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消费者行为心理学论文

研究校园贷与大学生消费行为及心理的关系

来源:高校后勤研究 作者:林一雄
发布于:2018-08-13 共6082字

  摘要:校园贷是这几年社会的热点话题之一, 随着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发展, 校园贷赖以发展的平台日益壮大, 校园贷日渐增多, 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和心理都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社会各界也日益关注校园贷这一现象。在这一背景下, 深入分析校园贷对大学生消费行为与心理的影响显得很有必要, 并应在此基础上积极研究和探索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校园贷,大学生消费行为,大学生消费心理,应对措施

  我国的社会经济逐步向纵深方向发展, 国内消费环境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与心理也随之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尤其是近年来, 我国的金融市场迅猛发展, 在大学生的主流消费方式中, 贷款日渐兴起, 通过互联网这一平台, 许多贷款公司将消费对象转向大学生群体, 校园贷由此而来。大学生有着迫切的消费需求却苦于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 网贷平台就是看中大学生这一潜在消费群体, 纷纷向大学生伸出橄榄枝。但是大学生缺乏自制能力, 校园贷的盛行让其产生过度消费, 导致没有能力按时还款, 甚至无力偿还, 只能到处借钱, 最终债台高筑, 有些大学生为此压力过大产生轻生念头, 因为校园贷自杀的大学生也并非个例。所以, 研究校园贷对大学生消费行为和心理产生的影响, 并据此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校园贷现状

  (一) 校园贷的定义

  校园网络贷款的简称就是校园贷, 指的是网络上的贷款平面针对高校大学生所开展的一项贷款业务。校园贷主要是利用P2P平台对小额资金进行聚集并将其借贷给高校校园中有借贷需求的大学生, 这是一种民间的小额的借贷模式, 其中提供网络贷款的机构就是所谓的P2P网贷平台。校园贷从本质上来看属于民间借贷的一种, 借贷双方针对利息问题做好约定, 在双方自愿的前提下达成借贷共识, 这种借贷手续简单并且无需太高的交易成本, 但是它受被借贷方的财产及其社交面的影响, 产生借贷的范围较小, 并且随着银行体系的完善和我国经济的发展, 借贷行为主要发生在银行, 校园贷这种民间借贷并不盛行[1]。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在网络时代利用互联网信息传播的及时性和通用性, 可以很好地解决民间借贷存在的信息不符等问题, 信息真实性得到较大的提高和保障;我国推行实名制政策, 并且在众多行业得到切实落实, 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借贷方的真实度和信用付, 利用互联网的优势, 民间借贷的双方能够不受时间、地域、学历等方面的限制, 便利性大大提高, 促使校园贷在高校迅速发展。在校园贷中, 放款人将手中的资金通过借贷的形式借给大学生, 这里放款人可能将资金分为多份借给多个大学生, 反过来, 同一个大学生贷到的资金也很有可能来自于多个放款人, 校园贷是一种一对多或多对多的借贷形式, 借贷双方都会根据借贷行为签订相应的借贷合同。综上所述, 校园贷的定义可以概括为:利用借贷平台让资金在放款人与大学生之间实现流通的一种借贷方式。

  (二) 校园贷的产生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 网络金融业出现了井喷式发展, 随着社会投资需求的快速膨胀, 针对高校学生而出现的各种金融业务已然成为各个银行进行疯抢的下一块大蛋糕。从2002年招商银行针对大学生发行了第一张信用卡开始, 各个银行争相模仿, 纷纷推出各种系列的大学生信用卡, 顿时火爆大学生信用卡业务市场。大学生除了父母提供的基本生活费以外, 基本没有其他稳定收入, 在攀比现象日益严重的环境下, 没有计划的使用信用卡成为了大学生信用卡违约、坏账现象频繁出现的导火线。在这种情况下, 银监会为了避免产生坏账风险, 在2009年7月份就全面叫停了关于大学生信用卡业务的办理, 整顿信用卡行业。此时, 以校园分期新模式的购物平台大量涌入校园, 这类平台号称审批流程简单, 无抵押抵款, 并且到账快, 为大学生信贷注入新能量, 更是涌现出各种为大学生量身打造的信贷产品, 为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购物旅游提供便利。再之后, “借贷宝”更是风靡一时。

  (三) 校园贷的分类

  今年来, 互联网的普及推动了金融业业务的发展, 针对大学生的金融产品变得非常畅销, 是P2P金融领域半路杀出的一匹黑马, 当前学术界并未明确定义校园贷及其分类, 经过收集整理归纳可以分为下面几类:分期购物平台, 它以个人贷款以及分期付款为消费模式, 还能够提供额度比较低的现金提现, 例如贝多分、趣分期等;P2P贷款平台, 它以小额借贷为主要交易方式, 例如爱又米、名校贷等;传统模式下的电商平台, 它以信用卡分期以及消费贷款为主要信贷形式, 例如:京东白条、蚂蚁花呗等[2]。

  (四) 校园贷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跟出借方之间是借款跟放款的关系, 大学生由于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 面对声色犬马的社会, 容易陷入校园贷的怪圈。校园贷为大学生提供资金支持, 出借方在大学生还款人收取利息。校园贷存在的问题如下[3]:

  第一, 审批流程相对简单, 可能存在冒用他人信息进行贷款的风险。大部分的网贷平台只通过远程审核借贷人的真实身份, 这跟银行必须面签的方式存在较大差距, 在风险把控上存在着明显不足。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就可能出现借款人欺诈导致借款流失等现象。如果被别有用心的人钻着平台的漏洞, 那么校园贷就会存在着巨大风险。校园贷为学生提供的助学贷款、创业支持以及大学生自身的消费, 然而大学生消费这一环节风险也是最大的, 并且呈井喷趋势。

  第二, 贷款过程及用途缺乏有效监管。由于监管不力, 大多数借贷平台的授权登录极其简单, 登录后就能够查看相关借款人的个人信息资料, 大学生的个人资料得不到有效保护, 一部分不正规的平台还会私底下将大学生的个人信息进行出售, 甚至某些不法分子恶意公布大学生的相关个人信息, 导致学生的权益受到侵害。尽管借贷平台会审查借款人的贷款用途, 但实际情况是走马观花, 未能真正了解申请人的真实贷款用途, 假如将贷款用于违法犯罪, 那么将会对社会造成重大影响。

  第三, 网络借贷平台泛滥, 某些平台存在欺诈, 甚至诈骗大学生的现象。一部分校园贷的实际年利率超过20%, 这远远高于正常贷款的利率水平。假如逾期未能支付贷款就必须支付巨额违约金, 校园贷往往成为大学生美丽的金融陷阱。甚至, 许多不法之徒利用校园贷对大学生进行诈骗, 以高利贷的形式向学生放贷, 学生向平台借款, 只是借贷一部分现金, 而最后却产生了利滚利的现象, 学生由最初的逾期还款变成最后的“无力还款”, 这就会让学生对校园贷产生恐惧心理, 甚至将校园贷列入黑名单。

  第四, 征信信息不能时时共享。由于相关政策的限制, 为了保护商业机密以及个人隐私, 大多数的金融企业并未与央行的征信系统进行资源的共享, 信息的对接, 造成金融企业完全不了解借款方的信用状况。

  第五, 政府管理不到位。大学生本应是处于朝气蓬勃的年龄阶段, 作为社会的新生代力量, 却深陷网络校园贷的风险之中, 不仅影响了学业, 还会造成家庭的经济风险。在校园贷的萌芽阶段, 政府的相关部门未能采取相应措施规范借贷市场, 也未制定出健全的政策法规, 监控校园贷的资金安全以及相关业务活动方面明显力度不够。

  第六, 大学生的心智还不够成熟, 自我约束能力相对较低, 在未就业前, 还款能力较低, 在学习生活中容易受到不良消费习惯的影响, 还会给校园风气带来负面影响。由于大学生没有明确的消费观念, 而且对于校园贷不熟悉, 甚至不了解借贷条款的具体内容, 社会经验严重不足, 在进行校园贷时, 没有经过深思熟虑或者用于真实用途, 最后可能导致的结果就是负债由学生家长来承担, 无形中增加了经济负担, 还会引起家庭矛盾。

  二、校园贷对大学生消费行为与心理的影响

  (一) 校园贷影响大学生消费行为与心理的表现

  一直以来, 大学生的消费观念主要是追求立足实际的理性消费, 但是随着校园贷在高校的出现, 大学生获得资金的渠道更加快捷和方便, 导致大学生消费观念也随之发生变化, 逐步向非理性消费的方向发展。与其他年龄段的群体来说, 大学生的消费需求更加旺盛, 其在休闲、娱乐方面的消费需求较大, 大学生利用校园贷得到的资金也主要是用于这方面的消费。校园贷的出现让大学生的消费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大学生这一群体的自控能力不高, 在思想上也尚未成熟, 许多大学生都存在盲目追求时尚、喜欢跟风的不良现象, 校园贷的出现让大学生有渠道满足这类消费, 促使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向自我满足的方向发展, 大学生的消费结构也由以往的生存、发展方面的消费为主, 转变为以享受方面的消费为主。

  (二) 校园贷对大学生消费行为与心理产生的积极影响

  校园贷是近年来才发展起来的新生事物, 其从产生之日起就备受社会各界的争议。有些人认为校园贷的出现能够帮助大学生解决一些经济压力, 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 如助学贷款类的校园贷产品。校园贷虽然造成的问题不少, 但不能否认其所带来的积极影响, 有大学生认为, 校园贷确实帮助他们解决了一些棘手的问题, 他们也会利用校园贷渠道进行东西的购买, 校园贷的一些产品也为经济确实困难的大学生提供了一条解决学费与生活费问题的渠道, 通过校园贷借到的助学贷款, 除了申请速度快的优势之外, 一般来说金额也比较大, 能够很好地帮助经济困难学生解决其所面临的经济窘境。校园贷的出现是迎合市场发展的必然, 大学生们可以通过政策的手段和渠道快速便捷地获得所需资金, 让他们能够无需顾虑资金问题, 放手去做想做的事情, 如利用校园贷获得创业的资金, 这也是大学生对自己负责的一种表现, 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独立意识, 让他们不再向父母伸手, 而是自己解决创业资金问题, 同时贷款的压力也会适当成为他们创业的动力, 让他们在面对创业道路上的问题和险阻时, 不会轻易放弃, 而会努力拼搏, 迎难而上[4]。综上所述, 校园贷进入高校从长远来看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与心理能够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独立意识和独立存在感。

  (三) 校园贷对大学生消费行为与心理产生的消极影响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 校园贷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与心理能够产生积极影响, 同时不可避免地也会带来消极的负面的影响。校园贷给大学生带来了超前消费理念, 带动大学生产生非理性的消费行为, 导致大学生在享受的同时, 也给大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压力。校园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大学生猎奇心理, 缓解他们在购买最新产品时的消费困境, 这种超前消费使大学生获得了物质上的享受和快感, 但同时也助长他们的攀比和从众等非理性的消费心理, 进一步强化了大学生的享乐主义思想和消费主义思想。此外, 校园贷的利息问题给大学生带来较大的还贷压力, 校园贷的利率一般高于银行, 大学生尚未稳定的收入来源, 这就给其还贷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有些大学生因此逾期还贷甚至是无力还贷, 产生信用污点, 这对其毕业后买房、买车或者创业想要从银行贷款埋下了不良隐患。校园贷的办理手续简单, 不需要通过银行因而盛行于高校, 这就导致大学生更容易步入校园贷的危机当中[5]。

  三、应对校园贷的有效措施

  校园贷虽然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不能否认它存在诱导大学生提前消费, 对大学生的学业、生活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甚至危害其健康成长, 因此我们应当采取一定的措施应对校园贷带来的负面影响。校园贷发生的根源还是在大学生身上, 但是政府、高校和家庭也不能忽略其所担负的责任, 因此要想科学治理校园贷除了需要大学生自身的努力, 还需要加强政府的监管功能, 发挥高校的引导、教育作用以及家庭的监护责任等, 各方共同努力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具体来说,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 加大对网贷的监管力度

  校园贷必须借助网贷平台方能为大学生提供理财机会, 但是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 国内对于P2P这类网贷平台缺乏相应的监管, 这也是导致校园贷出现我们前面所述不良影响与问题的原因所在。因此, 要想成功应对校园贷风险, 首当其冲就是政府要加强对网贷平台的监管力度, 针对网贷尤其是以大学生为主要消费群体的校园网贷平台制定相应的监管规定, 监督这类网贷平台在其经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是否都符合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

  (二) 向大学生宣传并普及网贷相关知识

  大学生会一步步走向校园贷, 甚至陷入信用危机, 很大一个原因就在于对网贷缺乏必要的了解和认识, 因此高校很有必要对大学生开展网贷知识的宣传。普及网贷安全方面的知识, 提高大学生对网络借贷的认识程度, 引导大学生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同时, 高校还应当加强普法宣传, 向大学生普及网贷方面的法律知识, 提高其法律意识, 懂得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利益。

  (三) 构建大学生征信系统, 完善大学生资助体系

  大学生会进行网络借贷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 是因为家庭经济原因, 经济拮据;第二, 是因为某些突发事件急需用钱。可见, 高校很有必要建设并完善大学生资助体系, 帮助经济困难学生缓解学费和生活费方面的压力, 使其不用向网络贷款平台借款。此外, 大学生之所以能够快速地利用校园贷平台进行资金拆借, 填补其资金漏洞, 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大学生征信系统的不完善, 因此, 应当建设并完善大学生征信系统, 防止大学生一贷再贷。

  (四)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合理消费

  校园贷发生的对象主要是大学生, 因此在应对校园贷带来的不良影响中大学生自身的努力也很重要, 高校需要引导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消费观, 不盲从、不虚荣、不攀比, 根据自身实际经济情况适当消费, 倡导大学生进行理性消费。如果确实需要进行贷款, 也应当通过正规渠道向正规的借贷平台办理借贷手续, 不要被蝇头小利模糊视线, 也不要图一时的省事为今后埋下不良隐患。大学生在浏览校园贷有关平台时, 应带着一颗警惕的心, 不轻信, 遇事多思考、多掂量, 避免陷入别人挖好的陷阱。

  (五) 家庭要承担起监护职责

  家庭对大学生消费观的影响是深远的, 是在其成长过程中潜移默化着, 因此父母的榜样作用十分重要。家长应当坚持理性消费的观念, 给子女树立良好的典范。在教育方面, 家长的责任更是重大, 应加强对子女的关心, 引导并帮助子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关心子女在学校的经济与生活情况, 主动询问, 避免让子女陷入经济窘境, 因手头拮据而向校园贷平台办理借款。

  (六) 建立校园贷预警处理机制

  高校应当统一认识, 重视校园贷问题, 积极建立预警处理机制, 做好校园贷的风险防范工作以及对大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 并将其纳入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体系中去。针对已经参与到校园贷中的大学生, 高校应当及时跟踪并建立档案, 加强与学生家长的交流和沟通, 并采取有效措施妥善解决这一问题[6]。高校教师, 尤其是辅导员应当主动与学生多交流, 对学生的校园贷款情况有充分的了解, 并从心理角度分析参与校园贷学生是出于什么样的心理,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不能一棍子打死, 避免一发现有学生参与校园贷, 就一味地对其进行批评教育, 而要在充分尊重并关爱学生的基础上, 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为他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陈威中.校园贷的发展与影响探讨[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6, (13) :118-120.
  [2]黄志敏, 熊纬辉.“校园贷”类P2P平台面临的风险隐患及监管对策[J].福建警察学院学报, 2016, (3) :17-22.
  [3]赵剑莉, 魏继业.新形式下辅导员如何应对“校园贷”[J].西部素质教育, 2017 (3) :274.
  [4]叶岩.校园贷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6, (16) :116-117.
  [5]禹海慧.我国P2P网络贷款平台的弊端及管理[J].中国流通经济, 2014 (2) :121-127.
  [6]冯文中.试论“校园贷”法律风险防范[J].法制与社会, 2017, (3) :99-100.

原文出处:林一雄.浅析校园贷与大学生消费行为及心理的关系[J].高校后勤研究,2018(05):76-79.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