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保障论文

失能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体系构建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7-04-26 共3488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中国失能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供需问题探究
【第一章】失能老人长期护理服务供需失衡治理研究绪论
【第二章】长期护理服务及相关理论
【第三章】失能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供需现状的分析
【第四章】失能老年人护理服务供需失衡的原因分析
【第五章】国内外长期护理服务经验借鉴
【第六章】促进我国长期护理服务供需均衡的建议
【结论/参考文献】 失能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体系构建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结论与展望

  1、结论。

  人皆有老,随着年龄的增长,都会逐渐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对于长期护理服务的依赖性与日俱增,长期护理服务的供给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剧,长期护理服务机构严重不足,导致市场潜在需求较大,并且无法转化成有效需求,为了缓解市场供需矛盾,迫切需要建立"混合式"长期护理服务供给模式,从政府、家庭和市场(社区和护理机构)三方面共同努力,增加供给数量,丰富供给内容,不断满足老年人的具体要求,杜绝老无所养、老无所依的现象发生,保证每位老年人都能够安度晚年,享受人生最后的时间,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2、展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失能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亟需形成体系制度保障,第一步是建立"混合式"长期护理服务的供给模式,增加有效供给,促使市场供需均衡,为长期护理服务保险制度的建立做好准备工作,这正是本文所研究的。第二步是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与我国现行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相衔接,形成合理的费用分担机制,完善老年人保障体系,充分利用有限的医疗护理资源,提高失能老年人的福利水平。

  参考文献:
  
  [1] 陈良瑾,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188-211
  [2] 郑功成,社会保障学[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377-385
  [3] 扬成洲,台湾"长期照顾十年计划"研究[J],社会保障研究,2015,(02):91-98
  [4] 田兰香,日本护理产业发展的制度环境、现状及问题[J],社会保障制度,2015,(02):95-100
  [5] 胡宏伟,汪钰,王晓俊,张澜,"嵌入式"养老模式现状、评估与改进路径[J],社会保障研究,2015,(02):10-17
  [6] 韩丽,中国老年人护理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来自 CLHLS 的实证[J],社会保障研究,2015,(01):45-51
  [7] 周春山,李一璇,发达国家(地区)长期照护服务体系模式及对中国的启示[J],社会保障研究,2015,(02):83-90
  [8] 陈诚诚,韩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政策过程及对我国的启示[J],桂林论丛(南宁),2015,(01):82-86
  [9] 佐藤孝弘,高桥孝治,照护保险如何保护低收入者[J],中国社会保障,2015,(01):77-79
  [10] 赵秀斋,青岛:长期医疗保险制度最新运行状况及评价[J],中国社会保障,2015,(01):80-81
  [11] 曹信邦,秦筝,照护保险需要政府介入[J],中国社会保障,2015,(01):81-82
  [12] 张媛,福利多元主义视角下我国长期护理保险研究[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2):52-54
  [13] 戴卫东,应亟早开展长期照护保险试点[J],中国社会保障,2015,(09):71-72
  [14] 施巍巍,长期照护:国外经验级启示 [J],中国社会保障,2015,(09):73-74
  [15] 邹萃,拿什么托起失能老人[J],中国社会保障,2015,(09):68-70
  [16] 朱秋莲,谭睿,青岛长期医疗护理保险:政策设计、实施成效与展望[J],人口与社会,2015,(07):96-104
  [17] 吕学静,丁一,国外老年人长期照护制度研究述评[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1):65-70
  [18] 景跃军,李元,中国失能老年人构成及长期护理需求分析[J],人口学刊,2014,(02):55-63
  [19] 荆涛,谢远涛,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运行模式的微观分析[J],保险研究,2014,(05):60-66
  [20] 风笑天,江臻,机构养老与孝道:南京养老机构调查的初步分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9):45-51
  [21] 林卡,朱浩,应对老龄化社会的挑战:中国养老服务政策目标定位的演化[J],山东社会科学,2014,(02):66-70
  [22] 何文炯,老年照护服务补贴制度与成本分析[J],行政管理改革(京),2014,(10):28-33
  [23] 席恒,丁一,翟绍果,物联网应用于失能老人长期照护体系的模式探讨[J],山东社会科学,2014,(11):51-57
  [24] 沈洁,养老护理政策的目标[J],社会保障制度,2014,(08):91-104
  [25] 丁一,吕学静,发达国家(地区)老年人长期照护制度研究综述--兼论中国老年人长期照护制度的对策[J],学术论坛,2013,(12):120-128
  [26] 曹艳春,王建云,老年长期照护研究综述[J],社会保障研究,2013,(03):56-65
  [27] 李冬梅,王先益,戴小青,OECD 国家长期照护服务现状分析[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6):113-117
  [28] 袁彩霞,青岛市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制度论述[J],劳动保障世界,2013,(08):4-5
  [29] 章晓懿,沈崴奕,政府补贴对非营利养老机构发展影响研究--基于上海 H区社会办和政府办养老机构运营状况比较[J],中国第三部门研究,2013,(05):27-49
  [30] 上海财经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课题组,子女照护责任货币化的基本做法[J],科学发展,2013,(09):81-84
  [31] 孙正成,需求视角下的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研究--基于浙江省 17 个县市的调查[J],中国软科学(京),2013,(11):73-82
  [32] 娄方丽,尚少梅,Long-term care 概念辨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2,(22):2035-2037
  [33] 戴卫东,老年长期护理需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苏皖两省调查的比较研究[J],人口研究,2011,(04):85-93
  [34] 戴卫东,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理论与模式构建[J],人民论坛,2011,(29):31-34
  [35] 2010 年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课题组,全国城乡失能老年人状况调查[J],残疾人研究,2011,(02):11-16
  [36] 黄方超,王玉环,老年人长期护理模式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10,25(19):90-94
  [37] 徐勤,汤哲,我国长期护理的研究状况分析[J],人口与经济,2007,(02):6-12
  [38] 宋占军,朱铭来,我国长期护理保险需求测算与发展战略[C],中国保险与风险管理国际会议,青岛,2012:598-608
  [39] 梁娜,老年人长期护理需求研究--以北京新北苑社区调查为例[D],北京物资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12,33-57
  [40] 徐斌秀,福利多元视角下中国老年社会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构建[D],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11-59
  [4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5 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
  [4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 年)[Z],2015-5-13
  [43] 江苏省财政厅,关于建立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等老年人补贴制度的通知[Z],2015-1
  [4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中国民政统计年鉴(2015 年)[Z],北京:2015
  [45] 青岛人社局,青岛市长期医疗护理保险管理办法[Z],青人社发[2014]第 23 号,2014-12-30
  [46] 青岛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制度的意见(试行)[Z],青政办字[2012]第 91 号,2012-7
  [47] Rosalie A,Crane,Robert L,Kane,Long-term care:principles,programs, and policies [M],New York:Springer Pub. Co,1987
  [48] D. C. Grabowsk,Long-Term Care[J],Encyclopedia of Health Economics,2014,222-223
  [49] Jin wok Kim,young jut choir,The introduction of long-term care insurance in South Korea[J],Ageing and Society,2012,33(5):1-3
  [50] Dahlberg L,Interaction between voluntary and statutory social service provision in Sweden:a matter of welfare pluralism,substitution or complimentarily[J], Social Policy &Administration,2005,(07),740-763
  [51] Johnson N,The welfare state in transition: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welfare pluralism[J],Unit of Massachusetts Press,2005,44-46
  [52] Blomqvist P,The choice revolution: privatization of Swedish welfare services in the 1990s [J],Social Policy &Administration,2004,(02):139-155
  [53] Francesca C.,Ana L. N.,Jerome M.,Frits T.,OECD Health Policy Studies Help Wanted? Providing and Paying for Long-Term Care:Providing and Paying for Long-Term Care[J],OECD Publishing,2004,40-45
  [54] Kemper P.,Long-term care research and policy[J],The Gerontologist,2003,(43) 436-446
  [55] Denton M.,The linkages between informal and formal care of the elderly[J], Canadian Journal onAging/La Revue Canadians due Vieillissernent,1997,(01): 30-50
  [56] Cantor M.H,Brennan M,Family and community support systems of older New Yorkers,Growing older in New York City in the 1990s:A study of changing lifestyles,quality of life,and quality of care[J],1993,(5),4-49
  [57] RieFujisawa,Francesca Colombo,The Long-Term care work-force: overview and strategies to adapt supply to a growing demand[R] , OECD health workingPapers,2009,44
  [58] WHO Study Group,Home-Based Long-Term Care:report of a WHO study Group[R],2000,898(1),1-5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