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 《财经》杂志的编辑出版特征探究
【第一章 第二章】 《财经》杂志的发展历程与经营状况
【第三章】 《财经》特色研究
【第四章】重要人物的编辑理念
【第五章】 《财经》杂志现状及建议
【结语/参考文献】 《财经》杂志市场化发展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第 3 章 《财经》特色研究
3.1 版块特色
《财经》杂志的栏目分为封面文章栏目,财经栏目、政经栏目、产经栏目、文化栏目五大部分。这五大部分各有特色。
3.1.1 封面板块
众所周知,《财经》杂志是一本以封面文章为特色的杂志,大家每次都很期待封面文章,封面文章也是最能反映当期杂志特色及主旨的标杆性文章。《财经》杂志总体上来说对封面文章的投入相当大,不仅体现在题材的选择和写作的谨慎方面,还有在采访的时候记者们也是分工细致,协调合作,前前后后耗费几个月的时间,封面文章中特别出名的《银广夏陷阱》从开始构思到最后发表,整整耗费一年多的时间。在外面的工作人员们把零零散散的新闻素材采集回来,经由编辑进行编辑工作成最初的稿件,审核之后发表。基本所有符合《财经》杂志新闻价值判断的素材都有可能成为其封面文章。从版面的字数形式来看,《财经》杂志的封面文章大部分是一组字数长达数万的文章,基本会占杂志十几页版面。
3.1.2 财经板块
《财经》杂志核心竞争力的中心点就是我们下面要说的财经版块,财经杂志得以发展和持续的根基也是这个版块。这个版块具体包括一是财经评论文章,位于刊首,一般由胡舒立总编亲自来写。二是资本与金融版块。内容包括了银行、证券、等多个经济金融领域,还有描述香港的股市情况等其他子栏目也同样精彩。三是观点评述版块,不同领域不仅仅局限于经济领域的专家们就一个社会性的话题进行讨论,然后提出自己的建设性的意见。四是财经速览,这个版块其实新闻性偏强,可以弥补其他版块新闻信息量不足的情况,它推出的新版块也很合观众的口味,很是受读者喜欢。
3.1.3 政经板块
我们研究财经杂志不难发现,胡舒立总编有强烈的新闻时政情节,这从他执笔所写的封面文章可以看得出来。政经板块有时事报道这个栏目,国内以及国际上的重大的时政报道基本会在这个版块发表,具有很强的参考及解读意义。第二个是经济学家版块,这是一个为国内外经济学界的专家和精英们提供的一个平台来发表自己的见解。第三个是经济全局,这一听名字就知道是宏观经济的范畴。第四个是市场与法治,就市场上面关于法治的问题,结合一定的事例做出分析,显现出法制的重要性。
3.1.4 产经板块
《财经》杂志的产经新闻栏目是公司和企业,这块涉及一些制造业,这都是影响国家经济的大型企业,财经杂志设置这一板块,是为了它的文章更具有立体性,背景会显得更丰富,内容的多样性也能更加吸引读者。
3.1.5 生活板块
这个版块类正如它的名字一样,跟生活有关,用来引导读者感受生活。接触阅读正文后的疲劳和紧张。有读书、随笔等这样的的精小栏目,信息量短少精悍,每个都属于精品。其中信札是一个新开的栏目,在很多地方有待加强和创新。
3.2 编辑理念和操作
市场流行什么就做什么,造成千文一面,千刊一面。但同时读者市场却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不同利益,不同趣味的读者对媒介的选择会有很大差别。面对越来越多元化也越来越挑剔的读者,办一份给所有人看的杂志无疑是空中楼阁。只有着力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牢牢抓住自己的读者,长久保持自己的优势。
3.2.1 三独特色
首先所谓“独”的特色可能会有很多种理解。无论从新闻媒体扮演的社会角色,还是努力提供一种能够满足读者各种精神需求和文化趣味的特殊产品,都可以找到解释。从整体上看,新闻媒体总是要有一个鲜明的个性,起码它要有时时引领风气之先、让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我们一直说做文章的一个特点是“文如其人”,同样,做杂志,也可以用“刊如其人”来比喻。
当然,说到《财经》杂志的“独”,还有一个大家都比较熟悉的说法,就是我们有“独立,独家,独到”的一个编辑原则。那是杂志创刊不久,几个月之后,我们经营部门的人来说,要做一点市场推广,希望编辑部也帮着考虑一下,怎么概括一个广告词。
我们都是做编辑记者的,对做广告既不熟悉也无兴趣。但是认真想想,总有一些办杂志的追求吧?天天在那么简陋的办公室熬夜工作,总要表达一点内心的愿望吧?我们就很快概括了一下,就归纳了这六个字。
这么多年来,包括读者、采访对象和其他很多关注我们的人,提到这本杂志,都会问到这三个“独”字,特别是第一个,“独立”,总想搞清楚究竟是什么含义。我也可以再解释一下,我们所说的“独立”,总体来说就是我们在讨论《财经》杂志立场的时候,在确定每一篇报道选题、策划的时候,都要时时记住自己是推动现代市场经济建设的发言人。作为追求职业道德的新闻工作者,我们必须在保证新闻操作的真实性、客观性、公正性。
其次从个性方面来说,一个杂志要在市场上保持个性,首先要把发展看作一个过程,而且是不断经受各种各样考验和挑战的过程。形成个性,固然需要媒体自己培养,更表现为市场是不是对你接受,对你认同。《财经》杂志 1998 年 4 月创刊,从最早的月刊,到 2001 年秋天改成半月刊,2004 年秋天改作双周刊,直到今天,一转眼已经走过了整整九年。时间真是过得太快了,为什么快?因为你得静得下心来;而要让心静,就必须心无旁骛,做事情一以贯之,力求精当。
从杂志内容的个性来看,《财经》这些年主要围绕三个方面的话题:
一是对中央的重大经济改革战略决策的配合和深化,进行具有前瞻性的分析报道。例如“十万亿国资走向”、“银行改革大考之年”等报道。我们在处理重大决策性的问题时,尤其是涉及民生,可能会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讨论的题材时,必须坚持新闻的权威性。比如请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谈“十一五”,央行行长周小川谈利率问题,请国家外管局局长胡晓炼谈 QDII 等典型情况。这才是《财经》杂志在海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主要原因。
二是联系国内各种类型的企业,特别是金融企业改革的轨迹,有针对性地进行报道。
三是根据中央建立市场经济秩序和反腐倡廉的统一部署,发挥监督职能,对金融领域的违法违规和经济犯罪活动进行报道。比如近年来的“致命假药”、“股市高处不胜寒”、“上海社保:危险的投资”等。另外我也觉得,要达到你说的那个个性化发展,最好、也最简单的做法就是人活得本色,事干得利索。很多媒体业内的朋友都有过“要坚持”这样的体会,但是坚持,也不能总是在“爬雪山过草地”,也要看到你这本杂志确实在一步步成长,能够赢得越来越多的读者认同。
总之,媒体的个性化发展是需要条件的,要经历创业的艰辛、生存的超越,有时候也靠机遇,但总是要体验乐趣,作为媒体人的职业乐趣,这样才能不断有激情,我始终认为个性就孕育在激情之中。
3.2.2 操作特色
《财经》的读者常常惊讶于《财经》文章对宏大题材的举重若轻、对复杂背景的了然于胸和资料数据的翔实细致。殊不知这些优势的取得其实有一个强大、制度化的操作机制进行保证,这种类似企业中的质量保证体系的操作机制,确保了《财经》一贯的高质量,是《财经》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面。
《财经》的操作机制细细分析其实并不是一个成文的规则,而是一套贯穿从选题到采访和写作的高标准,这些早已在《财经》编辑记者中深入人心了。胡舒立谈到《财经》的同事时说道,《财经》有很多自己的价值观念,包括敬业、合作,热爱这个刊物,热爱这个品牌,而且有尊严、热爱职业,这都已经是深入人心的东西。
首先,《财经》认为,财经的范畴内(但不是单纯的经营性财经,而是包含政经、世经的含义,在此范畴内,范围很宽)“凡适合刊登的都刊登”.为此,《财经》舍得投入,并且是不计成本的投入。1998 年7月份第4期杂志的时候,海南发展银行倒闭,《财经》当时决定报道。去海南采访海南路途遥远,费用上万,而且像这种稿子去了也不一定能写得出。当然这篇报道最后还是写成了,作为封面文章发了。《银广夏陷阱》是记者凌华薇经过一年时间的艰苦打磨追踪终于成稿。更多的时候是跟踪了半年、一年写不出稿子,或者是发不出来。在这中间Et是役有成果出来的。最终能够与《财经》读者见面的都是少数精挑细选之作。
比较以图片着称的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一篇成型的报道,刊物相关人员一版要拍上1万多张照片,然后交给照片专门编辑选出 100 张,在正式发出之前,再从这 100张图片中,选出 35 张,注明优先采用。但最后发表的可能是其中的 10 张或 20 张。《财经》杂志虽然创刊不久,但严谨的精神一点不输给老刊。
其次,将每一篇作品都做成精品的敬业精神在《财经》记者中已经深入人心。主编胡舒立即以勤奋和执着着称。一次采访,常常要准备几十甚至上百个问题。最后还必须提一点,《财经》的成功离不开联办及姊妹刊的支持。《财经》与联办旗下其他媒体和研究机构组成了国内少见的完整产品线,这也是《财经》在操作上的一大优势。联办共办有四个媒体,已经形成了即时(和讯网)、每日(《财经时报》)、每周(《证券市场周刊》)到每月(《财经》)的全线覆盖。从处理手法上看,从注重当日新闻的原创发现到注重深度分析,从提供新闻信息到提供咨询服务等信息增值服务,已经比较完备。联办、各家媒体之间,已经形成了在信息、人员和资源上的良性互动关系。
比如《庄家吕梁》即为《财经》记者李箐与《财经时报》记者李巧宁共同采写。写作《银广夏陷阱》的凌华薇在加盟《财经》之前,为《证券市场周刊》的记者,而媒体对于银广夏的质疑又始于供职于联办的分析师蒲少平的长文(此文刊于 2001 年3月的《财经时报》),对银广夏的高速增长和丰厚利润提出了质疑。而《财经》之所以能够推出那么多独家报道,联办强大的人脉关系绝对是一个前提条件。
3.3 报道特色
《财经》杂志的报道可以分为下面几类,一是调查性的报道,对某个事例进行调查研究,把事实呈现出来,通过对比案例得出结论。比如其中一篇封面故事《珠光讼案》,调查时间前前后后为三四个月。二是事件性的报道,就是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作出相应的反应,相应的分析和解释,做出相应的判断。第三个是人物专访,当然了,这里说的任务一定是具有很大影响力的,能造成轰动性效果的人物。这样才能增加内容的权威性,使得杂志的报道显示出与其他杂志不同之处。
3.3.1 调查性报道
《财经》杂志的调查性报道偏重在通过分析一个微观的案例来看到全局的发展,倾向于通过解析一个事例或者公司具体情况来看市场。比如《财经》杂志创刊号的封面文章“琼民源”是一个公司单独的案例,但通过琼民源这篇文章,《财经》杂志由此看出来证券市场存在的所有问题,这很明显是由点及面的问题。在亚洲金融危机这样的大环境大背景下,金融体系其实面临了很多潜在的风险,通过分析不难看出《财经》杂志前期的调查性报道绝大多数放在了金融改革上面,有一期的文章《注水的流年》巧妙地捕捉到了上市公司的利润疑惑点,找到了一些存在问题的漏洞,《海发行创纪录沉没》这篇文章曝光了海南省惟一一家有独立法人地位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存在的一些实质性的问题。曝光了它如何在成立后迅速成为中国首家被关闭银行的全过程。《中创急风险浪不归路》文章记载了中国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是怎样从一个资产达上亿的企业到一个无法支付账款而被强制关闭的惨痛过程。我们都可以从这里面得到教训。
3.3.2 前瞻性报道
《财经》杂志的前瞻性报道侧重于分析概括宏观经济政策及形势。重点在于对行业整体性的分析。翻看前面的杂志,报道更多地关注点在宏观经济以及货币金融政策,例如第一期的《真实利率挑战宏观经济》,而后才逐渐拓展到其它金融经济领域。比如年初的文章《破解电信变局》就是对当时电信拆分的深度报道,之后的《房改迷局》、《信托业清仓》都可归属为前瞻性的报道。《财经》杂志之后的相关报道还有探讨新兴企业的《新经济》以及分析苏南经济发展模式的《苏南寓言》等。对《苏南寓言》这篇文章,《财经》杂志连续采写了一个月,采集来的新闻素材堆成小山,采访直接费用远远高于平时平均费用。这几年,《财经》杂志的前瞻性的报道广受读者欢迎,改变了《财经》杂志以揭黑幕起家的社会形象,在群众中形成较好的口碑。其中影响较大的文章有《农赋之变》、《贫富中国》、《乡权之变》等。
3.3.3 时政报道
《财经》杂志主编具有时政新闻情结,以至于不少人认为应把它归入政经杂志的类别。胡舒立总编认为,报道题材和对象不仅仅局限于经济。《财经》杂志以财经新闻为主,但不会仅仅局限在财经新闻。《财经》杂志的时政报道,一定会想起胡舒立总编的那篇《品味“意外”人选》。杂志社总编胡舒立也成了政治财经新闻的引领者。
3.4 批评特色
“《财经》杂志的成功是一个传奇故事。杂志把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发挥到了极致,杂志的仅仅几篇封面文章就在证券市场上引起反响,开启股市监管时代的先河,在中国媒体的发展史上堪称一绝。” 《财经》杂志的封面批评报道都是期刊编辑深入策划后出炉的,将每期杂志最重要的新闻信息全部呈现出来了,在传达信息的基础上提供独家观点。例如《庄家吕梁》、《基金黑幕》、《银广夏陷阱》等,这个版块都共同具备了以下几个特点:政策敏感、题材强势、丰富的组合报道形式和有针对性的负面人物案例报道等。
3.4.1 政策敏感
典型性的报道《基金黑幕》,SARS 报道,《审判陈良宇》,我们看到的这些类似的报道全部都是在国内媒体还没有发表任何声明及文章的情况下,财经杂志率先发出来的。《财经》杂志为什么能够在这样敏感的时期,快速的对事件做出反应并写成稿件形式发出来呢,我们杂志的胡舒立总编是这样解释的:“发现事实,审时度势,一旦一件事情发生了,那么在一定时期内大家应该都不愿意面对并正视这个问题,但是一旦我们发现这个问题是不能够逃避的,是必然要面对的,那这件事情的新闻价值应该是比较高的,关键的难点在我们如何去判断这个问题是不是具有这样的新闻价值。除了胡舒立总编一直坚持的专业分析法外,她多年积累的人脉都能在重大时刻起到一定的建议作用。
消息来源与丰富的人脉资源是息息相关的,《财经》杂志关于国企改革的报道,无论是电信拆分还者是中石化与石化的改革,再者是农村土地改革的报道都离不开这些资源优势。政策的变化大部分意味着利益格局和市场格局的调整,政策调整的背后是巨大的投资机会。《财经》杂志时刻关注政策动向,在解释政策的时候不但说明政策的主要内容,还说明政策如何制定,还以一种投资的眼光发现政策变动背后的机会与价值,在文章里探讨如何利用规则,如何规避风险。例如《致命假药》、《股市高处不胜寒》等都是根据中央建立市场经济秩序和反腐倡廉,发挥监督职能,对金融领域的违法违规活动进行的一系列的报道。
3.4.2 题材强势
胡舒立总编在财经杂志创刊之初提出的”大财经“概念,她认为财经媒体要想成为主流媒体,必须报道对经济乃至人们生活影响巨大的社会事件。
基于这样的思想,《财经》杂志报道范围很广,超出了我们常说的财经领域。除了财经领域的资本市场、金融和银行这些领域,还涉及了政治和社会领域,包括时政报道和社会新闻等内容。 在题材上《财经》杂志注重”先发制人“与”后发制人“的结合,赢得最佳的报道时间。”先发制人“的意思就是说提高报道的速度,比别人先找到创新的题材,具体做到”先知、先觉“,如早期关于中创、香港股市和证券市场的报道。再来说”后发制人“,意思是说可能最初并没有得到独家的信息,报道的速度也慢与别人,但全程跟踪报道,在信息的深度方面下功夫,做文章。创刊初期推出的文章《谁为琼民源负责》、《注水的牛年》、《股市大反转?看上去像》,特别是《基金黑幕》、《银广夏陷阱》等一系列对股市进行揭幕性的报道,这些报道使得杂志得到证券新闻界的认可。 在金融银行领域,《财经》杂志也是很有收获。《财经》杂志对银行业的报道相对来说批评较多,大都揭露问题。例如《银行信誉遭盗窃之后》、《谁来监管银行》、《开平之劫》。报道突发事件也是《财经》杂志的报道优势之一,比如 SARS 疫情系列报道,就期刊而言抓新闻”第二落点“是与传统媒体时效性上产生差距之后的必然选择,《财经》杂志除了能够抓住突发事件,还能够突出新闻价值,在新闻背景上深度挖掘。
《财经》杂志在资本市场拥有权威的话语权,证券市场、公司、银行、金融等是批评报道的重点,大财经思想的实践活跃在垄断行业、公共安全和关键人物领域。批评报道也也占据绝大多数的封面文章。《财经》杂志题材上的强势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机制,期刊认为某一期杂志只要有一两篇文章特别吸引大众,大众就会因为喜欢这一两篇文章而掏钱买下刊物。这种观点认为,有特色的专题策划能够将”专题“转换为行销市场的”卖点“期刊的销量自然增加,从而期刊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就会实现双丰收。《财经》杂志的议程设置不但包括读者还包括同行,对大众而言,习惯杂志的选题,习惯编辑人员一个时期内稳定的观察视角,并且会对这种选题和视角产生一定的阅读依赖;对媒体而言,某种程度上《财经杂志》的报道已经成为其判断如何报道重大事件的标杆。
3.4.3 组合报道形式
我们所说的信息包括三个层面,第一个是新闻事实,要求简单、准确还要多侧面,二是所发表的事实的背景情况,不同的大背景下发生的新闻事件的意义肯定是完全不同的;三是在介绍背景的基础上发现新闻事件的真实意义,或者延伸新闻的具体影响,剖析新闻事件具体深层次的缘由。
《财经》杂志封面批评报道大都是由一组文体不同的报道组成,主要是主稿加评论,有的则是调查性报道、背景资料分析相结合。一方面保证新闻报道的客观与真实性原则,另一方面可以适时、适度地表达《财经》杂志自身的观点,从而使得读者进行反思,在某种意义上,《财经》杂志也依靠立场和态度来吸引大众,形成一定的读者群。
精品新闻报道往往费时几个月甚至一年及一年以上,采访往往由多路记者协调分工,记者辛苦采集来的素材经过编辑加工后发表,这样的新闻报道不但采访扎实、资料翔实,也更为客观和理性。新闻评论往往出自行业内的专家之手,在评论专业的同事还具有独特的眼光。以文章《基金黑幕》,《银广夏陷阱》,《中天勤崩塌》,《贷款黑洞》为例分析,这些报道都是遵循同一种报道模式,即报道新闻事件、揭示事件的背景、还有意义深远的评论。《超越牛熊对话》,《基金黑幕之后记--庄家之变》,其目的是为”分析报告“这一报刊体裁提供先河之路,《基金黑幕--前言》报道嘉实基金管理公司”地震“,总经理洪磊为何被迫去职,从而揭露事件之后的背景及真相。文章否定了”基金稳定市场“的理论假设。《基金黑幕之后记--庄家之变》是评论和建议居多的文章。《银广夏陷阱》揭示天津广夏从大宗萃取产品出口纯属虚造,银广夏猛增股价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骗局,文章《银广夏”前传“》探寻银广夏发展的背景,揭示它不为人知的过去,评论性质的文章《让”正义“直接得到伸张》出自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李曙光之笔。《中天勤崩塌》报道深圳最大的会计事务所的兴亡历史以及它所存在的土壤,《CPA 困局》探究怎样才能解决治疗困难重重毛病多多的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对财政部部长助理、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秘书长李勇的专访,篇名为《把那些严重违规犯法者从行业中开除出去》。文章《美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监管之道》是将投资眼光展向国外,寻找一定的解决办法,将背后隐藏的深层次问题剥离开来,将事实的真相呈现给大众。一方面使大众产生阅读的快感,同时也培养了大众辨别真相的能力与思考事实的良好习惯。
3.4.4 负面人物的报道
《财经》杂志通过对其中一种因素的具体分析可以使读者看到整个行业的概况。从2003 年开始关于人物的批评报道占了很重的比例。例如文章《周正毅兴衰》、《马招德卖官链》、《成败陈久霖》等。这些人都曾经是叱咤风云的企业与政界名人,他们的荣光和命运与中国的经济改革进程经济命运息息相关,最终也在时代滚滚的潮流里走向了败落。这些标本力图展现给大众,故事为什么会发生,怎么发生的,发生的结果,发生的意义。更多的我们要看到悲剧的意义,不仅在于对当前情况的警示,还有对未来状况的警示。
《财经》杂志关注国内不同类型企业的改革与发展轨迹,特别是某些金融机构的微观改革发展轨迹和历程,通过关键人物的荣辱来结合企业的兴衰有针对性地进行案例分析,例如完善公司治理方向的唐万新,进行行业垄断的周正毅,市场商战,企业海外并购中的张恩照案,郑筱萸的罪与罚,这些人物引发的新闻事件以及他们以及与他们命运相系的企业行业的兴衰最终都落在了如何完善公司治理、打破行业垄断、分析市场商战、企业海外并购等等问题上。2005 年《南方周末》①杂志新年特刊将《财经》杂志关于中航油的报道文章《成败陈久霖》评为”致敬之年度经济报道“,《南方周末》杂志这是第二次将《财经》杂志评为”致敬之年度媒体“.至于上榜的理由,南方周末是这么说的,在很多媒体还在做其他领域的报道时,财经杂志已经开始了解了具有核心性质的实践和具有很大影响力的业内专业人士。再加上报道对事情的真实情况作了还算较为准确的还原,并指出国有垄断企业存在的政策制度上的不规范之处。还有负面人物的案例提炼以及后续分析,实现了财经三独的方针,这是《财经》杂志近几年在批评报道上一个独特的地方,从微观人物命运入手,对经济改革进程以及经济现象做出解读,以此来提醒后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