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德义先生哲学研究的主要课题是“一分为三”方法论,并运用“一分为三”方法论研究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研究的过程和结果既是人生修炼,又是文化传承和创新,力图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哲学理论依据。大家在相关论文写作时,可以参考这篇题目为“周德义”一分为三“的研究方法论”的哲学与人生论文。
原标题:人生修炼与文化传承创新-周德义哲学研究价值论
摘要:周德义先生哲学研究的主要课题是“一分为三”方法论,并运用“一分为三”方法论研究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研究的过程和结果既是人生修炼,又是文化传承和创新,力图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哲学理论依据。
关键词:周德义;“一分为三”;人生;文化;和谐
周德义先生是国家公务员,又担任过大学教授,长期坚持不懈地从事哲学研究,先后出版《我在何方:“一分为三”论》、《思辩的哲学》、《哲学的深渊》、《哲学诗语》、《和谐论》、《生命的伦常》等哲学着作,发表哲学研究学术论文五十余篇,主要研究课题为“一分为三”方法论,并运用“一分为三”方法论研究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从中发掘“一分为三”方法论的思想资源。阅读周德义先生的研究成果,深感他特别注重继承中国古代哲学家的关怀性人格和政治家或社会活动家的特质,也许由于身份所致,既具有学者的专业素养,又具有国家公职人员的社会宏观视野。在研究过程中,注重学术性和政治性的融合,注重解决社会生活中提出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内外兼修,即人生修炼和文化传承创新并重,力图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哲学理论依据。
一
周德义先生研究“一分为三”方法论,以人生修炼为要旨,从而寻求人际和谐的平衡点。冯友兰认为:“假使我们要只用一句话,说出哲学是什么,我们就可以说:哲学是对于人生的反思的思想。”[1](P1)用这一命题解读周德义先生“一分为三”方法论研究,切中要义。关于“一分为三”方法论,周德义先生概括为六个命题:“‘一分为三’是一个哲学命题”;“事物普遍是‘一分为三’的”;“‘一’为一个事物的整体”;“‘三’为一个事物所包含的三个方面”;“三个方面之间的矛盾运动,推动着事物的变化和发展”;“‘一分为三’是事物的客观存在,也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最一般规律”.[2](P13-15)关于研究“一分为三”方法论的意义,周德义先生在《我在何方:“一分为三”论》一书封面上写的一段话做了说明:“‘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在何方?’这是自古以来人类不断追寻而又深深困惑的问题。本书从这亘古的疑惑切入,借助传统文化精髓和现代科学研究成果,以‘一分为三’所论及的‘关于构造动态的和谐的平衡态’、‘关于存在状态的转变’、‘关于最佳状态的确认与’适度‘的关系’等论题,对人类自身的定位和对万物的认识找到了新的界定方法和解读方式。”显然,周德义先生研究“一分为三”方法论,是要解决人生定位的问题,并试图由此实现“构造动态的和谐的平衡态”的目标。关于怎样定位人生,他在《天命释怀》一文中说过:“我与这个世界一样,都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空间的特征在于具有长、宽、高三个维度。
首先点(即空间点)是存在的,因为‘我’是存在的。点肯定了空间的存在。由点的延续构成线,由线与点构成面,而面外之点就形成了空间。……时间是线性的,具有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维度特征。”[3](P56)人生定位决定了人生修炼的方式和目标,按时间和空间关系明确人生定位,“对万物的认识找到了新的界定方法和解读方式”.首先,从时间关系上认识人生,即运用“一分为三”方法论认识人类社会的时间关系。周德义先生在《论“一分为三”》一文中指出:“时间是一维的(或一度性)。它总是朝着一个方向流动。但是这种流动,始终是按照过去、现在、将来的顺序流逝的。”[4](P225)这就是运用“一分为三”方法论对时间的认识,也就是说时间是“一分为三”的,在时间关系中明确人生定位,要求立足现实,既对现实负责任,又对历史和将来负责任,从时间的角度“构造动态的和谐的平衡态”,也就从纵向明确了社会和谐的方向。正如***总书记所说:“历史不能选择,但现在可以把握,未来可以开创。”[5]
当今知名哲学家张世英在《站在哲学巨人的肩膀上远望》一文中,摘引黑格尔在海德堡大学讲授哲学史课程开讲词中的一段话,说明哲学对于人生修炼的意义:“一段时间以来,人们过多地忙碌于现实利益和日常生活琐事,‘因而使得人们没有自由的心情去理会那较高的内心生活和较纯洁的精神活动',’阻遏了我们深切地和热忱地去从事哲学工作,分散了我们对哲学的普遍注意‘,’我们可以希望……除了政治的和其他与日常现实相联系的兴趣之外,科学、自由合理的精神世界也要重新兴盛起来‘.为了反对先前轻视哲学的’浅薄空疏‘之风,我们应该’把哲学从它所陷入的孤寂境地中拯救出来‘,以便在’更美丽的时代里‘让人的心灵’超脱日常的兴趣‘,而’虚心接受那针对永恒的和神圣的事物,并以虚心接受的态度去观察并把握那最高的东西‘.……黑格尔的这些话是在近两百年前讲的,但对今天仍有很大的启示意义。针对当前一些人过分沉溺于现实欲求的不良现象,哲学要既面对现实、又超越现实。’超越‘不是放弃,而是高出之意。”[6]张世英所论在于人不能只顾眼前利益,心胸要开阔,既“面对现实、又超越现实”,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是需要哲学思维的。周德义先生所论时间之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三分法,即时间的“一分为三”,为“面对现实、又超越现实”提供了思想方法论。他在《生命的伦常》一书《自序》中讲得很明确:“我只是站在连接历史与未来的现实的土地上,我只是介于传统与未来之间的桥梁,我的思想无时无刻不在过去、今天和将来之间翱翔。”[4](P3)在人类社会历史的长河中,生活在现实中的人,要立足现在,对过去、现在和将来负责任。怎样做到这一点,也是知易行难的。周德义先生在《论无为、有为与不为》一文中认为:“’无为‘、’不为‘是认识总体的两个端点。事事’无为‘,切合规律,是认识的一端;事事’不为‘,无所用心,亦是认识事物的另一端;最难把握的是形形色色的’有为‘.’有为‘之核心是’有‘.’有‘是主观的、积极的、能动的生活态度,’为‘是行动和实践,也就是说,’有为‘是相对于’无为‘、’不为‘的第三种存在状态。实际情况,’有为‘也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类是符合’无为‘规律和客观实际的’有为‘,即是常说的’有所作为‘;一类是违背客观规律的’有为‘,实际上是祸国殃民的’胡作非为‘;还有一类只是’不为‘的代名词而已。任何偏离、违背客观规律的’有为‘都是对人类有害无益的。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譬如,我国历史上的’大跃进‘、’大炼钢铁‘,不尊重自然规律,那是怎么样的’有为‘呢?……要想从’有为‘上升到’无为‘的境界,关键在于力求实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知与行的历史的逻辑的统一。许多人穷其一生,不断地摸索、进取和拼搏,却总是停留在’有为‘的困惑和茫然之中而得不到升华和超脱,过渡到无与伦比的’无为‘之境,究其原因,主要是没能领悟到’无为‘的真谛!”[4](P431)人生不易,在“有为”的三种类型中,符合“无为”规律即富有成效的“有为”,是人生修炼的一种境界,既不是“胡作非为”,也不是“不为”,而是对过去、现在和将来负责任的“有所作为”,从而达到“无为”之境。这就是运用“一分为三”方法论在时间关系上的人生定位,如此则可望“构造动态的和谐的平衡态”,即社会和谐。
近年来西方出现的“政治平庸化”理论认为:平庸过日子,不惹大麻烦,不去碰根本问题,把一切问题都推给过去和未来,得过且过。[7]运用“一分为三”方法论明确在时间关系上的人生定位,是有效克服得过且过,把一切问题都推给过去和未来的政治平庸化问题的思想武器。正如周德义先生在《生命的伦常》一书《自序》中所说:“今天,当我以几十年的阅历和思维审视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和所从事过的事业的时候,我觉得选择、萃取、坚持都是有意义的事情。反省、解剖、批判自己,是人生不可或缺的环节。”[4](P3)这就是立足现实,对过去、现在和将来负责任的人生态度,也是中国传统人生文化的要义。例如,《周易·乾》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之说。再如,《论语》有曾子“吾日三省吾身”的记载。
其次,从空间关系上认识人生和处理人际关系,运用“一分为三”方法论分析解决现实问题,寻求社会和谐的理论依据。“我在何方?”是周德义先生反复思考的问题,他在《关于“世界”》一文中说:“我常常沉思自问:’我在何方‘?”[4](P283)我在和周德义先生探讨“一分为三”命题和“我在何方?”问题的关系时,他说:我在思考自己的位置时,意识到我存在于上下左右之间,即:我不仅存在于过去与将来之间的现实时间之中,而且存在于一定的空间。他在《论“一分为三”》一文中提出:“空间是三维的(或具有三度性),任何物体的体积、位置,都是可以沿着长、宽、高三个方向运动变化的,而且物体的体积、位置以及它们的变化,只有通过一点引出三条互相垂直线上的三个数字(长、宽、高),才能表示和计算出来。”[4](P225)这就是“一分为三”方法论为人生空间定位提供的理论依据。一个人在空间关系上正确认识所处的位置,即在空间关系上明确人生定位,处理好上下左右的关系,从而“构造动态的和谐的平衡态”,也就是通过人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究竟怎样从空间关系上认识人生和处理人际关系,周德义先生在《关于与“一分为三”相关联的一些辩证范畴》一文中提出了三组范畴:一是与事物存在状态相关的辩证范畴:左---中---右,过分---适度---不及,个别---特殊---普遍,前进---静止---倒退;二是与事物运动状态相关的辩证范畴:肯定---否定---肯定(否定之否定),量变---质变---量变,矛盾斗争---协调统一---矛盾斗争,起始阶段---中间阶段---终结阶段;三是与事物相互作用相关的辩证范畴:正---反---和,同一---交叉---并列,认识主体---认识中介---认识客体,决策---执行---监督。[2](P86-98)按照以上范畴相互关系的理论认识和处理人生的上下左右关系,是“一分为三”方法论在认识和处理人生空间关系上的具体运用。他在《哲学的深渊》一书中还举例分析了上述范畴的具体运用:“中庸之道是研究’用‘(庸)’中‘的学问,亦是孔子创立的儒家哲学的基石和孔子终身倡导并始终厮守的立身处世的基本方法。中庸之道又派生出为人之道、为事之道、为学之道等等。中庸是规矩、礼义和法则,是做人、做事、做学问的一个适宜的’度‘.这种’适度‘,就是恰如其分,恰到好处。与此相悖的是’过分‘与’不及‘.”[8](P231)做人做事在“过”与“不及”之间取其“中”,也就是事物三分之中取其适度的一点,凡事不是损害上下左右,而是有利于上下左右,“构造动态的和谐的平衡态”,人际和谐以至社会和谐由此而成为可能。
2002年11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社会更加和谐”.2007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根据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精神,周德义先生着45万字的《和谐论》,2012年8月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他在这部专着中,论述了“一分为三”方法论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与实践价值,认为:“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的,也是统一的。事物都是由’两个极端‘与’中项‘组成的。’一分为三‘的’三‘是’对立面统一为三‘,是中庸、过、不及构成的’三‘,也是’三生万物‘即三极并重的’三‘等等。”[9](P427)也就是说,事物并不是非此即彼,而是在彼此之间有一个中介的,发挥好中介作用,和谐就有了基础。
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社会的时间和空间中,按照“一分为三”方法论准确定位人生,并发挥好相应的作用,也就为社会和谐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