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图书档案学论文 > 图书馆学论文

青年手机阅读电子书籍现状的认识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7-02-22 共5243字

  第四章 青年群体手机阅读电子书籍现状的认识

  手机阅读由于其自身发展的缺陷和现实利益的驱动,使之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娱乐化现象。手机阅读内容的娱乐化即为了达到一定的商业利益,将内容予以软性处理,即以花边性、新奇刺激、煽情的形式呈现,以达到吸引受众关注的目的1.

  对于手机阅读电子书籍的现状,既需要肯定手机阅读电子书籍带来的正面影响,同时对于手机依赖、电子书籍内容的娱乐化等现象要理性看待。

  第一节 手机阅读电子书籍现状正面作用之肯定。

  一、手机阅读电子书籍提升了国民阅读率。

  手机阅读提高了国民阅读率。2015 年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数字化阅读接触率达 58.1%,数字阅读率首次超过传统阅读率。手机阅读的方便、快捷,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全民阅读,提高了国民阅读率。

  二、手机带来了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

  20 世纪原创媒介理论家马歇尔·麦克卢汉提出了"媒介即人体的延伸"的论断,无论是书籍、报纸、杂志还是广播、电视、网络等,都被看作人的视觉、触觉、听觉甚至感觉的延伸。手机带给人的不只是媒介信息获取,更是多重感官迸发的全新感受。

  较之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其他媒体,手机媒体最显著的特征是它高度的便携性、互动性、隐私性、贴身性、网络化及用户的海量性,从而打破了地域、时间和电脑终端设备的限制,使得人们能够随时随地地接收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手机越来越成为受到广泛认同的、传播与互动中的新大众文化的传播媒介。

  手机带给现代人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手机阅读在阅读载体、阅读文本和传播模式三方面的优势,让读者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随时随地拿起手机阅读,海量更新的信息以及以受众为主导的传播模式,让读者可以主动获取自己感兴趣的阅读内容。网络传播改变了传统媒介单项传播的特征,产生了多方向的和多主体的传播,即从过去的 1 对 1 的传播改变为 1 对 N、N 对 N 的多种方式。转载、评论的交互性可以实现读者与作者、读者与读者之间的互动。可以说,手机媒体的出现给阅读带来了视觉、听觉等多重感官的体验,让阅读变得更有趣。

  三、手机和电子书籍娱乐功能的心绪转换效用。

  心绪转换效用是指手机和电子书籍的娱乐功能可以提供消遣和娱乐,帮助人们"逃避"日常生活的压力和负担,带来情绪上的解放感。

  美国学者 C.R.赖特认为,大众传播有提供娱乐的功能。赖特认为,大众传播中的内容并不都是务实的,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为了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例如文学的、艺术的、消遣性、游戏性的内容等等1.提供娱乐作为媒体的功能之一,能充分发挥其"减压阀"的作用,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为面临种种压力的现代人减压。手机的娱乐功能以及电子书籍的娱乐内容能够丰富现代人的精神生活,为处于繁重的学习压力和工作压力的现代人减压。

  手机阅读中的恶搞、解构经典等娱乐化现象是网络青年亚文化的颠覆与狂欢。

  如果说,在大众传媒(以报纸、电视为代表)的时代,年轻人是用传统的手段为自己营造亚文化的圈子和进行身份的确认,那么,在网络的时代,他们则是用网络符号创造一种新的、专属于青年自己的亚文化。青年群体借助互联网进行网络恶搞,以求通过另类的方式获得内心的满足和快乐,而这样一种文化现象事实上也是对压抑与枯燥的生活实际的反抗。

  第二节 手机阅读电子书籍现状负面影响之批判。

  一、"手机人"的媒介依赖症。

  不少传播学者认为,媒介不仅通过它的内容影响人的认识、价值观和行为,一种媒介的出现、使用和普及以及它所形成的媒介工具环境本身,都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人的个性或人格2.早期的学者对电视媒介影响下的一代人作了生动形象的概括。日本学者林雄二郎将印刷媒介和电视媒介环境影响下的两代人加以比较,提出了"电视人"的概念。另一位学者中野收用"容器人"这一形象说法描述了现代人的行为特点。所谓的"电视人"和"容器人",指的是伴随电视的普及而成长的一代。在电视媒介的影响下成长的这一代人,追求感官的刺激,容易跟着感觉走,与在印刷媒介环境中成长的父辈重视理性的思维方式形成对比。他们渴望与外界接触,却不希望对方深入自己的内心世界,内心世界类似于一种"罐状"的容器。

  和电视媒介影响下的一代相比,使用手机的"手机人"内心不是封闭的,手机人更乐于与"半熟人"分享生活。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写道,中国社会是一个熟人的社会,我们的书信、电话的主要对象也都是熟人朋友,社会圈子也基本存在于乡党、同学、朋友之间。然而,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微信等即时通讯软件开始打破这种熟人社会圈,大量"半熟人"闯进我们的生活,形成了所谓的"社群".这些"半熟人"要比熟人更活跃地参与到个人生活中。他们会在你无聊时留下足迹,会在你有意无意分享的信息上点个"赞",当然他们也乐意回复陌生的你发来的寒暄问候。手机使我们的生活变成了一个"社区",这里住着一群彼此之间除了了解一些最表面的情况外几乎一无所知的陌生人。半熟人构成的"社群"是手机上的虚拟的世界, 沉浸在虚拟世界的人对远处发生的事情了解得很清楚,而对自己身边的事却无从知晓。

  媒介依赖论认为,一种新的媒介在社会站稳脚跟后,人与媒介之间就会形成一种依赖关系,这种关系具有双向性质,但相互依赖中较强的一方是媒介,它们主要从传播内容方面控制着人们,人们越是指望收到有用信息,只要他们还没失望,他们的依赖性就越强烈。

  和电视媒介影响下的"电视人"相比,"手机人"这一代对媒介更为依赖。

  这一代人伴随着电脑、网络与智能手机成长起来,善于接受新事物,爱赶潮流;渴望被社会认同,被他人关注,在虚拟的世界里乐于沟通与人分享;手机成为情感宣泄的捷径,是"半熟人"大军的中坚力量;低头沉浸在自己的手机网络里,却很少抬头看看自己周边的现实世界。手机不离手、手机不在身边时会焦虑、碎片时间常用在手机上、能用手机购物就不出门、喜欢用手机发表意见、随时晒照片、手机微博成沟通首选、坐在马桶上玩手机等等。手机使用过度让"手机人"对手机产生了依赖,患上了媒介依赖症。

  二、手机与人的"充欲主义".

  法兰克福学派的成员之一马尔库塞将人的需求划分为真实需求和虚假需求。

  真实需求是指,大众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为自己思考,因此拥有的独立自主的各种真实的活现实需求,例如自由、解放、审美等需求;而虚假需求则指"那些在个人的压抑中由特殊的社会利益强加给个人的需求1.手机作为一种商品,其本身就是人们的欲望追求的对象。不仅如此,手机还是唤起和引发人们新的欲望的媒介,刺激了人们对商品的占有欲和享乐欲。

  按照马尔库塞等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家的观点,当人们的基本的生存需求获得满足之后,人们应当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心个体的精神和自由,而不是一味沉溺于物质的无止境膨胀中2.现实中,不少青年群体对于不同手机品牌的特性、功能以及最新潮流的手机型号如数家珍。他们期望通过与他人区隔开来以显示自身的独特性。因此,青少年关注或购买手机,不仅是一种单纯的消费行为,更是一种生活选择方式。一些商家利用品牌写真和符号意义,在宣传和推销手机产品时更多地诱导青少年的消费欲望而非消费需要,使得青少年的手机消费风潮极易走向另一个极端--感官化和肤浅化。

  近几年,不少青少年对美国苹果公司生产的 iPhone 手机颇为推崇,其每一次更新换代,总能引发全球青少年的狂热追捧和积极消费。除此之外,每年的双十一、双十二已经成为了"全民网购"的代名词。淘宝、天猫、唯品会、京东商城、蘑菇街等五花八门的购物网站、手机 APP,为手机一键式购物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手机创造了一个个消费神话,涌现出了"剁手党"这类人群。

  疯狂的攀比、购物刺激了人们对商品的占有欲和享乐欲。在这个过程中,追求勤劳、节俭、对社会奉献的价值观也可能会发生变化,转向个人主义的享乐和"充欲"价值。诚然,现代技术在给人们带来追求便捷、享受便利,不断满足人们物质需求的同时,无形中也让人们遗失了原本应该拥有的、不可或缺的、甚至是必须坚守的东西,人被物化了。

  三、手机用户的低龄化趋势及童年的消逝。

  尼尔。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一书中描绘出了童年在今天的美国社会迅速失落以及由此对成年所构成的威胁。电视把成人的性秘密和暴力问题转变为娱乐。儿童已经基本上从媒体、尤其是电视上消失了。我是说当他们出现的时候,都被描绘成十三四世纪的绘画作品上那样的微型成人1.手机正在加速儿童童年的消逝。在这个全民低头玩手机的时代,原本天真无邪的孩童们也深受其害。手机成了儿童闲时的玩具,过去童味儿十足的孩童游戏则渐行渐远。

  在网络、手机盛行的大众传播时代,电子媒介侵蚀了童年和成年的分界线,不可避免的对儿童产生了很多负面的影响。手机的使用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从父母手中接过手机玩游戏的低龄儿童不是少数,除了手机上种类繁多的游戏,智能手机功能的不断强化以及不断提高的网络覆盖率,让手机中的信息如潮水般涌向缺乏辨别力的儿童。这个时代很多青少年不喜欢运动,没有其他爱好,更没有时间游戏,他们把所有最美好的时光都交给了虚拟的网络。不仅如此,网络上的一些鱼龙混杂不良信息给青少年群体带来很多不良影响,色情、暴力的游戏、信息不仅不利于青少年的身体健康,一定程度上还促发了儿童犯罪。

  四、一体化的社会和单向度的人。

  法兰克福学派阐释了一体化的工业社会和单向度的人。"众多的现代化孤独的民众选择了认同现状,遵从既定的社会秩序。他们放弃了自己独立的思考和行为,成为没有个性的常人;他们放弃了对现实的反思和反叛,认同现实的合理性,成为"单向度的人"2.人们在媒体提供的娱乐世界中逃避压力,放弃了自己的思考,成为了单向度的人。

  世界著名的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一书中,对使人们丧失思考能力的工业技术进行了批判,表达了对 20 世纪后半叶美国文化中最大变化的探究和哀悼--印刷术时代步入没落,电视时代蒸蒸日上。他在书中表示,由印刷术发明而兴起的文字说明时代已经进入尾声,取而代之的是"叙事时代""娱乐时代"3.

  手机过度娱乐化的使用弱化了读者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意识,成为"单向度的人".手机的世界是一个娱乐的世界,开心消消乐、美图秀秀,一款接一款的手机游戏、APP 让人应接不暇。诚然,单纯浅层次的感官娱乐能对观众起到释放、宣泄情绪和减压的功能,但受众却无法在其中获得任何思想上的共鸣。观众只是娱乐的消费者,而不是作为具备独立思考能力和欣赏能力的主体而存在,换句话说,人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意识受到了严重压抑,成为一体化社会中"单向度的人".

  调查结果表明,以娱乐化的心态看待"电子书籍内容过度娱乐化现象"的青年群体不在少数,并且认为电子书籍内容过度娱乐化对于社会对于他人而言,会产生不太好的影响,但是对自己不会产生什么不好的影响。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戴维森教授于 1983 年发表的一篇题为《传播中第三人效应的作用》中提出"第三人效果"的理论,他认为,人们在判断大众传媒的影响力之际存在着一种普遍的感知定势,即倾向于认为大众媒介的信息对"我"或"你"未必产生多大影响,然而对"他"人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娱乐狂欢过后,人们在笑声中释放、宣泄情绪,舒缓了压力,但是单纯浅层次的感官娱乐却不能使观众获得任何思想的共鸣,人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意识受到了严重压抑。而对于这一切过度娱乐化产生的后果,大多数人还处于一种"对自己没有多大影响"的乐观状态。

  五、审美取向和文化创造力。

  手机阅读内容的过度娱乐化存在严重的理性缺失,不利于形成正确的审美取向,也解构了传统文学的崇高感,损伤了民族的文化创造能力。

  对于恶搞文学作品中的经典形象、低俗的网络小说等,多数人持就当娱乐一下,可以接受的态度。这表明"审丑"现象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美与丑是相对的,其美学意义也有相对性。在高强度的社会压力下,人们需要一种纯粹的娱乐来舒缓情绪、放松心情。

  但被恶搞的文学经典、低俗的网络小说既不能代表中国的先进文化,更不可能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精神力量,无论在何种社会历史条件下,都不可能登上大雅之堂成为社会文化发展的方向与主流。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是人类最终极的目标,也是人类生生不息、代代延续的精神支柱,无论何时,丑都不能压倒美成为审美领域的主宰。"审丑"现象的流行,还会从根本上降低人们的文化价值鉴别力,迷失应有的批判与基本的理性,导致人们精神归属的迷茫,甚至把人引向虚无与绝望,这才是我们需要引起高度警觉的问题1.尼尔。波兹曼认为,有两种方法可以使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奥威尔式的--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另一种是赫胥黎式的--文化成为一场滑稽戏1.从文学的本体论来说,文学显然不是发生于影响人类生活的意图,但是文学一旦被意识到它对人类生活的巨大影响力,便不可避免的有了种种附加功能,因此文学是神圣的崇高的2.手机文学作为一种消费品,在娱乐的背景下,人们对文学的崇高感早已消失殆尽。 能否娱乐大众成为衡量文学艺术作品造诣高低的标准,我们的文化精神在娱乐中岌岌可危。

  为迎合受众而创造的低质、媚俗的手机阅读内容无法带给读者思想和心灵的震撼,失落了道德和理想、价值和意义,最终越来越远离其应有的责任和承担。单纯的感官娱乐过后是精神的空虚,大量低俗文化产品的产生,看起来是一种繁荣,其实在损伤这个民族的文化创造能力。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