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美学论文

中西审美观、审美精神及审美情趣的对比分析(2)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6-01-26 共8363字

  中国文化认为好的认识主体不仅要有很高的认识能力、智商,还要有良好的德行。《洪范九畴》中所讲的“敬用五事”即“貌曰恭,言曰从,视曰明,听曰聪,思曰睿”,这些要求是智力与德行、能力与道德的统一。在孔子那里,要想成为智者首先要成为仁者,孟子更进一步,不仁即是不智。王阳明反对“只求其聪明而不知养之以善”.人的认识过程不是纯粹的主观对客观的反映,而是要受到爱恶、利害、苦乐、取舍的影响,德性好的人认识能力也就高,德性差的人认识能力就低。《管子·心术上》云: “嗜欲充溢,目不见色,耳不闻声也”,这就是利欲熏心。有德就有智,有德有智的人自然也就美。这是中国哲学的思维方式,也是中国哲学的特质。这种思维方式的缺点是价值存在代替客观事实,以道德价值评判制约事实认知,以道德泛化制约审美情趣。

  中国文化还认为人的自然生命是道德价值的载体,只有在自然生命中注入道德才体现出生命的可贵。儒释道都讲求知行合一,主张理性与情感、思想与实践、经验世界和超验世界要融通; 本体论、认识论和伦理学相互为用,有机融合,不仅美和善关联,真和善相通,且真善美统一,在人生实践中使得生产实践、交往实践、审美活动和艺术活动有机统一。孔颜之乐和庄子的逍遥之乐就是在生活实践中的一种情趣,是一种至高的精神享受。中国哲人认为美是人生不可或缺的生命要素,通过审美实践来完善人格和净化人性、提升生命境界,是一条最为重要的人生之路。

  三、中西审美情趣培育之目标

  把审美情趣培养看做由“自然人”上升到“自由人”的路径。康德提出应把审美教育看作由自然的人上升到自由人的途径。康德对西方美学的经典理论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美学是建立在哲学基础之上的。康德把世界分为现象世界和物自体,把人的心理机能区分为知情意三维。康德认为,审美情趣是由情感产生的,它是一个独立的存在。康德还确立了审美无功利无利害的命题。他认为审美是无利害的愉快,没有任何功利的考虑。

  比如去看一个对象并非想去占有那个对象。尽管我没有艺术天分,但是当我看到一个美的东西时,我会情不自禁地想要告诉他人,这是因为审美具有一种传达的普遍性,这种普遍性不是概念的,而是感性的,是情感的,审美具有一种普遍的希望,就是说我一旦看到了美,就会产生一种跟别人一起分享的希望的情感或意愿。这是审美者所具有的一种情感希望。由此,审美可以带来一种自由的愉快,这种愉快是超功利的,因为它仅仅是知情意在那里做游戏,它跟对象没有关系。美和崇高都属于鉴赏力,鉴赏力就是人的各种认识能力自由协调活动,由此引起人的自由的愉快体验。康德进一步认为,科学和艺术使人变得文雅,使人意识到了自己的理性,意识到了自己的理性就可以在人与人之间设立健全的法制,而建立法制社会( 这里的法制还不是法治社会) ,归根结底还是为了每个人的幸福。其目的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以有规律可循。康德认为,公民社会建立法制固然可以满足人们的幸福,但更高的要求就是能够让人意识到自己的道德。法制的原则实际上就是道德的原则,抽取了道德的法律是徒劳的,没有法律信仰的社会是有问题的,道德的原则就是自由的原则。

  建立健全的法制实际上就是为了让人成为道德的人、自由的人。所以人类文化的发展最重要1尊严,使人配享成为宇宙的终极目的。

  可见,康德的美学归根结底是为他的伦理学服务的,他认为,我们除了牛顿物理学外,还应该要用道德的眼光来补充自然科学的眼光,因为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东西是不能用机械论来加以解释的。康德的审美理论是极其可贵的,对我们今天创新美学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而对当今中国理论界影响最大的还是马克思的“自然的人化”的美学观点。马克思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说: “人是依照美的规律来造形的”.马克思首先肯定美有其客观实在性,又强调了人在生产实践、交往实践、学习实践中发现客观事物的美,并依照美的规律来塑造自己所置身的世界和塑造自身。可见,无论庄子、柏拉图、马克思以及马克思主义的美学观点都认为美学与哲学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哲学是研究人的生存状态和命运的人生智慧。人生有美丑真假善恶之分,人们追求美好的人生,向往“诗意的栖居”,人生始终是一种哲思,哲思即科学加诗。美好的人生是一种生活方式,是哲学美学。“哲学总是自己时代意识和人生之诗的精华。”[1]( P. 437)马克思主义美学的艺术论是以艺术的社会效应作为核心或主题,具有批判性、革命性特征,在今天,它应转化为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即转化到中国人的心灵塑造和人性培育、人格建构的时代主题上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的精神追求,尤其是对美的追求和审美情趣的提升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人们被自己制造出来的庞大的机器所包围,被自己破坏的走向美的反面的自然环境所窒息。人在提升自己征服自然的能力的同时更需要提升自己抑制自己欲望的人文力,审美情趣是一个人的人文力的重要表征。与此相关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塑造自身的文化心理结构的问题。21 世纪的中国社会和中国人将更加注重对意义的追求,更加关注整个人类的生存状态,关注个体人的心灵,对艺术和美的追求实质上都蕴含在人的哲学之中,审美情趣的培养实际上就是对健全人格的建构和培育。

  培育一种令人的身心得以解放的自由之体验。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实际上就是审美能力在人的实践中不断提升的过程,是“美的规律”在人自身的具体体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的需要、素质和能力等的全方位的发展,是人的物质、精神、感性、理性、情感和理智,是德性、价值观、意志、智慧的整体提升。人在生产实践、交往实践和学习实践中形成了人对世界的审美关系,产生了审美需要,提升了审美能力。人在创造物质世界的同时造就了有音乐感的耳朵,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发展能确证自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觉; 人在提升自己审美感觉的敏锐性和丰富性的同时创造自身多样化把握世界的能力和智慧,不仅仅是以简单的单一化的生产技能来把握世界,还能以科学的方式、艺术的方式、哲学和伦理学的方式、宗教的、体育和娱乐的方式把握世界。这种多样化的方式和能力、智慧都是在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和享受,使自己的本质力量在对象世界中得到展现,在体验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艺术美感和独创性的社会实践中提升自己的人格。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一个自由全面发展的人必须具备高尚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包括培育审美心理、创造意识、参与意识和未来意识。

  培育一种“以美启真”和“以美储善”的艺术品味。审美是进入审美活动之前和之中的十分短暂的心情和态度或心理体验,但这种心情、态度或心理体验在一生中可以经常出现,在丰富现实生活的同时,使人格得到提升。人在审美活动开始之前有一个审美注意即对对象形式或结构的注意,它不同于一般的注意很快会过度到概念意义和逻辑思考,而是停留在对象的形式结构本身,并调动起情感、想象、意念、愿望、期待等复杂的情感参与其中。审美注意可以是诗词、书画、小说、散文、戏曲、雕塑等文学艺术作品,也可以是对某人的行为举止渗透出的道德品质和人格特质的一种欣赏。审美的实现阶段,亦即获得美感或审美愉悦。美感既是个体的、主观的,又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审美愉悦包含了感知、想象、理解、情感等多种因素的复杂心理功能的积极的交融互动。审美感知不仅仅是纯感性的,而且是超感性知觉的,这是一种由外界的线条、声音、色彩、故事情节与心境、情绪、价值观、对真和善的事物或人的多种心理功能综合协同运动的结构。它是非功利性,既与对象融为一体又能保持静观的状态,并不参与现实之中,“贵在似与不似之间”,这是一种非确定性的认识,往往朦胧多义,难以用一般概念去定义。这就是中国的俗话“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境界,是所谓“有味无痕,性存体匿”,即“强调审美中有理解、认识的功能、成分、作用,却找不出它们的痕迹和实体”[1]( P. 511),这正是审美艺术的妙处。它能丰富人的心灵,不是智力和意志所能代替的,却能推动这两种心理结构的发展,这就是李泽厚先生所说的“以美启真”和“以美储善”的一种状态。

  一个富有美感的丰富的心理体验的人,在想象中能“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必然有自己的审美观念、形成审美情趣、孕育审美理想,尽管个体审美情趣会有差异,均有助于审美能力的培养和形成,能帮助人性的成长,心灵的成熟,甚至在道德修养的基础上悦志悦神,提升人生的感性境界。

  “悦志”是对“某种合目的性的道德理念的追求和满足,是对人的意志、毅力、志气的陶冶和培育”.“悦神”“则是投向本体存在的某种融合,是‘超道德',并非否定道德,而是一种不受道德规律包括不受道德规则与自然规则的自由感受。悦志悦神与崇高有关,是一种崇高感。”[1]( P. 528)这正是康德所强调的道德是崇高的基础,美是道德的象征。黑格尔所说的当我们欣赏大海的浩瀚时我们若能感受到自身的胸襟博大,我们就会被激发起勇气去超越有限的一切。《孟子·告子下》云: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这是一种建立在道德责任感、使命感基础上的崇高的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有着这样的道德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人,才能成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这与一般意义上对大自然的欣赏,对花草虫鱼的欣赏不一样,是魂销骨蚀地对宇宙、自然、社会、人生的一种领悟感受,是以全身心、整个生命的投入的一种精神境界。

  在西方是对肉身腐朽后灵魂永恒的追求和期望,在中国是对“道”的领悟,对宇宙大化流行的睿智的参悟; 是“上下与天地同流”、“大乐与天地同乐”的极乐和至乐审美境界。这是一种生理性与社会性、感性与理性、智性与德性高度统一的情怀。在今天这样一个唯科技主义、唯物质主义、唯功利主义和唯享乐主义风靡整个世界的境况中,中国人最为需要的应当加以引导和熏陶、培养的便是这种似乎在“与自然性、生理性的强烈刺激、对立冲突、斗争中,社会性、现实性、理性获得胜利,从而使感性得到了陶冶、塑造和建构”[1]( P. 530)的“悦志”、“悦神”的情怀和精神境界,这是培养高尚人格境界的一条重要路径。我们中国人“既不注重从纯粹思辨去寻求人生真理,也不崇尚向彼岸世界去寻求生命解脱,而是从具体鲜活的生活中去创化体味身心的怡悦与精神的自由,倡导在最痛苦最艰难的生活中品出人生的甘美和诗意。”[4]

  中国人的审美情趣的旨归和终极目的是要确立起中国人之为中国人的做人的信仰,使得每一位中国人立志成为平凡、真实、快乐又有情趣、追求整个社会的人们都能获得幸福的人,这是建立中国美学新理论的根本出发点。

  参考文献:

  [1]( 战国) 孟子·滕文公下·第二章[A]转引自/ /李泽厚。李泽厚十年集( 第一卷) [M]. 1994.
  [2]薛华。 黑格尔与艺术难题[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3]杨安仑: 美学纲要[M]. 长沙: 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
  [4]金雅: 论中华人生审美精神[N]. 光明日报,2015 - 03 -18.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