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农学论文 > 农艺学论文

农业生产中实行作物栽培技术的作用

时间:2020-09-04 来源:农村实用技术 本文字数:3263字
作者:娄光华 单位:抚州市临川温泉景区管委会

  摘要:作物栽培技术是我国农业生产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其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进而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在农业生产中实行作物栽培技术的必要性, 其次, 简要阐述了作物栽培技术的特点, 最后重点探析了作物栽培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农作物; 作物栽培技术; 农业生产;

目录

  1在农业生产中实行作物栽培技术的必要性........................................1

  2作物栽培技术的特点........................................2

  2.1季节地域性........................................3

  2.2系统连续性........................................3

  2.3土地依赖性........................................3

  3作物栽培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4

  3.1提高农作物产量........................................5

  3.2增加农作物多样性........................................5

  3.3提高食品安全和耕地质量........................................5

  参考文献........................................6

农作物生产技术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业活动为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提供物质基础, 同时, 也是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发展的有力保障、有利于农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升。我国是传统农业生产大国, 随着农村现代化进程的推进, 农业生产技术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尤其是农作物栽培技术的创新发展。

  1 在农业生产中实行作物栽培技术的必要性

  我国农作物种植技术具有悠久的历史, 在历史的长河中我国一代又一代的杰出农业生产专家通过对农作物生长习性的经验总结和系统记录, 为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由于农作物的生长需要较好的环境基础, 需要成熟的技术防治病虫灾害, 为此, 农业活动组织者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善于总结并且积极探索农作物的栽培技术。

  目前我国农作物栽培技术的发展方向, 是实现农作物的高产、优质和无公害目标, 具有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双方面的优势。为此, 我国农业科研机构部分工作人员将农业系统工程理论引入到作物栽培技术研究领域中, 旨在提升我国农作物产量, 实现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发展的协调统一。

  2 作物栽培技术的特点

  2.1 季节地域性

  农作物的栽培受季节和地域环境因素影响很大, 针对于农作物生长季节而言, 在农作物的种植需要一定的条件, 作物的种植一般选择在春季, 并且需要有足够的阳光、适宜的温度和适量的水分。倘若基本的种植因素不达标准, 作物的生长将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为此, 农业种植者应根据农作物的生长习性, 选择合适的种植季节。而就农作物的地域特点而言, 我国幅员辽阔, 农作物的种植面积较广, 不同地区对农作物的种植要求不同, 因此, 农业生产者应根据不同区域的地域特点进行农作物的培育, 并且在作物的栽培过程中要遵守因地制宜的原则, 选择适合的农作物品种。

  2.2 系统连续性

  由于新时期人们对农作物的产量提出了新的要求, 加之农业耕种技术的不断进步, 农作物的生长周期也具备了连续性的特征, 同一耕地上农作物上下茬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 为此农业生产者在种植农作物的过程中, 应充分考虑下茬作物的生长特点、合理规划促进农作物生长的连续性。此外, 由于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 受到的影响来自多方面, 如农作物自身品质、生长环境和人为因素等。因此, 农作物的种植技术也具有系统性较强的特点, 相关人员在种植技术的使用上应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影响。

  2.3 土地依赖性

  新的历史时期, 虽然我国农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 尤其是无土栽培技术的成功研制, 但是由于该技术还未普及应用, 农作物的种植对土地的依赖程度依然较高。耕地的土壤结构对农作物的生长具有重要影响, 是农作物种植的载体和基础, 耕地土壤可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水分和养分, 为此农作物的种植栽培技术对土地具有较强的依赖性[1].

  3 作物栽培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3.1 提高农作物产量

  以生物高新技术为代表的作物栽培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可有效提升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近年来, 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 使得生物高新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农作物的培育过程中, 农业生产者可依据生物高新技术甄选优质农作物品种, 优质的农作物品质不仅能有效预防生长过程中的病虫灾害, 而且也能较大幅度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增加农作物的品质, 进而实现农民的增产增收, 以及农业经济的健康高质量发展。

  目前, 我国农作物的总体产量充足。粮食供给相对稳定, 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 人均粮食储备量仍然较少, 粮食安全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国家的重点关注话题, 为此, 农业生产者和管理者应致力于推广新型的作物栽培技术, 改善我国耕地质量, 进而实现粮食生产的稳步提升。此外, 通过对创新型作物培育技术的研发, 我国农业生产层次和组织结构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是新时期我国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有效措施。

  3.2 增加农作物多样性

  农作物的多样性对我国农村产业结构升级, 农业供给侧改革具有深远的意义。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 我国农作物的品种较为单一, 农村经济发展严重滞后,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粮食的稳定供应。而新型农作物栽培技术的使用, 可有效增加农作物的多样性。以往的生产实践中, 由于农作物的生长习性较为特殊, 农业生产技术尚未完善, 进而导致农业种植范围很难取得突破, 也由此出现耕地种植作物品种单一, 产量低下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较大变化, 对粮食的多样化生产和深层次加工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 农业生产人员应综合利用栽培技术, 促进农作物生长的多样性, 优化产业结构, 促进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

  此外, 农业生产技术人员通过创新性作物栽培技术的应用, 例如作物生长模拟技术的创新应用, 可实现对农作物品种的优化和改良, 使农作物在多样化发展的同时, 也兼具营养价值, 是新的历史阶段下, 提高农作物品质, 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和稳定最主要的手段。同时, 针对农业种植户而言, 作物生长模拟技术和实现农作物的科学培育理念, 通过该项技术可调节农作物的生长环境、进而调控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以满足农业生产动态化的需求。

  3.3 提高食品安全和耕地质量

  作物栽培技术的实际应用可有效提升我国农业食品安全, 提升耕地质量。农产品的安全问题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 目前人们更加关注农产品的无公害生产和农村经济的绿色发展。只有创新农作物栽培技术, 培育优良农作物品种才能使我国农村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为此, 相关部门已经在我国部分农村进行了无公害农产品栽培基地的建设工作, 旨在实现我国村经济的转型升级。培育无公害农产品的关键在于技术, 为此农业生产者应提高对新型栽培技术的重视力度, 积极推动栽培技术的更新改进, 进而实现农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此外, 新型栽培技术的应用也有效提升我国耕地质量, 我国的耕地质量问题主要在于农业生产者对土地的不合理使用造成的, 对土地的过度使用, 并且缺乏土地可持续发展理念, 使得土地质量问题更加严峻。随着农作物栽培技术的不断进步, 土地的使用逐渐趋向合理化, 农业生产者也改变了对土地过度开垦、浪费土地资源的问题。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 农村环保问题也得到了广泛关注, 农业生产活动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原则。总之, 农业经济管理者和农业生产从业者通过对农作物栽培技术的开发和使用, 使得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得到稳步提升, 为农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2].

  综上所述, 农业劳动者通过对生物高新技术、智能生产控制系统以及作物生长模拟技术的创新应用, 有效提高了农作物产量和农作物品类的多样性, 对我国保护农业食品安全, 提高耕地质量也具有重要的影响。鉴于作物栽培技术的特点, 其在农业生产中的有效利用, 也促进了我国农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万高龙。作物栽培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J].乡村科技, 2018 (23) :78-79.
  [2]安娜。创新农作物栽培技术的意义及发展方向[J].吉林农业, 2018 (11) :42.

  原文出处:娄光华.作物栽培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探析[J].农村实用技术,2019(06):37-38.
相关标签:农艺师职称论文
  • 成都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 学术堂_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