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保障论文

我国社会福利体制建设的理论基础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6-21 共8688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我国特色社会福利制度创建探究
  【绪论】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福利制度健全研究绪论
  【第一章】我国社会福利体制建设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中国特色社会福利制度构建的历程及取得的成就
  【第三章】我国社会福利制度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第四章】完善中国特色社会福利制度建设的政策建议
  【结语/参考文献】我国社会主义福利制度发展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福利制度建设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社会福利制度的内涵

  社会福利指提高广大社会成员生活水平的各种政策和社会服务,旨在解决广大社会成员在各个方面的福利待遇问题。在我国,社会福利更多特指针对社会成员,主要为老年人、妇女、儿童与残疾人等社会弱势群体之救济制度,具有较强的特指性。

  社会福利制度是指由国家立法或政策规定保障全体公民在享受基本权利的基础上根据经济发展程度不断提高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而提供资金和服务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旨在通过提供资金和服务,保证社会成员一定的生活水平并尽可能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由于社会福利在我国的特指性,我国的社会福利制度是针对那些生活困难的老人、孤儿和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为他们提供生活保障而建立的制度。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相比于中国来说,发展得更完善,由带有普遍性的公共福利补贴制和只给一部分贫困者和贫困家庭提供的带有救济性质的补贴制组成。

  虽然各国的社会福利制度不同,但具有一定的共同点。学界认为:社会福利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要求与结果,是现代社会中政府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立法途径规定国家、企业和个人之间的权利与责任关系,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福利权益。对社会福利的内含界定需要把握以下三个要点:第一,社会福利的实施主体是政府、国家机关等国家行政权的实施者。第二,社会福利的实现手段应当是通过制定规范性文件及相关社会制度,来保障特定社会成员的基本福利权益。第三,实施社会福利的目的应当是为全体存在客观福利需求的社会成员提供各种福利政策并保障其基本生活条件,最终促进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社会福利思想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的与时俱进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的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同样也具有这样的品质。因此马克思主义社会福利思想不仅仅是研究马克思的社会福利思想,还要研究与之一脉相承的列宁的社会福利思想与中国共产党人一贯坚持的福利观念。

  一、马克思的社会福利思想。

  马克思的社会福利思想萌芽于《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这本著作中,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入手,通过对劳动异化、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剥削的罪恶的揭露,发现了物质生产的决定作用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为马克思主义福利思想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同时也寻找到了进行社会福利理论实践研究的出发点,切入点、落脚点和最终归宿。

  马克思通过对私有制的实质和起源的研究,发现"私有财产是外化劳动即工人同自然界和自身的外在关系的产物、结果和必然后果","但是对这一概念的分析表明,与其说私有财产表现为外化劳动的根据和原因,还不如说它是外化劳动的结果,正像神原先不是人类理性迷误的原因,而是人类理性迷误的结果一样。

  后来,这种关系就变成相互作用的关系。"也就是说,劳动异化产生了私有制,私有制又反过来成为劳动异化的实现手段,他们是互为因果关系的。通过对异化劳动的进一步分析,揭示出资本主义雇佣劳动的剥削实质。认为"工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的关系就是同一个异己的对象的关系。"因为工人生产了产品,但他不能占有这些产品。他生产的产品越多,能够占有的产品就越少,而且也就越受到这些产品即资本的统治。所以,工人生产产品,同时也生产出了和他相对立异己的对象。这种异化不仅表现在结果上,还贯穿于生产行为本身当中。所以,劳动的产品是异化,生产劳动本身也必然是一种能动的异化。这种劳动本身的异化,就是对于工人而言,劳动并非他本质的东西,而是外在的与他相对立的东西。因此,工人们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到摧残。这种劳动已经不是出于自愿的行为,是被迫的强制劳动,是一种自我的折磨。"结果,人(工人)只是在运用自己的动物机能-吃、喝、性行为,至多还有居住、修饰等等的时候,才觉得自己是自由活动,而在运用人的机能时,却觉得自己不过是动物。动物的东西成为人的东西,而人的东西成为动物的东西。"通过上述分析,马克思认为劳动异化和私有制都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且会随着共产主义的到来,最终走向消亡。这为进一步探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探寻社会福利思想奠定了重要的经济学基础。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社会福利思想的进一步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系统的阐述了社会发展的规律,"资产阶级再不能做社会的统治阶级了,再不能把自己阶级的生存条件当作支配一切规律强加于社会了。资产阶级不能统治下去了,因为它甚至不能保证自己的奴隶维持奴隶的生活,因为它不得不让自己的奴隶落到不能养活它反而要它来养活的地步。社会再不能在他统治下生活下去了,就是说,它的存在不再同社会相容了。"指出资本主义必然被一个新的社会制度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即"无产阶级变成统治阶级。"而无产阶级的暴力革命史为了大多数人的更多利益,"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无产阶级成为新社会制度的主导力量,更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这个社会是一个以全民的福利为实现目标,人与人完全平等的理想社会,"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哥达纲领批判》是马克思社会福利思想成熟的集中体现。马克思在这本著作中批判了拉萨尔所谓的"公平分配不折不扣的劳动所得"之类口号的虚伪性和荒诞性,提出了"社会扣除理论".其中的两次有效扣除理论是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社会福利事业制度和体系的重要理论基础。即当我们第一次扣除社会总产品时,能够使社会一些简单的生产活动和扩大规模的生产劳动维持的前提条件是用来追加消费掉的生产资料和扩大再生产,这些保障基金是来应对突发事件的,比如说是应对不幸事故和自然灾害等,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社会福利事业。
  
  在我们第二次扣除社会总产品时,我们当今所说的社会福利事业,比如说是教育医疗项目设施等,他们就是用来满足我们所有人的一个共同的需求,也就是给那些没有劳动能力的人建立的基金,这些保障在一定程度上大部分是国家所开办的大型的济贫站点,同时也包括一些社会上的对我们劳动者的保险基金。

  《资本论》是马克思社会福利思想的进一步完善,全面解读著作中的剩余价值理论及"两种生产理论",能让我们更好的理解其中的社会福利思想。剩余价值不仅仅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范畴,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范畴,了解这一点,对我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社会福利有一个共识。马克思认为"剩余价值的来源于劳动者(即雇佣工人)在社会生活中付出的活劳动,而且这些劳动通过典型性的付出,换取极其有限的酬劳这一模式。"而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剩余价值的来源更加多样化,不纯粹依靠劳动力来获取报酬,也出现了靠智力劳动以及专业技能劳动来获得报酬。
  
  因此我们在社会福利分配是,应充分考虑劳动者提供的劳动价值和他所享有的社会赋予它价值回报是否相当和对等,劳动者是否能够从他所提供的劳动中获得他个人能够全面发展的条件。马克思的"两种生产"理论,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与马克思社会福利思想是密切相关的。因为物质资料生产是社会福利的经济基础。人口生产对社会福利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对剩余价值和"两种生产"理论的解读,对当前我国社会福利制度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马恩著作的解读,可以看出马克思从分析商品和劳动的关系入手,在古典政治学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揭示了资本家通过剥削工人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并发现了剩余价值规律,说明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资本家为缓和阶级矛盾而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和工资待遇是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工人阶级被剥削的命运。只有通过无产阶级暴力革命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公有制,消灭私有制,才能建立一个真正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能充分满足人民需要的社会。即共产主义社会。这组成了马克思主义社会福利思想的基本内容。

  二、列宁的社会福利思想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世界进入了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俄国是一个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国家,社会存在着许多矛盾,革命条件比西欧国家更为成熟。

  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俄国,造就了俄国最初的革命民主主义者。俄国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迫切需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这样,俄国革命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的成熟导致了俄国列宁主义的诞生。列宁的社会福利思想是列宁思想一个极其重要的分支,也继承了马克思学说中关于福利思想的部分。

  列宁的福利思想产生于俄国十月革命前,它前后经历了两个发展历程,另一个是在十月革命后。在第一个发展历程中,列宁批判了当时几乎占统治地位的几个派别,分别是民粹、经济和修正主义,通过批判他们的错误思想来发扬和提倡马克思主义的学说,在那时的黑色统治下来宣扬马克思主义关于剩余价值的理论,他提出,随着资本主义工业的不断发展,资产阶级剥削工人日益加剧。经历了十月革命,列宁在见证了社会主义的获取伟大胜利的历程之后,主张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施行福利和保险,和实现宏大的新目标,以此来推动该思想学说的发展和进步。

  列宁社会福利的观点主要分散出版的各种论文和刊物中,基本包括三方面的思想:在资本主义垄断横行下如何推进社会福利,对前人关于社会福利思想的具体应用,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理论研究。

  1870 年后,资本主义经济进入了轰轰烈烈的发展期,列宁认为,此时的资本主义已经变成垄断性质。此时的西方各国相继进入了工业革命时期,生产力不断壮大,科技的发展也较为迅猛,同时,"社会生产集中在少数大型的企业手中".垄断资本的压迫,人民生活倍加艰辛,就在这个时期社会福利观点应运而生。

  列宁提到,垄断国家的垄断资本主义对民众的剥削可谓愈演愈烈,大部分的财富都集中于那些所谓的金融业"天才"手中。而他们赖以生存的根基和土壤便是生产的社会化,但是人民群众的劳动和付出所创造的价值都是为那些投机者牟利,他们的行为剥夺了绝大多数的劳动人民的福利。列宁还指出,资本主义的本质和最终目的是实现殖民扩张,实现世界版图的重新分配,把殖民地作为倾销地,最终让全世界劳动者遭殃。

  列宁对当时的社会时代和经济状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得出了这样一个论断,即帝国主义是垄断的、腐蚀的、侵害劳动者权利的资本主义,并对无产阶级的未来充满希望和憧憬。在一番惊天动地的革命之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应运而生,随时而来对于劳动者福利的探讨也摆在了人们的面前,为此,列宁指出国家保险才是工人福利的最大保障。列宁的社会保险的提出正是当时的民心所向。

  此外,列宁在潜心研究和挖掘的基础上,相继提出了一个又一个关于社会福利的观点。列宁从当时俄国的基本情况出发,对当时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诸多方面以及统治阶级的经济政策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其中关于社会福利的观点主要有:第一,平衡工农的权益,推行粮食税制。粮食税是把农民剩余的全部粮食转向工农之间实现交换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的本质是,列宁商品经济延续和发展的必要性,并且在当时工业尚处于发展的初期,农民占绝大多数,实行这种制度,农民交税之后所剩可以进行交易,这就是列宁福利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让农民的生产得以保障,促进他们种粮积极性的提高。

  第二,推行自由竞争。前文提到了推行粮税,此外,列宁还主张推行贸易的自由化。经历了革命之后,俄国经济还比较低迷,列宁指出:"如果贸易自由不充分,在相对垄断的市场环境中,农民这种社会最底层的经济很难得到实质性的发展".贸易自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列宁这样描述贸易自由:"它是一种助推剂、一种协助和刺激",它能够很明显地提升社会的公平,增加人民福利。

  可以说,列宁的社会福利理论讲的是革命胜利之后,如何在最大程度上解决关乎人民生存的社会福利问题、人民生活问题。他指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国家制度可以更好地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并且主张以集体所有制来补充国有经济发展的缺陷,集中国有和集体的资产和能力来推行社会保险。列宁的社会福利思想是对马克思关于福利学说的继承和发扬,并结合了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实际,他阐明了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度推行社会福利具有更加优越的条件。

  三、毛泽东的社会福利思想

  毛泽东的社会福利思想是马克思列宁社会福利思想在中国的延续,它同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更好的让中国人民享有社会福利。毛泽东的社会福利思想是与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处处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着想,主要包括农村福利思想和为人民服务的人民利益观。在《为人民服务》中写道:"共产党员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应以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应以个人利益服从于民族和人民群众的利益".

  "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用户为最高标准".

  在社会主义探索时期,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专门提出了中国共产党提高自身执政能力和效率、减轻农民负担。在毛泽东的社会福利思想的指导下,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社会福利方针政策和法规。如:1950 年颁布针对改善工人与群众福利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1953 年发布了针对困难职工的生活补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修正草案》;1957 年,国务院针对工人住房问题、交通问题等生活各方面的问题,颁布了《关于职工生活方面若干问题的指示》。在城市里的国家干部和职工中以及农村,都实行了公费医疗制度,截止至 l969 年底,95%的农民都参加了合作医疗,还有残疾人群、农村"五保"的救助和军属优待制度也得到完善。这些福利政策和法规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并一直持续下去。

  四、邓小平的社会福利思想
  
  1978 年中国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总路线,由此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1992 年,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南方的过程中,吸取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教训,对社会主义的本质做了明确的概括,他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他还强调:判断改革开放的性质,是姓"资"还是姓"社",其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邓小平从马列经典出发,结合中国的国情,实行改革开放,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他认为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始终贯穿着一条红线,那就是发展和解放生产力,这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动力和手段,而共同富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则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这不仅是新时期我们一切工作的中心,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是我们的根本任务和伟大目标。更重要的是,这些论述清晰的说明了邓小平在新时期的社会福利思想,那就是注重发展生产力和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的社会福利思想。然而怎样实现现代化和共同富裕,他总结出了"三步走"发展战略,以及正确处理好"先富与后富"的关系。

  综上所述,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是一种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社会福利思想,其中的核心基础是强调了以经济发展为基础,最终的落脚点和归宿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这也是我们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和方向。这和马克思主义所构想与期望的目标是相吻合的,是新时期中国对马克思主义福利思想的全新阐述。
  
  第三节 西方现代社会福利思想

  西方现代主流社会福利思想在二战前就已产生,并在战后主要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了社会福利思想的实践,大致经历了由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至"第三条道路"的演变过程。西方现代社会福利实践在保障人民生活水平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高额的社会保障费用也产生了国家债务不断累积,社会矛盾日益突出等问题,这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福利制度时所要密切关注的。

  一、民主社会主义。

  上世纪二十年代,世界性的经济危机首先从美国爆发,而在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失业率激增,人民生活难以为继,国家走到了崩溃的边缘。为了缓解经济与社会危机,各资本主义国家采用了不同的应对方法。美国通过国家干预,在基础工程建设方面,加大了力度,通过人力资源的充分调动,比较成功地化解了经济危机。日本和德国则采取了另一种策略,他们通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将自身的危机转嫁到其他国家。在社会主义阵营里,前苏联的经济并未受到重大的影响,在领导人的带领之下,国内的经济发展迅速,突出表现在重工业方面。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和苏联的成功经验,在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得到借鉴,这些国家在凯恩斯主义的引领下,在民主社会主义的道路上,谋求利益。这个理论指出,一个社会的就业率,主要依赖这个社会需求水平,如果失业率过高的话,就说明市场的有效需求不足,什么原因导致了有效需求不足呢?那就是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不足。一般情况下,通过私营经济,以及市场的自我调节,还不能充分保证市场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在有效需求方面,也不能形成有效的引导,所以,不能把决定投资量的大小,完全放在个人和市场层面,国家必须采用有效的措施进行调节。

  运用民主社会主义福利思想,有效地缓解了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国家的人们生活,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保障,由此发展到了新的一页,当然这种思想,过分的强调结果公平,没有把人的主观能动性考虑进去,为以后的发展留下了后患。

  二、新自由主义。

  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世界范围内爆发的两次石油危机,这两次危机,是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减速,失业率也不断的增加,同时还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凯恩斯主义的调节作用失去。一些福利国家,因为失业率上升,同时出现人口的老龄化,国家的财政压力加重。在这两种背景下,新自由主义学派应运而生,该学派认为,国家要通过实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才能有效地应对危机带来的影响。

  进入八十年代,西方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发展的策略上纷纷有了转向,相新自由主义迈进,走向了新的发展阶段,新自由主义理论的认为,对于市场要自由放任,国家不应该干预,通过张个人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来实现社会利益的最大化,政府的作用,就是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守夜人,由市场来调节社会经济发展。

  该理论还主张,通过世界各个国家的自由贸易,来推进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实现资源的互相的有效利用,在经济一体化的过程当中,各个国家都获取自己的利益。在福利型国家,因为实现了比较充分的就业,这就是私营部门的劳动力,在供应上显得不足,这种情况,就是该国的经济发展,没有了张力。

  实行新自由主义,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政府的福利供给压力,在保障人们能够基本生活的前提下,也加强了公民的责任感,但该理论也有它的不足,因为过于强调自由,缺少政府的有效干预,往往会导致市场经济的泡沫化。

  三、第三条道路。

  进入九十年代,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苏联解体,东欧发生剧变,长期以来的冷战格局结束,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加强,这就为各种新思想的出现,提供了良好的空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发展加强,世界各国都赢得了发展的机遇,但是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具体的表现就是,人们的生存环境出现了危机,同时社会福利政策受到了巨大冲击,知识经济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导。

  这段时期,英国在首相布莱尔执政后,开始了第三条道路的寻求和探索。第三条道路的理论认为,要充分发挥国家和市场的作用,通过建立混合经济,以竞争和规则为要求,有效应对前面两种理论的不足。要对政府和市场的功能,进行重新的定位,让政府和市场结合起来,在充分运用市场调节的前提下,运用政府的力量加以宏观调控。要有效处理好政府和普通市民的关系,在管理层面上不要太死太严,有效发挥市民的社会作用,通过不断扩大民主,实现政府治理的科学化和民主化。福利国家要加强社会投资,对于福利制度,进行重新的改革定位。

  第三条道路理论,综合了前面两条理论的优势,比较正确地界定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比较有效地促进了社会的经济发展,但是在资本主义国家,因为基本矛盾还存在,这就导致了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从根本上无法接受,所以,跟现代社会福利思想和制度相关的探索,仍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思考。

  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会福利制度建设的理论构建

  中国特色社会福利制度建设的理论构建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一是坚持马克思社会福利的立场与原则,表现在马克思社会福利思想指向是人民,社会福利建设应建立在公有制以及生产发展的基础之上,反对剥削。二是有批判的借鉴和吸收西方福利思想,在西方福利思想影响下建立的西方福利国家在现代社会福利体系实践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教训及采取的一些具体政策和做法,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福利制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但是我们也应当清楚的认识到西方福利国家的阶级本质是资产阶级的国家,归根结底为资产阶级服务,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和巩固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排斥和对抗社会主义。三是要从中国实际出发,摸索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福利制度建设的道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福利制度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一个组成部分,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经济基础,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使全体人民都能够各尽所能,合理分项社会发展成果、公平享有福利社会、实现共同富裕。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福利制度建设的理论构建,将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中国特色社会福利制度建设的问题以及指导中国特色社会福利制度建设。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