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档案水灾应急管理困境探究
【第一章】档案水灾应急处理机制研究绪论
【第二章】档案水灾应急管理基础理论
【第三章】档案水灾应急管理工作现状分析
【第四章】加强档案水灾应急管理运行机制建设的对策建议
【结论/参考文献】档案水灾应急控制优化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 2 章 档案水灾应急管理基础理论
2.1 加强档案水灾应急管理运行机制建设的重要性。
日益恶化的自然环境增加了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危害程度。档案部门也面临着比较严峻的自然灾害形势。以水灾为例,档案部门一旦遭遇水灾突袭,档案系统所遭受的既定损失较大,由此可能造成的人类文明记录的丢失风险更甚。构建有效、健全的档案水灾应急管理运行机制,能够对档案水灾事件及时作出反应,降低事件的危害程度,缩小影响范围。
应急管理中预防重于应对是普遍共识。每一次应对突发事件的目标不只是解除危机警报,更重要的是在面临下一次危机时提升自我防范能力与应急处置能力。建立档案水灾应急管理运行机制的过程,是一个集齐事前预防、事中处置和事后恢复机制在内的防范体系的过程。通过将水灾应急管理各环节有机结合,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及时转化,以此提高档案部门的危机应对能力,实现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防范的蜕变。
2.1.1 降低水灾发生概率。
建立健全档案水灾应急管理运行机制,有利于加强应急预警和防范工作,提高档案部门对水灾的应急防范能力,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危机发生的概率。以人为性水灾为例,如果档案部门工作人员的水灾应急防范意识较强、水灾应急管理知识储备充足到位,那么发生人为性水灾事件的可能性将大大降低。通过提高档案应急管理各类参与者的防范意识,定期组织隐患排查,畅通应急信息预报预警渠道,巩固应急抢险物资基础,完善水灾应急预案体系,组织必要的水灾应急演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档案水灾事故发生的概率。
2.1.2 有效控制事态。
档案水灾事件发生后,要及时采取措施阻止事态进一步恶化,建立健全档案水灾应急管理机制恰好满足了档案部门的这一需求。档案部门遭遇水灾后,如果能及时启动应急管理机制下的应急信息管理机制,组建应急工作组织,在明确事件分级、危机程度和发展状态等信息后,适时向公众发布事件进展,并迅速启动应急管理联动机制,与社会治安部门、消防部门、医疗部门等紧密合作,集合多方力量投入应急救援工作中,就能在应急管理中争取更多的主动权,更有效地控制事态发展。如果没有健全的档案水灾应急管理机制,可能降低应急程序的启动、部署和落实等环节的时效性,由此将拖延应急救援的时间,很可能让突发事件一发不可收拾。档案水灾应急管理运行机制的存在,适应了档案部门开展水灾应急管理的现实需要,在有效控制应急事件扩大化、负面化的同时,对于维护档案安全稳定的保管环境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2.2 档案水灾的特点。
水灾对档案的影响主要作用于两大主体:一是档案载体本身,二是档案库房。
对档案载体而言,水灾的直接影响在于促使纸张水解、档案字迹褪色。对档案库房而言,水灾的影响则更多在于增大空气湿度,滋生有害生物等。概括起来说,档案水灾具备了一些基本特点。
2.2.1 档案水灾对档案载体的多重破坏性。
档案水灾对档案具有多重破坏性。对纸质档案而言,首先,水灾水体的强大冲击力直接造成档案材料的冲散、遗失,增加了灾后档案的收集、排序等工作难度。其次,档案纸张中的字迹材料多为墨水,墨水色素的水溶性较强,耐水性随之降低。档案纸张一旦泡水,极易造成档案字迹的模糊,降低了档案的可读性,而水体中夹杂的泥土、污水、垃圾等污染物也会造成档案字迹的污损。最后,经过水体浸泡的纸张,其纤维素会快速分解,从而使纸张的强度降低,纸张变黄、变脆、变烂。
对磁盘、光盘等特殊载体材料档案而言,档案水灾的最大破坏作用在于使特殊载体材料发生形变、粘连等现象,造成档案信息的不可读,甚至直接导致特殊载体材料的报废。因此,在档案水灾应急管理过程中,档案部门需掌握档案水灾的多重破坏性特点,全面、科学地部署应急管理方案,综合考虑可能面临的各种破坏情景,做到点面结合、有的放矢,形成完整的档案水灾应急管理防治网络,提高档案部门在水灾应急管理工作中的成效。
2.2.2 档案水灾具有连续破坏性。
档案水灾不仅威胁着档案载体安全,也威胁着档案库房的安全,它的连续破坏性不仅作用于于承载主体,也作用于破坏过程之中。事实上,档案水灾针对档案载体而言的显性威胁已经得到共识,但在实际工作中,档案水灾针对档案保管环境而言的隐性威胁却往往被忽视。水灾中水体进入档案库房后,库房墙体因石灰质的吸水性从而使墙体含水量在短时间内迅速上升。待水情消退后,墙体的内含水分并不会在短时间内得到自然消逝,必须采取人工干预的方式进行墙体干燥,而这一点在实际工作中却常常被忽略。
水灾过后,档案部门普遍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抢救水淹档案的工作中,档案部门的物资及人力都投入到水淹档案的去湿、干燥及档案装具的干燥中,对档案库房日后的维护虽然采取一定的控温控湿处理,但除湿效果远比在水灾后即时的干燥除菌处理效果差很多。档案水灾的连续破坏性不仅体现在对库房的威胁,也体现在对灾后档案载体的威胁上。水灾后的档案载体因受水体污染,载体上的有害微生物和菌群的数量明显增多,如果不能及时展开后续保护措施,档案材料极易受到水灾诱发的次生微生物(如霉菌)灾害的破坏。所以,档案部门要准确把握档案水灾的连续破坏性特点,全方位地做好水灾善后抢救工作,多方面评估档案水灾风险,及时消除隐患,确保将档案水灾的损失降到最小。
2.2.3 档案水灾对档案的破坏呈现阶段性不同于火灾的事中破坏性,档案水灾对档案的破坏性影响贯穿于水灾的事中、事后两个阶段,并呈现出阶段性特点,且事后的破坏作用往往比事中破坏更为严重。在水灾应急管理过程中,水灾的消极影响自水体入侵档案库房时便持续发生,并在不同阶段持续产生作用,使得档案部门的水灾应对必须贯穿全程管理的工作思路,采取连续性应急措施予以处置应对。
档案水灾对档案的阶段性破坏还体现在事后阶段。以 1998 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水为例,水灾期间湖南全省的被淹案卷为 1313 万个,因潮湿、霉变磨损的案卷有 1516 万个,而被水浸湿受潮的案卷达到 5619 万个。
[1]
由此可见,档案水灾对档案的破坏所呈现出的阶段性规律在于:事中阶段威胁重点在于档案实体的完整与排序,事后阶段威胁重点在于档案载体的安全与保管环境的稳定性。各级各地档案部门要结合档案水灾在不同阶段的威胁重点,分清主次,准确把握各阶段的工作重心,防微杜渐,循序渐进,确保档案在各环节中的安全稳定,防止因灾后处置措施不力造成的档案损失,巩固水灾应急管理成效。
2.3 档案水灾应急管理运行机制建立的原则。
应急管理的复杂性,决定了运行机制必须要经过缜密设计,才能正常运转、物尽其用。科学高效的档案水灾应急管理运行机制是保障档案信息资源及档案馆安全、延续社会文明记忆的重要前提。科学组织、有序应对各类水灾事件,有助于缓和、减少、避免水灾给档案资源造成的危害。要保证应急管理运行机制的良性运转,就必须在科学的系统思维下,结合最新的科学成果合理规划其体系架构,从而减少应急管理系统的内部消耗,疏通应急反应脉络,达到"高效、低耗"的预期目的。总的来说,建立档案水灾应急管理运行机制需要遵循以下四项基本原则。
2.3.1 预防为主的原则。
事前的主动防范是成功化解公共危机的关键,把危机事件解决在萌芽状态,往往比事后补救应对高效得多。因此,要想成功地化解危机,就必须把应对危机的重点转移到对危机的事前防范之上。要构建一套科学、高效的应急管理运行机制,机制设计者们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要对可能发生的水灾等突发事件进行动态的预测预警,努力掌控所有可控因素,制止可控性危机的发生。应急管理的实践经验表明,"预防为主"才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核心所在。因为在突发事件发生之后,各种应急反应都是在被动的状态下持续产生,这已然不能完全地抵消突发事件所造成的负面影响。面对"主动预防"和"被动应对"两种情境,"主动预防"才是成功化解危机的正确选择。
档案部门在设计水灾应急管理运行机制时,要坚持从"日常预防"和"隐患排查监测"两个主导方向展开设计。档案部门要在预防准备阶段中主动采取多项日常措施,立足于降低档案部门应对水灾的脆弱性、盲目性,积极从思想层面、组织层面、制度层面、物质层面和技术层面为应对水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同时,要持续排查档案保管场所及周边地区的风险因素,科学评估已发现的潜在危险源,并实时监测已确认的风险源,确保档案部门及时掌握风险源的最新演化状态,降低水灾事件的突发性。各级档案部门要定期开展风险评估会议,并以此作为依据部署各类风险处置举措。对于那些即将演变为水灾风险的隐患点,档案部门要及时作出预警,并安排相关的应对工作,使各级档案部门在水灾发生前主动采取避险行动,尽可能减小水灾所带来的人身、财产损失。
2.3.2 系统运行的原则。
如何实现应急管理运行机制的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总和?这需要运用系统运行的设计观念组织应急管理运行机制的框架构成。机制设计者不仅要考虑到机制下的子制度设计和工作规律的运用,而且要考虑不同子机制之间的连接互通,更要合理避免子机制结构间的叠加、冲突。机制设计者必须将整个应急管理运行机制视为一个流程系统,贯穿"系统运行"的设计理念,充分考虑到各个应急运行要素、各子系统以及要素间、系统间的协同联动,理清主管部门与地方部门的职责关系,完善资源配置方案,拓展资源获取途径,巩固不同应急阶段的任务衔接,将整个应急运行机制所包含的的要素完整、科学、有序地重组排列起来。
评估应急管理运行机制是确保机制科学、高效的重要手段。对应急管理运行机制进行评估的主要目标是促使应急管理系统下各子机制和功能模块的组合效应最大化,即实现整个应急管理运行机制的"最优配置".基于这一目标,机制内部各要素和子系统配置的出发点都必须基于系统的整体利益,各类要素和子系统的组合都应保障机制整体的易用性和适用性。譬如:在系统要素整合、隶属部门层级关系梳理、资源配置方案及获取途径等方面,档案部门在评估水灾应急管理运行机制时都要给予明确的说明,同时强调演练与实战模拟,确保运行机制能在实际遭遇水灾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发挥应有的作用。
2.3.3 动态监管的原则。
不确定性、突发性、危害性是突发事件具有的普遍特征。作为突发事件的一种,水灾亦具备了这些特性。如果不能及时地预防、控制和化解水灾隐患,可能会加重水灾的危害程度,严重时还会衍生出其他的突发事件,形成连锁反应,出现失控局面。所以,水灾应急管理运行机制要坚持"动态监管"的原则。
应急管理没有"一劳永逸"的捷径,只有一步步谨慎、细致地落实每个应急管理步骤,才能使各类风险保持在可控范围之内。档案部门在构建水灾应急管理运行机制时,要密切结合应急管理不同阶段任务需求的改变,及时更新机制构成要素的制度设计理念与实体,保持应急管理资源的合理调配与调用流速,保持各子机制系统的磨合运转,促使整个应急管理运行机制处于持续运动、不断改进的良性状态之中。比如:根据既定的应急预案或应急管理流程开展实战演练,不断提升应急组织队伍的配合能力和战斗力,结合每次应急演练中的问题及时调整应急方案,同时更新应急预案,确保应急预案的适用性和有限性。
时间是应急管理面临的最大限制因素,突发事件的突发性和紧迫性决定了应急管理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局势并降低损失风险,因此,在应急管理运行机制的"动态监管"原则下,还需要将时间作为一项关键指标列入评估体系。时间指标的考核评估主要表现为:要将时间尺度置于应急管理运行机制各项工作的具体考核标准之中,对每个应急管理环节予以明确的时间界限。要促使应急管理活动中的各方在有限的时间里快速找到最优路径,从而实现运行机制高效运转的目标。在应急常态之下,通过应急实战演练的磨合,得出应急管理各环节的最短限期,优化应急救援时限方案;在应急应对状态下,要反应迅速,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突发事件事态,把握最佳时机展开抢险救援,保证每一次应急管理的精准、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