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河北省发展现状及在京津冀一体化中面临的突出问题
3.1 河北省发展现状。
河北省是人口大省,但是经济水平却远远落后于京津,要想更好的说明河北省在京津冀一体化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就必须先了解河北省的基本现状,下面主要以河北省的地理人口环境和经济水平两个方面进行对比说明。
3.1.1 河北省在京津冀一体化中的地理人口环境。
京津冀区域包括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和河北省的 11 个地级市,是我国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北方的经济核心区。从左图可以看出河北包围京津,京津处在河北的怀抱中,河北拥有地理优势,可以承接北京的产业转移所带来的好处。京津冀地区以平原为主,地形平稳。河北地区有富饶的矿产和金属资源,并且河北各市拥有自身的区位优势。北京、天津、河北三地人口基数庞大,有 1 亿多人,土地面积有 21.6 万平方公里。京津冀三地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历史渊源深厚、交往半径相宜,完全可以融合,协同发展.京津冀各地总面积和人口数北京、天津较河北来说人口密集度高,北京的人口压力较大,河北在京津冀一体化中的发展和实现有利于对北京、天津等特大人口城市进行人口疏散,从而减少京津的压力。
环境方面也是对河北省来说至关重要的一面,这里主要以自然资源为主展开说明。
河北的主要能源、黑色金属矿产基础储量较北京天津蕴含量多。而且北京仅有煤炭和铁矿等能源矿产,其他能源矿产几乎没有。天津在石油、天然气、煤炭方面有一定的储量,但较河北来说还是较少。河北的主要能源、黑色金属矿产基础储量是相当丰富的,在全国范围来看,河北也是能源矿产的储量大省。因此,在京津冀一体化过程中,河北势必要对北京和天津的能源矿产需求进行必要的供给和输送。
北京和天津在主要有色金属、非金属矿产基础储量上微乎其微,而从全国范围来看河北省的菱镁矿、硫铁矿、磷矿占比较大,储量比较丰富,但是其他的矿产储量则占比不大。因此,在全国范围内来看,京津冀对有色金属、非金属矿产储量上仍需要其他省份的供给,尤其是对京津来说,需求是更大了,其实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让河北产生压力。
以上就是对河北省地理人口环境方面的基本介绍,当然介绍的不是很全面,但是可以基本了解河北在京津冀乃至全国范围内的大致现状,从而为下文河北省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方面提供了一定依据。
3.1.2 河北省在京津冀一体化中的经济水平。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被提升到国家重大战略层面,京津冀三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巨大差距是需要引起足够重视的。以前河北在支持北京天津等中心城市发展的同时得不到同等的补偿,在整个京津冀城市群中河北在塌陷。从以下数据中更可以清晰的了解河北在京津冀中的经济水平处于什么状态。
京津冀三地在2007-2012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情况,从总量上可以看出,河北省 GDP 各年的总量是大于京津的,但是在表 3-4 中又可以看出在人均 GDP 量上,河北是远远落后于京津的。而且河北的人均 GDP 不仅落后于京津,而且低于同期全国的平均水平。因此从以上两个表可以看出,河北的经济发展水平是落后的,要想真正的实现京津冀一体化,在经济发展方面也要不断的推进。
在 2012 年京津两市地区生产总值之和占京津冀整体的53.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 53.7%,地方财政收入占 70.9%.而同期。河北的固定资产投资、GDP、财政收入分别为 58.3%、46.3%、29.1%.相比之下,河北的投资产出较低,财政收入较少,因此整个的经济水平低下,难以对中小城市提供强力的资金支持和产业支撑。
3.2 河北省在京津冀一体化中面临的突出问题。
河北省要真正的和京津实现一体化,就要深刻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从问题出发,找到根源进而寻求解决的对策。河北省在京津冀一体化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3.2.1 经济发展缺乏创新动力。
创新是发展进步的灵魂和不竭动力,也是经济转型的核心内容。在京津冀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需要创新,不仅是知识的创新也包括机制体制的创新,从而提升京津冀整体的持续竞争优势,促进京津冀走上创新发展集约型现代发展道路。
但就京津冀三地现状来看,河北创新能力远远落后于京津,京津是高科技和创新人才的聚集中心,而且全国许多顶尖大学和科研机构都聚集京津。未来的竞争需要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来源于人才,所以河北的经济发展需要人才,需要创新。
但是人才的缺乏也是河北现在面临的问题,从以下表中可以看出人才聚集的高等院校在京津冀三地的拥有量。
以拥有的高校数为指标,河北在京津冀中所占的比重最大,在全国也占到了 4.5%,但是在 211 和 985 高校中河北拥有的高校数仅为 1所。而 211 和 985 高校代表的是国家的顶尖学府,培养的是最优秀的人才,全国最顶尖的科研水平存在于 211 和 985 名校,同时国家的高校项目经费也大多分配给 211 和 985 的名校,创新需要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撑。因此,就高校在京津冀的分布情况来看,河北在创新方面是处于劣势的。
一个地区的创新能力也可由它的科研经费和专利授权数体现出来,下面就以下表数据来反映京津冀三地发明创新能力的比较。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河北的R&D人员和R&D经费比北京略高,但是低于天津。但是在 R&D 项目数、专利申请数、有效发明专利数方面都远远落后于京津,因此从此方面也可影射出河北的创新能力较京津来说差距还是很大。
河北的专利授权的总数少于京津,并且京津的专利授权数占据的京津冀的绝大部分。就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分类来看,河北的专利数仍然是落后的。因此,河北就专利部分来说,创新水平还是有待提高。
3.2.2 产业结构不合理。
京津冀要想实现完全的互利共赢,使要素资源达到最佳配置,就得合理进行产业分工,优化产业结构。但是在整个京津冀地区经济联系比较松散,缺乏比较基础之上的产业合作。就河北来说,第一产业不稳,第二产业不强,第三产业不足,重工业原材料工业比重较大,并且产业技术水平低,管理创新力度不够。
以下主要从京津冀三地的产业结构出发,来阐述河北省的产业结构问题,进而提出在京津冀一体化中河北应进行的产业调整。
京津冀三地的第一产业都占比最小,但是相比于京津,河北的第一产业还是达到 10%以上,河北的第一产业对京津有一定的支持力度。
北京主要以第三产业为主,产业结构为"三二一"模式。天津第二产业占比最高,但是和第三产业的差距很小,并且第三产业有上升趋势。河北的第二产业占比最高,第三产业有很小的上升趋势。纵观整体来看,京津冀三地的产业结构有趋同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资源在京津冀地区内的合理流动,限制产业集聚效应。
3.2.3 河北省和京津的公共资源差距大。
公共服务是实现社会基本平等和稳定的基础.京津冀三地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较大。北京集中了全国最为优质的教育、医疗等资源,是全国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京津冀一体化应解决公众普遍关注的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和社会保障等直接关系"民生"的公共服务不足问题。同时京津冀之间基础设施的差距也应引起足够的关注。下面主要从教育、卫生和社会服务、社会保障以及基础设施四个方面来说明河北省和京津公共资源的差距之大。
1、教育方面。
从上表可以看出北京天津的教师资源要多于河北,只有在中等职业学校北京的生师比是大于河北的。而天津的生师比都是小于河北的。因此从教师资源方面来说河北的教师资源是落后于京津。
2、卫生和社会服务。
河北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数要少于北京,并且京津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总和要占到京津冀的 60%以上,河北是人口大省,而京津是市,土地人口差距大,但河北所拥有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却少。从社区卫生服务站方面来看,北京的服务站数量也要远远大于河北和天津,同样北京天津的服务站数量总和也占到京津冀的 70%左右。因此,从卫生和社会服务方面,河北与京津的差距是巨大的。
3、社会保障。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4 年),2013 年北京、天津、河北的城镇人口分别为1825 万人、1472 万人、7333 万人。在这样的城镇人口基数下来说明。
在 2013 年北京、天津、河北的城镇人口分别为 1825 万人、1472 万人、7333 万人这样的人口基数下,北京的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还要多于河北。虽然天津的参保人数少,但是相比于 1472 万的城镇人口基数来说比例还是远远大于河北。从基金收支情况也可以看出,北京的基金累计结余要大于天津和河北,河北大于天津,但是考虑到城镇人口基数,天津城镇人口的平均累计结余也要远远大于河北。因此,河北的基本养老保险方面是远远落后于京津的。
在北京、天津、河北的城镇人口分别为 1825 万人、1472万人、7333万人这样一个基数下,北京天津河北参加失业保险的比例分别为56%、19%和 7%.可以看出,北京天津的参加失业保险的比例要远远大于河北。从基金收支情况可以看出,北京天津河北的人均基金收支结余分别为 750.7 元、668.5元和 168.0 元。可以发现京津的人均基金结余是远远大于河北的。因此,河北在失业保险方面是落后的。
在北京、天津、河北的城镇人口分别为 1825 万人、1472万人、7333 万人这样一个基数下,北京天津河北参加生育保险的人数所占的比例分别为 48%、17%和 9%.可以看出北京天津参加生育保险的比例要远大于河北。从基金收支情况来看,北京天津河北的人均基金收支结余分别为 200.0 元、120.9 元、22.6 元,可以看出京津的人均基金收支结余是远大于京津的。因此,河北在生育保险方面是落后的。
4、基础设施。
北京在年末公共交通车辆运营数、公共交通客运总量、出租汽车三个方面均远远多于天津和河北,在运营线路总长度方面略高于河北和天津。而且北京天津在公共交通车辆运营数、运营线路总长度、公共交通客运总量、出租汽车四个方面的总和均占到京津冀总和的 60%以上。从上面的数据分析可以得出,河北和北京天津在城市公共交通方面的差距还是挺大的。
北京的乡市政公用设施水平中除了人均道路面积方面小于河北,其他方面都大于河北,甚至在供水普及率、燃气普及率、绿化覆盖率、绿地率方面均远远大于河北。而天津的乡市政公用设施水平中除了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和绿地率两个方面小于河北,在其他方面都是大于河北的。从以上的数据分析中可以看出,河北的乡市政公用设施水平是低于北京天津的。
从上面四个方面来看,河北在公共资源方面和京津的差距是巨大的。
3.2.4 河北省污染问题突出。
近几年我国的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而河北的污染问题尤为严重。近期环保局通报全国74个城市的空气质量状况,空气质量较差的前10名城市分别是保定、邢台、石家庄、唐山、邯郸、衡水、济南、廊坊、郑州和天津。可以看出空气质量较差的前十名河北占了 7 个,河北俨然已经成为污染大省。,而近几年雾霾的源头之一就是河北的产业结构和煤炭燃放。河北成为京津冀的污染源关注点。
下面主要从具体数据体现出河北污染问题的严重性。
河北在废气中二氧化硫的排放量仅次于内蒙古和山东,为128.47 万吨;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全国最高,为 165.25 万吨;烟(粉)尘的排放量为全国最高,为 131.33 万吨。从以上的排名和数据中可以看出河北的空气污染程度已经到了极其严重的地步,必须要找到根源,采取相应策略。
石家庄除了臭氧的平均浓度略低于北京,其他所有污染物的平均浓度都要大于北京天津。2013 年石家庄空气质量达到极好于二级的天数仅为 49 天,远远低于北京的 167 天和天津的 145 天。从此表可以看出,石家庄空气质量恶劣。
从以上两个表可以看出河北环境恶劣的严重程度,京津冀要一体化发展,环境治理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河北以重工业为主,重工业的进行主又要依托大量的钢铁、煤炭、水泥等等。河北的空气污染也直接影响到了京津地区,北京的环境问题有一部分也是因为河北污染物的区域间传输引起的。
3.2.5 河北省中小城市吸纳能力弱。
河北省有 11 个经济发展水平不一的地级市,整个河北省的区域协调性没有得到足够的发挥,先进市对落后市的辐射和带动力不足。河北省有许多中小城市经济发展落后、规模小而且整体实力不足。经济的落后导致公共设施的不足,公共设施的不足导致人才资源的外流,进而中小城市的吸纳能力就更弱。
河北省内各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一,但是从各地 GDP 和人均 GDP 可以看出保定市、张家口市、衡水市、邢台市、邯郸市是人均 GDP 均低于30000 元,是中小城市,经济发展落后,经济的落后最终导致中小城市吸纳能力弱,优质资源和人才外流。先进企业和单位也不远进驻。因此河北要想实现京津冀一体化,中小城市的发展不能落下,必须齐头并进,对中小城市加大扶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