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章 赣州市茶油产业发展现状
4.1 林权放开,产业基地建设初见规模
在没有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之前,赣州市茶油林木大部分是农村集体所有,茶油林木大部分是低产林,农民群众生产经营分散,茶油产量低,经济效益不佳。2007 年底,江西省推进林权制度改革,全省境内的所有茶油林全部承包到户,广大农民种植茶油林的积极性得到提高,新造茶油林面积、低产林改造面积也在快速增加。随着茶油林木面积不断扩大,市场上高品质的茶油林木优良品种需求很大,茶油苗木的价格从 2004 年的 0.7 元一株上涨到现在 2 元一株,茶油林木价格的上涨也带动了茶油产业苗木基地的建设。这几年,赣州市茶油产业吸引大量社会资本涌入茶油基地建设,许多大公司和个体经营户纷纷承包荒山土地从事茶油产业,土地租赁价格不断上涨。很多有实力的企业正纷纷进入油茶产业,投资建设茶油生产基地。油茶加工企业采取“企业+基地十农户”的建设模式,建立茶油生产基地,并示范带动当地居民种植茶油苗木,带领农民增产增收,走上致富之路。目前,赣州市委市政府也出台多项政策,强力推进茶油产业发展。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社会资本纷纷进入茶油行业,建立茶油产业生产基地,目前林业产权制度主体改革初步完成,现有茶油林木面积 25 万亩以上的县有上犹、兴国和赣县三个县,合计面积 87.71 万亩,占全市现有油茶林面积的 38.08%;超过 10 万亩的有南康、信丰、宁都、于都、瑞金、会昌、石城、崇义等 11 个县(市、区),合计面积 207.67 万亩,占全市现有油茶林面积的 52.08%.目前赣州市茶油产业基地建设初见规模,已初步形成茶油苗木基地、种植、采摘、加工、销售、生态旅游一体化发展产业体系,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4.2 产业深加工水平提高
近年来,赣州市出台相关招商引资政策,努力培养茶油生产经营的龙头企业,以提升茶油产业的深加工的水平。通过引进省外知名企业和产业资源重组,产业深加工水平不断提高。目前茶油深加工企业有江西仰山、江西山村、江西友尼宝、瑞金市绿野轩、江西金色、江西齐云山、兴国百丈泉、兴国红天下、会昌大自然、江西宝生园等 10 大油茶加工企业。采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形成集种植、加工、生产、研发等一体化发展链条。同时,在全国各地建立了茶油产品销售网络,打造了“赣南茶油”的品牌。以江西仰山园油茶开发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现有员工 96 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 18 人,吸纳了经营管理、财务、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油脂化工、林业等各方面的专业人才 13 人。依托赣南山区丰富的油茶林资源,以清华大学和南昌大学食品专家为技术指导,严格按照有机食品生产工艺标准及国家新标准,经脱酸、脱水、脱色、脱臭、冷冻、过滤等现代加工工艺,使茶油品质纯正。同时,已建立符合国际标准和适应国内外市场要求的质检中心。
4.3 具有一定的产业研发水平
赣州市茶油产业经过长期的实践发展,具有一定的产业研发水平,在优良苗木品种研究方面,目前已拥有“赣无系列”、“赣州油系列”、“长林系列”等多个系列上百个品种。近年来,赣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从 1964 年开始进行油茶良种选育和造林技术推广工作,经几十年的努力,赣州市选育出“GLS 赣州油1~12 号”和“GLR 赣州油 1~11 号”23 个油茶优良品种,其中 GLR 赣州油 1~5号、赣州油 1~2 号、赣州油 6~9 号被国家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全国良种,年产茶油量均超过 50 公斤/亩,符合国家有关茶油速生丰产林的标准,为赣州油茶产业化发展提供了优良种质资源保障。从 2010 年起,全市推行油茶造林良种化,实行定点育苗、良种造林,明令禁止使用非良种苗木造林。目前,已建有油茶育苗定点苗圃 9 个,面积 200 亩,产苗 1900 万株。在茶油深加工水平方面,特别是冷榨茶油技术和超临界流体常温萃取茶油技术,以及茶油浸出工艺和茶油精炼工艺,赣州市的茶油生产企业能够达到很高水平,如江西仰山拥有日处理油茶 30 吨的平转浸出自动化生产线一条,日压榨油茶籽 6 吨的自动化生产线二条。但是像仰山这样的企业还是少数,大部分企业的深加工水平还不是很先进,这也同时制约了赣州市茶油产业的总体发展。
4.4 拥有一定的品牌,国内外市场广阔
赣州市茶油产业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品牌,涌现了江西仰山园油茶开发有限公司、江西山村油脂食品有限公司、江西友尼宝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等 10 大油茶加工企业。这些公司采用先进的设备、技术,形成集种植、加工、生产、研发一条龙发展体系。同时,在全国各地建立了油茶产品销售网络,并远销东南亚地区,有力打响了“赣南茶油”这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