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章 东北三省区域经济差异实证分析
为了缩小东北三省区域经济的差异,促进区域经济健康协调发展,首先要对区域经济差异的现状有一个量化的分析和了解。本章主要就是从单一指标和综合指标分析入手,研究东北三省区域经济差异。其中单一指标是以 1978 年到2013 年东北三省人均 GDP 为基础,研究省际间区域经济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综合指标是以人均 GDP 和人均地方财政收入等13 项指标对东北三省各市(黑龙江省数据不包括大兴安岭地区,吉林省数据不包括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差异进行了因子分析。
3.1 东北三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现状分析。
2013年,辽宁地区生产总值为27077.7亿元,同比增长8.7%,人均生产总值为61686元。吉林地区生产总值为12981.5亿元,同比增长8.2%,人均生产总值为47191元。黑龙江地区生产总值为14382.9亿元,同比增长8%,人均生产总值为37509.3元。改革开放以来到2013年东北三省区域GDP和人均GDP趋势图分别如下图3.1、图3.2所示。从图3.1中可以看出1992年以后,东北三省区域GDP开始快速增长,尤其是2004年后增长速度快速提升。
辽宁经济总量要高于吉林和黑龙江很多,三地经济发展存在着明显差异。
1992年以后,东北三省区域人均GDP开始快速增长,尤其是2006年后增长速度快速提升。辽宁人均经济总量要高于吉林和黑龙江很多,吉林高于黑龙江人均经济总量,三地经济发展存在着较大差异。
3.2 测度方法与指标选取。
3.2.1 测度方法选择。
目前学术界对区域经济差异问题的测度方法选择上,主要可以分为直接测度法和间接测度法。结合国内外研究文献可以看出,很大一部分是从间接方法来测度区域经济差异的。如果采用直接测度法来测量区域经济差异的话,在选取数据指标方面存在有相当大的困难,因此,结合实际情况,本文也采用间接测度法来测度东北三省区域经济差异。
对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测度方法通常不同的学者采用的方法也不尽相同,比较常见的有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法、因子分析法或者空间自相关分析法以及灰色系统关联度法等,同时也可以按照选取指标的角度不同,可以将这些方法概括为单一指标和多指标体系法这两种不同角度的分析方法[42].本章采用的单一指标主要从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两个方面来阐述区域经济差异,多指标运用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来量化区域经济差异。
其中绝对差异法通常采用极差、标准差和平均差3中方法来测度区域经济差距,相对差异法主要采用级值差率、基尼系数、洛伦兹曲线、变异系数、加权变异系数和泰尔系数等方法来测度这些区域经济差距。本文结合东北三省的实际情况采用变异系数和泰尔指数两个方面来阐述东北三省区域经济差异。
3.2.2 测度指标选取。
(1)测度指标选取原则。由于不同的学者对区域经济差异的理解也不尽相同,这样一来导致了测量区域经济差异所采用的指标也有很多,不同的人选取的指标也不相同,但指标的选择一定得遵循以下3 个原则。
第一,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体现在所选取的指标能在本质上分反映区域经济差异的内涵,原始数据的搜集要从可靠的官方渠道取得,采用科学的方法来分析和处理数据,这样才能够保证得出的结果具有非常的可靠性以及很有力的说服力。
第二,重要性原则。通常区域经济差异的测度指标有很多,但是没有必要把所有的指标都选择作为评价差异的指标,一般都是选择一些相对重要的指标来反映区域经济差异的。
第三,可比性原则。所选取反映经济差异的指标一定能够量化,这样才能在区域内部进行比较,从而使指标具有可比性。否则,选取的指标就失去了其量化分析的意义。
(2)测度指标选择。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综述的分析来看,对区域经济差异测度的指标也是十分的多,但总体来看,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指标。一种指标是从单一因素考虑即单一指标,另一种是从多因素考虑即综合指标。
单一指标的选择主要由人均GDP、人均GNP、人均NI等这类可以反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本文的单一指标就选择人均GDP这种直观性指标,用来表示东北三省区域经济差异。综合指标的选择不仅要注重经济增长的因素还要考虑到发展的因素,即同时注意经济增长的质和量。选择这类指标时需要在科学性、重要性和可比性这3个原则的指导下,选择相应的指标体系 .
3.3 东北三省区域经济差异单一指标分析。
由于人均 GDP 能够很大程度上反映人均意义上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这种现象,这样一来人均 GDP 这一个指标经常被用来测度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程度。接下来本文从区域经济差异的单一指标这么一个角度入手,用来研究东北三省区域经济存在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
通过查阅 1979 年到2014 年中国统计年鉴可以知道东北三省人均 GDP 数据,在此基础上,通过标准差、变异系数和泰尔指数公式可以分别算出标准差、变异系数和泰尔指数的具体数值。
(1)绝对差异分析。标准差是通常是指所选择的样本数据偏离其平均值程度的一种动态的指标,这样就可以用来表示了样本数据偏离平均值程度。用单一指标人均GDP表示区域差异时,如果标准差的数值越大,则表明了区域间绝对差异较大;反之,说明区域间绝对差异较小。
通过1978到2013年东北三省区域人均GDP可以计算出标准差,并把结果绘制成标准差趋势图。可以看出1992年后东北三省区域经济绝对差异成迅速扩大趋势,2008年后绝对差异又进一步加剧。表明东北三省区域经济绝对差异的存在。
(2)相对差异分析。本文从反映区域经济相对差异的指标中选择变异系数(CV)、泰尔指数(Theil)2 个指标分析东北三省省际间经济差异[43][44].变异系数公式为
通过 1978 到 2013 年东北三省区域 GDP、人均 GDP 和总人口数可以分别计算出变异系数、泰尔指数,并把结果绘制东北三省区域变异系数如图 3.4 所示,泰尔指数如图 3.5所示。从变异系数图可以看出,东北三省相对差异基本上是呈现缓慢下降趋势,从泰尔指数图中看出,除1992 到1998 年波动较大外,其他年份也基本上呈稳定趋势(介于0.005到0.01 之间)。
(3)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结果评价。通过以上分析知道,东北三省区域绝对差异呈现急剧扩大趋势,相对差异基本上呈缓慢下降趋势。东北三省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一致,从谬尔达尔的累计循环因果理论看,辽宁具有良好的经济基础,能够快于黑龙江和吉林经济的发展,在要素流动方面就会产生回流效应,形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而扩散效应又能够使生产要素从辽宁扩展到黑龙江和吉林,带动周边区域的发展。由于在这一经济发展过程中,回流效应大于扩散效应,在回流效应和扩散效应的共同作用下,使得辽宁经济发展领先与黑龙江和吉林,这样就导致了东北三省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