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大学图书馆德育功能效果提升探究
【引言】高校图书馆德育工作优化研究引言
【第一章】图书馆德育功能的一般理论概述
【2.1】高校图书馆德育功能发挥的现状调查
【2.2】高校图书馆实施德育教育面临的问题
【第三章】提升高校图书馆德育功能实效性的对策
【结语/参考文献】高校图书馆德育教育成效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三、提升高校图书馆德育功能实效性的对策
(一) 更新高校图书馆德育观念
1. 强化图书馆德育职责观念
高校图书馆要更好的开展德育工作,首先必须转变固有的德育观念,落实其自身的德育职责。只有从观念上进行转变,明确了高校图书馆的德育职责,认识到高校图书馆在高校德育中的作用,才能避免浪费德育资源,从思想观念上来重视高校图书馆德育工作的开展,推动高校图书馆德育功能的发挥。思想观念上的转变,不仅局限于学校领导层面,还包括实际执行者层面,即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因此,要转变观念落实高校图书馆德育职责,一方面要转变高校学校领导观念,从学校领导层面来落实高校图书馆的德育职责,另一方面还要转变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观念,从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自身来强化高校图书馆的德育职责。
高校的一切工作,都以高校领导为核心,高校德育工作也以高校领导来统一领导。
因此,高校图书馆的德育工作,需要高校领导阶层充分明确,统一领导,既要明确自身所应承担的责任,又要明确图书馆所应承担的责任,这样才能将高校图书馆德育工作落实到位。高校应当将图书馆德育工作落入统一领导之下,建立起齐抓共管、落实到位的领导管理机制。如建立起以党政领导为组长,图书馆领导为副组长,图书馆相关部门管理人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对高校图书馆的德育工作进行计划管理,具体落实、分配、协调高校图书馆的德育工作,使高校图书馆德育工作有相应的管理、考评体系。只有在这样的体系下,高校图书馆德育工作才有明确的工作目标和任务,高校图书馆才不会只是一个文献信息借还服务部门,而是一个德育阵地,才会在队伍建设、环境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着力于德育功能建设,将德育工作纳入高校图书馆日常工作之中。
对于图书馆工作人员来说,是图书馆德育工作的实际执行者,必须改变传统的、固有的观念,使图书馆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到自己所承担的德育责任,强化德育意识。尤其在当前我国高校图书馆工作中以文献收集、管理、借阅服务为主的意识下,更应当充分明确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德育职责。一方面,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应当充分树立起育人观念,充分明确德育职责,而不能只认为大学生德育工作只是学校政工部门的事情,图书馆只需要做好图书收集管理和借阅服务就可以了。实际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就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德育职责进行了规定,该规定指出:“高等学校的教师、管理人员和教学辅助人员及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应当以教学和培养人才为中心做好本职工作。”[34]
这一规定充分明确了图书馆工作人员并不只是承担着图书收集、管理和借阅服务工作,在大学生的心理成长和道德品格形成的过程中,也承担着重要的职责,这更需要图书馆工作人员强化德育意识,树立起德育工作思想。同时,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所有工作,都是通过为大学生提供借阅服务来展示的,高校图书馆应当将德育工作融入到借阅服务之中,集思广益,开展个性化服务,充分明白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大学生带来影响,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服务质量与服务意识,为大学生树立起榜样,通过服务来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2. 提升图书馆与学校各部门的协同意识
我国高校德育工作由高校党团部门负责,将德育工作融入到各类教育实践活动之中,整合高校各类资源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最终形成一个覆盖全校各个环节的德育体系。高校图书馆德育工作是高校德育工作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不是独立进行自成体系的工作,应当加强与学校其它部门之间的合作,从而形成德育合力,以取得更大的德育实效。在具体德育工作中,高校图书馆必须与学校党团组织紧密协作,及时了解学校德育工作思路,将学校德育思想充分融入到图书馆的本职工作中,并在图书馆日常工作中了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和变化趋势,及时与学校党团组织进行交流,使这些德育工作的主力部门能更好的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制定出更符合实际情况的德育工作思路。
在调查中发现,我国高校图书馆普遍开展各类活动,包括读书活动、志愿者活动、讲座等,但这些活动的质量并不高,活动宣传力度也不大,学生参与面有所不足,德育实效不大理想。而且很多活动,实际上只是简单的读书活动,并未融入太多的德育内容。
高校图书馆在开展活动时,可以与学校德育工作紧密结合,利用丰富的馆藏资源来开展各种活动,在这些活动中融入信念教育、思想道德教育、人文素质教育,活动形式也可以更为丰富,进一步提高图书馆活动质量,可以不仅局限于读书活动、讲座等形式,还可以是其它一些具有德育意义的活动,如图书捐赠、环境维护等,这些活动都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责任感,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水平,帮助学生树立起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图书馆的德育工作,也可以不仅局限于图书馆工作人员,还可以引入学校党团组织人员,让学校团学工委参与到图书馆德育工作中,建立起高校图书馆德育工作的新机制。
如将图书馆德育工作纳入到学校团学工委工作中,让他们统管高校图书馆德育工作,通过统筹协调和部署,使高校图书馆德育工作更为专业。再如可以在图书馆中设立办公室,让团学工委进驻图书馆,通过专职人员在图书馆举办各类活动,管理图书馆德育工作。
此外,还可以在图书馆设立学生自我管理组织,如读者协会,为学生自我管理建立条件,利用学生的自我管理来自主开展各类活动,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为高校图书馆的德育工作进行补充,丰富高校图书馆德育工作内容和形式。这样既可以充分利用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和人文环境,又可以使图书馆德育工作水平更高,还能更好的把握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提高图书馆德育功能发挥的实效性。
(二) 加强馆员素质建设
图书馆馆员是图书馆开展德育工作的直接执行者,图书馆馆员素质的高低对图书馆德育工作的开展极为重要,因此必须加强图书馆馆员素质建设。
1. 通过学习强化内部素质建设
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言谈举止、仪表风范等都会给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带来直接影响。要加强高校图书馆的德育功能,必须使图书馆馆员在做好传统的图书收藏、管理、借阅服务的同时,还要认识到自身的德育职责,为学生起到良好的榜样示范作用。
一方面,图书馆馆员要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如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学习高校大学生德育工作精神,充分了解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特点等,从思想认识上为图书馆德育工作提供支撑。另一方面,图书馆馆员与学生的直接接触主要通过图书借还工作和阅读指导工作进行,图书馆馆员必须熟练掌握图书馆业务工作技能,为大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以优秀的工作能力来感染大学生。
当前,我国高校图书馆馆员往往都没经过正规的学习和培训,既便是有部分图书馆馆员经过了专业的图书情报专业培训,但在图书馆德育方面还不甚了解,无论是从思想认识还是从实践能力上都有所不足。时代在发展变化,图书馆馆员的素质也应当不断提高,不仅需要专业的图书馆管理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德育工作的知识和技能。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通过各种学习和培训活动,使高校图书馆馆员除了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外,还能掌握与高校大学生德育工作相适应的心理学、教育学、伦理学、政治学、美学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全面提升图书馆馆员的素质,使他们能满足高校图书馆德育工作的需要。
2. 建立开放式的人才队伍
高校图书馆人才队伍有一定的稳定性,不同的图书馆人才队伍,其德育能力有很大的差异。高校图书馆在加强德育功能建设时,必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这样才能更好的提升高校图书馆德育能力。因此,高校图书馆应当建立起开放式的人才队伍机制,除了在现有人才的基础上进行培训外,还应当注意人才队伍的引进工作,引进优秀的德育人才进入图书馆人才队伍之中。而高校图书馆德育功能发挥情况如何,往往由馆员的学历水平、专业结构、年龄分布、性别结构等所影响,高校图书馆应当对馆员人才结构进行优化,分析人才结构中存在的不足,通过人才引进的方法, 来弥补人才结构存在的缺陷,不应当只注意引进优秀的图书情报专业人才,还要注意引进其它学科人才,使图书馆人才结构在功能、年龄、性格方面能合理搭配,力争确保图书馆德育工作队伍结构最优化。
此外,在图书馆德育工作中,还应当建立起竞争机制,除了加强图书馆日常工作的考核外,还应当注意德育效能的考核。这就需要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考核标准和评价方法,全面客观的反映出图书馆馆员的综合素质、德育能力、工作效能。利用竞争机制,来激励图书馆工作人员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提高个人能力,激励图书馆馆员在德育工作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 加强图书馆德育环境建设
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生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图书馆的德育环境如何,直接影响到图书馆的德育工作开展效能,要做好图书馆德育工作,必须加强图书馆德育环境建设。
1. 加强图书馆物质环境建设
图书馆的物质环境是开展德育工作的物质基础,包括如馆舍建筑、馆藏文献、技术设施等等,这些物质环境都能够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赋予其德育功能。在高校图书馆的建设中,无论是其外观模式还是内部布局,都能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他们进行德育。例如图书馆的选址,应当避免噪音等种种污染,应当加强绿化等元素的运用,以优美的外部环境来对学生进行美育。当前很多高校图书馆在建设时,都十分注意生态环保理念的运用,通过优美的馆外环境和配置,来阻隔各种污染,实现人文关怀。
在内部环境上,也应当注意装饰材料的运用和美化效果,如名人字画、哲理名言、盆景花卉等,都能在符合美学原理的同时突出德育内涵,使图书馆内部环境典雅清爽,赋予图书馆以浓厚的文化气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图书馆环境中能感受美,得到思想道德的强化和深化。
馆藏资源是高校图书馆重要的智力资源,能为学生的智力提升提供强而有力的支撑,同时也是重要的德育资源。在传统的馆藏资源建设上,高校图书馆往往只将馆藏资源作为一种智力资源,通过收集、整理、借阅等活动来为学生提供智力资源服务。但实际上,在这些文献资源中,有着丰富的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是人类文明的沉淀,尤其是一些文献资源更具有极高的德育价值。同时,并不是所有的文献资源都有着正确的价值导向和道德观念,一些文献资源虽然具有较高的智力教育价值,但却有着不良的价值导向和道德观念。高校图书馆在文献收藏上,除了注重其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外,还应当注重其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不能只注意其知识价值的运用。只有通过馆藏资源赋予德育价值,才能更有利于陶冶大学生的情操,升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得到心灵的净化,在阅读的过程中去体验情感,获得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2. 注重图书馆人文环境建设
图书馆的人文环境不同于图书馆的物质环境,是图书馆的精神环境,包括如图书馆的办馆理念、图书馆文化氛围等等。图书馆的办馆理念是图书馆本身价值与价值实现途径的体现,只有在先进的图书馆办馆理念中融入德育思想,才能更好的利用高校图书馆开展德育工作。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生的第二课堂,在图书馆办馆理念中融入德育思想,应当以大学生为中心,充分分析在校生的特点,为其提供优质的文献资源,使他们能够获得更多的德育资源。同样的德育内容和目标,并不是只有一本或几本图书才可以实现的,很多不同的图书都可以实现同样的德育内容和目标。在人文环境建设中,应当分析大学生的特点,如一些世界名着,虽然有着极高的德育价值,但由于内容生涩难懂,文字枯燥乏味,大学生并不一定喜欢,甚至在阅读时会产生厌倦感,从心理上拒绝阅读,更不用说从其中获得思想道德素质上的提高,如果其智力教育价值不高,或者可以利用其它图书来替代其智力教育价值,可以不采购这些图书,选择其它一些学生喜欢的,具有同样德育价值的图书提供给学生阅读,这样既能避免馆藏资源的浪费,又可以提高德育实效,起到一举多得的效果。
此外,在一个高校图书馆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会逐渐形成自己特有的图书馆文化,图书馆文化是由馆员和读者所共同创造并逐渐形成的,是图书馆精神文化、环境文化、制度文化等多种文化形成的总和,能直接体现图书馆的精神风貌,对学生的道德准则、行为规范、审美情趣进行影响。[35]
图书馆文化会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这种教育作用的实效性远高于口头上的宣讲或简单的标语宣传,学生在这种文化氛围下极容易获得思想道德品质的提升。因此,高校图书馆应当着力于图书馆文化的建设,注意提升图书馆精神文化、环境文化、制度文化、活动文化等德育内涵,用图书馆文化来感染和号召大学生,提升图书馆的德育功能,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图书馆德育氛围,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并在使用图书馆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四) 在读者服务中融入德育
1. 在图书导读中融入德育
导读又称为“指导阅读”或“阅读辅导”,是图书馆利用自身条件,针对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按照时代特点采用不同方式来吸引读者,影响读者阅读行为和阅读方法,提高读者阅读能力和效率的教育活动。[36]
其实质是根据读者的阅读需要和时代发展,主动向读者推荐优秀图书。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高校图书馆就创设出了导读活动,这种新颖的读书活动提高了图书馆职能的实效性。在高校图书馆德育职能实施的过程中,做好导读工作也有利于提升德育效能,更好的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陶冶大学生情操,帮助大学生塑出健康的人格。
高校图书馆开展导读工作,需要充分了解大学生的具体阅读需求,想大学生之所想。
大学生的特殊年龄阶段决定了其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在这一时期的重要性,是大学生锻炼自己的黄金时期,图书馆馆员应当加强研究,考虑到德育教育的需要,将内容优秀的图书推荐给大学生,使大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能受到潜移默化的德育影响。这就不仅需要馆员了解馆藏文献现状,还应当充分了解读者需求,了解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尤其是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种多样化的需求背景下,导读工作必须不断发展和创新,使图书馆导读工作能更适应大学生的需要。
导读工作的开展,可以有多种形式。一种是利用报纸等形式来向大学生推荐优秀图书,引导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如图书馆的宣传栏、墙报、图书馆报等,都可以作为导读渠道,向学生推荐具有德育价值的名人传记、文学名着以及人文社科等读物,让大学生能利用有限的时间来重点阅读。再如可以利用重大活动来进行导读活动,如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国庆等,都可以开展导读活动,向学生推荐优秀的德育书籍,使学生通过阅读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此外,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 网络也可以成为图书馆导读工作开展的重要渠道,图书馆利用网络等来向学生推荐优秀图书,利用论坛来促进学生交流读书体会,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等,都能起到很好的导读作用。
2. 在读者教育中融入德育
在读者教育中融入德育,是图书馆德育工作开展最直接的形式。高校图书馆是高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新生入馆教育极为重要,是大学生有效使用图书馆馆藏资源的前提条件。[37]
在传统的观念中,高校图书馆没有必要进行新生入馆教育,学生完全可以自主使用图书馆,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很多图书馆管理人员并不重视新生入馆教育,即使开展新生入馆教育也往往只停留在表面。实际上,新生对图书馆的了解并不足,入馆教育对新生增加图书馆使用的相关知识极为重要,尤其是对图书馆文化的传播极为重要,入馆教育能为大学生合理有效利用图书馆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入馆教育时,除了应当教给学生一些使用图书馆的基本知识外,还应当向学生灌输一些学习的方法和理念,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养。入馆教育应当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入馆教育的方法也应当多样化,而不能只是简单的讲解,可以是视听教育、参观讲解、网络教育等多种方法,入馆教育的内容除了包括借阅流程、资料检索方面的内容,还应当渗透德育内容。
除了学生的入馆教育外,还应当注意平常的培训教育工作,通过各类培训教育工作来提升大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提升大学生的道德水平。目前很多大学的读者培训教育,往往只是文献检索、电子数据检测培训等,这些培训教育活动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信息意识,训练大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但除了这些内容外还应当加入一定的德育内容,提升大学生的个人修养。
(五) 建立开放式的德育资源利用体系
1. 注重德育资源的开发利用
高校图书馆有着丰富的馆藏资源,这些馆藏资源中除了蕴含大量的知识价值外,还有极大的德育价值。但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中,多注重于利用其知识价值,而对德育价值的利用并不高,尤其是一些政治类、哲学类、心理类图书期刊,这些具有极高德育价值的馆藏资源利用率更低,究其原因,除了大学生对这些资源不感兴趣外,图书馆对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足也是重要的原因。高校图书馆应当加强德育资源的开发利用,建立起德育导向。
在实践中,高校图书馆可以开辟一些专门的德育场所,提供德育文献资源,并通过多种渠道向大学生推荐,也可以开展一些相关活动,让他们认识到阅读德育书籍的重要性,促使其自发主动地阅读相关德育文献和书籍。再如,可以开发德育期刊,以图书馆为单位推出德育期刊,向全校师生推出德育内容,包括国家时政、社会热点研讨等,在德育期刊的推出中,还可以纳入德育期刊书目,甚至可以对德育资源进行再开发,为学生提供更为专业、更为深入的信息。此外,德育资源也不仅局限于文字资源,还可以是视频、音频等资源,图书馆可以配备相应的设备和场所,利用视听资料来开展德育,使图书馆德育具有更为直观的影响,从而强化图书馆德育效果。
2. 引入开放式德育机制
德育并不只是图书馆的事,高校图书馆开展德育,也可以不仅局限于图书馆之中,不仅局限于以图书馆馆员来执行。高校图书馆开展德育,最终的目标是要将大学生培养成品德高尚的人。在美国高校德育中,极为重视社会实践,德育也不只是理论层面,还通过很多实践来使学生了解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38]
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能使高校图书馆德育工作取得更好的实效。在高校图书馆德育工作中,可以引入学生来参与图书馆德育。例如,可以聘用学生担任图书馆管理人员,可以建立大学生志愿者队伍。聘用大学生担任图书馆管理人员,让大学生参与图书馆管理工作,既能解决一些贫困大学生的生活问题,还可以通过实践工作得到更深的德育,并能形成发散作用,增进学生对图书馆德育工作的理解。建立大学生志愿者队伍,其覆盖面比大学生担任图书馆管理人员更广,能为更多的大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大学生志愿者队伍可以参与一些社会服务,通过实践活动来更深入的了解社会,参与社会生活实践,使大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而不会仅停留在表面。志愿者活动既可以围绕图书馆进行,也可以在校园内进行,还可以走进社会进行,利用这些活动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思想、言谈对个人、对他人、对社会的影响,起到更为深远的教育意义。
此外,在高校图书馆德育资源的建设中,也可以采用开放式的形式,引入学生力量进行。如图书馆可以通过访谈的形式,对大学生进行访谈,了解大学生的专业特点、发展需求、阅读习惯等,从而使高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能更符合大学生的需要。再如可以让大学生参与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的建设,组织大学生来共同建设图书馆馆藏资源,这样既可以避免因图书馆工作人员不足或不了解带来的工作失误,提高馆藏资源建设的针对性,又可以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