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青州市城镇化建设问题探究
【第一章】青州市城镇化发展的问题及建议研究绪论
【第二章】城镇化相关理论概述
【3.1】青州市城镇化发展的主要措施
【3.2 3.3】青州市城镇化发展的几种模式分析
【第四章】青州市城镇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5.1】高起点做好城镇化发展规划
【5.2-5.6】健全机构,完善城镇管理体系
【结论/参考文献】青州市城镇化建设的困境及策略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2 城镇化相关理论概述
2.1 城镇化概念与特征
2.1.1 城镇化概念
马克思于1858年首次提出了城镇化的概念,即“现代的历史是乡村城镇化,而不像古代那样,是城市乡村化”.这是最早的城镇化概念的来源。关于城镇化的概念,分广义和狭义两种。其中广义的城镇化概念由于学科不同而产生的定义也各不相同。
如地理学家从人文地理角度,将城镇化定义为农业区位及因素向工业区位及因素转变的过程;人口学家从人口迁移的角度,将城镇化定义为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转变的过程;社会学家将城镇化定义为农业向工业和服务业过渡的过程。
而经济学界对于城镇化的定义争议较大,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见解。如李明宁等(2003)认为,城镇化的本质是思想意识上的转变,是从价值观根源上消除城乡差别的巨大变革[24].章榕(2005)认为,城镇化意味着农民的各种活动方式的转变,例如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消费方式、价值标准向城市文明转化的过程[25].许经勇等(2005)认为城镇化就是人口从农村向城市集中的过程,也就是农村人口变成城市人口的过程[26].程怀儒(2006)认为,城镇化的本质是工业化,是各种生产要素向城市集中及工业和服务业从城市向城镇扩散的过程[27].罗杜吉(2008)认为,城镇化的本质在于各种社会要素从农村向城镇的聚集流动,其内涵主要体现在城市化的数量和质量、城乡一体化过程三个层面[28].文尚卿(2010)认为,城镇化是在城乡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是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之间的协调,也是城市与小城镇之间的一种协调发展[29].
虽然不同学者对城镇化定义存在不同的理解,但本质基本相同。因此,本文在总结专家学者们观点的基础上,将城镇化定义为:城镇化是指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以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人口转变、农业向第二、三产业转变为核心,由农村地域转变为城市地域,由农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产方式转变的过程。
2.1.2 城镇化特征
具体而言,城镇化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非农产业人口比重增加。城镇化的主要特征是人口迁移,即从农村逐渐向城镇聚集转移。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人口逐渐向非农产业和地区转移,导致农村人口减少,城镇人口增加。
(2)产业机构优化升级。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农村传统落后的农业产业将会被逐渐淘汰,第一产业所占比重逐渐下降,而第二、三产业发展较快,所占比重不断提高,导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3)居民生活质量和消费水平提高。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民进城变为城镇居民,居民整体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由低消费群体向中高端消费群体转变,从而推动居民整体消费水平的提高。而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且进入城镇后,各种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社会保障措施齐全,居民的生活质量也随之提高。
(4)城乡文明水平差距缩小。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民原有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受到冲击,城市文明和生活方式不断向农村扩散,对农村影响越来越大,农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越来越接近于城市,城乡文明水平差距不断缩小[30].
2.2 城镇化基本理论
城镇化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变革过程,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城镇化进行了大量研究,提出了许多理论,如聚集-扩散理论、中心地理论、人口迁移理论、二元结构理论、城市群理论、增长极理论和点轴理论等等。下面介绍几种影响较大的理论。
2.2.1 聚集-扩散理论
聚集-扩散理论最早由芬兰学者沙里宁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此后许多专家学者从不同层面和角度对该理论进行了大量研究,进行了扩展补充,如法国经济学家朗索瓦·佩鲁、美国经济学法艾伯特·赫希曼和约翰·弗里德曼等等。
聚集-扩散理论重点对城镇化的形成机制进行了论述。认为聚集是通过工业科技影响,将分散的工业向农村中心汇集,使空间集中产生更高的经济效益,聚集包括两个方面:聚集经济和聚集不经济。聚集经济是指通过工业在某一空间相对集中并由此产生的经济效益增加和费用降低,如集中后可共享水电、交通等基础设施,共享各种资源和信息等等。聚集不经济是指空间的相对集中并由此产生的经济效益降低和费用增加。聚集效应由聚集经济和聚集不经济共同作用,前者为聚集效应提供正作用,后者为聚集效应提供负作用。扩散是指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达到一定饱和后,发展速度开始放缓,为获得更多经济利益和发展机会,原先聚集的资金、技术、人才等开始由聚集点向周边地区扩散,从而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现象。英国地理学家 P. Hagget 提出了三种空间扩散类型:一是位移扩散,即扩散地随时间产生非均衡位移;二是等级扩散,即遵循一定的等级序列由创新源地从内向外顺序扩散;三是扩展扩散,即以创新源地为中心,向周边地区连续扩散。
聚集和扩散在区域发展初期由聚集效应占主导地位,此后则由扩散效应发挥作用,聚集和扩散始终伴随区域发展过程中,二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使区域竞争力不断增强。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聚集-扩散理论发挥着重大作用,各种资源、人力首先由分散的农村地区向城镇聚集,待达到一定规模,实现规模经济效益时,即开始向周边地区扩散,带动周边地区发展,实现城镇化规模的不断扩大[31].
2.2.2 人口迁移理论
人口迁移理论由英国学者 E.G. Ravenstein 于 19 世纪提出。他将人口迁移规律概括为:迁移以短距离迁移为主,长距离迁移一般迁往大的工商业中心;迁移往往是阶段性迁移;迁移人数与距离成反比,距离越近,迁移人数越多,反之距离越远,迁移人数越少。对城镇而言,首先城镇周边的农村地区人口向城镇迁移,然后更远农村地区的人口逐渐向城镇周边农村地区迁移;在人口迁移流动过程中,既有向城镇迁移,也有从城镇向农村迁移,但总体而言,由农村向城镇地区迁移占多数。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技术、交通和通讯的发达进步推动了人口的快速流动,与此同时,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的最重要因素是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英国学者 E.S. Lee 在 Ravenstein 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人口迁移的详细规律和模式:人口迁移规模随经济因素变动而变化。在经济繁荣时期,人口流动性大,人口迁移规模也较大,而在经济衰退时期,人口流动减少,人口迁移规模也变小;人口迁移规模因人群结构和特征的不同而不同。
人口迁移量与不同人群的结构特征有直接关系,不同性别、年龄和职业的群体,其迁移量也不同。当人口大规模迁移时,形成一种迁移流,而与此同时也会形成一种反迁移流,即当某地大量人口迁移后,其他地方的人口会迁移进来填补;人口迁移规模因两地之间的差别而变化。如果两地在经济、社会、文化、自然等方面差距较大,那么人口迁移的规模也会越大。比如农村和城市之间,在各个方面差距较大,那么农村和城市之间的迁移规模就较大。我国在城镇化过程中,由于农村和城市在环境、社会、经济等方面具有相当大的差距,那么人口将大量由农村迁往城市,这个过程也就是城镇化形成的过程[32].
2.2.3 二元结构理论
二元结构理论由美国着名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于 1954 年提出。阿瑟·刘易斯研究说明,发展中国家农民收入相对较低的根本原因是这些国家存在二元性的的经济结构。处于经济发展初期的国家其经济是二元性的,即存在高收入经济与低收入经济,二者共同存在。二元结构理论明确指出了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发展中国家在向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经济中存在着高收入的工业经济与低收入的农业经济工程的问题,即经济的二元性。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向工业化迈进的快速发展时期,因此,我国经济也呈现明显的二元性。他还指出,那些人口多而农业经济又占很大比重的国家中,存在着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那么,当这个国家在工业快速发展时,就可以用低廉的工资来雇佣农村中的剩余劳动力,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当农村剩余劳动力全部被工业部门雇佣后,农业的劳动边际生产率就会得到提高。
刘易斯的二元结构理论存在一定缺陷,因为它只强调工业部门扩张,认为农业劳动供给无限,而这是不现实的。费景汉和古斯塔夫·拉尼斯对二元经济理论进行了补充完善,提出当劳动力由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转移时,应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前提。因为农业发展落后于工业,则农产品供给落后于需求,引起工业部门由于劳动力供给不足而成本增加,造成劳动力停止向工业部门转移,这就是“刘易斯-拉尼斯-费景汉”模型。按照以上模型,经济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经济存在隐蔽性失业,一部分劳动边际生产率为零,劳动力无限供给;第二阶段,只有一部分劳动的边际生产率低于农业部门平均产量的剩余劳动力被工业部门吸收;在第三阶段,农业部门中的全部剩余劳动力被吸收到工业部门中。达到第三阶段后,经济进入商业化过程,农业也已开始资本主义化[33].
2.2.4 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理论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斯(F. Perroux)于1955年首先提出。该理论认为,经济增长并不是一步到位,同时出现的,而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先出现一些增长点,然后由这些增长点带动向外进行扩散发展,从而推动整个区域逐步增长。增长极的形成有两种类型:一是市场自发调节类型,经济增长通过市场机制作用,自发进行调节来产生增长极;二是政府主导型,经济增长由政府主导,通过制定经济计划产生增长极。
后来,法国地理学家布代维尔(J. Boudeville)将增长极与城镇联系起来,将增长极确定为城镇及周边地区。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提出了不平衡增长理论,认为区域间的不平衡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前提,也就是增长极的出现,并不是每个地方都会有经济发展。那么根据该理论,在发展经济时,那些具有增长潜力的地区要优先发展,然后通过增长极的扩散效应,带动其他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另外,赫希曼还提出了“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认为在经济发展早期,极化效应大于涓滴效应。但是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从长期来看,涓滴效应会超过极化效应,会逐渐缩小差距。
另外非均衡发展理论还认为,在经济发展初期,经济发展以极化效应为主,生产要素由非增长极向增长极集中,从而促进增长极经济发展;在后期则以扩散效应为主,生产要素从增长极向周边地区扩散,从而带动周边地区发展。在城镇化过程中,城镇作为非均衡系统中的增长极,集中各类生产要素,是一定范围内经济、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各类信息、资金、资源的集散地,各类要素通过向城镇聚集,促进了城镇化的发展。待城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各类资源必然向周边地区扩散,从而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