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人生意义建设探析(2)
来源:青少年学刊 作者:王一杰
发布于:2017-03-21 共12632字
在访谈中,大学生对自身“将意义寄于琐事”这一倾向有所觉察,并为此做出了解释与辩护。有人认为这来源于对现实的回归:“我们刚从不知天高地厚的年纪里走出来,发现‘real world',总有点感慨”; 有人则一语道出现实处境:“只有小事才能被掌控”.也有人表示,所谓的“小事”,对个体而言并不一定是小事:“股票上涨了一点我就开心起来了……这对我来说不是日常点滴的小事,( 因为) 钱对我来说是生命两大意义之一”.同时,为细微琐事所进行的辩护,还与对宏大理想的调侃相伴而生:“我也很愿意好好建设祖国、实现民族复兴,但现在建设祖国都需要名校毕业证了啊”.
( 二) 舍“我”其谁: 强烈的自我指向性
意义治疗学派创始人弗兰克尔认为,真正的人生意义总是指向自我之外,人生意义的自我超越性(self-transcendence) 越强,人越能够从中实现和成就自身。[12]我国一项在大学生群体中进行的实证研究也从某一侧面支持和强化了这一观点: 自我超越性强的人生意义可以调节某些不良心理状态,还有利于提高人的自尊。[13]若按照以上的思路,必定对大学生的人生意义建构抱有“自我超越”和“他人指向”的期待。
然而在访谈中,大学生却较少吐露指向他人或外部世界的生命意义; 相反,“自我指向”的特性在对于意义的论述中处处可见,痕迹浓重。“我要发挥我的天赋”、“我只想过安静一点的生活”、“我要周游世界”等以“我想要”为基本主题的人生意义占了多数,而“这样我才能够……”、“所以我才可以……”的自我服务式表述也极为典型。而相比之下,年长者和年幼者的回答则具有更强的他人指向性。其中,中年人的典型生命意义在于为身边的人( 孩子、父母等) 创造好的生活; 中小学生虽然也常常涉及“我想要”的主题,但却比大学生更频繁地提到对外界的贡献( 如“我们活着是为了让世界更美好”)。
有学者将90后大学生“自我中心”倾向凸显的现象理解为自我优越感以及换位思考意识的欠缺,[14]然而与其说大学生的“自我中心”是一种需要被改造的缺点,不如说大学生实际上在以这种方式表达自身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对于“你是否认为你的人生意义过于关注自我”这一疑问,大学生们做出了自己的解答:
“把意义寄托在别人身上,实在太靠不住,我必须在意义这个问题上自给自足……我父母的幸福是我的人生奋斗的原因之一,但是有一天他们会离去; 其他的关系更靠不住,我今天爱一个人,明天感情可能就变了,那我怎么办? 其他人能够成为我的意义之一,但就是之一而已,我自己必须是自己的主要意义来源”(“自我中心”意味着一种“自立自强”,一种对摆脱他人限制、达到“自给自足”状态的渴望)。
“把别人当作意义,对别人也不公平的吧。我就不喜欢家里的老人,总把我当成他们的意义,还有那种像老师觉得他们工作的意义就是学生取得好成绩,但是这个不对( 指这个会加大学生压力对学生不公平)”(“自我中心”来源于一种“将心比心”,来源于对他人“强行”把自己作为意义来源的不满)。
“所有的说别人,实际上也还是说自己。你问一下那些表面上说别人的人,实际上还是在说自己”( 将“他人指向”复归于“自我指向”,尝试在根本上消解“他人指向”的存在)。
总之,与其他群体相比,至少在表现形式上,大学生的意义建构是更为“自我指向”的; 与此同时,对于自身意义强烈的自我指向性,大学生们基于自身的理解与感受,做出了具有启发性的回应。
( 三) 严于悉己: 旁观者与反思者的姿态
人生意义这一议题,与个体对自身的省察和反思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如苏格拉底所言,“未经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人必须对自身的生存形态加以审视,觉察和梳理生命的脉络和走向,方可问津有意义的人生; 卡西尔提出:“人被宣称为应当是不断探究他自身的存在物---一个在他每时每刻都必须查问和审视他生存状况的存在物。人类 生 活 的 真 正 价 值,恰 恰 就 在 于 这 种 审 视中”,[15]也即将对生活的审视上升为存在与意义本身。在人生意义问题面前,人必须反躬自身,在审视与省思中探寻灵感。
大学生正是以旁观自我、反思自我的姿态进行着人生意义的建构。在谈论“意义”的时候,很多人在讲述自己的同时跳出了自己,主动对自身进行一种旁观者的反思:“我的意义基本都围绕着未来的事业,可是我现在还没有事业呢……这样不行,是吗,我得享受生活,我得学会在生活中找意义”;“说了半天,我有种感觉,我的意义都是别人给的,好像都不是我自己想出来的”;“我可能太享受自己的无意义了……这可能和我的性格有关,我的性格……”……相比之下,在参与访谈的其他群体身上,这一特点并不明显。中学生和小学生只负责讲述,不负责归纳,无疑也没有对自己的旁观和反思( 他们的答案也更“切中肯綮”,很少像大学生一样“弥散”) ; 与大学生同龄但没有进入大学学习的人,他们的回答篇幅要比中小学生长很多,但叙述中几乎没有“旁观性”; 中年人在这一点上,也是讲述和抽象总结“并行”的,但他们的抽象总结,并非是旁观自身,而更多地是在抒发对生活和生命历程无针对性的感慨。
原文出处:王一杰. 大学生人生意义建构特点研究[J]. 青少年学刊,2017,(01):3-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