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美学论文

环境审美模式研究推动美学学科的变革与重构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08-11 共4305字
论文摘要

  环境美学的兴起,既源于环境危机和精神迷失的不断加剧,也源于美学学科自身的拓展和变革。随着环境美学在国际范围内受到广泛的重视和环境美学学科自身向纵深发展,作为环境美学理论基础的环境审美模式逐渐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环境审美模式不仅是环境美学研究的核心议题,也是当代西方环境美学研究充满争议和亟待进一步探究的领域。何谓环境审美模式?环境审美模式与艺术审美模式和自然审美模式的区别是什么?哪种审美模式才是“恰当的”环境审美体验或欣赏方式?审美体验与审美欣赏的方式是美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审美模式研究是对环境审美体验和欣赏方式“模态化”或“范型化”的研究。它试图阐释环境审美欣赏的特点与规律,既对环境审美、自然审美和艺术审美做了有效区分,又阐释了环境审美研究的独特内涵。环境审美模式的研究孕育于环境美学的初创中,又在其后深化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被续接讨论,并有向综合性、普遍性、统一性发展的趋向。总体来看,国内外关于环境审美模式的研究大体沿着艺术、经验、认知、伦理四个方向进行,而这四个方向的进一步阐释发展,以及对它们的研究整合和结合自身文化背景而提出的解决方案,构成了环境审美模式研究的张力之网,给当代环境美学研究带来了无限生机。

  一、环境审美模式研究理论支撑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环境美学的兴起与发展基于对工业文明及其相适应的现代思想观念的反思和批判。“这种反省从古老的观念以及 19 世纪以来若干先驱者的思想观念中抽象继承了可资利用的理论元素,将美学的视野从人工作品扩展到上帝的作品。”

  这种视野的扩展,不仅拓宽了美学研究的疆域,也挑战了传统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及其相适应的生活态度。环境美学的旨归是,我们如何更好地对我们的生活世界进行审美建构,怎样的审美欣赏方式才是“恰当的”?就像既定的规则不能固化人们的行为一样,环境审美理论模式的研究也不一定能直接改变环境危机的现状。

  但是对环境审美模式的考察,不仅可以理清环境审美模式各种研究之间的异同,还可以洞察审美欣赏过程各种价值之间的关系和审美欣赏的运作机制。它可以从根本上反思美学的历史和人类的思维方式,为我们修正和反思以往审美欣赏方式,确立一种更符合人类生态本性和更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与万物普遍共生、更“恰当”的环境审美欣赏方式而提供理论的支撑,进而推动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进程。

  环境美学是一个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当代西方环境美学对环境审美模式的探讨,大都建基于景观、建筑、岩石、森林及荒野、城市、农村等人文地理环境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的实证研究和定性、定量分析之上,较之于现代美学体系“艺术哲学”的纯理论建构倾向,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向性和解释力。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尽管我国现代化进程和工业化进程还处于起步阶段,但由于人口众多、资源相对匮乏、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原因,使我国面临着比西方国家更为严峻的环境问题、精神问题和发展瓶颈问题。而改变这一切,除了需要科学家的科技创新、政府的宏观调控、环境伦理家的急迫呼吁之外,还需要理论和思维方式的革新,并加强实际生活中环境的审美与美化。而今,许多关于环境方面的新兴学科如生态旅游、城市规划、建筑、景观、园艺、环境设计等学科的发展最终还将有赖于环境美学理论的指导。因此,环境审美模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范例可以为它们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进而推动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
  
  二、环境审美模式研究推动美学学科的变革与重构

  纵观国内外美学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发现,中西方美学都处于一个重要转型期,美学学科的变革与重建成为当下美学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西方,作为哲学研究分支而存在的美学学科,伴随现代、后现代艺术对其的颠覆和艺术疆域向环境、生活领域的拓展,现代形而上学理论美学模式正在被消解、改造和重释。在此语境下,自然美学、环境美学、生活美学、生态美学、身体美学、社会美学、文化美学等应运而生。无论从发展的规模、改造的程度还是覆盖面上来看,环境美学都堪称这股潮流的领头军。也可以这样说,环境审美模式的理论考察甚至涉及了当下“新生代美学”所有的重要理论问题。环境审美模式作为环境美学得以成立的理论基础,不仅阐释了环境美学的特色,也触及传统经典美、审美和审美经验的理论。对环境审美模式这个环境美学的核心议题的研究,势必会给当代美学学科的变革与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与此同时,我国美学学科也面临同样的困境。长期以来,我国美学的发展大都囿于西方理性主义的认识论美学框架,将美与美学归于艺术哲学领域,忽视了中国传统自然审美的得天独厚的资源的同时,也使自身的发展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如果说,20 世纪50-60年代和80 年代先后开展的美学大讨论,使李泽厚为代表的实践美学的地位得以确立,而到90 年代,实践论美学则以其本体论上的缺陷和作为认识论美学的特征,更多地受到人们的批判与质疑,围绕着对实践美学的反思,产生了“修正改造”、“超越”实践美学两大理论取向或“阵营”。前者主张重建实践本体论,后者如生存美学、生命美学等则主张以“生命本体”、“语言本体”超越取代传统的实践或“工具本体”论。但不论是实践美学、后实践美学、超越实践美学等都脱离了人类审美活动的客观现实,停留在抽象概念的思辨和玄思之上,不仅禁锢了“美”,也远离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这样的美学研究,不仅偏离了美的真正要义,还使学科发展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抽象的哲学思辨之路、狭隘的艺术哲学视角和匮乏的问题意识遮蔽了我国传统美学发展的实践路径,不仅不能为当下的现实审美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还使美学学科曲高和寡,成为了少数人的“独享”。一方面是当下大众对美和艺术表现出的前所未有的热情,并企图将美与艺术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美食、美容、美饰、美文等一系列“美”的词汇的诞生就承载着大众审美的理想与期待;另一方面是我国将美作为认识对象的美学和美学家,囿于传统认识论美学框架,“偏离了关于美的常识判断,脱离人类美感活动的具体事实,围绕‘实践’、‘生存’之类的抽象概念兜圈子,在逻辑求证和价值狂想中迷失了自身。”

  总体来看,我国美学基本上沿着西方认识论美学的轨迹发展。“这种认识论美学主要是在西方传统知识论基础上建立的以主客二分为其特点的理论体系。其致命的弱点是以哲学的普遍规律代替了美学学科的特殊规律,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取消了美学学科;这一理论还从本质主义的主客二分思维模式出发,以抽象的美的本质的追寻为其目的,完全忽视了美学作为人学、反映人性的基本追求的根本特点;同时这一理论还深受科学主义影响,追求一种从概念到概念的逻辑推演,从而大大地弱化了美学作为人文学科必须贯彻的人文关怀精神的本质属性。”

  总之,思维的禁锢和方法的缺失,导致我国当代美学的转型与发展中出现了一系列的“二律背反”。一方面,由于思维方式和哲学基础的截然不同,导致我国古典美学由于缺少与之适应的基础,从而无法实现当代转型。这就导致我国古典美学的“纯粹回归”和“失语焦虑”。另一方面,思维方式的单一和视界的狭隘使我们对西方当代环境美学的研究和借鉴还停留在传统认识论的表层研究之上。以对艾伦·卡尔松自然环境模式的研究为例,我国学者在认同和渴望美学学科科学化发展的同时,由于缺乏体验哲学和科学认知(cognitive)主义相关的背景知识,在分析过程中,思维方式与分析方法难逃传统认识论美学的窠臼,导致研究中出现了某种偏颇甚至背离。

  三、环境审美模式研究化解我国当代美学流派纷争

  进入新世纪以来,基于对美学学科困境的反思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敦促,国内学者从各自的研究背景出发,开始了对我国当代美学的重构。生态美学、环境美学、生活美学迅速发展,成为我国美学研究领域三个重要增长点。作为这些新生美学的理论先导,环境审美模式逐渐成为国内美学界关注的热点。

  但是,由于缺乏对环境审美模式发展背景、哲学基础和复杂内涵的清晰了解,不仅导致目前研究和借鉴很难做到客观公正,甚至还出现了一些背离。如此一来,这些新的增长点不仅不能为当代泛化的审美现实提供有效的解释,还导致了当代美学“名词荟萃”、“派别林立”和“自说自话”的研究现状,从而给我国当代美学整体建构与发展带来了诸多不利。环境审美模式研究属于环境美学的基本理论研究。正像彭锋所说:“绝大多数环境美学问题的解决,最终都牵涉到美学基础理论的变革一样,对于环境审美的模式的考察,最终将触及对美与审美经验这样的核心美学问题的重新思考”。对环境审美模式进行历时性的梳理和共时性的区分,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环境美学的理论基础、内在特质和实践路径,厘清当前环境美学和生态美学研究领域内纷繁复杂的各种范畴的所指及其意义,还可以使我们进一步洞察日常经验、科学知识、道德伦理、文化积淀等因素在环境审美体验中的地位、作用和运行机制,从而促使我们重新思考传统美学中审美主体、审美对象、审美中介手段、审美经验与审美环境在审美鉴赏过程中的关系问题。

  作为对固定形态艺术品及与其相适宜的现代艺术哲学理论的一种反拨,环境作为审美对象的无框架特征,一定程度上与当代艺术反叛和审美领域的拓展不谋而合。对环境审美模式考察及其对审美欣赏中各种价值关系的洞察,不仅可以为当下审美文化领域的“审美泛化”现象提供一种可能的解释原则,还可以为当代美学流派纷争寻找一条可统一的理论路径。环境概念的宽泛性和环境审美模式研究进路的多样化,决定了环境美学学科的交叉性。比如,艾伦·卡尔松认为,从性质上讲,环境美学是一种“日常生活的美学”阿诺德·柏林特则在更宽泛的意义上理解环境,“这些环境包括:自然环境(the naturalenvironment)、城市环境(the urban environment)、文化环境(the cultural environment )”。另外,柏林特环境美学研究的理论工具是杜威经验哲学和实用主义以及梅洛 - 庞蒂的身体现象学。因此,柏林特环境美学除了从研究对象上可以表述为“自然美学”、“生活美学”、“文化美学”之外,从属性上来说还可以是“经验美学”和“身体美学。因此,环境审美模式研究对审美欣赏过程中各种价值之间关系的揭示,不仅可以为解决当代环境美学、艺术美学、生态美学和生活美学之间的争论提供一种解释,还可以促使我们正确理解环境审美欣赏中科学知识、日常经验、伦理道德、历史文化、审美积淀等诸要素的关系,并将之置于审美经验和美学理论研究的重要维度。而反思和寻求审美欣赏中各种价值的协调统一的理论根基,将为当代美学多学科的融通提供哲学基础,进而为建立一种统一的、普遍的、综合的美学理论奠定基础。

  总之,对环境审美模式的文化背景、哲学基础、内涵特征、研究方向、理论困境及解决方案的细致考察,不仅可以厘清当前环境美学各种范畴、模式的内涵及意义,还可以在反思环境审美模式研究路径的基础上,寻找审美欣赏过程中各种价值统一的基础,从而为当代美学的转型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