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农业经济学论文

农村土地流转论文(经典范文6篇)

来源:未知 作者:万老师
发布于:2021-06-15 共6355字

  农村土地流转是指农村家庭承包的土地通过合法的形式,保留承包权,将经营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其他经济组织的一种行为。下面我们就为大家精选几篇农村土地流转论文范文,供给大家参考研读。

农村土地流转论文范文第一篇:浅析农村土地规模化流转的制约因素及解决措施

  作者:班小莲

  作者单位:隆安县南圩镇农业水利站

  摘要:农村土地规模化流转是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实现土地资源利用价值的重要举措。分析了农村土地规模化流转的制约因素,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措施,期望对促进农业土地流转规范化、合法化、有序化开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农村;土地流转;规模化;

  作者简介:班小莲(1969-),女,壮族,广西隆安人,专科,农业经济师,研究方向:农业经济管理、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等。;

  土地是重要的生产资料,在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中占据核心地位。随着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速度逐步加快,在提高农民收入和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农村土地流转

  1 农村土地规模化流转的制约因素

  1.1 土地流转行为不规范

  在土地流转纠纷中,因土地流转行为不规范造成的农民权益受到侵害的事件频频发生,制约着农村土地规模化流转的有序推进。

  1.1.1"口头协议"问题

  土地流转多以自行流转为主,土地流转双方通过"口头协议"的方式流转土地,没有签订书面合同,使协议不具备法律效力。在未签订书面合同的情况下,无法明确流转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易出现土地流转纠纷[1].

  1.1.2 合同条款不完善

  部分农户与土地流入方虽然签订了土地流转合同,但是合同条款没有对土地四至、流转期限、流转用途、租金支付方式、流转双方违约责任、流入方转包与转租等方面进行明确约定,导致土地流转中极易出现多种问题。

  1.1.3 合同代签

  部分土地流转合同存在代签问题,没有见证人,也没有到村集体经济组织备案。尤其是集体经营的土地在流转中存在不透明、不公开的问题,使农民产生不满,引发土地流转权益纠纷。

  1.2 土地流转服务不完善

  1.2.1 土地流转服务机构职能缺位

  县级土地流转管理虽然建立起了县、乡、村3级土地流转服务机构,但是这些机构的人员配置不足、办公条件较差,没有充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深入开展土地流转服务工作。

  同时,土地流转服务机构处于被动工作状态,很少主动为土地流出方与流入方牵线搭桥,并且很少介入土地流转相关事项的处理[2].

  1.2.2 市场化服务平台缺失

  县级政府没有建立起农村产权交易平台,使得土地流转信息相对闭塞,流转价格和流转结果透明度不高。在此情况下,土地流出方基本依靠熟人介绍、中介组织、村民委员会公告等方式获得土地流转资讯,难以保证土地流转双方处于信息对称状态,降低了土地流转效率,影响了土地流转的公平性。

  1.2.3 土地流转价格指导体系缺失

  农村土地流转缺少权威、公正和透明的价格指导体系,使土地流转双方只能凭借主观臆断或道听途说确定流转价格,易出现哄抬价格、坐地起价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同一类型地段、质量相近的土地会出现流转价格差异较大的情况,并且无法体现出配套设备、生产资源投入、地块规模等因素对价格的影响,不利于农村土地规模化流转。

  1.3 缺少规模化农业经营主体

  农村土地流转中的流入方多为一般农户,而具有一定经济实力和经营能力的企业则很少成为土地流入方,这不仅制约着农村土地经营规模的扩大,而且难以保障农民在土地流转中获取应得收益。

  1.3.1 规模化农业经营主体数量不足

  农业经营主体包括农业企业、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等,但是受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这些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规模偏小,对土地需求不足,难以形成土地规模化流转的良好外部条件。

  1.3.2 土地流转收益损失风险大

  农村土地流转主要流向个体农户,由于个体农户的资金有限,在双方确定流转金额后基本不会再作调整,使农民在土地流转后无法享受土地增值带来的收益[3].同时,部分土地流入方(个体农户)缺乏风险意识和经营经验,在经营过程中会因项目投资失败而出现资金短缺情况,导致土地流出方难以按照约定获得流转租金,易引发经济纠纷。

  2 农村土地规模化流转的解决对策

  2.1 规范土地流转程序

  地方政府应出台农村土地流转的指导文件,使土地经营权流转程序有执行依据,减少农户私自流转土地的行为。

  2.1.1 出台农村土地流转管理办法

  在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合同登记、签证、手续办理等流程,要求以转让互换等方式进行土地流转的当事人必须办理权证变更手续,以保护双方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村土地流转步入法制化阶段。

  2.1.2 完善土地流转管理机构

  一方面,政府要立足于农村经济管理的需求,建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向服务中心分配各项资源,改善工作条件,要求服务中心为农户土地流转提供咨询、指导、合同签订见证等服务,强化对土地流转程序的监管[4].另一方面,政府要完善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建立健全仲裁工作机制,依照法律法规解决土地流转中出现的问题,维护合同双方的合法权益。

  2.1.3 规范合同签订流程

  在合同签订过程中,村集体经济组织要作为见证人,参与到土地流转双方的合同签订过程中,要求流转双方在平等协商的前提下签订合同,并且在合同签订后向有关部门登记备案。

  2.1.4 建立土地流转台账

  备案部门要详细记录每一份土地流转合同,定期统计数据,准确掌握本地区的土地流转情况,并找出薄弱环节,进一步完善土地流转程序。

  2.2 健全土地流转服务机制

  政府要在土地流转中充分发挥公共管理服务职能,做好基础服务与外部监管工作,为农村土地规模化流转创建良好的环境。

  2.2.1 建立土地流转服务平台

  政府要建立土地流转数据库,收集整理有关土地流转方面的信息,包括流入方需求、流出方供应、流转价格等,将所有土地流转数据信息公开发布到公共服务平台上。土地流转服务平台既可以是政府官方网站中的某一特定栏目版块,也可以是政府建设的专门用于发布农村土地流转的交易平台,以方便土地流出方在公共服务平台上获取所需信息。

  2.2.2 培育土地流转中介服务机构

  政府应在县、乡、村培育土地流转中介服务机构,加强对中介服务机构的资质认定,对中介服务机构进行信用评级和专业培训,要求中介服务机构必须坚持合法、公正、诚信的原则开展服务工作,从而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市场规范化运作。

  2.2.3 制定土地流转价格指导体系

  政府要通过市场调研、专家咨询、意见征求等方法,综合考虑农村土地质量、区位、投入、流转期限、流转规模、作物产量、生产效益等因素,制定农村土地基准地价体系,并对土地划分定级,出台相应的价格指导标准,确保在确定土地流转价格时有参考依据,维护流转双方的合法权益。

  2.3 培育规模经营主体

  政府应积极培育规模化发展的农业经营主体,引导农村土地流入规模经营主体中,扩大农村土地消化量,促使农村土地规模化流转,提高土地整合连片开发程度,为土地流出方带来更高的经济收益。

  2.3.1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政府要重点培育有发展前景的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向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财政、税收、保险方面的政策支持,使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获得充足资金,降低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风险。当农业经营主体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遭受经济损失时,能够通过农业保险获得赔偿,从而保证农业经营主体有充足资金支付土地租金。

  2.3.2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政府应以农业为基础,发展农工贸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化体系,加强农业经营主体之间的合作,开发具有当地特色的农业生产项目,重点培育农业产业园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村土地流转。

  2.3.3 加强农业经营主体培训

  政府要重视对小规模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训指导,使其掌握经营管理、成本核算、投融资管理、风险管控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农业经营主体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此外,政府要推进家庭联产承包经营户转型升级,提高其集约化生产水平,将其培育成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农业规模经营主体。

  3 结束语

  农村土地流转是关系到现代农业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一项重要举措。在农村土地流转中,政府部门要规范土地流转程序、健全土地流转服务机制、培育规模农业经营主体,为农村土地规模化流转创建良好的运行环境,从而促进农村土地流转朝着法制化、市场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康宏林,董- -彬,陈妍冰。农村土地规模化流转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研究[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9(11):121-123.

  [2]郑嘉伟。创新农村土地规模化流转的新路径[J]农场经济管理, 2014(7):39-41.

  [3]祝国平,郭连强 ,李新光农村土地经营权规模化流转溢价:客观事实、结构特征与政策取向[J].改革, 2021(1):125-133.

  [4]杨卫忠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概念、理论与动因[J]嘉兴学院学报, 2020(5)。114-124.

  文献来源:班小莲。浅析农村土地规模化流转的制约因素及解决措施[J].山西农经,2021(09):58-59.

农村土地流转论文范文第二篇:浅析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土地流转问题

  作者:杨少博

  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摘    要:当前,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之际,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在农村。本文从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出发,探讨分析农村土地流转对于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以及当今农村土地流转显露出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对策;

  作者简介:杨少博,河北经贸大学,法硕在读(法理学)。;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农民之土地是其安身立命之根本,是农民最重要的资源,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利于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之际,如何解决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农村土地流转问题成为解题之关键。

  一、农村土地流转对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

  (一)农村土地流转利于优化配置农村资源

  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根本性资源,亦是新时代背景下农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从古至今,农业生产、农业活动、农村资源要素皆是以土地资源为核心,随着社会生产与分工的进一步发展,演变出土地流转的新形态,并带动现代农业的其他要素,诸如劳动力、资金等要素的重新分配。从这一角度而言,农村土地流转不仅会吸引资金流入,也会带动现代农业技术的繁荣,从而提高土地经营效率,优化农村资源配置。

  (二)农村土地流转利于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农村土地流转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必然选择,将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相较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大部分土地资源分布较为分散,土地综合利用率低,尤其山区耕地碎片化问题突出、农民增收动力不足。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大背景,唯有逐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实施农业规模化经营,方能巩固"三农"工作的成果,解决土地综合利用率低等各地普遍存在的问题,推进农业现代化改革。

  (三)农村土地流转利于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作为地域综合体,兼具生产、生活、生态等多方面的功用,与城镇相对应,共同构成人类生活的主要空间。所谓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乡村振兴战略是从纵深发展和横向拓宽进行全局性布局,着力发展乡村产业,深化农村产业结构改革,利于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尤其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在农村地区最为突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解决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二、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民积极性不高

  土地流转是指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或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经营,从而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农民仅仅是暂时流转土地的使用价值,并未完全丧失土地。然而我国长期处于小农社会,一部分农民仍固守自给自足式的自然经济思想,对土地有浓厚的依恋情节,不愿舍弃土地。此外,尽管通过土地流转可获得的收入更高,但收入不确定性随之上升,收入不稳定,一部分农民不愿承担土地流转后的风险,致使积极性不高。

  (二)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不完善

  针对农村土地流转,国家层面出台了一系列土地流转相关的政策,如《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等,但各地区情况不尽相同,存在明显差异。长期以来,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乱象横生,并无统一的定价标准和价格机制,农民在土地流转市场中无法实现供需双方的有效交流。并且,土地流转市场信息不对等,农民法律意识薄弱,常常口头达成协议,采用书面形式达成的协议也往往存在问题,导致后续项目无法进行,双方权利均得不到有效保护。

  (三)政府部门职能管理不到位

  目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处于公众自发流转阶段,土地流转大多存在于同村或邻村农民之间,缺少规模经营主体,不符合规模化经营、集约化经营的时代要求。一方面,政府参与度较低,随之降低的是协调农民和经营主体之间关系的有效性,一旦双方出现纠纷,政府无法采取可行措施对纠纷进行处理,对土地流转市场中介或第三方平台的监督管理也明显缺位。另一方面,实践处理中,一些政府部门会利用其本身职权,强制农民进行土地流转。尽管国家已经颁发一系列的法律法规规范强迫农村土地流转的行为,但仍不能避免强制流转行为的产生。

  三、完善农村土地流转的相关对策

  (一)提高农民自主参与意识

  农民是经营和管理土地的主体,激发农民土地流转的积极性是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的重要一环。当前,针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农民积极性不高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但最为重要的是农民无法确保稳定持久的收入渠道,无法承担土地流转之后的潜在风险。因此,政府不仅应加强土地流转信息机制建设,积极为农民土地流转提供信息服务与指导,还应同步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着力解决流转后农村剩余劳动力稳定就业问题,多措并举,确保农民收入稳定。

  (二)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建设

  鉴于各地区土地状况的不同,应根据本地区现状制定因地制宜的土地流转合同示范文本和价格机制相关的规范性文件,尽量避免口头形式达成协议。并结合当地情况建立专门的土地流转平台和数据库,实现县、乡、村"三级"联动的流转服务体系和管理网络,由中间平台实现交易对接,保证交易双方的正常交流沟通,引导协议双方签订规范的土地流转协议,从而在公平合理的前提下明确权责关系,及时办理登记手续,避免因权责不清引发的土地纠纷。

  (三)规范明确政府职能及监管职责

  首先,政府应该对自身职能进行明确界定,并确保履行相应的监管职责。在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的前提下,制定规范土地流转的相应制度和文件,指导土地流转的具体实践,以切实维护双方权益,让农民成为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受益者。其次,给予规模经营主体一定程度的政策性支持,诸如技术指导、资金扶持等优惠政策,助力实现农业规模化和产业化。此外,政府应加强流转主体的市场监管和风险防范,规避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从而真正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的。

  四、结束语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宏伟征程中,围绕三农问题进行全局性、前瞻性思考,其中土地流转是关键一环。有效解决土地流转所面临的现实困境,改革创新土地发展思路,完善细化土地流转体制机制,加快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发展。结合本地区土地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土地流转政策,规范土地流转行为,深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工作,促进乡村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祖辉。准确把握中国乡村振兴战略[J]中国农村经济,2018(04):2-12.

  [2]龙花楼,张英男,屠爽爽论土地整治与乡村振兴[J].地理学报,2018,73(10)。

  [3]王亚华苏毅清。乡村振兴--中国农村发展新战略[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06):49-55.

  文献来源:杨少博。浅析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土地流转问题[J].大陆桥视野,2021(05):76-77.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