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信任问题探析
【第一章】农村合作社组织信任体系构建研究导论
【第二章】合作社组织信任研究设计与样本情况
【第三章】林县合作社概况
【第四章】农村合作社组织信任现状研究
【第五章】合作社组织信任与农民参与的关系研究
【第六章】专业合作社组织信任建设
【结论/参考文献】农民合作社组织信任结构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1.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带来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同时带动我国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然而分散的小农经营已经无法适应市场化的发展需求,农民在市场中的劣势地位逐渐凸显。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单个的农民难以实现规模化的生产,技术、资本等投入有限,对抗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这些都逐渐影响到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农村社会的经济发展。因此,引入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是解决当前这些问题的重要途径。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够将分散的小农组织起来,实现规模生产经营,提高农民的市场谈判能力和风险应对能力。
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自 2007 年正式颁布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起,合作社的发展得到了较快发展,合作社组织数量不断增加,推动了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2015 年 3 月,我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合作社发展的外部环境逐步得到改善,并成为推进我国农村改革的重要任务。作为一种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合作社将分散的小农组织起来,实现小农与市场的对接,提升了农民应对市场的能力,使得农民的收入不断增加,最终加快现代农业发展进程。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合作社的发展积极带动农村发展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合作社是农业经营体制的创新举措,也是我国农业现代化道路发展的必然。
然而,从合作社的发展实践可以看出,合作社也面临着不少问题,如合作社身份不明确、认同度不高,合作社的组织化程度较低,制度化、规范化有待提高,合作社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以及长久有效的发展,农民也愈发陷入到“渴望合作却又难以走向真正合作”的困境中来,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农民对合作社运行中涉及到的诸多要素存在信任缺失。信任是促成组织成员合作的基础,同时是组织有效性的重要体现。高度信任可以降低组织内部交易成本,提高组织运行效率。
对于合作社而言,高度信任的组织是合作社发展的目标。植根于农村社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离不开农村社会信任的土壤,更需要培养农民对组织本身的系统信任。合作社组织的发展离不开农民的信任,信任对促成农民之间的合作具有重要意义,是保障合作社组织有效运行与长久发展的重要基础。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
1.2.1.1 组织信任研究
组织信任的界定研究。国外学者对信任的界定大致可以分为几类:第一类研究是从社会与道德的视角界定信任,Hosmer(1995)提出,“信任是一种对于什么是应该做的行为的一种预期,这种行为和决策是建立在一定的道德基础之上的”;第二类研究是从策略和计算的视角界定信任,Burt 和 Knez(1996)指出,“信任无非只是一种预期的合作行为”,“信任不是道德,而是政治”;第三类则介于第一类和第二类研究。
目前学术界对组织信任的概念仍未形成统一界定。Cummings 和 Bromiley 认为,“组织信任是个人或群体成员遵守并忠诚于共同商定的承诺、不谋取任何额外利益的一种共同信念”.而 Lewis 和 Weigert(1985)对信任的界定体现了组织信任中的认知成分。Fine 和 Holyfield(1996)提出信任的文化成分、情绪反应和社会关系等基础。Schelling(1990)提出,“个体会有意识的去进行一些计算,而这种计算同时又是基于个体的一些内隐和稳定的内在价值观”.这是基于理性计算选择的信任心理和其他社会影响对于信任选择的作用。
Nyhan & Marlowe(1977)从人际信任和系统信任两方面着手探讨组织信任,人际信任是指组织内部员工间的信任,而系统信任是指员工对组织整体的信任关系,是一种基于成员对组织管理者决策、组织规范及运作整体印象的信任感知。
在此研究的基础上,Costigan、Itler & Berman(1998)也将信任划分为关系信任和系统信任。而 McCauley & Kuhnert(1992)则将组织信任划分为水平信任和垂直信任,水平信任存在于组织内部员工与员工之间,垂直信任存在于组织内部员工与主管、员工与高层管理者、员工与整个组织之间。
关于信任的产生研究。阿德勒(Adler,2001)曾提出基于计算、熟悉商务、规范的三种信任模式,他认为市场社会计算性信任会与基于熟悉的信任相矛盾,同时瓦解规范性信任,由此他提出更为理性的反应性信任概念并强调规范的中心作用。祖克尔(Zucker.LG,1986)将信任产生机制概括为基于过程的信任模式、基于特征的信任模式和基于制度的信任模式三种。基于过程的信任模式强调过去行为和信誉对信任的决策,基于特征的信任模式强调个人的家庭背景和种族、价值观等方面的相似性对信任的决策,基于制度的信任模式强调非个人性的社会规章制度。祖克尔的信任产生机制为考察华人社会信任提供了借鉴。
组织信任的作用研究。近年来,关于组织信任发挥作用的研究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组织信任利于降低交易成本研究。卢曼认为,信任一种系统简化机制,能降低环境复杂性和系统复杂性。阿基里斯(Argris)、麦格雷戈(Mc Gregor)和阿德勒(Adler)指出信任是组织有效性的重要特征。二是组织信任提高运营效率研究。信任能降低组织运行成本,降低不确定性风险,促进组织资源合理配置,提高组织运营效率(Bult&Kuez,1997;Kipnis,1996;Robinson,1996)。Leifer(1996)提出,高质量的组织决策需要信息做支撑,且高信任提高了信息的可靠性、有效性,更容易促成合作,进一步降低了组织的运行成本和监督成本。另 Powell(1990)提出,信任能够促进组织成员互助合作,加强组织成员人际沟通,提高员工对组织目标认同。三是组织信任提高绩效研究。如 Edmondson 认为组织成员对领导与同事的信任,能够影响组织内部个体的心理安全,从而进一步影响到组织绩效。其中组织信任则是通过促进成员的学习和创新,以实现个体工作绩效的提升。也就是说,如果成员个体在团队中感受到较高的心理安全,会强化成员的实践创新,降低焦虑与恐惧。
组织信任影响因素研究。目前关于组织信任影响因素的研究可以划分为人际信任影响因素研究和系统信任影响因素研究。
组织内人际信任的影响因素研究。主要有基于被信任者的影响因素研究和基于信任者的影响因素研究。Hovland 等(1953)最早研究人际信任影响因素,提出专业技能和撒谎动机是影响信任的因素。Bulter(1991)通过对员工开展调查讨论员工信任上司的 10 个影响因素,上司能力、有效性、一致性、正直、忠诚、开放性、实现承诺、接受建议的态度、公正性和自信等。Whitener(1998)指出组织结构、认识政策和组织文化等是影响组织管理者可信行为的主要因素。而Davis 等(2000)指出,经理的能力、善意和诚信的直觉显着影响员工对经理的信任。Mayer 等(1995)提出组织信任一体化模型,认为被信任者的能力、善意和正直对于人际信任的产生具有重要作用。Podsakoff,Mackenzie和Bommer(1996)发现变革型领导对主管信任的作用。Ladebo(2005)通过实地调研得出团队成员的凝聚力和感情承诺与员工间的信任呈正相关。以上基于被信任者的研究中,对主管的研究较多。而基于信任者的影响因素研究主要有:Hofstede(1980)认为,个体的发展经验、人格特质与文化背景会对其信任倾向产生影响。而 Evan 和Revelle 等(2008)进一步提出不同的人格特质对个体信任的影响不同。FeixueWang 和 Toshio Yamagishi(2005)认为家庭、教育背景与能力等个体资本与其信任有关。
针对组织系统信任的影响因素研究。多数学者重视主管信任研究,同时也有少数学者开始探讨员工对组织的整体信任研究。员工对组织的整体信任,即相信组织能够顾及大多数员工的利益,并对组织发展充满信心。Hwee Hoon Tan 等(2000)指出,组织公平感和支持感是影响员工对组织信任的因素。Hang-Yue Ngo等(2002)认为,工作安全感是影响员工对组织的信任,安全可靠的工作环境促进员工做出积极反应,利于组织绩效的提高。Hang-Yue Ngo(2002)在他的研究中进一步证实了此观点,当员工处于可信任的环境中学习工作时,对组织的承诺会加强,从而离职率减少。Wat&Shaffer(2005)通过对 183 名下属和 32 名上级的实证调查得出,分配公平、程序公平、交互公平影响员工对组织的信任。
1.2.1.2 合作社组织信任研究
国外关于合作社组织信任的研究较少。Hakelius(1999)通过对瑞典农民合作社的研究发现信任影响农民的合作效率。美国学者 Mark (2002)研究发现信任影响合作社组织的凝聚力,Mark 将信任划分为感性信任与理性信任并探讨二者的差异。
1.2.2 国内研究
1.2.2.1 信任研究
我国有关信任的社会学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学术成果不断增多。洪进(2005)认为,信任是建立在认知和心理基础之上的双向的信任关系,包括人际之间的信任和组织之间的信任。江红(2007)将信任的特征总结为:主观性、不确定性、非对称性、不可传递性、环境相关性、可度量性、多面性、动态性。
李达(2011)指出当代中国信任研究的三大方面:元理论研究、交叉理论研究、应用研究。信任的元理论研究以郑也夫的《信任论》为代表,信任的交叉理论研究以张维迎的《信息、信任与法律》为代表,而有关信任的应用研究则重点考察信任与企业、企业与电子商务等方面。
关于中国社会信任模式的研究中,王绍光和刘欣(2002)认为中国的社会信任水平比其他国家低,信任关系呈现亲疏有序的关系格局。而贺雪峰(2003)则提出半熟人社会的理念,认为中国社会正在由基于血缘、地缘的信任转向基于业缘的信任。
此外,薛天山(2004)针对中国信任困境的研究发现,社会结构的断裂引起信任危机,主要表现为社会关系变革、社会角色模糊、制度缺失、群体约束减弱与传统文化遭质疑五大方面。
1.2.2.2 组织信任研究
组织信任的界定研究。徐杨顺(2001)认为,组织信任是指对组织成员对管理者、同事和整个组织的信赖程度。张娜(2009)借鉴了徐杨顺的定义对公共部门中的组织信任问题作了研究。对于组织信任的划分通常有二分法、三分法两种标准。张文华将组织信任分为两人信任和系统信任;林征琴(1996)将组织信任划分为同事信任、上司信任和组织信任,徐杨顺(2001)则将其分为对主管、对同事与对组织的信任,李宁等(2006)则认为组织信任包含对直接领导的信任、对高层领导的信任和对同事的信任。彭泗清(2003)提出,中国人习惯于将组织信任分为对他人能力或对他人人品的信任。赵慧军(2006)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将员工的组织信任分为对事信任、关系信任、同事间信任三种,前一种是针对组织中的事而建立的信任,后两种是针对人建立的信任。
组织信任的前因变量和结果变量研究。许道然(2001)认为,信任者本身特质、被信任者的特性和组织因素是影响组织信任的三大因素。其中被信任者的特性主要有才干、行为一致、正直和善意;组织因素包含组织结构、公平知觉、参与、沟通、授权、绩效回馈、工作设计、冲突解决手段。刘颖(2005)提出,影响企业内部员工相互信任的因素是被信任者的专业技能、个人品质和人际沟通。郑伯曛(1999)通过对华人社会现代企业的研究,提出影响上司对下属信任的因素包括彼此间关系、忠诚及才能,华人社会的领导更加看中的是忠诚。
凌玲(2008)从信任者本身特征、被信任者特征、组织结构和制度因素、组织文化因素等方面对组织信任作了实证研究,同时提出组织信任对个体态度、行为和工作绩效的影响。
1.2.2.3 农民专业合作社信任研究
目前国内有关合作社信任的研究逐渐增多,主要围绕合作社内部信任展开,基于社员视角的研究较多。学者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合作社信任结构研究,龚云松(2014)在其研究中将农民对合作社的信任划分为认知、制度与情感信任三个维度,并分别探讨三个维度对合作社整体信任的影响;孙艳华、禹城荣(2014)认为合作社信任结构中呈现出信任链与信任圈相结合的特征,并提出优化信任结构优化措施。二是合作社信任的影响因素研究,徐旭初,周晓丽(2011)的研究构建了一个基于社员视角的合作社内部信任影响因素框架;孙艳华,林凌(2014)基于社员视角研究合作社内部信任的形成机制与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三是合作社信任的作用研究,侯守礼,王威和顾海英等(2004)通过案例分析提出信任资本是合作社发展的关键;刘宇翔( 2009) 指出农民对领导者的信任能够影响农民的参与管理积极性。四是有关合作社信任成本的研究,王敏,高建中(2014)将信息、制度、心理、监督四个成本维度纳入信任成本,形成了一套测量信任成本的量表;魏国强(2013)探讨合作社的功能与信任成本的关系,而黄永利(2014)则研究绩效与合作社信任成本的关系。
1.2.3 简要述评
国内外有关组织信任的研究较多且较为深入,但是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信任的研究则较少。目前合作社组织信任的研究正在引起学者们的重视,总的来看,研究不够系统深入,且实证研究很少。合作社中信任的测量仍未能形成科学的量表工具,信任的划分简单不够全面深入。另外,目前的研究内容较为狭隘,主要针对合作社社长或管理者展开研究,较少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探讨。大部分研究的样本量较小,或方法简单,对数据没有进行有效验证,使得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存在争议。
1.3 研究目的、意义和创新
1.3.1 研究目的
本研究在国内外有关信任和组织信任的研究,以及合作社组织信任等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探索合作社组织信任的概念界定。通过实地考察合作社,认识被调查地区合作社发展的特征,以及合作社组织信任在产生、发展与维护中面临的问题。同时,运用相关理论视角构建农民对合作社组织信任的指标体系,考察被调查地区合作社组织信任的现实状况,通过分析合作社组织信任与农民的参与意愿、参与行为之间的关系,探讨合作社组织信任结构的变化。最后在相关理论视角下,对合作社组织信任的建设进行反思。
1.3.2 研究意义
伴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劲头迅猛,体现了我国农业经营体制改革的巨大活力,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近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的问题正在逐步凸显,如合作社的组织化程度不高,组织边界不清晰,组织管理方式欠缺,组织管理规范不健全,生产规模仍有局限,专业化水准不高,成员的组织认同感不强等。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农民对合作社的发展缺少信任,从而导致合作效率难以提高,合作社组织难以持续发展。目前国内外关于组织信任的研究和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研究较多且较为深入,但是关于合作社组织信任的研究则较少,研究不够系统深入,特别是实证研究则相对较少。本研究基于吉登斯信任理论构建农民对合作社组织信任的指标体系,通过实地调研考察农民对合作社的组织信任现实状况,分析组织信任与农民参与意愿及参与行为的关系,认识合作社中的人际信任和系统信任,并探讨合作社组织信任结构的变化。因此,合作社组织信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1.3.3 研究创新
本研究与以往研究相比,可能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创新:
研究视角上,本研究在吉登斯信任理论视域下,将合作社组织信任的研究置于现代性语境中,分析被调查地区合作社在中国转型期所面临的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与整合,探讨了合作社面临的信任现状以及如何实现合作社信任结构的均衡并克服信任危机。
研究内容上,以往有关合作社信任的研究多体现在人际信任层面,较少将合作社置于组织层面研究信任,且对于信任的划分也较简单,没有科学的测量量表;而本研究将合作社置于组织层面研究其信任,并借用吉登斯的信任理论将其划分为人际信任和系统信任两部分,构建了农民对合作社组织信任的指标体系,并对合作社组织信任作了深入分析研究。
研究方法上,以往有关合作社信任的实证研究较少,且样本量较小,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存在争议;本研究采用实证研究,分析研究农民对合作社的组织信任,且样本量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