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西藏的园林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了具有历史久远、渊源深厚的风景式园林,并以高原区域和藏民族特色的园林景观在中国园林体系中成为独特的组成部分。西藏园林按照时间轴线的发展,逐渐形成了林卡、庄园园林、宗堡园林、寺庙园林和行宫园林几种形式[1].
其中林卡是面向大众的野外踏青的园林形式,而庄园园林和宗堡园林则是为地主与官僚服务的少数人园林,寺庙园林则是注重宗教色彩的园林,主要的服务对象是寺庙中的僧人,行宫园林使西藏传统园林达到了顶点,其服务的对象则是西藏的统治者。从中可以看出,西藏园林的发展与服务对象是逐渐缩小而面向少数人的,这是因为古代与近代西藏落后的经济与社会而决定的。
随着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藏族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地提高,对自己的生活环境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即对园林景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现代多样的园林景观中,西藏园林景观有着它独特的魅力,需要寻找其内在的独特藏民族的美学理论来为设计服务,以求提升西藏园林景观设计水平,提高藏族人民的生活环境质量。
1 美学尺度的概念
关于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美学尺度定义,从所查阅的文献中,未发现其有准确的定义。张艳芳等[2]对景观尺度定义时,是将景观与尺度分别做于解释,而景观尺度应用的范围是区域生态安全研究,并非是从园林景观设计的尺度上所述的;刘宜滨[3]通过对人的行为理论研究,对空间、场所、领域分别进行论述,并得出三个基本尺寸与之一一对应,即:20~25m 见方的景观空间、110~390m 的景观场所尺度、大于 390m 左右的景观领域尺度;徐友军[4]提出分别从自然尺度、生理心理尺度和人文尺度三个原则方法去控制景观尺度;何贤芬[5]则从三个隐性层次(车、城市、人)和三个显性层次(环境、建筑、细部)对高架道路的景观尺度进行控制。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必须结合人的行为尺度和人体自身尺度与心理感受出发,并运用这些尺度协调与过渡好周边环境所设计出来的景观,能够更好地为人来服务,才是景观美学尺度。
2 西藏园林中的美学尺度应用与差异
通过查阅到相关的文献而未发现藏民族的美学尺度理论及应用,那么西藏的传统与现代园林景观及艺术作品中是否存在相关的美学尺度理论及应用呢?下面以传统的沙坛城艺术与现代的布达拉宫广场为例,进行分析、讨论。
2.1 西藏沙坛城中存在的美学尺度
坛城,梵文叫做曼荼罗(梵名 mandala,藏名 dkyil-hkhor)[6].据称释迦牟尼是佛教密宗曼陀罗的创始人,“时轮金刚沙坛”就是他亲自教导弟子绘制的,可见曼荼罗的历史至少 2500 多年了[7].到公元 11世纪,由印度传入西藏,用其神秘色彩勾勒出来的坛城,给人以无限的遐思。藏语称坛城为“金廓儿”或“曼遮”“、曼札”,是密宗教徒修密法,受灌顶之场所;其意为“佛法聚集”、“轮圆具足”,本智以为主尊,道果功德以为眷众,眷众环绕本尊游戏庄严,称为轮圆[8].
坛城由四部分组成:大坛城、三昧耶坛城、法曼坛城和羯磨坛城。其构图形式由最原始的圆形构图逐渐发展形成了方圆结合构图、三角形构图与九宫格构图。其颜色有青、黄、赤、白、黑五种基本色;在藏传佛教中,这五种颜色不仅象征地、水、火、风、空的佛教宇宙观,而且也与东西南北四方位相对应,即东对蓝色,南对黄色,西对红色,北对绿色;同样,五色也是分别对应五方佛的象征。在塑造藏传佛教人物时,形成了采用指、卡、恰、莲花、董巴、协、一粒青稞、一只子等为塑像度量单位[9].在关于佛像塑造的基本要求中,要运用好 32 种好相貌与 80 种微妙好相并以“身量论”的量度来绘制,使佛像更饱满健康,否则会有损于佛,会使他人与自己遭到报应和惩罚。
在藏族传统的沙坛城中塑造出佛像时,已经借鉴了人体模度,与柯布西耶模度思路有异曲同工之妙。
如图 1,从图中得出其基本图形是由方与圆构成,整个图形左右、上下呈中心对称,朝圣者在观察沙坛城时,无论从哪个角度都能够看到处于中心的主佛,使其不由自主的对主佛产生心灵的震撼与膜拜感。同样,在图中存在着丰富的比例关系,即 a:b:c=1:2:4,d:c=2:3,k:d=2:3,k:d:c=4:6:9,e:f:g=1:3:4,(j-i):(i-h)=3:4 等等,这些比例中有接近于 0.618 黄金比,也有一定规律的比例,说明沙坛城在形成的过程中已经运用到了和谐比例论与黄金比。即在西藏传统的艺术作品中存在藏民族的美学尺度理论,即以“身量论”为基础的模度论,以比例为基础的和谐比例论。
2.2 布达拉宫广场中存在的美学尺度
布达拉宫广场坐落于西藏拉萨市布达拉宫正对面,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广场,是世界文化遗产---布达拉宫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座集休闲、观光、文化、集会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广场。
广场工程于 1994 年 10 月开工建设,于次年 7 月竣工;扩建工程于2004 年 10 月开工建设,与次年 8 月竣工,这就形成了现在的广场。
其东西长 600m,南北宽 400m,广场主要包括三部分,分别是西区水系恢复和绿化景观、中心广场与东边湖区整治和绿化景观。其中,中心广场的南北长约 236.5m,东西宽约 160m,北面的布达拉宫相对高度约 120m,南面的西藏和平解放纪念碑的主体相对高度约 37m,两者相距约 350m.布达拉宫建筑东西长 360 余 m,南北宽 140 余 m.
从整个广场的南北宽与东西长的比值,中心广场的东西宽与南北长的比值,都约等于 2/3,即接近于 0.618,符合黄金比。根据刘宜滨对空间、场所、领域的论述,得出整个广场属于景观领域尺度,中心广场属于景观场所尺度。从比例的角度看,恰是运用中心广场的大来衬托布达拉宫大尺度的瑰丽。
根据陈婧[10]在对最佳视域的论述中,人的正常静观视场,垂直视角为 130°,水平视角为 l60°,按照人的视网膜鉴别率,最佳垂直视角<30°,水平视角<45°,在这个范围内视距为景宽的 1.2 倍,即人们静观景物的最佳视距为景物高度的 2 倍,宽度的 1.2 倍。那么,根据布达拉宫相对高度 120m,得出来最佳视距为 240m,而实际上西藏和平解放纪念碑与布达拉宫的距离 350m 来看,已经超过了 240m,说明在中心广场上是存在布达拉宫最佳视距的点或线。同样,根据西藏和平解放纪念碑的高度 37m,得出来它的最佳视距为 74m,而74m 小于中心广场的长度 236.5m,这也说明在中心广场上也存在碑的最佳视距的点或线。
如图 2,得出观察布达拉宫的水平视角 α 变化区间是 42°41′≤α≤102°8′;观察布达拉宫的垂直视角 β 变化区间是 18°41′≤β≤39°8′,其中 42°41′与 18°41′处为西藏和平纪念碑前面正中间,102°8′与 39°8′处为广场与北京路接壤处的正中间。从观察布达拉宫的水平视角 α 与垂直视角 β 中,可以看出符合人正常静观视场,存在一个最佳视距点即当垂直视角 β=27°,观察布达拉宫的视距等于布达拉宫高度的两倍,即在距布达拉宫 240m 处为最佳视距点。从以上分析,得出广场在设计时从人的角度出发,考虑到人的参与感受,符合柯布西耶模度论以人为出发点的功能需求。
总之,在西藏的传统艺术作品与现代园林景观中都已经运用到了美学尺度理论。不同的是传统艺术作品中,藏民族的美学尺度理论多以“身量论”与约定俗成东西,以及延伸出来的和谐比例为基础,而展开艺术作品的创作。而在现代藏民族的园林景观中,其美学尺度多借鉴已研究出来的结果来进行园林景观的设计,比如比例,空间、场所与领域,柯布西耶模度,以及最佳视域、最佳视距等。这就使二者即存在区别又有内在的联系。区别是二者是在不同的背景下形成、应用与形成的;联系是二者有一定的共性,即传统艺术作品中已经借用了以“身量论”为基础的模度论,以比例为基础的和谐比例论,这些在现代的柯布西耶模度与比例论中都能够找到影子。
3 结束语
在西藏经济的高速发展同时,来西藏旅游观光的人在增加,藏族同胞的收入在增加,都对西藏的现代园林景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设计西藏的园林景观时,就需要运用藏民族的美学尺度理论,同时,也需要借鉴与吸收已研究出来美学尺度理论的成果。而对于已有的藏民族的美学尺度理论,如“身量论”与和谐比例等,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与挖掘;对于借鉴与吸收过来的美学尺度理论成果,如黄金比与柯布西耶模度等,要根据实际情况,运用其思路来创造属于现代藏民族的美学尺度理论。即吸收传统经典的藏民族的美学尺度理论,借鉴已有的美学尺度理论成果,创造属于藏民族现代的美学尺度理论体系。
美学尺度是设计师的灵魂与尺子,只有更好地学习它,了解它,并将其运用到设计与创作中,才能创造出来不朽的作品,才能更好的为人来服务。
参考文献
[1]邓传力,魏琴,蒙乃庆。西藏传统园林历史沿革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1,21:13042-13044+13121.
[2]张艳芳,任志远。景观尺度上的区域生态安全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6:815-818.
[3]刘宜滨。现代景观规划设计[M].江苏: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1.
[4]徐友军。南京江宁大学城校园景观尺度之问题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
[5]何贤芬。城市高架道路景观的尺度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
[6]倪漫。雪域高原的艺术奇葩---坛城唐卡---以密本尊坛城唐卡和时轮本尊唐卡的绘制技巧为例[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3,5:82-86.
[7]唐颐。图解曼荼罗[M].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2009,9:41.
[8]袁建勋。藏密坛城文化艺术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7.
[9]刘小民。藏密曼荼罗的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哲学研究[D].西藏民族学院,2013.
[10]陈婧。浅谈园林景观类型与视觉感受[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