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普通教育论文

教师教育观对教师行为方式的影响分析(2)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10-08 共4783字

  3. 初中教师课程观与其课堂管理方式的关系分析

  (1)教师课程观与其课堂管理方式的相关性分析

  皮尔逊相关是推断总体中两个变量是否相关、描述两个等距变量间联系紧密程度最常用的分析方法,本研究可借此方法分析教师教学观与其课堂管理方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如表 3 所示:民主型课堂管理方式与课程本质观、课程内容观、课程评价观呈正相关;强制专断型课堂管理方式与课程目标观、课程实施观、课程评价观呈负相关;仁慈专断型与课程目标观、课程实施观、课程评价观呈负相关;放任型课堂管理方式与课程目标观、课程内容观、课程实施观、课程评价观呈负相关。

  (2)初中教师课程观对其课堂管理方式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借助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我们可排除所有对课堂管理方式影响不显着的因素,抽取课程观中对课堂管理方式有显着影响的因素,并对因素的影响程度作定量把握。通过初中教师课程观各维度对课堂管理方式各维度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如表 4 显示:“民主型”有 1 个影响因素进入了回归方程:课程本质观对“民主型”有正向预测作用,可解释“民主型”变异程度的 3.8%;“强制专断型”有 1 个影响因素进入了回归方程:课程目标观对“强制专断型”有负向预测作用,可解释“强制专断型”变异程度的18.6%;“仁慈专断型”有两个影响因素进入了回归方程:课程目标观对“仁慈专断型”有负向预测作用,可解释“仁慈专断型”变异程度的 7.4%;课程评价观对“仁慈专断型”有负向预测作用,可解释“仁慈专断型”变异程度的 2.8%;“放任型”有两个影响因素进入了回归方程:课程内容观对“放任型”有负向预测作用,可解释“放任型”变异程度的 8.2%;课程目标观对“放任型”有负向预测作用,可解释“放任型”变异程度的 3.8%.

  四、讨论

  1.目前初中教师课堂管理方式偏于专制,践行的课程与其倡导的课程理念不一致

  孙秀鸿、朱金卫认为就目前来看,我国基础教育课堂管理较多的是停留在专制型向民主型过渡阶段,仍然偏向于专制型管理[5][6].王炳新调查发现国办初中师生关系紧张问题比较严重。他还指出课堂气氛沉闷、课堂纪律差等说明课堂管理存在着问题,教师缺乏民主管理[7].课程管理方式的调查结果与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有一定关系,采用问卷调查法的调查结果要好于观察法的调查结果,此现象可归因于教师的良好自我感知。以课程本质观为例,S市初中教师的课程本质观的平均数 3.44,标准差为0.39.对于题项 “1我很清楚课程是什么”统计发现,85.3%的教师认为自己的课程理念符合新课程的理念;对于题项 2“课程就是教学内容,是课本知识,是教学之前已经设定好的”,只有 42.6%的教师在该题项上的判断符合新课程的理念,百分数可为我们对教师课程观的了解提供一个概貌,题项 1 与题项2 较大的落差说明某些教师课程观具有非常明显的矛盾性。这也与目前教师课程观理念与实践分离有关,笔者发现初中教师的随堂课与公开课所体现的课程理念迥异,一般教师的课程理念与其实践理念迥异。换言之,教师尽管了解好的课程理念,但并不一定会始终践行。所以此研究的调查结果与孙秀鸿、朱金卫、王炳新的结果具有内在一致性。初中教师践行的课程与其倡导的课程理念不一致。

  2.课程观可预测教师课堂管理方式

  教师高度民主型的课堂管理方式与其趋于新课程理念的课程本质观、课程内容观、课程评价观相联系而存在;教师高度强制专断型、仁慈专断型的课堂管理方式与其趋于旧课程理念的课程目标观、课程实施观、课程评价观相联系而存在;教师高度放任型课堂管理方式与趋于旧课程理念的课程目标观、课程内容观、课程实施观、课程评价观相联系而存在。初中教师仁慈专断型课堂管理方式的广泛存在可部分归因于知识本位的课程目标观、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的课程评价观;初中教师放任型课堂管理方式存在可部分归因于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课程内容观与急功近利、应付中考的课程目标观;初中教师预设的以课程标准或教学参考书为主的实用性、功利性课程目标是导致其采用强制专断型课堂管理方式的重要原因,初中教师趋于新课程要求的课程本质观可促进教师对学生采用民主型的课堂管理方式。

  3.初中教师选择恰当的课程目标是转变课堂管理方式的关键

  课程目标的选择关系到课程内容组织,关系到课程评价的方式,因此,课程目标关系到课程的品质,教师的课程目标观在其课程观念中具有统领的地位,而课程又是教育的基本构成与核心构成,故教师课程观是教师教育观中的核心组成。转变教师的教育观,核心在于转变教师的课程观,转变教师课程观关键是要转变其课程目标观。本研究结果亦表明,教师课程目标观的取向愈符合新课程的理念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愈能把学习者个体和他们的需要、兴趣和经验作为课程目标设定的出发点,致力于学生潜能的开发、个性的发展,就愈会减少对学生的强制专断型、仁慈专断型、放任型的管理;教师课程目标观与强制专断型的课堂管理方式负相关值最大。这说明,随着课程目标观值的增大,强制专断型的课堂管理方式值减小得最快;随着课程目标观值的减小,强制专断型的课堂管理方式值增加得最快。回归分析再次表明,教师课程目标观可解释“强制专断型”变异程度的 18.6%、“仁慈专断型”变异程度的 7.4%、“放任型”变异程度的3.8%,说明教师的课程目标观对其课堂管理方式有较大的影响。因为教师只有将预设以课程标准或教学参考书为主的实用性、功利性课程目标变为以个体需要、兴趣和能力相关的开放性、动态性课程目标,才会由强调学生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对多数服从管教的学生采取强制专断型、仁慈专断型的课堂管理方式,对少数不服管教的学生采取放任型的课堂管理方式,转变为与学生融洽地相处,展开心与心的对话,关注每一位孩子的成长,培养其各方面的能力,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因材施教,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在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世界的沟通中,丰富学生的经验和情感体验;更不会对学生有成长之外的其他要求或放弃对学生期望的民主型课堂管理。

  五、结论

  初中教师的民主型课堂管理方式与其课程本质观、课程内容观、课程评价观呈正相关,专制型课堂管理方式与其课程目标观、课程实施观、课程评价观呈负相关,放任型课堂管理方式与其课程目标观、课程内容观、课程实施观、课程评价观呈负相关;教师课程目标观对其强制专断型、仁慈专断型、放任型课堂管理方式有负向预测作用,教师课程内容观对其放任型课堂管理方式有负向预测作用,教师课程本质观对民主型课堂管理方式有正向预测作用,课程评价观对其仁慈专断型课堂管理方式有负向预测作用。目前初中教师课堂管理方式偏向于专制,践行的课程与其倡导的课程理念不一致。初中教师的课程观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其课堂管理方式,教师课程目标观的滞后是其仁慈专断型课堂管理方式广泛存在的重要原因。

  参考文献

  [1] Cheng,Y.C.Function and Effectiveness of Education[M].Wide AnglePress,Hong Kong,1991.

  [2] Education Commission,Report No.5,The Government Printer,Hong Kong,1992.

  [3] Gordana Djigic,Snezana Stojiljkovic[J].Classroom management styles,classroom climate and school Achievement.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1(29)。

  [4] 郭元祥。课程观的转向[J].课程·教材·教法,2001(6)。

  [5] 孙秀鸿。中外基础教育课堂管理方式比较研究[J].科技信息,2009(19)。

  [6] 朱金卫。中学课堂管理问题探析[J].教学与管理,2010(27)。

  [7] 王炳新。 初中课堂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天津市河西区 M中学为例[D].天津师范大学,2012.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