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区域经济学论文

山东省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研究(2)

来源:学术堂 作者:朱老师
发布于:2017-04-10 共5063字
  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回归依次检验生产性服务业与区域经济绩效的关系模型1(1)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结构的关系模型1(2) 以及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结构共同影响区域经济绩效的模型1(3) ,来验证假设H1,所得结果见表1.
  
  制造业结构的中介效应
  
  由表1可以看出,通过依次检验3个模型,发现模型1(1) 生产性服务业显着正相关与区域经济绩效(β = 0. 102,< 0. 01) ; 模型1(2)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结构有显着正相关关系(β = 0. 145,< 0. 01) ; 而模型1(3) 中制造业结构与区域经济绩效有显着正相关关系,而生产性服务业与区域经济绩效关系也显着。据此,可以得知制造业结构在生产性服务业与区域经济绩效中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重为:0. 563* 0. 145 /0. 102 = 80% .由于比重相对较高可以认为假设H1得到证实。
  
  2、技术水平和生产性服务业比重的调节效应
  
  温忠麟(2005) 提出,当自变量和调节变量都是连续变量时,可以用带有乘积项的模型进行层次回归来分析变量的调节效应①。本文据此建立层次回归分析模型来检验制造业结构对经济绩效的主效应,以及技术水平和生产性服务业比重对主效应的调节作用。模型2(1) 首先检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结构对经济绩效的作用; 模型2(2) 和模型2(4) 依次引入技术水平和技术水平与制造业结构的交互项,验证技术水平对制造业结构与经济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 模型2(3) 和模型2(5) 则依次引入生产性服务业比重和生产性服务业比重与制造业结构的交互项,来验证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结构与经济绩效关系的调节效应。所得结果见表2.
  
  技术水平和生产性服务业比重调节效应实证效果
  
  模型2(1) 中,制造业结构正相关与经济绩效 (β = 6. 509,< 0. 01) ,表明技术密集型制造业比重的提升,能通过改变制造业结构及增长方式提升区域经济绩效。通过模型2(2) 和2(4) 结果比较,发现模型2(4) 引入技术水平和制造业结构交互项后变大,表明技术水平发挥了调节效应。因此,在高技术水平下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结构能促进经济绩效的提升,假设H2得以证实。而通过模型2(3) 和2(5) 结果比较,同样发现,模型2(5) 在引入生产性服务业比重和制造业结构交互项后变大,说明生产性服务业比重同样发挥了调节效应,表明生产性服务业比重提升可以增强制造业结构优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因此假设H3也得以证实。
  
  四、结论和启示
  
  通过以上研究,证实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能显着提升区域经济绩效,这与前文所列文献结论保持一致。同时发现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结构呈显着正向关系。此外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由于与技术水平和生产性服务业具有高度的关联性,能把技术、知识等生产要素物化为高端生产力,从而形成生产性服务业通过制造业结构优化提升区域经济绩效的作用路径。因此,山东省应加强对现代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技术装备业、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以及生物医药制造等高端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投入,充分利用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融合促动作用,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进而促进制造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从根本上提高区域产业竞争力,实现山东省经济快速稳定增长。
  
  此外,由于技术水平在制造业结构作用于经济绩效过程中发挥着调节作用,因此随着技术水平的提升,技术密集型制造业推动区域经济绩效的作用会大为增强。而山东省作为环渤海地区技术市场活跃、制造业高端的区域中心,有条件也应该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提升科技创新水平,推动科技强省战略的顺利实施。
  
  最后,生产性服务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可以体现一国或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水平,同时由于生产性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紧密的关联性,导致生产性服务越来越多地嵌入到制造业价值链中,通过制造与服务的融合发展改善和优化制造业结构,进而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因此,山东省应继续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步伐,努力提升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充分利用生产性服务业与高端制造业的协同,实现区域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