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强调: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于是乎,个性化教学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2010年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指出“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该《纲要》再一次将个性化教学推到了风口浪尖。很多学校不断尝试着个性化教学的探索,形成了一定的个性化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但是,在此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困境,其中个性化教学伦理冲突表现比较突出,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去思考其产生的原因,并寻找对策。
一、个性化教学伦理冲突的主要表现
1.自由进度学习与规定学习时间的角逐
在集体教学视域下,教师和学生往往是在同一教学时间围绕同一课题(教学内容)展开教学的,得到的结论也是同一的。在挑战同一学习课题的时候,给每个学生的学习时间是相同的,即班级所有学生都需要在相同的时间里进行相同进度的学习、挑战课题。[1]比如教师说:“好,下面用5min来解决这个问题”,学习途中,教师说:“好,我们就做到这儿吧。”那么,所有的学生都需要在此时此刻停止探索活动。
这样的教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展现教师的教学权威;另一方面,可以进行高效率的教学。在个性化教学视域下,教师和学生是学习的合作者,更加重视学生进行自由进度学习,即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进行学习选择,教师不是硬性规定所有学生用同一的学习时间去探究同一学习课题,而是形成“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局面。在个性化教学视域下,教师往往显得与集体教学格格不入,例如,一位“品德与生活”的小学教师让学生进行体验性学习,在教室中让学生体验上网购物,规定时间为15min,由于学生对网络的认识和熟练程度不一样,有的学生能迅速体验上网购物,但是有些学生却做不到,正当有两个学生将淘宝网注册账号申请好准备上网购物的时候,任课教师突然宣布:“同学们,都停下来,我们就做到这里。”于是,这些学生就没有体验到上网购物的过程。因此,出现了自由进度学习与教师规定学习时间的冲突。正如美国“教师专业伦理典章”所认为的“教师不应毫无理由地限制学生的独立学习和探索”那样,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独立学习和探索,但是,由于教学时间划分的问题,却出现了规定学习时间与自由进度学习的角逐。
2.集体性培养和个性养成之间的抵触
在集体教学视域下,教师注重学生的集体性和统一性,重视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思想上的同一和整齐,包括课堂教学中所有学生回答问题都需要“举手”,上课期间不能与其他同学交头接耳,不能随意走动,学生的身体被“规训”了,学生被强调统一性和集体性。在这样的集体教学条件下,学生的集体性强大,集体性思维和集体化行为表现比较突出。在个性化教学视角下,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尊重学生的人格独立,彰显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重视学生学习上的自由,“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的热情,促进其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在个性化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个性化教学与集体教学之间的差异的影响,教师对如何尊重学生的差异和培养学生的个性与培养学生的集体性之间产生了一定的抵触。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一味地让学生进行独立学习,而不管学生的“对与错”.一个数学试题:请同学们运用今天所学的“九九乘法表”来计算“12×9=?”,结果下来,有下面几种答案:有些同学的答案是(10+2)×9=10×9+2×9=90+18=108,还有些同学的答案是(11+1)×9=11×9+1×9=99+9=108,等等,面对这么多的答案,按照理论的说法都是正确答案,但是,在当时学习条件下,是否这些答案都是对的呢?面对如此情景,该小学教师没有做出自己的判断,其实,在将“12”等于“几加几”的时候,教师没有让学生去判断“1+11=12”、“2+10=12”以及“0+12=12”这些数与九的乘积是不符合九九乘法表的,没有充分运用到“九九乘法表”.
3.集体性学习和个性差异学习的矛盾
在集体教学视域下,教师重视学生的集体性学习,即教师重视所有学生能在“同一起跑线”,因此,教师让学生就同一课题学习,甚至在课堂上讲解同一解题方法,让学生能学习到并按照教师所讲解的方法去解答问题。在个性化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优秀个性,需要给予学生选择性的学习,重视学生的差异。但是,由于教师长期以来的集体性教学,则导致教师无法面对集体性学习和个性化学习之间的矛盾。如一次数学课堂中,一位教师首先让学生回答了“6÷3=2”“60÷30=2”和“600÷300=2”等学习内容,让学生按照学习指南进行个性化学习,但是在个性化学习检测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写的答案“五花八门”,如学习卡片上的内容为“()÷()=3,()÷()=( )”,结果学生写的答案是“18÷6=3,(18×3)÷(6×2)=24”,面对这些错误,教师没有去发现,也没有让学生及时改正错误,更没有指导其他学生去指正该学生的错误。
4.教学封闭与教学开放之间的较量
在集体教学视域下,教师需要关注教学的封闭性,重视教师的中心地位,重视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被动配合,形成了教师“说了算”的局面。个性化教学视域下,教师需要开放教学,如某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回答问题“4/7÷3=?”,第一组学生代表的回答为“4/7÷3=4/7×1/3=4/21”,第二组学生代表的回答为“将4/7变成21份,从21份中选出来得到4/21”,第三组学生代表的回答为“4/7和3的最小公倍数,得到4/21”,第四组学生代表的回答为“分数变成除法得到4÷7÷3=4/21”,第五组学生代表的回答是“4/7÷3=4/7×1/3=4/21”,第六组学生代表的回答是“4/7÷3=4/7×1÷3=4/21”,六个小组的学生代表进行了不同的回答。但是,面对学生的个性化回答,教师没有也不知道如何将更加有效的方法或者更科学的方法传授给学生,造成了从封闭走向“无限开放”,导致教师没有自己的“主见”和教学个性。
5.“教”和“学”的冲突
集体教学重视教师的教,重视学生跟随教师,即“教师讲课,学生听讲。”但是,个性化教学强调由教师的“教”走向学生的“学”,教师的教案走向学生的“学案”,由教师的“教教材”到教师“用教材教”.然而,在个性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待“教”与“学”的问题上出现了冲突,于是出现了“越俎代庖”的局面,比如某位数学教师在讲解“(a+b)c=ac+bc”这个公式时,教师指名一名学生来回答,当学生正要说出“a加上b乘以c等于ac加上bc”时,该数学教师立刻说出了书本上的答案。可见,尽管个性化教学强调教师尊重学生的差异,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去学习,但是由于集体教学的影响,出现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的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