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语言学论文 > 普通语言学论文

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的综观法和描述法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1-19 共4948字
论文摘要

  后期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非常注重对日常语言的使用分析。但是,日常语言的使用在日常生活中又是极其复杂而多样化的,这表现在: 一方面,旧的表达除了继续使用原意外,也在不断地出新出奇; 另一方面,新的表达不断地涌现,与旧的表达混合、交织,共处、代谢。这使得我们研究语言和哲学时面临极大的麻烦,按照维特根斯坦的看法,哲学的独断往往来源于我们只用一部分( 语言使用的) 例子来滋养思想。反之,如果我们能综观语言用法的全貌,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独断。当然,这种综观并不是哲学家在头脑中的构造,而是活生生地来自对现实中语言使用情形的“如其所是”的记忆式的描述。用维特根斯坦的话来说,描述并不呈现新的东西,而是确认日常生活中“人人认可”的东西。

  1 综观法

  综观法的使用来源于语言使用的复杂性和语言的多样性,不管是不同的语言还是相同的语言,它们之间总会因为其语词、使用者、背景等的不同或相似而产生各种实实在在的语言游戏差异,因此,只有尽可能地综观语言用法的全貌,并找出不同语言游戏之间的差别和相似所在,才能真正地达到确认不同的语言游戏的目的。所以,综观能力,以及由此衍生的语言诸多使用情形的相似与不相似的甑别能力变成了确认一种语言游戏背后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能力。

  维特根斯坦说: “我们对某些事情不理解的一个主要根源是我们不能综观语词用法的全貌。———我们的语法缺乏这种综观,综观式的表现方式居间促成理解,而理解恰恰在于: 我们‘看到联系’。从而,发现或发明中间环节是极为重要的。综观式的表现这个概念对我们有根本性的意义。它标示着我们的表现形式,标示着我们看待事物的方式。”[1]58这段话说明了综观法的性质,即它是我们看待事物的中间环节,是表现形式和方式。这就揭示了综观法和从活动、生活形式、文化的角度理解语言的方法所具有的本质上的不同,前者是语言分析的辅助工具、手段,后者是语言分析的具体内容; 语言的使用意义由活动、生活形式、文化等现实世界得到理解,综观法促成这种理解。

  能够对语词的用法进行综观,就能把握语词各种各样的使用情形,事实上,我们比较语言游戏也好,语词或句子的用法也好,都期望列举出全部正常情况和特殊情形,因为唯其如此,所谓有关语言使用具体情形及其相似性和不相似性比较才不会走向片面与独断。维特根斯坦之所以尽量避免给语言性质下定义乃至走向反本质主义,其中最重要的现实依据就是因为语言游戏的多样性、语言具体使用情形的复杂难辨,因此,要做到综观语词或句子的所有使用情况几乎是不可能的。应该说,西方哲学缺乏这种综观和整体观,西方哲学重分析的传统使自身陷入了一个太注重细枝末节而导致意义繁琐、烦恼不断的深渊。东方哲学虽然有整体和综观的传统,但是由于看不到深渊的精致细微、甚至独一无二性,观察一贯模糊笼统,甚而至于往往把杂草、秽土等也收敛了进来,这也就离科学的综观还有一段较长的距离。

  科学的综观法除了要有宽阔的眼界和整体的把握力之外,还需要对收入眼底的细节、对象有细致的分析和缜密的推断,也就是说,科学的综观既要哲学家有高瞻远瞩的眼界和直觉,又要有明察秋毫的深刻与锐利,所谓眼到心到,手到笔到。眼界宽阔,心就有灵犀; 勤于探索,多下苦功,自然就下笔如有神助。

  蒯因在他的《经验论的两个教条》表达了类似于综观法的“整体主义知识观”,蒯因说,整个科学是一个力场,所有被称为科学的东西置身其中,离中间部分最近的位置的知识最为牢固,而边缘部分则处在不断变易之中。

  而“力场说”本身又完全依赖于一个假设系统的存在,因为只有在一个科学的系统中,知识才会呈现鳞次栉比的顺序,而谁是这一个系统的发现者,只能是那些能够综观系统内所有语词、概念和事实细节的人( 宗教习惯把这种人叫作“上帝”) ,唯其如此观点或结论才能完美、完满。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具体的实例来说明综观法的运用。例如我们问,语句“苏格拉底是一个毒贩”能不能作为一个“报告苏格拉底是一个哲学家”( 即“实在世界”的某个事实) 的语言游戏?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列出尽可能多的关于语句“苏格拉底是一个毒贩”的具体使用场合:

  ( 1) 苏格拉底是广州人,他于2011 年1 月1 日伙同柏拉图到一个泰国籍的商人手里进过一批叫作海洛因的货物,并且把它倒卖给亚里士多德吸食。于是,有人悄悄到广州市公安局报案,其中说到“苏格拉底是一个毒贩”。

  ( 2)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哲学家,一生正直不阿,却无端遭小人妒忌陷害,其中的一条罪状就是“苏格拉底是一个毒贩”。

  ( 3)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哲学家,他传播真理,教人无数,深得民心,但是那些顽固的封建势力代表,却讥诮苏格拉底是一个毒贩,企图栽赃陷害。……要列举出以上 3 个实例或更多就需要使用综观法,但是否可以这样说: 如果在我们所想象( 或记忆) 的所有关于语句“苏格拉底是一个毒贩”的使用场合里,都无法做到将“苏格拉底是一个毒贩”看作是一个“报告苏格拉底是一个哲学家”的语言游戏,是不是就意谓着做这种表达的人一定是在说胡话呢? 不尽然。不难想象,如果在某一个特殊的国度里,这里的人们都是用毒贩来称呼在我们的意义上所说的哲学家,那么“苏格拉底是一个毒贩”对他们来说就是苏格拉底是一个哲学家,于是,当他们在彼此介绍“苏格拉底是一个毒贩”时其实就是在报告苏格拉底是一个哲学家这一事实。当然,这里的人们对于“毒贩”一词的运用一定揭示了他们的语言和我们的语言的某种不同之处。

  所以,维特根斯坦认为,要理解一种语言,就要理解与之相关的整体语言及其建制、文化背景[1]172。也只有在这样的整体背景下,我们才能界定什么是胡话,什么是正确的表达。这也就是说,“语句‘苏格拉底是一个毒贩’

  并不用来报告苏格拉底是一个哲学家”,必须是在有了“某种特定的语言背景下和一般情形中”这一限定之后,才是有意义的表达。以上列举的实例( 1) 、( 2) 、( 3) 等就是某种特定的语言背景下的一般情形中的诸个情形,当然还可以再一般多一些,这就是综观法的具体运用。

  最后,我们给出以上问题的简短回答,语句“苏格拉底是一个毒贩”在某种特定的语言背景下一般不能作为一个“报告苏格拉底是一个哲学家”的语言游戏。

  2 描述法

  综观法的实质也在于描述。维特根斯坦说: “哲学不可用任何方式干涉语言的实际用法; 因而它最终只能描述语言的用法。因为它也不能为语言的用法奠定基础。它让一切如其所是。”[1]58冷静、客观、理性、科学正是哲学家工作的特点。而在维氏看来,因为哲学家只是确认人人认可的东西,所以他不用给词语下定义,不用耍一些小聪明( 思考与解释)来欺骗自己或别人,真正的智慧是冷静的、客观的,不管你有没有发现它,始终一成不变地呈现在最卑微、最真实的位置,因而就是最“愚蠢的”[2]99,它没有任何炫耀的资本。哲学家并不像艺术家一样在天上编织云彩,因而哲学家所梦想的未来永不会实现,哲学家没有梦想,也没有未来,“我们的思考中不可有任何假设的东西,必须丢开一切解释而只用描述来取代之”[1]55。“哲学只是把一切摆到那里,不解释也不推论。———既然一切都公开摆在那里,也就没什么要解释的。而我们对隐藏的东西不感兴趣。”[1]59哲学所追求的确定性对于哲学家来说算不得什么胜利,因为,你不过把别人和自己应该知道的东西揭示出来。所以,苏格拉底虽然使无数的诡辩论者哑口无言,但对苏格拉底来说这实在算不得什么胜利。哲学家既不能洋洋得意( 自负地) 地说: “你看! 你不知道吧! ”也不能得意洋洋地认为( 如怀疑论者) : “因此,我们什么也不知道! ”[2]99就维特根斯坦所从事的日常语言哲学研究工作而言,“语言的使用即意义”即“语言使用说”堪称其理论的核心,但这并不意味着作者是在从事什么创造性的工作。

  正如他自己所言: “哲学不可用任何方式干涉语言的实际用法; 因而它最终只能描述语言的用法。因为它也不能为语言的用法奠定基础。它让一切如其所是。”[1]58也就是说,他一方面不能干涉语言使用的实际,另一方面也不能为语言的实际奠定什么理论基础,他从事的不过是一个画家的工作,因此,他在笔记中说,“我基本上是一个画家,常常也是蹩脚的画家。”[2]140从某种意义上看,维特根斯坦日常语言使用分析的根本大法,都可以归结为描述法。维特根斯坦说,“必须问的不是: 什么是意象,或具有意象的时候发生的是什么; 而是意象一词是怎样用的。”[1]135语言分析的目的不是要给某个具体概念下定义或做出各种各样为什么的解释,而是不带任何个人色彩地、客观冷静地描述语词或句子概念的具体使用。关于描述的具体内容所指,维氏津津乐道地称为“哲学语法”或“语法注释”,维氏说,“某种东西是哪一类对象,这得由语法来说”,维氏还说,“本质在语法中道出自身”,他甚至还把他所谓的语法称为“神学之为语法”[1]136。由此,维特根斯坦站在客观描述的角度,揭示了哲学语法与其语言使用理论的根本联系,即“语法不说明语言必须怎样构造才能达到其目的,才能如此这般对人起作用。语法只描述符号的用法而不以任何方式定义符号的用法。”[1]163方法终究是方法,它提供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和角度,它之所以科学,仅仅因为它让我们看到了一切按部就班的样子。

  下面通过一个具体的实例来展现这种描述法是怎么使用的。

  例如句子“你是一个好人”。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确认它是某一种语言游戏,例如“表达感谢”的语言游戏。

  步骤如下: 首先,可以先给它补充一个上下文。例如,A 因某事帮助了 B,B 和 A 之前并不认识,B 说了感谢语: “你是一个好人。”其次,我们可以依据该上下文确定“你是一个好人”的使用是合适的,同时我们也认为,“你是一个好人”这个语言游戏可确定为一个“表达感谢”的语言游戏。

  我们还可以通过另外一种方式确认它是另一个语言游戏: B 对 A 只是应付式地说出这句话,但是并无真实感谢之意。步骤如下: 首先,我们给它补充另一个上下文。

  例如,A 曾因某事深深地伤害过 B,A 现在因某事帮助了B,B 毫无表情地说: “你是一个好人。”其次,我们可以毫无困难地依据该上下文确定“你是一个好人”的使用仍旧是合适的,同时我们也认为,这是一个与以上“表达感谢”不同的另一种语言游戏,虽然它们出现了共同语“你是一个好人”。

  由以上两个语言游戏的确认过程我们可以看出,不管是“表达感谢”的语言游戏,抑或另一种简称为“应付式”的语言游戏,其确认的过程就是对包括共同语“你是一个好人”的使用在内的所有与表达式相关的事实细节、背景资料等为具体确认内容的描述过程。正是这些被描述的内容,共同确证了一个个具体的语言游戏,语言游戏由它们构成,或者毋宁说,它们整体之和即语言游戏本身。

  对这两个语言游戏,通常意义上的解释是,A 因某事帮助了 B,B 和 A 之前并不认识,所以 B 说了感谢语: “你是一个好人。”或者 A 曾因某事深深地伤害过 B,现在虽然 A 因某事帮助了 B,B 仍毫无表情地说: “你是一个好人。”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解释的方法认为,原因和结果是分开的,结果由原因导致,而原因则在结果之外,因此原因与结果的地位是不同的; 而按照描述的方法,原因和结果都是原始事实,它们共同一道确认一种语言游戏。

  维特根斯坦对所谓的解释的方法是持严厉批评的,他说,“我们的错误是,在我们应当把这些事实看作‘原始现象’的地方寻求一种解释。”[1]199维特根斯坦还说,“解说是一种想,一种处理; 看是一种状态”,“如果是进行解说,那么我们作出假设,而这些假设是可能证伪的。”[1]255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把“A 因某事帮助了 B,B 和 A 之前并不认识”和“A 曾因某事深深地伤害过 B”看作是表达感谢和表达应付的语言游戏的原因,那么就会因为这些原因被证伪而导致语言游戏不再是原来的语言游戏。

  因此,维特根斯坦说,“问题不在于通过我们的经验来解释一种语言游戏,而在于确认一种语言游戏。”[1]199那么,该怎么确认呢? 要描述,不要解释。

  3 结 语

  在哲学界,维特根斯坦被誉为语言哲学的奠基人,综观法和描述法是其语言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综观是对日常语言使用情形的全面式考察,从中找出语言表达式的相似之处和差异所在,并洞悉语言结构、背景、文化、主体等因素参与形成语言意义及语言游戏的过程。描述是综观的本质特征之一,描述既是哲学语法式的对语言使用具体情况的呈现、分析,也是有别于解释、阐释等语言活动的哲学分析活动。两者共同推动着日常语言的哲学探讨活动,其理论堪称维特根斯坦日常语言分析哲学的方法论哲学。

  参考文献:

  [1]维特根斯坦. 哲学研究[M]. 陈嘉映,译. 上海: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2]维特根斯坦. 维特根斯坦笔记[M]. 许志强,译.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