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美学论文

当代认知美学流派的最新研究进展与趋势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08-11 共10038字
论文摘要

  一、认知美学在中国当代美学史上的位置

  当下,大部分美学着述认为,经过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学大讨论,中国当代美学流派仅剩下了 “实践美学”及其后续发展,即 “后实践美学”。这种概括并不全面,不太符合美学研究领域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20 世纪八九十年代后,中国当代美学界实际上有两大美学流派一直在绵延发展,除实践美学、后实践美学外,还客观存在着认识论美学以及它的延续认知美学,而且认知美学是目前中国最具认知科学色彩的美学流派。如同实践派美学被后实践派美学在批判中继承一样,认识论美学思想,也在赞成认识论的学者中进行拓展和深化,他们准确地把握了认识论美学的精髓,在审美认识过程这一段,进行了批判和创新。笔者把当前运用认知心理学、语言符号学、认知神经科学、认知哲学等认知科学和美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试图揭开人类审美认知活动奥秘的学派统称 “认知美学”流派。如许明提出 “美的认知结构”①,李志宏旗帜鲜明地提出并研究 “认知科学与美学”②、“认知美学”③,在美学原理上坚持、发扬和创新了美学研究中的科学认知路向。赵伶俐运用心理学和美学实验的实证方法,把认知美学研究应用到美育方面。周昌乐根据计算机模拟技术,来研究审美艺术认知的机器实现,把认知美学研究推进到科学技术应用的领域。

  实践美学、后实践美学和认识论美学、认知美学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研究路径: 前者是从实践活动等人的外部行为出发,从而和美学进行关联; 后者是从审美活动即人的内部审美机制出发,从而试图科学地探索人的审美之谜。两者都很重要,尤其是对后者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科学认识人的大脑是怎么进行审美活动的,即审美过程中人类大脑究竟是怎样运行和发挥作用的。认知美学属于科学美学,通过援借认知心理学、认知神经学等自然科学的方法和理论来探索美学问题,开启了一个新的交叉和复合的科学领域。认知美学的发展不仅符合世界美学研究潮流,而且更可能得以最终解决审美活动奥妙问题,这是我们美学界当前需要重视和研究的课题。

  二、认知美学可以追溯的本土资源: 认识论美学

  20 世纪中国美学的发展总体上属于哲学美学的态势,认识论美学虽然也是在哲学美学的范围,但毕竟还是给我们打开了通向科学美学研究的一扇门,以当代中国认知美学为代表的科学美学路向可以追溯至认识论美学。为了获得科学的认知美学的发展,我们除了要借鉴和运用西方资源,如果还要从 20 世纪现代中国本土美学的精神遗产中,寻找类似的学术价值因子的话,那么与科学化的认知美学研究最为接近的美学流派,毋庸置疑是蔡仪的认识论美学。

  从语义学的角度来看,认识和认知在英语表达中都用的是同一个词,即 Cognition。现在两者在学术界运用的区分,主要是哲学界仍然把 Cognition 称为认识,而在心理学界本来也是把Cognition 翻译为认识,20 世纪 90 年代由于认识心理学的发展,为了把 Cognition 从哲学概念中挣脱出来,把 Cognition 改译为认知,把认识心理学改译为认知心理学。认识和认知在概念内涵上的联系和区分是: 认识主要指人对外部世界的感知和理解,而认知是指人内部对于外部世界的信息加工处理过程。更关键的是,认识论美学与认知美学的基本精神是类似的、相通的。

  其一,相对集中的对象研究与分析。蔡仪对于客观事物的重视是 20 世纪中国美学研究的一条最具特色的路径。蔡仪始终把对客体对象的研究作为出发点,始终坚持从客观对象的自身出发,来论述人类的审美活动和审美价值。认知美学虽然不认可蔡仪 “美在客体”、 “美是客观”的观点,如许明搁置了美本质的追寻,认为目前无法解答,再如李志宏彻底终结了美本质问题,认为这是个伪命题,但认知美学家都认同蔡仪研究美学先从客体出发的思路是正确的,也认为审美离不开客观事物,研究审美活动发生的前提是从客观事物出发。

  其二,探索和研究人对美的客观事物的内部感知过程。蔡仪认为审美认识是审美情感的基础,审美认识是一个比普通认识更复杂、更高级和更模糊的心理活动; 是一个抽象和具象,感性和理性共同作用的过程; 具体地说,是通过审美形象思维的作用,从对客观事物的具象概念发展到意象,再形成美的观念,最后产生美感。当代认知美学家高度重视美感活动过程的研究,主要研究对象为认识论美学中 “美的认识”( 即审美认知) 这一部分。“美学要走出抽象观念的混沌之象,从认识论的角度展开相对独立、深入的审美对象、审美主体、审美活动研究,恐怕又是其必由之路。”

  ①认识论美学虽不可以完全解决 “美是什么”的美本质问题,但顺着这条道路,是可以解决人类或个人如何审美、怎样审美的问题。我们对于认识论的误解,恰在于用认识论美学来解决人类审美价值的根源,即美的本源问题,所以当我们抛开美本质之类的哲学思维,我们会发现认识论美学是一种具体、客观、科学地认识美和美的形态的研究道路。有学者已指出认识论美学的重要性: “认识论美学……是人类最基本的审美观照之一,它与语言分析、心理学一起,形成现代美学研究的三大方向。”

  ②认识论美学的逻辑出口是可以通向科学美学的,认识论美学的合理发展,将是宏观的、思辨的哲学立场和观念与细致的、科学的、实证的审美对象及审美过程研究的统一。我们的当代美学研究需要继承认识论美学的研究思路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然后融合认知心理学、认知神经学、认知哲学、认知语言学等学科,同时采用多元的研究方法,包括经验的、实证的、实验的、思辨的、逻辑的、社会调查统计的方法等,把认识论美学深化为一种科学化路向的认知美学研究。

  三、当代认知美学流派的最新研究进展

  在反思和继承蔡仪美学思想并综合朱光潜、李泽厚等各派美学思想的基础上,一些美学家、心理学家、计算机专家等吸收认知心理学、语言符号学、认知神经科学等理论成果和研究方法,初步形成了科学的认知美学,在认知美学原理研究、认知心理学美育实践、认知神经科学融合美学、计算机模拟艺术认知等方面都获得长足进步,为美学研究开启了一条科学化研究新路,也让认识论美学思想绽放出新的生命活力。

  ( 一) 关于 “美的认知结构”的研究
  许明 《美的认知结构》在肯定认识论美学的基础上进行继承、发展和创新,对于审美认知活动的特征、过程和本质以及研究方法和路径研究都具有开创性探索意义。

  其一,认为 “一切审美活动 ( 包括美感反应) 都要有客体”①。客体作为美的认知活动的对象,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性,但是对于美本质问题中蔡仪认为 “美在客观事物”的观点,许明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进行了调整,重新阐释客体的价值: “美的认知的逻辑行程,是一个信息加工过程。其中美的客体是信息源,其它三阶段是加工流程。”

  ②其二,高度重视审美认知过程,首次提出相关美学研究的对象、方法、范围、思路、目的等。具体见表 1。【表1】
论文摘要
  
  其三,提出一系列关于 “美的认知”的创新性概念、范畴和观点。如美感主体信息加工总流程,美的客体的质、量、度,主体的超越感与 “补偿律”,美感反应中的语-图转换与语言反馈,意象逻辑的三要素,美的观念的混合、金字塔结构,审美评价中的情感唤醒,美感的时空移位,等等。

  具体来看许明的 “美感反应是模式识别”⑨观点,认为主体以原有知识作为基础认知方式,对图象、文字、声音、物体等审美对象进行分析、解读,作出必要的心理反应。也就是说,“美感反应既不是那种无主体的直觉映象,也不是从知觉加工开始的逻辑认识。它是一种特殊的识别、判断过程”⑩。接着用 “相似原则”来进一步解释美感反应模式识别的内在机制,认为在意象的运动过程中,各个不同性质的客体能够被审美反映,是在于其隐在的结构和主体加工逻辑之间有相似性的存在。“作为美感反映,相似原则是占有主要地位的。”

  只有客体对象和大脑中已有的存储信息即 “相似块”发生和谐共鸣,能够进行模式识别,之后主体才能产生美的感受,即美感共振。

  ( 二) 关于 “认知美学原理”① 的研究
  1999 年李志宏旗帜鲜明地提出 “认知科学美学”,或曰 “认知美学”的口号,指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美学的发展亟待科学的加盟,阐发认知美学与认识论美学的关系,并对认知美学与实践美学、后实践美学进行比较研究。

  他经过十多年对于认知美学的潜心研究和坚定探索,构建了关于认知美学的系统理论,代表性文章有: 《认知科学与美学》、《“美是什么”命题辨伪---认知美学初论》、《现代认知科学的发展对美学创新的启示---认知美学论纲》、《论人类主体认知在审美中的决定作用---从实践美学到认知美学》、《亟待弥补的忽略: 马克思主义美学发展中的科学问题---认知美学再论》、《如何评价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美学研究中的地位》、《美学研究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实践存在论美学评析》、《中国美学的现代性进展与科学化方向》、《陌生而有效的科学化美学研究》; 代表性着作有 《认知美学原理》和 《认知美学原理教程》。他关于认知美学的核心思想和理论创新体现在这几个方面:

  其一,提出美本质终结说,认识论而非价值论意义上对于美本质问题研究的终结和解决。李志宏认为不存在一个叫做 “美”的事物,“美是什么”这一命题的提出是在肯定本来不存在的事物的存在,命题自身内部暗藏深刻的逻辑矛盾,具有先天的不合理性,以及不可克服的荒谬性。那么如果要克服无所作为的回避或悬置,科学合理地解决美本质问题,就需要为美学理论提供合理的逻辑起点,李志宏把美学研究的第一设问命题修正为 “美概念表示什么”,并提出美概念不是名词而是形容词或代名词,因此认定美学研究中没有美本质问题,只有 “审美活动的本质”问题。

  其二,认为人类的审美机制产生于人类具备高级智能时期,重新划定人类审美发生的起点。李志宏指出,只有到距今七千年至八千年左右的旧石器时代晚期,也就是现代人类时期,当人类具有了完全的抽象思维能力之后,具备了形式知觉力,形成一般的审美能力,才有审美活动的出现。

  其三,提出 “审美形式知觉模式”来解释审美活动过程,解答了世间事物之所以美的原因。这一理论认为: 所有自然事物都是内质与外形的统一体。人对事物外形的知觉会造成大脑内部特定的神经元活动方式,即 “知觉模式”。同时,如果这一事物的内质是于人有利的,就可以造成人的好感。由此,知觉模式对外连接着事物外形,对内连接着主体的好感。人在非利害状态时,一旦遇到与此形式知觉模式相契合的事物,便直觉性地产生愉悦性的情感体验; 这种情感体验被称为 “美感”,引起美感的事物被称为 “美的事物”。

  其四,提出 “审美机器人”的构想,试图将认知神经美学发展到应用领域。李志宏认为,审美是经由形式知觉而形成愉悦快感的活动,主体发生审美活动的身体机制是相同的,人的审美有基本一致的程序,每个人都在共同的审美程序上输入各自不同的数据,各人不同的审美体验就是这一审美程序运算的结果。认知美学的研究可以发现审美机制 ( 人人相同的审美程序) ,发现各不相同的审美数据是怎样造成千姿百态的审美体验,然后可以设计出会审美的机器人,机器人有着人一样的知觉机制和情感反应程序,输入相关数据,就会模拟出人的审美状态和审美体验结果。②
  
  ( 三) 关于 “审美认知”的美育心理学研究
  一些心理学家通过认知心理学实验来进行美学研究,揭示审美认知的心理规律,并运用于美育实践中,这对认知美学的发展和实际推广起到了重要作用。

  刘兆吉的 《美育心理研究》首次在中国对审美和审美教育问题进行实证研究,针对幼儿园、小学、中学和大学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实验、个案发展监测分析,形成 30 多篇实证报告, “使美育心理研究在科学实验的道路上,迈开了第一步”①。

  2004 年,赵伶俐在黄希庭的支持下,在西南大学率先开设 “审美认知” 研究方向,并于2008 年成立审美认知与行为实验室,提出 “审美认知” 是 “美学与认知心理学的联姻”②。赵伶俐认为,与传统美学相比,审美认知研究的观念突破是巨大的,如陈新汉的 《审美认识机制论》,鲁晨光的 《美感奥妙和需求进化》,户晓辉的 《中国人审美心理的发生学研究》等,不过这些着作虽有明确的实证意识,但仍采用传统的文化实事枚举论证法③,赵伶俐本着科学实证和量化研究的科学态度,设计和实施了三项审美心理实验,重点提出和研究了作为审美理性认知基础的审美概念认知问题:

  其一,认为审美概念理解与审美感性水平存在着积极关系,审美概念理解或审美理性对审美感性水平的发展不是阻抗,而是共同并进和促进关系; 但是审美理性对审美感性的影响是有限的,通过审美理性强化来提高审美感性的空间是有一定条件限制的④。

  其二,提出审美概念理解对创造性思维作业总成绩的影响,审美概念理解的显着流畅、释义正确、释义精确、事实迁移长度、事实迁移宽度、类词迁移长度、类词迁移宽度 7 个因子与创造性思维的图形、语言这两类作业的流畅、独创、精致、灵活、标题抽象、抗封闭 6 个因子之间均存在显着相关⑤。

  其三,绘制出 SMSD 模式审美概念学习迁移模型图,归纳出平行迁移、纵向迁移、交叉迁移、小巡回迁移、大巡回迁移等若干逻辑线路⑥。

  除了审美概念之外,赵伶俐对于审美逻辑、审美思维、审美意象,也有一定的美学实验研究。此外,李红等 《儿童青少年审美心理与教育》,对儿童绘画的几何深度认知与表现、大学生审美认知心理特点等进行实证探究,发现了一系列有利于提高审美教育效率的审美心理⑦。陈丽君等 《美学与认知心理学的交叉: 审美认知研究进展》阐明了审美认知研究背景、代表性成果、神经基础、个体差异和影响因素。⑧
  
  ( 四) 认知神经美学: 当下第二代认知美学研究
  通过认知心理学、哲学思辨、语言符号、文艺实证和初步的审美实验判断等迂回方法,比较完整地分析了审美认知结构和过程之后,继续带着美学研究的科学精神进行深层路径探索,就需要进入脑科学的内部去研究审美活动。目前,科学化的中国当代认知美学已经发展到 “认知神经美学”阶段,目的是揭示大脑的审美神经机制,认知神经美学目前是国际学术界最具挑战性的一门新学科。

  目前国外认知神经美学研究还是起步阶段。长期以来,西方美学研究主要停留在形而上学讨论的范围; 20 世纪下半叶,随着语言学转向,分析美学一度流行; 90 年代以后,脑科学蓬勃发展; 到 21 世纪初,认知科学开始兴盛,认知转型成为哲学浪潮,美学研究就更加强调脑与艺术的关系,Gordor L. Shaw①、Semir Zeki②、Robert L. Solso③、Chatterjee④、Ramachandran⑤等人开始了艺术审美认知神经机制的科学探索。认知神经美学研究的方法主要是依靠解剖学、病理学的有损脑探测方法和近来应用越来越多的无损脑功能成像技术,如单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 SPET)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 PET) 、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 ( fMRI) 、事件相关脑电位检测 ( ERP) 、脑磁图 ( MEG) 、近红外光学成像技术 ( NIRS) 等。目前国外认知神经美学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 1) 视觉艺术审美认知的神经机制研究。如 Zeki 研究表明视觉神经细胞在加工视觉信息各个特征过程中是有选择性和非同步性的。⑥Solso 运用脑成像技术,发现在画画时,普通人的纺锤体区 ( 脸部特征信息处理) 的激活比较强烈,而画家的右脑额叶区 ( 创造力活动) 的激活强烈。⑦Chatterjee 对不同比例的雕像进行脑成像研究,发现原雕像能够激活被试的双侧枕叶、楔前叶、前额叶和脑岛右前部。⑧
  
  ( 2) 听觉艺术审美认知的神经机制。如 Shaw 指出经常聆听莫扎特 D 大调 k. 448 号作品,有助于提高时空推理能力。⑨Joydeep Bhattacharra 等研究表明有音乐经验的人在进行音乐欣赏和演奏时,人脑的外侧前额叶会出现40-50 赫兹的高频同步振荡波,反之则反。Brown 等进行 PET 脑成像实验发现,听觉审美激活大脑第一、第二听觉区和颞极区。Blood 等对听觉艺术审美机制进行 PET 实验,发现被试者的海马旁回、右楔前叶的激活程度与不谐音的评价成正相关,而双侧眶额部皮层、腹内侧前额皮层的激活程度是成负相关。

  ( 3) 不同艺术风格的脑成像研究。如 Zeki 和 Kawabata 对肖像画、抽象派、写实主义、印象主义和野兽派等不同类型的绘画作品进行了脑成像研究。

  ( 4) 各种艺术形式审美体验的实验研究。如 Cela-Conde 运用脑磁图描记仪 ( MEG) 观看摄影作品的实验,发现产生美感体验和审美判断时,背外侧前额皮层和扣带回被激活。?Di Dio 研究证明审美体验的主观判断会受到被试情感调节的影响。?Phelps 研究表明审美偏好的刺激反应激活了右侧杏仁核。①
  
  ( 5) 艺术历史的神经机制研究,揭示人脑在长期进化中发生的审美变化。国内关注神经认知美学始于 21 世纪初期,主要是引进和介绍国外神经美学的研究进展和成果,如刘沛的 《脑科学: 21 世纪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新基石---围绕 “莫扎特效应”的科学研究和展望》,曾繁仁的 《美育与脑科学关系初探》,周昌乐 《探索审美活动的神经机制》,《范玉吉的 《神经美学与审美趣味研究的转向》,胡剑锋的 《神经美学---艺术的神经基础》,王乃弋、罗跃嘉、董奇的 《审美的神经机制》,丁峻的 《审美活动的神经机制与认知意义》,金晓兵的 《美学研究的新取向: 神经美学》,张卫东的 《西方神经美学的兴起与发展》,黄子岚、张卫东的 《神经美学: 探索审美与大脑的关系》等。

  目前国内关于审美神经机制的自主研究正在有效进行。2010 年周昌乐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课题 《引入审美觉知机制的音乐创造性计算模型及其应用实现》,主要针对音乐等艺术载体,系统展开艺术审美神经认知机制的研究,并通过审美认知规律的研究,建立起人类审美活动的基本神经模型和神经计算模型。在李红指导下,陈杰的博士论文 《音乐训练促进面孔识别:行为及神经基础研究》采用行为和最新的 ERP、fMRI 技术,通过横断的对比研究 ( 音乐家和非音乐家) ,考察音乐训练对面孔识别的促进效应,发现音乐训练对视觉加工相关神经网络的调制作用,特别是对颞叶梭状回面孔加工区 ( FFA) 激活模式的调制作用。张玉能在 《审美意识与大脑定位》中就目前 “脑科学和心理学所达到的水平来大致地分析和探索一下审美意识 ( 审美显意识、审美潜意识、审美无意识) 与大脑的结构、功能、机制之间的关系,即审美意识与大脑定位”的问题进行了阐释。此外,还有濮方平的 《模式: 审美认知的中介机制》; 赵伶俐指导下的陈丽君博士论文 《美感与积极情绪的关系及对变化觉察的影响》; 王庆卫的 《镜像神经元学说对美学研究的意义》。

  四、当代中国认知美学的研究展望

  当代中国认知美学研究展现出大有前景的科学化发展方向,将会在探索审美机制的基本原理和实践应用上取得重大突破,这也将是中国美学同世界美学进行对话和交流的可能空间,是中国美学立于世界之前的希望。

  ( 一) 打破学科壁垒,继续跟踪认知科学的发展
  认知科学包括认知哲学、认知神经学、认知心理学、认知生理学、认知计算机学,以及它们相互的交叉。虽然认知科学是一门相当年轻的学科,然而却为揭示人脑的工作机制这一最大的宇宙之谜,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认知科学尚未成熟,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也尚未得到足够的统一和整合。由于认知系统的复杂性,对它要进行多维度的研究; 要运用多门学科所使用的工具和方法,从完整的意义上对认知系统进行全方位的综合研究。可以说,认知科学迄今为止所取得的成就,是与其跨学科的研究方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但是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也给认知科学带来了不少问题和挑战。当前,我国认知科学的跨学科发展还比较薄弱。创立一个跨学科发展的学术环境,培养一批真正实现跨学科发展的通晓 “认知科学”的美学人才,是发展认知美学的当务之急。一直以来,对于美学和艺术研究,主要是美学家以哲学思辨的研究方法为主,运用认知心理学等认知科学的方法和理论成果来创新美学研究的学者是为数不多的,而 “在心理学发展史上,审美认知的研究……直至近几年引起关注”②。所以对于 “认知美学”的未来,需要打破学科壁垒和学术偏见,积极跟踪整个认知科学的发展,援引认知科学的成果来加强美学的研究,促进人文与科学的融合,提高认知神经科学家和心理学家、哲学家、美学家、艺术理论家之间的实质性交叉融合协作,培养跨美学和认知科学的人才队伍。

  ( 二) 推动中国认知美学的研究进程,促进国际对话和交流
  国外以认知美学为代表的科学化美学研究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而独立的学科研究方向,主要体现在: 一是有相对完整的研究范式、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二是有数量众多的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包括致力于研究人类审美的认知神经科学家和美学家等; 三是学术活动频繁,研究成果丰富; 四是进入课程教学阶段,并趋于常规化①。目前,认知科学已经发展到 “第二代”,即融合了神经科学的认知科学,简称认知神经科学②。

  相比国外神经认知美学已形成新学科之势,目前国内开展审美神经机制的研究还处于萌芽状态,除了引进和介绍西方相关成果,相关的中国自主研究报告还鲜有发表。不过西方神经认知美学的研究总体上也是刚刚起步,取得的一些成果也是粗浅的,有很多空间还待拓展,虽然我国神经认知美学研究起步较晚,但已有一些学者和科研机构开始关注。如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罗跃嘉、董奇、王乃弋;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的张卫东、黄子岚; 厦门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的周昌乐; 吉林大学文学院审美认知理论研究所的李志宏、梁玉水; 西南大学美育研究中心的赵伶俐; 辽宁师范大学的李红、赵杰;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张玉能、王庆卫; 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的曾繁仁; 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的刘沛; 华东政法学院人文学院的范玉吉; 福州大学人文学院的陈丽君; 江西科技学院的胡剑锋、毛晨蕾; 杭州师范大学心理学系的丁峻; 南京师范大学的金晓兵等。如果将来这些机构和学者能够继续有效地展开认知神经美学的研究,倒是可以在清晰了解西方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把握目前神经认知美学的主要问题和挑战,更好地推进世界神经认知美学的发展进程。

  也就是说,认知神经美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中国美学家、实验美学家和神经认知科学家在研究认知美学尤其认知神经美学方面将大有可为之处,未来的研究课题可能在以下方面有所拓展和深化: 第一,研究审美体验的神经动态变化过程③。早期的认知神经美学主要研究审美活动到底激活了大脑的哪些脑区,对审美的相关脑区进行定位和功能细分。现在的神经美学研究更关注人脑审美感知、情感、判断等复杂、动态、整体的处理过程,如 Chatterjee提出视觉审美的认知神经加工过程的模型④,H?fel 和 Jacobsen 提出审美加工的三阶段说⑤,Leder等提出审美体验的五阶段加工模型⑥,这些都还是依据实验进行审美神经机制活动情况的假设,审美神经机制的活动过程究竟是怎样的,目前还是不可知的,这给中国学者留出了很大的探索空间。第二,通过刺激材料的多样化,研究跨艺术形式、跨文化的审美认知神经机制的异同⑦。第三,系统研究内外部因素对审美认知神经机制的影响。第四,进一步细化不同阶段、不同方面审美神经机制的差别,如 “美感”( aesthetics) 、“审美体验” ( aesthetic experience) 、“审美感知”( aesthetic perception) 、 “审美评价” ( aesthetic evaluation) 、 “审美判断” ( aestheticjudgment) 等⑧。

  ( 三) 将认知美学理论发展到应用领域,领先于世界科学美学
  随着科学的发展,我们依据认知美学原理的研究,发现审美活动的机制和程序,我们有可能在现代技术条件下开发出会审美的机器人,在给机器人设定好程序,输入相关审美知觉模式的数据后,它就可以对特定的事物作出审美反应,模拟出人的审美状态和审美体验结果。这一方面可以增加仿真机器人的审美功能,使得机器人更加智能化、逼真化、情感化和人性化,易于和人交流,便于把机器人推广运用到社会中,被消费者接受。另一方面还可以给审美机器人设定不同类型的审美知觉模式,来预测人的审美趣味和发展取向,例如某一产品的消费对象是特定的人群,发现这一人群审美知觉模式的基本构成后,把相关数据输入机器人,从而检测艺术形象、广告内容、产品外形及包装样式等带有审美性的物品在消费者眼中可能引起的审美反应,然后根据机器人对具体样式的审美反应来设计和改进产品的样式、包装、广告等。当然,这只是一部分设想,审美机器人的实际用途应该非常广泛,甚至还可以利用审美机器人进行艺术创作及产品制作,形成实用价值、商业价值和艺术价值①。

  审美机器人的开发和制造需要应用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成果,尤其是需要认知科学和美学的紧密结合。认知美学可以为审美机器人的软件开发提供定性研究的审美机制原理和程序支持。目前急需做的是发现审美发生的量化关系,即掌握准确的定量研究数据成果,如什么样的形状和色彩同什么样的文化意义及社会价值相联系,生理功利和社会文化因素的权重各是多少,功利强化作用与经验重复次数及印象深刻度的关系怎样,什么样的事物为哪些人所最喜爱,某种流行样式可以维持多长时间……如此等等。“只有进入定量化的阶段,美学理论才能具有真正的实用价值和广泛的应用领域……具体、全面、精确的定量化研究尚待展开,其进展和成果的一个确证将是 ‘审美机器人’的诞生。”

  ②未来社会的高级智能机器人将拥有人的知觉、情感和审美体验,这是科技发展的趋势,如果中国美学家、计算机专家、心理学家、认知神经学家共同合作推进审美机器人的设计、开发和制造,这不仅将论证中国认知美学原理的正确性,还使得中国认知科学美学的发展领先于世界科学美学的发展。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