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美学论文

“病态美”学说不成立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7-22 共5770字

  一、社会普遍推崇 “病态美”

  生活中各种以病态为美,以畸形为正常的异化审美现象已成泛滥。有以裸体为载体表现性感和诡异的德国摄影师 MagicZyks 这一类间接显露以病态为美的艺术家,也有以露丑、大尺度走光博眼球以及做出令人咂舌的言行出名的的凤姐、干露露等这一类无下限只求名利直接显露以病态为美的达人,还有表现暴力、性、自虐等情绪的电影、摄影、绘画。无论是对自身审美大尺度突破的定位及表现,还是对物畸形的审美,无一不彰显以病态为美的审美态度。

  中国漫长的历史文化中对 “病态美”的张扬也常有出现。历史上有 “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的不良风气,有“望之不似人身,相之不似人面”的阉割文化,有比玩娈童的乱风。

  文学文本上有“西施病心,东施效颦”,有“脸儿清秀身儿俊”的病张生,再有大观园里多愁多病的林黛玉等等。理论界也有 “病态美”一说,有的学者撰文专门论述了林黛玉的病态美。[1]

  央视百家讲坛名讲马未都先生对 “病态美”进行了理论阐释,他将中国人的审美分为四个层次,艳俗美、含蓄美、矫情美,还有位于塔尖的病态美。他说 “当审美走到金字塔塔尖的时候,只要进入‘病态’这个层次,就会呈倒金字塔状,突然释放,然后就变成最普及的事了。病态的审美首推缠足,今人对缠足难以接受,可清代以前的人以缠足为美。清人李渔在《闲情偶寄》里,还专门教人怎么欣赏缠足……这就是中国人在文化中追求的一种审美情趣。”[2]

  再有针对潇湘妃子的各类各角度病态美学研究也足以证明,世人对病态审美有一种独特的爱好。

  由此可知,无论是现实生活中,还是历史文化中,抑或是学术界,崇尚 “病态美”的现象大量存在。但是学术界尚未有人对 “病态美”作出全面而系统的研究,为了匡正社会审美风气,提高人们的审美趣味,有必要对此作出理论回答。
  
  二、“病态美”学说不成立
  
  “病态美”是以 “病态”为前提和内容的。“病态”不能成为美。

  (一) 从字义上看---“病态”够不上“美”

  病,由一个偏傍 “疒”,加上一个 “丙”字构成的。病字的部首 “疒”本身就是一个字,《集韵》释: 疾也。《说文》: 倚也,人有疾病象倚着之形。丙,是 “柄”的略写,既是声旁亦是形旁,意思是抓握的手把,以表示遭遇疾患。“病态”是指生理上或心理上不正常、不健康的情形、表现,带着明显的病症特征,多多少少带有贬义的性质。“态”在《说文解字》中解释是 “从心会意,心所能必见于外也。”[3]

  而“病态”在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指人或事物具有某种不正常状态,并通过一定媒介表现出某种病状。举个例子说: 他这个看起来病态相,估计活不久了吧。此处的病态含贬义。生活中人们常以病态组词的有: 病态的中国人、病态赌徒、社会病态、心理病态、病态美人等等,深究其意,无一不与常态背道而驰。

  《说文》中许慎训“美”为甘,徐铉后又补注曰: “羊大则美。”[4]古时候物质资料匮乏,尊崇大自然的赏赐,其中以羊为主要的副食品,肥大有肉的羊味道鲜美无疑能满足人对食物的视觉欣赏和饱肚,所以古人视为美。所以美是积极的、健康的、利人利己的,并非消极的、病态的、损人害己的。

  “病态”是异常心理变化影响行为变态的表现,是一种心理失去常态体现在行为上的状态,是一种外在形态上的畸形、不正常、不健康的形象表现,是一种和常态相对的状态,而这种变化的途径是由内及外,或者由外及内交叉影响而形成的形象表现。这种变化不管是事物内在本质发生病变后的一种外在表现,还是病态的外在模仿等行为带动内在使之产生病态变化的一种内在表现,都是一种极不健康的变化,是在某种特定环境下被扭曲了的一种生理或精神状态。“病态”称不上 “美”,它达不到形成美积极感化和正面引导的作用。

  综上所述,从字形字义看,“病态”和“美”的本质是大相径庭的,它们指向的事物表征是不一样的。“病态”对人产生的作用是消极的,“病态”称不上 “美”,它并不属于美的范畴,因此 “病态美”不成立。

  (二) 从行为施事者看---只有具有病态心理的人才以“病态”为美

  多数人是不以病态为美的,只有具有病态心理的人才以 “病态”为美。

  病态心理是区别于常态心理而言的,具有易变性、不稳定性,可以是一个个体的行为,也可能会由一个个体演变成一个群体性行为。

  社会性心理病态说的就是在某种特定的环境下,一部分人出现类似的性格特征或者群体性异常行为。这些具有病态心理的人情绪悲喜不定,和绝大多数人是不一样的。当你看到一个人出现消极、极端的情绪状态并且反复无常时,我们就可以判断该人具有或少或多潜在的病态心理。总的来说,病态心理是不健康的、不正常的、非常态的心理状态,主要受到先天性遗传因素、自然及社会环境、教育等等的影响,通过异常行为表现出来,并对个人健康或者社会风气产生一定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

  纵观人类历史,一个国泰民安、民风安定的朝代,正确的思想导向保障人民思想的归属,引导着社会风向,为长久的国计民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健康的审美取向是思想导向重要的组成部分。清末社会问题迭起,内焦外困,国人转向精神自慰。清代小品文《病梅馆记》中揭露了当时社会尚病梅的不良风气,作者托梅议政,说时人以 “曲、欹、疏”的病梅为美,却认为 “直、正、密”正常健康的梅是不好看的,文中说: “以曲为美,直则无姿; 以欹为美,正则无景; 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如遇正常生长的梅,他们则不惜 “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5]

  辛辣地讽刺了当时统治者对人个性的剥削和压制。这是统治阶级病变的审美对整个社会阶层产生深刻影响的极端典型例子。一个人病态审美影响的只是一个人,而统治阶层的病态审美影响的却是整个国家的命运。作者龚自珍所在的年代,清朝已日薄西山,统治者一方面以八股科举考试、大兴文字狱等禁锢着士人的思想,一方面在清关大破的重要关头继续维护着心中天朝大国的黄梁美梦,以病梅为美体现的整个朝代变态了的审美价值取向,体现的是整体国民不堪现实日益衰败的困境而自我催眠的逃避心理。那些喜爱病梅的人不正是有着违背自然、健康、正常的 “以病为美”的病态心理么? 造成病梅效应的那些人不正是旧体制、旧思想的扞卫者么?

  以 “病态”为美的人是有着病态心理的人,而正因为这些 “病态”的审美取向阻碍了新生力量的快速生长。

  直至今天,那些以 “颓废”、 “伤感”、性心理、性行为暴露等为标杆以表现真实为借口进行所谓 “行为艺术”展现的人,那些对性爱、自残等病态行为有特别爱好的人,那些对社会丑陋现象凑热闹、对自身不良欲望极度宣泄的人,那些天天叫嚣着性解放、肆无忌惮宣泄自身狭隘性体验的人,不得不让人怀疑他们的人格是否健全,心理是否健康。

  由此可知,无论是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还是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都可以透过以 “病”为美的现象深究这些具有病态审美眼光的人,他们心理上都有或多或少的病态和不健全。而以他们病态的眼光所认为的美自然算不上美,因为病态心理的人所谓的 “美”是被扭曲了的,是非正常的。如果把病态的行为和现象皆视为美的话,那是对美的亵渎,是对健康审美情趣的侮辱。

  (三) 从“病态美”常见典例看---“病美人”不美

  作为 “病态美”广受推崇的代表,当以扶风弱柳的一系列 “病美人”为首,其中又以“病如西子胜三分”的黛玉为甚。“病美人”是不美的,这里以 “黛玉咳血”、“西施病心”等常见典型例子来进行分析。

  1. 从生理健康及审美理论的角度看, “病美人”不具有美的本质特征

  从最早 “颦颦”的雅号到最终的病逝,黛玉的病弱是贯穿《红楼梦》全文的,偶遇天热,即速中暑,兴致过盛,便会浑身大热,且其病常伴有咳嗽、吐血的的症候。不说别的,单看文本中对于黛玉所用之药品种类繁多的描述,即可知道黛玉之身有多羸弱。如第二十八回,王母问黛玉用药提到天王补心丹,该药初见于《摄生秘制》,功用是治疗阴虚火旺失眠之症。

  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没有形成完整的美学体系,但是在其文集中处处可见美学思想的光辉。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的本质。恩格斯进一步阐发了这一观点,认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他由此提出了一个着名的命题: “劳动创造了美。”罗其中在《劳动创造了美---马克思〈手稿〉美学命题论( 一) 》中说“其基本含义是美根源于人类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6]

  这个论断车尔尼雪夫斯基在《生活与美学》中也有相似的分析,他说只有上流社会( 即剥削阶级) 的人在无生活劳苦困顿的环境下,才会产生对“弱不禁风”、“病态”、“瘦弱”等等“病态”姿容的审美,广大的劳动人民是不 “以病态为美”的。[7]

  原因何在? 人类赖以为生的是依靠自身生产出所需的生活资料,而没有良好的容色、健硕的体魄是不足以支撑大力劳动的,故而劳动人民是不 “以病态为美”的。

  由此可见,有不足之症的身体,断然谈不上是健康的,其不具有美的本质特征,也就是说,“病美人”是不美的。

  2. 从文本上看, “病美人” 并不因有病体而被认之为美

  《红楼梦》第二十八回后半段 “薛宝钗羞笼红麝串”中写道: 宝钗生的肌肤丰泽,宝玉在旁看着雪白一段酥臂,不觉动了羡慕之心,暗暗想道: “这个膀子要长在林妹妹身上,或者还得摸一摸,偏生长在他身上。”正是恨没福得摸,忽然想起“金玉”一事来,再看看宝钗形容,只见脸若银盆,眼似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比林黛玉另具一种妩媚风流,不觉就呆了,宝钗褪了串子来递与他也忘了接……[8]

  当宝玉看到丰盈、肌肤丰泽的薛宝钗时,他想的却是这姿容 “长在林妹妹身上”该多好,由此可见,宝玉是不以黛玉 “病态”为美的。

  再看晋朝葛洪的《抱朴子( 刺骄篇》对西施故事的转述: “昔者西施痛而卧於道侧,姿颜妖丽,兰麝芬馥,见者咸美其容而念其疾,莫不踌躇焉。”[9]

  意思是说,当时的人们都认为西施很美,是因为她面容妖丽,姿态优雅,并且身上还散发出一股香气,并不是因为她有病才美,看到西施有病,人们反而 “莫不踌躇”,不敢亲近。因此可见,自古以来,人们并不把病态当作美。

  3.“病美人”内在的优秀品质并不能构成病态审美的成分

  黛玉之类的 “病美人”的美不在于她们本身拥有的病态,而在于其他方面。例如黛玉之美,在于容颜、才情和人品。

  一则美在绝美的容颜。黛玉形貌姿容的美是大观园群芳的翘楚,虽然文本对于黛玉的容貌缺少直接的描写,但仍然可以从其他地方得到佐证。在他人的眼中,凤姐说是 “标致的人物”,宝玉说她是 “似蹙非蹙的罥烟眉”、 “似喜非喜的含情目”、 “神仙似的妹妹”,连花草都为之动容,说她的哭让宿鸟惊飞,让落花满地,远远超过古代四大美女,她们只是静态美得如沉鱼落雁和闭月羞花,而黛玉是带着动感尤甚一筹,精美绝伦了。她外形的美,美得倾国倾城,美得脱俗,美得与众不同。这种美是不可否认的,和其病容病色又是不能相提并论的。文本对于黛玉的病容病色并没有给出任何支持和肯定。文中人以黛玉为美,却时常诟病黛玉的不足之症。由此可见,黛玉美在绝美的形象,不美在其病态。

  二则美在卓绝的才情。黛玉不仅貌美,诗才也极高。她是个有内才的女子,体现在贯穿于全文本中的诗化的才情。林黛玉凭借自己的才情在大观园里独树一帜,她才思敏捷,将其自身独特、易感的生命体验融入诗作中,无论是在魁夺菊花诗,还是替宝玉速作一首 “杏帘在望”,均为众人诗作之冠。她学富五车、有极为丰富的内秀,熟读李、杜、王、孟等人作品并能融会贯通。纵阅甚广,《四书》不用说,元杂剧等杂书更是不少。从香菱向其学诗的时她极其熟稔地解读、教授可以看出,她的诗作底蕴深厚,读来回味无穷。其性孤标傲世,其诗其词不能自勉,书中言有一回大家拿诗让宝玉看,宝玉之说是潇湘妃子之笔,只因为此调无人能比,其情饱含了作者秉性孤高却又困苦无常的人生体验,再联系其一生经历,读来感人至深,使人不免嗟叹。所以,她美在有敏捷的诗才,如晋代才女谢道韫一样有 “咏絮才”.

  三则美在纯真的人品。她与众不同于所有大观园的女子,她虽孤傲刻薄且多愁善感,却坦率纯真。她敢哭敢笑,待人坦诚。文本中描述黛玉的哭达 30 多次,描写笑多达 70 多次。

  晚明有部笔记小品名叫《悦容编》,又名《鸳鸯谱》,在《寻真》一节中描述女子有“六态”,分别有喜之态、怒之态、泣之态、睡之态、懒之态和病之态。在《红楼梦》众多女子中,尤以林黛玉把 “六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她美得浑然天成,这种生机勃勃的美也是最具有震感力和感染力的美,相对于宝钗那种安分守拙的性格更接近美学意义的美。读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大观园里的女孩当中,最纯真的当属林黛玉。林黛玉是 “质本洁来还洁去”,她的心灵是最为纯洁的,而且一生不曾沽染尘俗,她从不劝说宝玉 “立身扬名”的话。对人,对事,她都讲发自真心之言,动发真心之情,所以她一生不为世俗所容。她的美是一种真实而自然的美,并不是病态的美。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林黛玉的美,不是因其病色而美,其美在于绝美的容颜、卓绝的才情和纯真的人品。而这些方面并不能构成病态审美的成分,也就是说黛玉本身绝美的容颜、纯真的人品和卓绝的才情等优秀品质并不能成为定性 “病态美”的理由和依据。因此,“病态美”说不成立。

  美学的任务归根到底是关心人和培养人,换句话说,就是要正视美学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即激情导欲、美化人生、把握现在、创造未来。显然,“病态”的审美无法实现这一功能,有如鲁迅先生在《病后杂谈》里幽默发言: “一位是愿天下的人都死掉,只剩下他自己和一个好看的姑娘,还有一个卖大饼的; 另一位是愿秋天薄暮,吐半口血,两个侍儿扶着,恹恹的到阶前去看秋海棠。”[10]

  这等病容之事实算不上美,也不值什么好羡慕和模仿。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风靡欧洲时,一度引发少年模仿维特自杀,这是 “病态”审美的直接负面作用。这一事实告诫人们,病态审美,轻则伤害审美趣味,重则毒害性命。

  总而言之,病态的东西就是不健康的东西,是消极的东西,是落后的东西,不能成为一种美。我们应该理直气壮地对 “病态美”说不,自觉抵制病态的审美趣味,树立健康的、积极的审美观。

  参考文献:

  [1] 马玉。 试论林黛玉的 “病态美”[J]. 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 1) : 14.
  [2] 马未都。 马未都说收藏 [M]. 北京: 中华书局出版社,2008: 11.
  [3] 许慎。 说文解字 [M]. 北京: 中国书店出版社,1989: 132.
  [4] 许慎,徐铉。 说文解字 [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272.
  [5] 龚自珍。 龚自珍全集 [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5: 22.
  [6] 罗其中。 劳动创造了美---马克思《手稿》美学命题论( 一) [J]. 理论界,2007( 1) : 03.
  [7] 车尔尼雪夫斯基。 生活与美学 [M].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49.
  [8] 曹雪芹。 红楼梦 [M].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67.
  [9] 葛洪。 抱朴子内篇 [M]. 北京: 中华书局出版社,2011: 17.
  [10] 鲁迅。 鲁迅全集 [M].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36.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