引起共鸣。虽然事后主体也难以承认是自己最先发出的该种观点态度,网络的便捷性也给舆情带来了随意性、难以把握性。网络舆情传播中还存在着一种“沉默螺旋效应”[12],这种传播效应往往导致传播主体出现“群体极化”的倾向,情绪极端者会不断受到鼓励,声音越来越大,势力越来越强; 而那些相对理性、温和的声音则不断遭到打压,变得越来越微弱,甚而“沉默不语”,逐渐“销声匿迹”.各种因素交杂在一起,就决定了网络舆情的情绪化特征明显。
( 五) 网络舆情负面倾向明显
这一特点主要表现在近些年来,网民对各种牵涉到政府权力、精英权威、强势群体、主流意识形态等问题时,批评的多,赞扬的少,常常是负面舆情压倒正面舆情,即网民所谓的“骂声一片”.造成网络社会舆情更多地充斥着否定性、批判性的内容,原因是多方面的。网络空间及其传播本身就容易诱发批判性言论[13].在网络上,信息与意见的发布不再是某些个人或团体的特权。每个用户都可以充分行使“话语权”[14],形成了与哈贝马斯所称的“公共领域”[15]相类似的交往空间。网络参与的分散性、匿名性又弱化了个人对于团体和权力的依附性,从而可以使网民摆脱现实生活中权力、规则的制约,畅所欲言、开诚布公地表达批判性意见。其次,负面的信息更容易引发人们的关注和传播。传播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负面话题具有天然的吸引力,容易诱发人们的好奇本能,引发人们的探究讨论,人们更愿意发表批评性言论。最后,否定性、批判性意见形成的舆情,有助于形成社会压力,能够引起政府和特定组织团体的关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事件的解决。
三、网络突发舆情的社会心理因素
社会心理和网络舆情具有内在相互关联性。第一,社会心理是网络舆情生成的前提。社会心态体现了社会大众的精神状态,是一个社会稳定发展的“晴雨表”.第二,网络舆情是网民在网络社会中心态的体现和结果。网民是网络舆情的参与主体,他们以互联网为传播媒介,从网上获取信息并参与网络互动,从而在网络上发表个人对事件的观点和评价,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态度,相同相近观点意见集中起来就会形成舆情。我国当前处于社会转型与社会变革的关键时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社会结构的变化,使得社会心态也呈现多元,深刻把握社会结构变动下的社会心态,有助于舆情事件的分析和解决。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