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美学论文

当代审美文化“微现象”中的文化危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9-08 共4564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当前审美文化中的“微现象”探究
【绪论】审美文化嬗变问题研究绪论
【第一章】当代审美文化“微现象”的多种表现
【第二章】当代审美文化“微现象”生成原因
【第三章】当代审美文化“微现象”中的审美嬗变
【第四章】 当代审美文化“微现象”中的文化危机
【结语/参考文献】审美范式与生活方式的转型结语与参考文献

  第四章、当代审美文化"微现象"中的文化危机

  "微现象"作为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和文化现象,大众应该在沉浸于感性的微文化享受带来的感官刺激和心情快感之后,清醒并理智的认识到微文化的到来是一把双刃剑。逐渐引起人们关注的"微现象",既对大众文化的传播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价值,同时对艺术创作及欣赏水平的提升与拓展、美学理念的日常生活化趋向等社会文化生活各个层面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但同时,更应该看到微文化迅速发展繁荣背后潜藏对文艺经典地位的消解、表演化人格的泛滥、对公共领域的削弱等种种危机。

  一、文艺经典的危机。

  马克斯·韦伯提出"世界的去魅"问题,引起了文化界乃至全人类人文学科的大讨论。电子产品、网络产品、复制技术与拼贴时代的出现,让传统审美对象所处的居高临下不可动摇的地位变得岌岌可危发生了颠覆性的转变。伴随着大众对短小审美文化产品的青睐,那些构思精巧、情节复杂、内涵丰富,但需要相当长的篇幅来支撑的文艺作品也面临着去魅与失魅的危机,不仅将流失越来越多的受众,而且也将因此而被市场所抛弃。审美对象呈现审美泛化,即审美去魅嬗变,文艺经典面临着"微现象"的冲击。

  经典,是"存在即合理"的合理存在,经典,是经久不衰的历史存在,经典,是典范指向的价值存在。佛克马和蚁布思认为,经典是精选出来的一些着名作品,很有价值,用于教育,而且起到了为文学批评提供参考系的作用。[1]

  经典具有权威性、教育性、标准性、审美性与可重读性的价值与意义。中国四大名着是中国文学经典的代表作,其经历了历史的筛选、人民的审美选择与大众的文化延续,随着历史的变迁不断被赋予新的历史价值,不断被人们解读。经典电影作为一种标尺总是在教学中被反复研究,总是作为一种文化资源被反复利用并被新的意蕴填充丰满。

  之所以会产生文艺经典的危机,其中最主要的是,经典的形成既需要艺术家能沉得下心来,十年磨一剑,也需要大众参与到阅读、接受中来,进行检阅。但是,在"微现象"中,一方面艺术家在时间、生活碎片化的压力下,越来越难以沉得下心来进行大部头的创作;另一方面,大众在娱乐化、即时化等文艺消费心理的压迫下,也越来越沉迷于短小化的审美文化作品中。如此一来,经典诞生的大众土壤也就流失严重。因为,没有大众参与、认同的所谓文艺经典,往往只能是少数专家学者个人趣味的表达,而不具有普遍意义。

  产生文化危机的另外一个原因是,网络技术的冲击。在如今的科技社会、技术社会的技术冲击下,新媒介技术以其制作方式上、过程中的工具性、程序性,替代了审美创造过程中个体性的审美化创作方式,进而剥夺了作为审美对象标志的"这一个"的独特性,造成所谓千"美"一面,在失去了美的灵魂与温度的同时,也失去了审美对象的魅力。[1]

  文艺经典面临着片段化、消费化的社会现状,不得不变更,出现了改编、分解经典作品甚至是"歪曲经典"的现象,于是深邃的思想平面化、故事延展线条化、意义无序化,经典逐步失去权威性与典范性。

  技术的发展,网络虚拟社会的存在,社会片段化的走向,是审美对象去魅产生的社会基础,也是文艺经典面临危机的原因之一。数以万计的网民全身心的投入虚拟社会中并乐此不疲。拿起 DV 或单反,随手抓拍的视频或照片,经过简单剪辑或修饰,通过微博或微视频网站进行发布,简单的几步操作就可以给大众呈现创作者的审美视野,让大众品味观赏或乐在其中。阿多诺曾说,如果不显示精神,或者说没有精神,艺术作品也就不复存在。但现实生活中,意义的生产与精神的传递已然不是最重要的,娱乐、狂欢、围观、快感、新奇等等成为大众审美疲惫下的兴奋剂。娱乐需求的膨胀、快感欲望的提高,又反过来刺激着审美对象的生产模式,审美对象久而久之呈现出审美含金量走低,精神意义普遍缺失的状态,审美泛化成为一种文化普遍存在的现象。经典因为阅读时间过长面临着现实的时间压力,经典因为多样化的文化产品频频问世面临着权威地位崩塌的危机。

  无意义的拼贴与大量的复制技术是让文艺经典面临危机的第二个原因。弗里德里克·詹姆逊认为拼贴是实质性内容的匮乏,这是因为拼贴与复制易让人产生创新的惰性,创新在拼贴面前望而却步。拼贴与复制满足了现代人快节奏的文化生活需求,却将作品创作的时间线性割裂,创作过程非线性式的简单再造,失去了独特的魅力,成为了一个多元混杂的拼贴对象而没有了自己的独特的个性灵魂。"这一个"的独特性缺失,成为了和那一群一样的那一个的存在。拼贴与复制的对象从文艺经典下手,对文艺经典的存在是一种潜在的威胁。拼贴与复制不仅容易造成创新的匮乏,而且造成文艺经典内容及意义上的支离破碎,中心思想游离的局面。"微现象"中常见拼贴与复制,微小说评论中一楼二楼三楼整齐划一的"赞"或是"同上"让互动无法继续的同时也让评论内容本身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微电影中利用拼贴最经典的案例是根据电影《无极》与新闻联播改编的微视频《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此视频作为电影拼贴的鼻祖因戏谑的画面和无缝贴合的配音一时间声名鹊起,但细细品味则会发现,此微视频除了娱乐大众与戏说《无极》之外,毫无实质性内容的存在,其精神价值更无处可寻。此微视频从另外一个侧面也是对电影《无极》的戏谑解构,使电影《无极》本身的价值被漠视、被遮蔽了。同样是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网络绘画版和真实手创版带给审美主体的是不一样的震撼,画笔的细腻、油彩的比例、淡浓的厚重,这些精细的艺术绘画带给观众的不仅仅是艺术的美妙,而且还有美的想象与幻想,而技术掺杂下的网络版却将审美感受阶段重要的想象与幻想给打碎了,留下的只是对技术的惊叹而缺失了美的想象体验。同时,各种对《蒙娜丽莎》恶搞版本的出现使蒙娜丽莎的本来美失去了欣赏的全部价值,反而圣诞老人版蒙娜丽莎、墨镜版蒙娜丽莎、赵本山版蒙娜丽莎等更能引起大众的娱乐兴趣。

  尽管仍将有所谓大部头经典的产生,但是,在缺少了大众的认同和关注之后,这些经典只能成为精英知识分子这样一个小圈子里的话语游戏。文艺经典的危机,实际上意味着思想的肤浅化,审美趣味的庸俗化,对于审美文化的整体发展显然不利。

  受众也面临着无法判断文艺经典的危机。"微现象"中文本类型种类繁多,其种类下又有着数不胜数的具体文本,而且这些文本数量每天都伴随网民的热情参与大步增长,在文本信息大爆炸的微时代,混杂着良莠不齐的作品。精良的艺术作品会带给人们美感,提高其审美的判断能力和审美情趣。而粗糙的作品因为自身创作水平或设备的限制,会降低大众的审美领悟能力,让一部分无法自主判断的审美主体走入审美的误区,误将丑判断为美,误将喧哗噪杂误认为审美氛围,误将狂欢的宣泄误认为审美的快感获得。这种"误认为"容易引导大众形成错误的审美习惯和偏差的审美判断能力,阳春白雪似的美的事物在他们眼中可能引不起审美注意,反而非美的对象在其眼中成为美的真身。高贵的音乐会的报道大众不屑一看,当街对骂似的微视频可能引起大众的热议。"微现象"中的高品质艺术"曲高和寡",低俗艺术的走俏,这都是对文艺经典判断失误所致。文艺经典与审美活动已逐渐模糊,失去了客观的判断标准。

  二、表演化人格的泛滥。

  在当代审美文化的"微现象"中,作为活动主体的大众既是微型审美文化文本的接受者,也是此类文本的创造者。作为创作者,由于大多数文本都是在一种迫切得到他人认同和点赞的心态下完成的,为迎合他人的口味,创作者往往会对真实经历和自然情感进行过度修饰和刻意打磨,如此一来,审美文化文本就成为一个偏离内心的人格面具。为了不断修饰完善这一面具,文本创作者往往会按照展示和镜头的需要对日常生活本身就行重新剪彩和布置。一旦这种剪裁和布置超越了表达自己真情实意的限度,那么日常生活本身就成了一场做给他人看的表演,而在"表演"中,创作者也就给自己戴上了一层厚厚的人格面具。

  微信、QQ、微博中常见的美食图片、旅游图片、观影图片总是带着修饰过的痕迹失去了原本的真实的存在,带着一些或展现或表演或炫耀的功利性痕迹,比如经过美图软件的美白修边、经过足迹软件的电影胶片化再现,经过 45 度仰角的美化拍摄,甚至有的还通过盗取他人图片来展现自己所思所想所行所走,处处在表演、处处有表演,大众在公共领域中极力想展现完美高端的一面以引起他人的关注。微电影、快闪艺术中也充斥着这种表演化的倾向。个人微电影本身就是对个人的一种剖析,其本身也是对个人表演的产物,商业微电影是为了突出商品而设计的表演产物,快闪艺术也是一种自我表演、自我展现、自我存在的述求方式。

  表演化人格在当代审美文化,在"微现象"中的普遍存在,不仅对生活中个体的价值观、文艺观产生了错误的导向,而且对良好社会风气的促成有着不良的影响。个体本身的表演化人格或在审美文化中被他人影响下产生的表演化人格,总是寻求一种非真实化的再现,这种功利性的非真实是对真实生活的一种割裂,是对真实生活的无法接受与无勇气面对,是对自我的消极否定与无力改变。"微现象"中主动求赞的行为就是这种心态的呈现,为了引起他人的关注、为了凸显自我的存在空间。在这种个人群体风气的带动下,社会出现了表演化人格普遍乃至泛滥的现状,真实的世界被虚荣心促使下的表演化人格淹没,功利性认同性心态在大众中蔓延。

  三、对公共领域的削弱。

  在这场由大众作为主力军所创造的审美文化"微现象"中,大众的视线往往集中于日常生活中的琐碎事务和私人情感,而这也正是当前微型审美文化文本的主要内容。尽管这些文本具有塑造个体生活史的重要意义,但是,当大众一味将自己圈之于这样一个私人领地之后,人们一方面将会没有关注公共事务的时间,另一方面也将失去关注公共事务,介入公共生活的能力。这对于迫切需要建设公共领域的现代社会来说,的确是一种巨大的危机。

  当代审美文化"微现象"对公共领域的削弱,一方面体现在私人活动对公共领域的入侵导致公共领域失去了原本的意义、价值和范围界定。"众多情感类的节目和话题从私人话语向公共领域扩张,将私人事件从日常生活的后台推向前台,逐渐消解了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界限".[1]

  微博、微信、QQ、微电影等"微现象"侧重自我本位的述求表达,将自我情绪突出在公共场所,过分关注自我而忽视社会公共问题与社会重大事件。打开微博,网民会看到微博好友的微博大多是昨天见了什么人,今天吃了什么,明天计划去哪里,很难寻觅到关于讨论社会公共事件的影子,没有了以往对公共事件的针砭时弊,缺少了对公共问题的讨论热度,丧失了对公共现象达成话语共识的判断能力。这也许是出于一种政治化的自我保护倾向,但更多的是对源于对公共事务的漠不关心与对自我的过度关注。

  公共平台已失去了原有存在的讨论公共事务的价值,而成为个人化表达的平台。

  当代审美文化"微现象"对公共领域的削弱,另一方面体现为对公共领域开放平等特性的部分限制。"微现象"让大众在较短的时间内接触到新近话题、接触到文艺娱乐、接触到个人表达,但大众也应该看到"微现象"的开放程度正在逐渐削弱,这更多的表现在微信设置中的"黑名单""不让他看我的朋友圈"等相似设置中,也表现在聊天群组的半开放性上。豆瓣群、微博群、论坛群等都设置了相关验证信息,群组内因为兴趣、爱好等相似讨论的热火朝天,被拦在群组外的人则成为公共领域外的群体,失去了话语权的环境根基。

  网络在技术媒介下走向片段化、技术在大众需求下走向娱乐化、大众在个人表达上走向私人化,公共领域在碎片化下丧失着公共属性、在娱乐化下削弱着话题价值,在私人化下磨灭着公共区域。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