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成中英美学思想的特点
本体美学摆脱了用抽象的、逻辑的思维概括美的本体的方法,不再追问“美是什么”,而是探讨“美如何存在”,从人的存在本身探讨美的本体,强调美感经验,使美学回到人本身,体现了传统本体论美学向生存论美学转化的客观趋向。成中英把本体诠释的哲学观点用于美学提出了美学上的本体美学和诠释美学的概念,他的美学思想始终与他的哲学思想一体。学者杨庆中在对成中英的访谈中,把成中英的思想归结为:“出入中西,归本大易”.这一说法也得到了成中英的高度认同。出入中西,自不必说,因为本体诠释学就是融合中西方哲学资源而成的哲学理论。而本体诠释学思想的中的本体观念受周易哲学的启发,而且成中英意在把中国的哲学发扬光大,所以从《周易》入手,阐释中学,融汇中西,给予中国哲学新的生命。在美学上,成中英也是出入中西,这体现了他中西对比的思维方式,最终从《周易》出发把中国美学归结为本体美学。成中英美学的第三个特点就是视野宏大,他始终站在全球化的立场上,试图把中国美学推向世界,实现中国美学的世界化和现代化。
(一)生存论美学的客观趋向
笔者认为,本体美学体现了传统本体论美学向生存论美学转变的一种客观趋向,本体美学以生存论美学为最终旨归。在此我们应当首先厘清本体、本体论、存在、生存论这几个概念。本体论是一种形上学,它是西方探求外在世界的一种方法,其实质是主体通过抽象的、逻辑的方法把世界概括为一种概念,它体现的是主客体二元的分离。本体不同于本体论,它体现的是中国哲学的思维方式,它认为宇宙创造万物,所以万物皆是宇宙本体的体现形式,而本体赋予万物以合法性。所以对这一本体的把握,不需要借助抽象和逻辑的方法,需要做的就是回到生活现象本身,以此实现天人合一,达到“游乎天地之一气”(《庄子·大宗师》)的本体境界。所以成中英的美学强调人对宇宙本体的继承性,人继承了宇宙的创造性本体。所以,用脱离人去找寻美的本体,美的根源就在人的身上。由此我们看出,成中英不仅仅强调存在,他强调的是人的存在,也就是生存性。海德格尔认为此在就是人的存在。离开人来谈存在是没有意义的。“回归存在的生存性,即是回归存在的属人性,即是回归哲学美学的人文关怀维度,以摆脱传统形而上学物性化地理解世界和抽象化地理解世界。”①本体美学提出经验是美的起点,关注人的生命,强调心灵的本体意义。所以,本体美学关注的是人,它从关注普遍的外在现象回到关注人。
传统的本体论美学旨在求得“美是什么”的最终答案,而生存论美学已经不再强调“美是什么”,而是去探求“美如何存在”.这体现在成中英提出的美的本质为“主客体间的创造性和谐”.美并不是纯主观的或者纯客观的,它是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它是从本到体,从体到本的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
成中英说自己的美学是生命本体论美学,更具体来说是心性本体。看似又回到传统本体论上去了。但是成中英所强调的生命和心性,并不同与英国经验主义的形上学,把心灵看成是界定美的唯一标尺。成中英所说的生命,是具体的活生生的个体生命。在这里,心灵并不是纯主观的,因为它与客观世界不断进行交流。正如王阳明所言:“天地万物与人心原是一体,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所以,成中英所谓的心灵本体仍然是一个从本到体,从体到本的不断循环的过程。
所以,成中英的本体美学受启发于中国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以生存论美学为客观趋向。
(二)哲学思想的美学承继
成中英的美学来自于他的本体诠释学,和本体伦理学、本体知识论共同组成本体诠释学的三个部分。成中英认为“本体美学是基于本体诠释学的,首先也基于本体的意识。”②成中英认为本体诠释学不在于能为美学提供多深邃的哲学方法,它为美学提供一种本体的意识就足够了。成中英的本体诠释学最根本的哲学来源就是易学本体论,以此为出发点他把中国的美学定义为本体美学。
本体美学强调人的内在感受,因为人的本体就是宇宙的本体,人的感受能够体现宇宙的本体。所以从理论上来讲,人的感受都能达到一种一致的深度,这种深度与宇宙的本体一致。但是他并没有否认人在达到这种一致的过程中,会有不同的层次和深度差异。而诠释则是探求本体的根源,并说明此根源存在的原因。成中英的美学思想是其哲学思想的承继。成中英是哲学家出身,他的很多美学思想都是从哲学观点中来阐发的,他的美学思想与他的哲学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本体是一个哲学概念,成中英把本体用之于美学。成中英哲学上的本体是指由“本”到“体”不断扩大的过程,它强调本体是内在于每个个体的,而非抽象的外在客体。具体到美学上,成中英指出,美是个体与宇宙本体达到共通时才能实现的。所以,他强调人的美感体验,人的美感直觉。因为个体心灵就是宇宙本体的承载物,美就在于人本身。
诠释也是一个哲学概念,成中英由此提出诠释美学。诠释的最原始的意思就是解释。审美本身就是心灵对客体的一种自然诠释,审美研究也是一种诠释。成中英认为当前的艺术越来越注重单纯的现象暴露,这些现象很多不具美感,只是具有感觉,它们总是在逃避本体的东西,我们需要用本体对这些现象作出诠释,这就形成了诠释美学。
成中英在《易学本体论中》专门论述易之五义--不易、变易、简易、交易、和易,在美学思想中,成中英又专门论述了易之五义的美学层次。一方面,使美学有了本体论的基础,另一方面,使哲学概念更贴近现实。比如,交易之美用于改善当前经济、生态的不平衡现象,和易之美用于建构和谐的全球化美学。成中英对周易的“观”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成中英认为观是中国哲学的起源。观体现了本体和方法的统一。成中英把对观的哲学观点引申到美学上,提出观的美学意义。正是“观”的特点使得中国传统美学具有一种整体性的美学特点,而且“观”和“感”组成中国美学的两个象限。另外,成中英还论述了中国美学的两种样态--充实和空灵,与宗白华的充实、空灵概念形成鲜明对比,成中英这一思想与其哲学思想一体。
总之成中英美学思想中说到的很多概念,比如,中、正、和、道等等在他的哲学论着中都先有论述,所以成中英在其美学思想中表述起这些概念都是其哲学思想的承继。
(三)中西比较的思维方式
当代新儒家的学者大部分都是学贯中西的大家,中西比较的思维方式或有1中西比较的最早的一批学者之一。新儒家在中西比较方面涉及文化比较,哲学比较,当然也有美学比较,新儒家在中西比较方面提出了很多有益的观点,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当然也有很多不足之处。学者侯敏总结新儒家中西比较的特点为:“他们是不卑不亢,用东方智慧为标准看待西方文明。”①这意味着,对中西方文化要以一种冷静客观的态度去对待,对待任何一方都不能过度抬高也不能一味贬斥。
成中英作为现代新儒家的第三代学者,一直在夏威夷大学从事中西比较的事业,他的本体诠释学就是在中西比较的思维方式下产生的。成中英在读博期间既已翻译过戴震的《原善》一书,翻译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中西思想的一个比较过程。因为翻译并不是简单的语言转换,它要考虑语言背后的西方思想是否和中国思想相对应。“总之,我很早就具有了翻译意识,在我开始教书的时候,这个意识就更加清晰了,并变成了自觉行为:透过西方哲学来了解、探测与发展中国哲学,也透过中国哲学来衡量与挑战西方哲学。”②正如成中英所言,他在夏威夷大学一直从事中西哲学的教授工作,这为他系统地进行中西哲学的比较提供了基础。本体诠释学的就是成中英在长期从事中西比较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成中英认为本体诠释学基本上是由或基于整合中国的本体论问题和西方的现代知识论问题而形成的。
成中英认为:“中西美学的差别,代表一种基调性的差别,用哲学的话来说,就是一种本体分化的差别。”③成中英主张,不能只看到差异,而应当去找寻差异存在的根源,也就是说要找到中西美学的分野点。所以成中英一向反对那种模棱两可,以偏概全的说法。成中英从不同的角度来论述中西的本体差异。首先他总结了四种超越方式。
成中英所谓的四种超越方式是绝对超越、相对超越、外在超越和内在超越。“超越的意思是从现状中解放出来,脱离这个现状到另一个存在状态,相对于原来,这是一个新的状态。”①所谓外在超越超越的是自身的感觉,并且在感觉之外形成一个真理,这个真理就是理性。所以外在超越的典型代表就是希腊哲学。而绝对超越的以希伯来哲学最为典型。绝对超越不同于外在超越,它认为与上帝才是这个世界的绝对真理,这个真理超越了现实世界与人,它拥有绝对的控制权。正如成中英所言,希腊人倾向于从变动不拘的客观世界中探求出一个永恒的不变的真理。但是希伯来哲学是“二元论的形上学”②.中国哲学则体现了相对超越,这种超越之所以是相对的,是因为它不是完全超越于自身的感觉,也非完全凌驾于现实之上,它是包容的,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后,“一”不是被否定掉,因为这个“生”是一个源源不断的过程,所以“一”成为一个不断创生的源头。作为西方哲学的两支,希腊哲学和希伯来哲学的绝对的外在的本体造成了近代对二者的反叛。“反对绝对,就变得非常相对,走向人的内部的放松,追求自我的展开;而反对外在,又变得非常心理化。”③而中国哲学的这种相对的超越,使得人永远对原来的境况存在一种感恩,体现在美学和艺术上,中西展现出非常不同的态度和风格。所以,“希腊人说,真理是在外面的;耶稣教说,真理是在上帝这边;而中国人认为,真理是自我的真诚表达。”④内在超越以印度佛学为代表,他认为,没有什么本源,没有什么自我,一切都是幻象都是空,他对本体和自我进行了消解。“这种超越要表达的是透过一种沉思、悟道来呈现一种空的境界。这种空的境界并不是指绝对的空,而是一种空灵的境界,在现实中可以感受到的对超越的一种空的灵性。”⑤成中英在寻找中西美学分野点时,除了四种超越说,成中英还认为,西方最原始是重“命”而中国重“性”.中国早期社会是一个以“羊文化”为主的和谐社会,而西方社会则充满了斗争,成中英认为美是生活经验的一部分,所以中西各自的不同的社会背景带给人不同的生活经验和美的体验,“中国认为在无争的状态下,生命是一种自然,没有完成生命之前,生命基本上看作是美好的。”①然而希腊人常年征战,生命不是人本身可以掌握的,所以他们只能依靠信仰去保护自己的生命,信仰成为一种常态。这种信仰的生活经验势必要影响到他们的美学和艺术,所以要么是虔诚的信仰下表现上帝的一些作品,要么就是反叛信仰表现出来的新的美学和艺术,总之信仰是一种常态是一个一个整体的基调。从外在的、绝对的超越,到反叛这种外在的理性和上帝,从信仰到反叛信仰,这就是西方美学的三个阶段:“原始的西方美学、理性化的西方美学、后理性化的西方美学。”②相对于西方人的这种面对“命”的身不由己,中国人把“命”变为性。中国人认为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希腊人在面对不能掌控的命运时,选择麻痹和放纵自己,形成特有的“酒神”精神。而中国古人认为人只要修身养性就可以了,是“克己”而不是“放纵”.成中英以此解释西方有悲剧,而中国没有悲剧的原因。西方的悲剧在于,他们认为命运不受自己掌控,它受外界的某种强大未知的力量的支配,所以他要承受很多未知的痛苦,这就形成悲剧。在中国,“儒家自然地走向了克己的道路,没有经过悲剧过程,悲剧意识很淡泊。在中国不是没有悲剧,但这个悲剧不构成一个本身的威胁,因为在易学的传统里面,生命找到了一个方向”③.
成中英还提出,西方美学重本质,中国美学重本体。本质美学倾向于把美固定为一种客观对象,比如柏拉图的理念。本体美学,认为美来自于人的内里,是对宇宙万物的自然体现,是一种存在的状态。成中英认为,本质美学导致西方的美学理论读起来太重理性以至于枯燥麻木,或者缺乏体验的整一性而只侧重于太过具体的美学,只有通过本体美学,“那种人生的整体性、生命的整体性、人的生命的本体性、宇宙生命的本体性相互激荡或抑制,在那种状态之下再界定中国美学,那么美学就变得活泼多彩,而且能激发更多的创造力”⑤.
成中英自言:“我一般倾向于从一种本体论的角度,来找寻事物的差异,这样更容易了解外面的事物。”①在美学的中西比较方面仍然体现了这一点。成中英关注中西美学在本源上的种种差异,他曾经说过,在比较中差异点要比共同点重要。共同点帮助两者沟通,但是了解差异点才能从根源帮助解决冲突。
所以,成中英中西美学比较的最重要的目的在于渴望通过比较实现二者的交流。成中英始终认为美是整体经验的一部分,而中西在原始层面同是都作为宇宙的一份子,所以他们理应具有相同的生活体验,只不过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差异。所以,中西在本源上是具有互通性的,只不过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差异,所以需要通过比较实现二者的互相交流和学习,在交流的过程中,创新出一个新的标准,这个用这个标准重新达到一种整体的体验。
(四)全球化的美学视野
成中英所处的时代,是全球化渐趋加强的时代,作为第三代新儒家的一员,较之于第一、二代的学者,成中英比他们多了一种全球化的视野和意识。
他自言:“21 世纪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基于科学、经济的发展及文化的交流而表现出来的一个全球化趋势。②这也意味着他要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去开拓他的哲学、美学研究的新路径。他的本体诠释学和本体美学实际上就是对全球化的一种应对。他所做的就是积极挖掘中国传统哲学中可资利用的优势去顺应这一趋势,并且试图用中国式的哲学观点去解决全球化中存在的哲学或者美学问题。成中英指出,在全球化的趋势下,中国哲学所要起的作用就是“一方面要批评西方,另一方面要补充西方,第三方面则要包容西方”③.他试图用本体美学解决当前全球存在的“问题美学”就是对西方美学的一种批评和补充。实际上“问题美学”是现代性在艺术和美学上的体现。新儒家的文化立场决定了他们对现代性的艺术和美学持怀疑和批判的态度,尤其是第二代的新儒家,比如方东美和徐复观对现代艺术进行的诟病。方东美提出现代艺术具有“幻美”的特点,随着科技的进步,艺术的表象光怪陆离,但是这些光辉的表面背后是生命的空虚。方东美倡导生命美学,而“幻美”的现代艺术却没有体现生命意识,没有体现人的价值,所以它是虚幻的。方东美说:“近代欧洲人雄踞一己生命之危楼,虎视宇宙之远景,情则激越,理转退敛,理或远注,情又内亏,实情与真理两相刺谬,宇宙与生命彼此乖违,揭生命之情不足以摄宇宙之理,举宇宙之理不足以尽生命之情,情理异趣,物我参差,结果遂不免两相矛盾,消磨抵触,趋于空无,入于幻灭。”①也就是说,在方东美看来,西方的现代艺术并不能达到情理的一致。徐复观也认为,诸如以达达主义为代表的那些西方现代派艺术,承载世界大战而来,它们极度抽象,使人难以琢磨,背离了艺术的真谛走向虚无。徐复观认为现代艺术的不可琢磨性还来自于它们形式上的抽象性。徐复观对这种艺术形式的反传统是不屑一顾的,他认为,艺术形式是人们把握艺术的一种标尺,而现代艺术在形式的大肆张扬恰恰是解构了这种标尺,他们的这种解构只是出于反传统,没有表现任何内容上的创新,这对艺术来讲不是进步,而是一种退步。
除了方东美和徐复观,唐君毅和牟宗三对西方现代艺术也是持批判态度的。但是到成中英这里,对现代艺术的态度已经有了明显的改观。成中英认为现代艺术的表现者们仍然有他们的积极的生命诉求,他们“在现象的表露中,诉求启示的曙光、整体的秩序、太和的安详,以面对与解决这些问题所透露的灾难、痛苦、失落与不幸,寻求一个理想的美好的世界秩序与生活世界”②.成中英认为现代艺术体现了美和善的分离,并从根源上分析了这种分离的原因,但是他并没有一味否认所有现代派或者后现代派的艺术。在他看来,很多现代艺术作品正体现了对现代工业社会的一种痛苦的思索和反抗。
在面对全球化带来的西方的文化霸权问题上,新儒家一向反对西方中心主义并不断挖掘和提倡中国哲学的内在生命力。方东美对于西方对中国文化的误读和贬斥据理力争,面对国人对西方文化的俯首称臣痛心疾首。成中英可以说继承了新儒家对待中西文化一贯的“平视”态度。平视的态度是指中国文化在面对西方文化时要表现得不卑不亢,要排除自卑心理,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客观理性地分析中西文化各自的利弊,趋利避害以实现文化的健康发展。成中英“平视”态度的表现是他提出“中西互为本体”的概念。这是对前代新儒家对待西学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进一步阐释。方东美、徐复观等人都主张要深入中国传统文化,从中西比较中去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深意,总体来说还是以西释中。但是成中英主张“中西互释”,比如从周易哲学源起的本体概念就可以对西方的现象学进行弥补和进一步的阐释,用中国的本体去阐释西方的哲学概念也是可以的。“中西互为本体”真正把中学西学摆在了同等的平台上。
成中英认识到西方文化的中心主义短时间内不会改变这一事实。但是成中英对未来中国文化在全球化中的发展仍然持乐观态度,因为近年来中国文化在西方社会不断进行着积极传播。这些实践包括西方学校开设的中国课程,中国学校的创立。包括成中英自己创办的国际中国哲学会,创办哲学季刊,这些努力都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不仅中国哲学自身在冲向全球中做着不懈的努力,成中英认为西方哲学自身也有实现转向的可能。这种转向就是从“知识论、科技哲学”转向“伦理哲学”,西方“应该有一个形上学的回归,要寻找一个更宽、更广、更包容却更激动人心的形上学,因此这个回归不是回到单纯西方的传统,而是回归到一个更加接近中国哲学本体学或本体形上学的方向”①.本体诠释学就是在这种全球化的视野中,融汇中西,回归本体的一种尝试。成中英把中国的美学放到全球化的视野中去考察,提出本体美学和诠释美学的概念,使中国传统美学焕发出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