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保障论文

农村养老现状及家庭养老模式的变化

来源:学术堂 作者:朱老师
发布于:2016-04-12 共7697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石家庄山尹村家庭养老模式探析
  【第一章】农村新型家庭养老方式探析绪论
  【第二章】农村家庭养老模式的一般概述
  【第三章】反哺式养老、代际交换及养老支持系统理论
  【第四章】农村养老现状及家庭养老模式的变化
  【第五章】新型家庭养老模式认同评价分析
  【第六章】完善我国农村新型家庭养老模式的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石家庄农村养老模式优化研究参考文献
  
   4 农村养老现状及家庭养老模式的变化-以石家庄市山尹村为例
  
  4.1 典型村庄的选取及基本情况
  
  4.1.1 典型村庄简介
  
  为了了解农村家庭养老模式的变化,笔者在石家庄市山尹村进行了实地调研。山尹村为鹿泉市山尹村乡政府所在地,距石家庄市区 16 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全村占地面积 8000 亩,其中耕地面积 7600 亩,主要种植小麦、大豆、玉米、花生、红薯等农作物。该村振兴发展工业经济,在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组建了工业园区,大力发展个体经济、村办企业,从而增加农民的收入,1务工和本地经商获得经济支持,农作物的种植大多由留守在家的老人完成,农业收入占家庭收入的比重逐渐下降,较多的年轻人选择外出务工,村里大部分以老年人、中年人和儿童为主。
  
  选择山尹村进行实地调研一是笔者对该地区比较熟悉,方便调研,二是它的经济发展水平能够大致代表石家庄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该地区大部分家庭选择家庭养老模式,能够充分反映目前农村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变化情况。
  
  4.1.2 样本基本情况介绍
  
  本次研究依据简单随机抽样的原则,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抽取,主要的调查对象为老年人。严格按照《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规定的老年人年龄起点的标准,本文最终针对年龄在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开展访问,一共发放问卷 300 份,按照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访问,有效回收问卷 288 份,在将不合格的问卷剔除后,得到有效问卷 275 份,有效回收率为 91%,在问卷回收、筛选之后将数据录入 SPSS17.0,为接下来的统计分析工作打好基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如下:
  
  
  
  
  
  通过表 4.1 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本次研究所调查的参与对象中男性比例为50.9%,女性比例为 49.1%,虽然男性的人数较女性多,但总体比例还是基本保持平衡的;在年龄方面,60-69 岁之间的人数最多,为 148 人,所占比例为 53.8%;其次是 70-79 岁,共有 100 人,所占比例为 36.4%;而年龄在 80 岁以上的人数相对较少,仅有 27 人,仅占调查总数的 9.8%.在农村由于受政治环境的影响,老年人文化程度不高,其中没有文化的老人较多,所占比例高达 78.5%,文化水平为小学学历有 53 人,占调查总人数的 19.3%,而初中以上学历的仅有 4 人。在所调查的 275 名老年人中有 3 名老年人是没有结婚的孤寡老人,而已婚比例为68%,丧偶比例为 27.6%,离异比例较低,由此可见,农村老年人的丧偶现象较严重。职业状况方面,目前大部分农村老年人所从事的职业为在家务农,从事务农的为 233 人,占调查总数的 84.7%,仅有 42 人当前没有从事农业,因此,农村的土地对于老年人来说十分重要,是其基本生活的主要来源之一。
  
  4.2 养老现状的调查与总结
  
  养老内容主要包含经济来源、日常生活照顾及精神慰藉。本部分也将如此展开,从养老模式的选择、居住情况、经济来源、日常生活照料情况及精神慰藉等方面分析目前农村的养老现状。
  
  4.2.1 养老现状的调查
  
  1、养老模式的选择
  
  依据养老资源的来源(包括经济支持、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的来源),本文将养老方式界定为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和社会养老,其中家庭养老主要来自于家庭成员,机构养老主要来自服务机构,社会养老资源主要来自政府和社会力量兴办的养老服务中心。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保障力度不足的情况下,家庭养老在现阶段具有重要意义。在本次关于养老方式选择的问卷调查中,有 258 名老人选择的是家庭养老,所占比例为 93.8%,由于受到传统思想观念及经济状况的影响,选择机构养老的人数仅为 12 人,而且这部分选择机构养老的老人大都住在镇上的养老院,有时会回家居住一段时间。选择社会养老的老人大部分是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人数较少,仅为 5 人。由此可见,目前在农村主要以家庭养老为主,老年人在年老时希望与老伴及儿女生活在一起,渴望获得亲情的关怀与慰藉。
  
  
  
  2、居住情况
  
  在本次调研过程中,农村老年人的居住方式由传统的与子女共同居住转为分而不离的居住方式,当子女成家后便与老人分开居住,但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并没有与子女分开,即分而不离的居住方式较为常见。由下表可知,目前大部分老人选择与配偶居住,其中与配偶居住的老人为 163 人,占总人数的 59.3%,95 位老人选择与子女共同居住,所占比例为 34.5%,其中丧偶或身体健康状况不好的老人所占比例较多,仅有 17 名老人独自一人居住。由此可见,在本村大部分老人同配偶居住在一起,由于老年夫妇长期共同生活,双方的性格及生活习惯都十分熟悉,能够很好的沟通,夫妻双方能够在感情上互相安慰、生活上互相照顾和经济上相互支持,共度安度晚年。而丧偶或身体健康状况较差的老人大多选择与子女同住,主要由儿媳负责照顾老人,因此婆媳关系相处是否融洽影响着老年人的养老状况。
  
  
  
  本村由于大部分老人选择与配偶居住,没有与子女居住在一起,因此笔者还对老人与子女的居住距离问题做了调查。由下表可知,在本村有 95 名老人与子女住在一起,不与子女共居但住在一个村的有 153 人,其中距离较近的所占比例较多,为 43.6%,而距离子女较远,不在一个村的人数较少,仅为 27 人。据调查所知,本村由于村子附近乡镇企业较多,村民的外出流动性较小,大部分村民生活在本村,子女与老人的居住距离总体比较近,但是据了解在本村附近企业务工的多为中年男性,青壮年劳动力大多选择进城务工,外出流动性较强,与子女的居住距离较近,当老人遇到困难时子女能够很快帮助老人,而与子女居住距离较远的老人,则在获得日常生活照料的时效性上较差,当老人遇有困难时无法及时获得子女的帮助,只能寻求亲戚或政府的帮助。
  
  
  
  3、经济来源
  
  据调查发现在农村地区还具备一定劳动能力的老年人大部分会选择继续劳动,使自己有一定的经济收入,从而保证自己日常的基本生活开支,减轻子女的经济负担。在农村大部分老年人都有自己的收入,但是收入水平不高。在本次调查的老年人月收入状况中,每月收入在 200 元以下的有 75 人。根据 2011 年中国贫困线年纯收入 2300 元的标准,目前农村 30%的老年人处于贫困状态;83 名老年人年收入在 2400 元至 6000 元之间,所占比例为 30.2%,58 名老年人年收入在6000 元至 12000 元,而年收入在 12000 元以上的有 59 人,由于本村中老年人大部分拥有自己的土地,有些身体情况较好的老人在村子附近的企业打着零工,因此本村大部分老年人都有收入来源,但是总体来看收入水平仍然较低。
  
  
  
  在经济收入来源上,所调查的 275 名老人中仅有 13 名老人没有收入来源或收入很少,需要依靠国家帮扶,在本村大部分老年人都有养老保险,但是由于养老保险保障水平较低,因此大部分老人经济来源依靠社会养老保险金的人数较少,仅有 27 人,其中 80 岁以上的老人大多选择依靠社会养老保险;有 46 名老人选择遗产或储蓄作为经济支持,并且年长者由于劳动能力有限,选择遗产或储蓄的人数较多。选择劳动收入做为主要经济来源的老人较多,共 94 人,其中年龄越小的人数越多;通过子女供给方式获得经济收入来源的老人有 81 人,其中80 岁以上的人数较多,为 46 人,随着年龄的增加,肌体的退化导致劳动能力逐渐降低,因此需要子女的经济支持。
  
  
  
  
  
  4、日常生活照料
  
  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照料情况同自身的健康状况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关于日常生活照料的调查首先从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开始调查。
  
  
  
  上表反映了农村老年人的健康状况,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越来越差,26 人选择了非常好,65 人选择了比较好,102 人选择一般,其中年轻的老人占大多数;71 人选择了比较差,其中 80 岁以上的老人较多,为 44人;11 人选择了非常差。
  
  健康状况对家庭养老产生影响,身体健康的老年人能够照顾自己的日常生活,对日常的生活照料需求程度较低,养老负担较小。身体健康状况较差的老年人则对生活照料的需求程度较高,需要外界的帮助才能进行日常生活,而子女是老年人的首要选择,子女赡养老人的负担较重。据上表显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许多人都有各种不同程度的疾病,因此老年人对生活照料的需求较为迫切。
  
  
  
  观察上表可知,228 位老人能够获得子女的日常生活照料,占调查人数的82.9%,由此可知大部分老人都能从子女那获得日常的生活照料。47 人选择了子女没有提供生活照料,占调查人数的 17.1%,据了解这部分老人有些是由于子女不孝顺,对老人不管不顾,有些是孤寡老人,没有子女,还有一部分是出于自己身体健康考虑,无需子女进行照顾。
  
  
  
  在笔者所调查的农村地区,老年人大多数都和配偶居住在一起,与子女分开居住的较多,但是与子女的居住距离大部分都较近,日常生活照料主要由配偶或者儿媳承担。102 名老年人选择日常的生活照料主要由儿子(媳)的承担,所占比例为 44.7%;而选择女儿(婿)照顾的仅有 56 人,受封建思想的影响大部分老人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选择让女儿照顾自己的日常生活;有 70 人选择儿女轮流照顾,由此可以看出在农村中有儿女双方共同照顾老人的情形。一般老人患大病的情况下儿女都会在身边轮流照顾,据以上调查可知,在患病期间 60 人选择配偶照顾,所占比例为 26.3%,81 人选择儿子(媳)照顾,人数较多,占总人数的 35.5%,选择女儿(婿)照顾的为 42 人,16.2%的人选择亲戚朋友及邻居照顾,仅有 8 人选择其他人照顾,据调查这部分老年人中有的是因为没有子女,有的是由于子女不孝顺,对老人不管不顾,有的则是因为子女身体有障碍或者身体状况不好等原因无法提供生活照料。由此可以看出当老人生病时其主要生活照顾者为配偶和儿子(媳),一般情况下更多的是由儿媳承担,因此老年人家庭养老模式的变迁过程中儿媳与老人的关系尤为重要。在针对老人经常获得何种方式的生活照顾这一调查中,35.9%的人选择了做家务,30.3%的人选择了购买日常生活用品,21.1%的人选择了给钱,仅有 12.7%的人选择了其他,因此子女主要是通过帮助老人做家务和为其购买日常生活用品提供生活照料的。
  
  5、精神慰藉
  
  精神慰藉是家庭养老模式的内容之一。在农村子女与父母之间及时的交流或沟通重视度还是比较差的。更多的是忽视老年人的情感慰藉需求,大部分人认为只要让父母吃好、身体好就够了。为了深入了解农村老年人的精神慰藉状况,我们主要从老年人是否存在孤独感、子女与老人的交流情况及老年人日常的交流对象等问题进行调查。
  
  
  
  在老年人是否存在孤独感的调查中,许多老人抱怨说在生活中常常有孤独和失落感存在,子女由于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倾听老人的诉说,而且随着家庭关系重心下移,子女的大部分精力都集中在孩子身上,没时间倾听老人的想法,46.2%的老年人认为经常存在孤独感。在对子女与老人的交流情况进行调查的过程中,选择偶尔与子女交流的所占比例为 51.3%,选择很少与子女交流的为 87 人,所占比例为 31.6%,6.9%的老人选择从来不与子女交流。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长,不便于参加娱乐休闲活动,身边的朋友逐渐减少,平时可交流的人群逐渐减少,此时需要获从家人那里得到关心和帮助。由于多数老年人的子女正处在中年时期,工作生活压力较大,导致子女会忽略父母的精神需要,无法及时给老年人提供精神慰藉,导致他们普遍都存在孤独感。
  
  
  
  对老年人日常的交流对象进行调查时,大部分人的回答是以配额偶为主,选择和配偶进行交流的人数为 116 人,所占比例较大为 42.2%;其次为邻居,27.3%选择将邻居作为自己日常交流对象的老人为 75 人,所占比例为 27.3%,由于调查地区居民所住的房屋紧挨着,居住距离较近,邻里之间经常相互帮助,生活中也经常沟通交流。但是选择将儿子与女儿作为日常交流对象的人数较少,仅为18 人和 27 人,由于孩子平时忙于工作和家务,当老人遇有烦心事时大都自己解决,不给孩子添置麻烦,由此可以看出子女对老人缺乏情感慰藉,缺乏时间和精力去倾听老人的想法,无法满足老人的情感需求。
  
  4.2.2 养老现状的总结
  
  通过农村老年人养老现状现阶段的调查,农村的主要养老模式是现阶段为家庭养老模式。但是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和实施,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的变化将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农村老年人的养老状况不容乐观。
  
  首先,从老年人对养老方式的选择及居住情况来看,大部分老人选择与子女分开居住自己在家养老;其次,经济来源方面,大部分老人依靠种地获得,近年来随着土地总量和人均耕地占有量逐渐减少,机械化耕作、种子、农药、化肥等生产成本的提高,土地收入在逐渐减少,土地的保障功能在逐渐弱化,传统的依靠土地进行养老的模式在不断变化,需要配合其他收入来源共同养老。再次,生活照料方面,老人随着年龄的增加身体状况越来越差,“配偶”和“儿子(媳)”是生活照料最主要的提供者,女儿只起辅助作用,但是照料次数较少,仅当老人患病时照料的频次才会增加。最后,目前在农村老年人普遍孤独感较强,他们大多从配偶、邻居或亲戚朋友那里获得情感慰藉,与子女的情感交流较少,加之平时参加的娱乐活动较少,情感慰藉渠道较少。随着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家庭结构核心化、小型化发展,照顾老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传统的单纯依靠子女进行家庭养老的模式在不断退变,但是现行的社会保险水平较低,养老机构发展不健全,社会还无法完全承担农村老年人的养老任务,家庭养老模式仍将持续存在。
  
  4.3 传统农村家庭养老模式的变化及新型家庭养老模式的形成
  
  4.3.1 传统农村家庭养老模式的变化
  
  养老模式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产生变化。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我国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
  
  经济支持方面,土地在传统的家庭养老保障中具有重要作用,老人由于经验丰富,在家中具有重要的社会地位,能够获得满足其生活的经济来源。目前农村的土地保障功能日益弱化,农业生产资料成本居高不下,居民的生活成本也在日益增长,仅靠土地资源以难以满足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因家庭养老的经济支持除了土地外,还需要家庭、社会的支持,应当通过购买社会养老保险和社会服务的形式实现家庭养老的保障作用。但是养老保险金是在年轻时缴纳的,与缴纳的数量有关,不同的行业之间养老保险金缴纳水平不同,积累的数量也就不同,养老保险仅够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要,要想享受更好的服务,通过购买社会服务的途径来满足自己的养老需求,相对而言比较困难,因此家庭养老模式中应以子女的经济支持为主,同时还应当依靠政府、企业及社会组织等提供的支持。
  
  生活照料方面,由于现在子女数量较多,几代人也是共同的生活在一起,从而家庭是可以为老人提供充分的养老保障。但是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农村独生子女和少子女的家庭也在日益的增多,传统的大家庭纷纷解体,使得家庭规模朝小型化趋势发展。子女数量的缩减,意味着照顾老人的负担加重,使得家人很难独自完成照顾老人的日常生活,城市化进程中劳动力流动速度的加快也导致子女与父母见面的机会减少,无法承担照顾老人的职责,因此家庭养老模式应当从传统的仅靠子女照顾老人的模式转为子女照顾兼依靠亲戚或家政服务的模式。当老人生活能够自理时,可以选择自我养老与家庭养老相结合,平时子女也应为老人提供相应的照顾,当老人生活不能自理时,应以家庭养老为主,子女需承担照顾老人的责任,同时也可以通过雇佣亲戚或购买家政服务等形式来满足老年人的各种需求,但应以子女照顾为主。
  
  在精神慰藉方面,目前老年人的情感交流对象在不断扩大,交流对象逐步由仅同子女交流扩大至同朋友、邻居及其他人群。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中,在“养儿防老”观念的影响下,老年人主要同子女进行情感交流,唯一的精神寄托者来自配偶或家人,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子女陪伴老人的时间越来越短,精力有限,老年人便会选择同朋友及同龄老人进行日常交流,他们会自发的组织并参加社区活动,在活动中寻找自己的乐趣,彼此之间相互关心、相互交流,合理安排自己的晚年生活。
  
  4.3.2 新型家庭养老模式的形成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在不断变化,养老保障功能受到削弱。面临这一状况,许多学者认为只有发展社会养老才是解决我国养老问题的根本途径,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最终会被社会养老模式取代。笔者认为,家庭养老模式不会被社会养老模式彻底取代,此模式会随着家庭的存在而存在,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会随着现代社会的转变逐步发展为新型的家庭养老模式,农村地区的现实状况和传统的思想观念导致新型家庭养老模式依旧是其主要的养老模式。于秋华(2006)指出在家庭内部,真正潜移默化发生变化的是传统的家庭养老向现代的家庭养老的转换。①传统的家庭养老主要依靠家庭或其他亲属进行养老,而当今的家庭养老模式中养老经济资源的提供者主要为核心家庭成员,并且核心家庭成员照顾老人日常生活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节假日探望、生病时护理和情感上保持密切联系,给予老人精神上的关怀和安慰。因此,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将逐步过渡至新型的家庭养老模式。
  
  根据学者的界定以及本文的调查研究,新型家庭养老模式是指经济资源主要来自子女和具有血缘关系的亲属,生活照料资源和情感慰藉资源既可以来自家庭成员,也可以通过购买社会服务的形式实现,是一种以家庭为责任主体购买社会服务的养老模式。新型家庭养老模式导致养老责任主体和执行主体分离,家庭承担经济责任主体,家庭或社会承担执行主体,实质仍是家庭养老模式。新兴家庭养老模式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在经济支持上,养老经济来源由传统的与整个家庭混合在一起,转变为由老年人自己、子女和社会分别负担养老经济支持,以及三方结合负担养老经济支持的方式,经济支持的提供者不在局限于儿子,也可以是女儿。
  
  在生活照顾上,也由完全依靠家庭成员转变为社会服务机构与家庭成员共同服务的照料方式,以家庭为单位向社区、社会购买养老服务来满足老年人养老需求的现代日常生活照料方式应运而生。随着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来袭,老人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独生子女家庭日益增多等诸多因素使家庭生活照料资源紧缺,导致家政服务和养老机构的兴起,使老年人的生活照顾和疾病护理事务逐渐从家庭向社会转移,如老年人通过家庭购买家政服务,一方面可以获得上门服务,满足自身养老需求,另一方面又可以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失业群体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培育托老所、老年公寓等机构,可以使老年人得到比较细心、全面、专业的护理和日常照顾,但是这些服务的费用需来自家庭。
  
  在精神慰藉方面,老年人的交流对象不在局限于家人,逐渐扩展为朋友及同龄老人,精神慰藉的途径日益增多,他们自发组织并积极参加社区活动,通过参加社区娱乐活动使自己的心情舒畅,在活动中消除孤独感及失落感,通过与其他老人相互交流,满足其自身的精神慰藉需求。
  
  与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相比,新型家庭养老模式打破了所有养老资源均由家庭成员提供的局限性,而且融入了新元素,丰富了我国家庭养老模式的内涵,也拓展了家庭养老形式。这是社会分工、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在农村我们要大力发展新型的家庭养老模式。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