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美学论文

当代审美文化“微现象”中的审美嬗变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9-08 共11124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当前审美文化中的“微现象”探究
【绪论】审美文化嬗变问题研究绪论
【第一章】当代审美文化“微现象”的多种表现
【第二章】当代审美文化“微现象”生成原因
【第三章】 当代审美文化“微现象”中的审美嬗变
【第四章】当代审美文化“微现象”中的文化危机
【结语/参考文献】审美范式与生活方式的转型结语与参考文献

  第三章、当代审美文化"微现象"中的审美嬗变

  当代审美文化中的"微现象"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特定经济技术条件以及特定社会文化心理的产物,也必然包含着审美上的种种嬗变。这是因为,审美尽管在上层建筑中仍属上层,但也最终将受到经济基础的影响以及其他社会变量的作用。在政治日益宽松的环境下,这种影响往往表现得更迅速更直接。对于当代审美文化中的"微现象"来说,其中的审美嬗变主要表现在审美话语权的加速去中心化、生活与审美的高度交融、短小轻快美学风格的确立以及审美快感的冰激凌化等几个方面。这些审美嬗变既是社会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有着重要的社会文化功能。

  一、审美话语权的加速去中心化。

  在当代审美文化的"微现象"中,大众审美话语权的提升,不仅表现为介入审美创造能力的加强,也表现为对审美文化作品进行分析评价能力的获得。对于大众来说,欣赏大部头的作品并没有困难,但是对创造这样大部头的作品就会望而却步。与之相反,诸如微信、微博、微电影、微评论等微型文艺样式则从技术与规则等多个层面为大众介入审美文化创造活动提供了可能空间。过去由知识精英所垄断的审美创造权力,在当代审美文化的微型化趋势中被进一步削弱,表现出加速去中心化的态势。

  审美话语权的进一步去中心化表现为三个方面:

  其一,青少年群体、社会底层、农村地区以及边远地区的大众进一步加入到审美文化的创造群体之中。青少年群体是网络传播不可忽视的一大主体,青少年一代是伴随计算机网络传播发展而来的一代,其具有敏锐的新鲜知识的捕捉能力、传播能力,以及极强的参与互动意识、创新思维能力。这对于审美文化的传播与创新具有能动带动作用。当代审美文化区别于以往审美文化的不同不仅仅在于时代的发展,更多的是对于草根民众、农村边远地区大众的包容囊括。如今的草根群体自我塑造意识、传播意识都具有明显提高,技术的发展与区域的打破也给草根提供了技术支持和设备流通,文化意识随之觉醒,参与意识也随之到来。

  2013 年一位"80 后"脑瘫青年苗子富拍摄的微电影《总有爱》在各大网络热播,张家口脑瘫男孩苗子富也就是电影中的主人公"小勇"结合自身经历和感受,以让社会关注弱势群体为动机,拍摄了这部 20 分钟的微电影短片,展现出残疾人乐观积极不服输的感人精神,同时也呼吁社会多给他们一些公平的机会,他们也渴求一种正常的生活。《总有爱》一经播放就引起了普通群众的反思,残疾人小勇的坚强让普通人连连叹服,不屈不挠的求学与创业经历鼓舞着每一个观影者。

  小勇作为不同那个人有着身体残疾的青年走向微电影创作之路,可以说是对以往普通人掌握、精英掌控话语权的一种突破,在微电影的拍摄中表达了残疾人群体的话语,呼吁着自身的社会身份。近年来,农村小伙自拍微电影、农村网络春晚、打工一族微电影等话题频频被报道,青少年、农村群体与社会底层人士成为微电影创作不容忽视的一部分群体。2013 年由一群草根青年自创的微电影《贞地》

  在番禺开拍,由一群 80 后、90 后青年参加表演讲述了社会边缘人生活现状,展现出社会的人间冷暖。2015 年《燕赵都市报》对自拍"春晚微电影"的邢台 24岁农村小伙李柏宇进行了采访报道,李柏宇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小伙,为了展现农村新风貌,将农村文化推出农门,自拍了这部片长 12 分钟的纪实微电影《一年又一年》,具有典型乡村特色的风情吸引了观众的眼球,在各大网站上的点击节节攀升。山东潍坊草根拍摄的《婚礼摄影师的故事》、聊城相亲小伙自拍《相亲》、山东农民版《西游记》等也陆续登上网络屏幕,以真实贴近生活引起了观众的广泛关注与情感认同。

  其二,大众利用新技术媒体建立起一个个独立的文艺交往圈子,远离知识精英,圈子的活动内容、游戏规则都由大众自身设定。微信圈、微博群组、豆瓣群组、网站贴吧组织等形式的出现,为拥有共同爱好的全体开辟了私人话语的空间,规避了以往大众全靠听取同一台广播的被动灌输接收状态。微博、微信、QQ 的空间非开放性本身就是对圈子的界定,对人群的限制。大众可以依据自己的喜爱在微博中添加"关注",接收其动态信息,大众也可以在微信功能设置"隐私"一栏中开通"加我为好友时需要验证""通讯录黑名单""不让他(她)看我的朋友圈",通过验证成为好友开启话题聊天,但是一旦违法游戏规则则用"通讯录黑名单"进行人员清理。活动游戏过程中,大家可以依据组织形式或主题设定可以说什么不可以说什么。比如微电影吧,其口号为"微电影,让世界文艺起来",里面又细分"艺术人生微电影俱乐部""微画面""上海微电影"等群组,进入群组需要一定的验证,同时也需要了解组织规则。在贴吧中网民可以探讨微电影的创作、话本、主体与拍摄,但严禁发放无关的销售产品广告,严重者会被警告或禁言。在日常生活中,大众点击微信"发起群聊",点击 QQ 申请入群,大众便成为"有组织的人",便可以在群里聊天、聊艺术、聊生活等等。

  其三,大众在微型文艺活动中,不仅参与到文艺作品的创造,而且参与到文艺作品的评论中。相比于前者,大众更有利于将自己把握为理性主体,促进自我启蒙,这也是话语权得以确立的最高表现。微型文艺批评已经走过了愤愤不平、胡乱宣泄的混乱时期,随着网络秩序的建构与网民素质的提高,已然步入平等对话、理性思考的阶段。在微评论中,尽管有着偏激不理智的言辞,但更多的是平等、理性精神的体现。排除了个人情绪化的平等对视、鞭辟入里的多维度分析,无疑给大众带来了审美活动话语权多元化的希望。这种希望就是对中心话语的对抗,这种进步就是民意支持下的话语去中心化与话语回归。

  在专门的微博网站、如新浪微博、腾讯微博,都提供了转发、评论、点赞等功能。在微博认证的"微小说"微博页面,粉丝关注数已达 90 多万,页面说明为"浓缩小说精华,分享感动瞬间",同为微小说专门版面粉丝数已超 300 多万的"经典·微小说"页面首页即写着"这是微小说的世界,微小说分享的平台(原创请私信)",均提供了可以公共观看的收藏,双向点评功能,其中"私信"功能为原创作者投稿的平台,微博博主对佳作进行筛选呈现给大家。被选出来的微小说,作为被审视的对象,被分享给大家以欣赏、或是理性批判。其中一则微小说转发640多次,评论120多次,点赞600余次,"爸我觉得我俩婚礼没法办了。""别冲动孩子,你们走到这一步不容易,爸妈都支持你的决定,但这次你一定要三思,十年的感情,不要轻易放弃……" "不是,我真的受不了了,我不让他把捧花做成插满烤肠的,他也不让我把婚礼进行曲换成爱的供养。这能忍?""……你给我出去。",内容温情真实生动幽默有爱,大家纷纷在交流讨论区留言"又逗又甜又萌,好棒啊"是对温情有爱的支持,还有一排笑哭的表情生动的刻画了大家感动的场景。起点中文、白鹿书院等具有代表性的网络文学网站也刊登了《微小说全集》《微小说短篇》等电子版书刊,总点击数上百,网页也开设了互动平台,在页面右边点击"我要打赏""我要评价"等按钮对书刊进行评论。

  搜狐、360 影视、爱奇艺等网站开设微电影专区的同时支持网友评论,其中一部讲述成功商人落魄归途的微电影《裸归》以点击率 1.1 万高举不下,其中网友碧水涟漪 bd1251 的点评理性中肯,"5 年不知道家里的情况,应该不足以齐家!以贫贱来试探朋友、家人、周围的人,何以修身?对周围人的优点、缺点没有大致的认识,何以治企?以别人对自己贫富的态度,来界定社交、来往的圈子,不能"海乃百川!何以平台下?",既理性而不愤愤,有理有据又不失水准。但同时,也应该看到评价水平不一的问题,有的网友在观影过程中点评"我不喜欢某某人演的,就是不喜欢",这种评论只是个人意见的表达但缺乏一定的说服力。

  相对于影音软件上的评论来说,豆瓣评论、专门微电影网站点评显得专业许多。56 微电影网将版面分为"微专辑、微频道、微电影大全、微栏目、微嘉宾"等不同版区,力图从各个不同角度对微电影进行全方位的呈现。微电影《等我们老的那一天》被推荐为感人的十大微电影,收获了近 6 万的点击率,网友看后感动于那一份挚爱留下了"尽管平淡,但是幸福,在现实的喧嚣中,我们是否可以找到那一抹宁静"的爱情向往,或是"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不需要任何语言"的哲理性的评析。豆瓣平台上网友云飞扬对微电影《包里的秘密》如是说,孔子曰:"仁者乐山,知者乐水".陈正道的电影所体现的艺术审美亦来源于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积淀中所形成的"仁"、"善"的文化性格。此次由红蜻蜓时尚集团出品,陈正道、曾晋为联合执导,蓝正龙、周韦彤、胡夏、高泰宇、严敏求等主演的贺岁微电影《包里的秘密》,则是一次文化传统中"善"的美德与价值观念的回归。陈正道的影片总能撩起人们那根脆弱的情感,给予观众情感上的刺激与感动,甚至心灵上的慰藉。可以说,《包里的秘密》是导演"人性本善"的阐释,仿佛流年中,闪耀着人性善良的光辉,温暖着人间的凄凉与哀伤。从人性与情感方面进行深至灵魂的点评让大众看到了理性的力量,全文侃侃而谈,从专业角度、理性分析,旁征博引进行专业化点评。这样的评论把大众引向了文艺思考的深度,获取更深层、更理性的审美体验。

  审美主体身份的转变,审美主体范围的扩展,也致使审美从以往精英化到现代平民化转化。在以往悠久的美学史上,艺术与通俗艺术、民间杂艺有着严格的区分,通俗艺术与民间杂艺因为其艺术的普遍性与创作主体、审美主体的身份使然而难登高雅艺术的大雅之堂。古代的高雅艺术隐含着一种文化权威与文化霸权主义,统治者及精英分子为了维护艺术的高贵血统及自己的社会地位、话语权威,极力排斥平民的世俗艺术。伴随人们审美意识的普遍提高,身份阶级间的界限模糊,美与非美的逐渐融合,精英话语权的衰弱和大众话语权的强劲争夺,使得审美活动从精英式走向了平民化、从贵族式走向了普遍化、从高雅式走向了粗糙化,每一个群众均成为以往精英似的审美主体,在最大程度上实现扩展着审美主体的范围。

  当技术与审美联姻,审美主体获得了空前的大解放,主体感知世界的方式也得以突破。网络新媒介技术的共享性与互动性,在感知世界的方式上,将审美主体从以往单一被动的接受状态中解放出来,获得了主动创作的角色身份。

  审美创作者与审美接受者身份实现了对等合一,以往的审美主体只能被动的接受他人创作的作品进行审美观赏,以往大众欣赏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时,作为审美主体、审美接受者大众有着一定的审美理想与审美能力,但是大众终究是审美被动接收者的角色而无法完成作品的创作。而现在网络平台或"微现象"平台填平了这种被动与主动的沟壑。各种版本的《蒙娜丽莎》图像流传于微博上,网友发挥自己的能动创造力及图像处理技术,有的在蒙娜丽莎脸上贴上几片胡子,有的给蒙娜丽莎穿上汉服,有的给蒙娜丽莎的头发做起了时尚的造型,如此等等都尽显审美创作者的创新与审美意识,在这种创新审美意识之下,网友的点赞、评论与转发为再次的创新提供了前进的动力与审美喜悦,创作者线上线下观赏自己的作品并自己对自己进行实时点评,与网友实现互动交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进行创作优化的同时,完成了审美从创作到欣赏、从创作者到接受者的审美全过程,这是一种线性的完整与流畅,而不再是割裂的部分缺失,呈现的是酣畅淋漓的审美线性体验。微小说创作亦是如此,创作者依据现实生活的感受、内心情感难以抑制的迸发在微博等平台发布了微小说,并@好友进行点评,被@的好友或者朋友圈内朋友就会在微小说之下发表自己的真实感受,随后创作者也会参与其中,进行情感的、文学的或生活经验的交流共享,俨然在这种你来我往的互动中,创作者已不单单是传统意义上的创作者,而实现了自我创作与自我审美的统一,也就是说其还担当着审美接受者的角色。这种双重身份的确定,双重身份的融合,将审美过程与审美效果推向了最优化的进程,获得最深切最真实的审美快感。

  审美主体在"微现象"中轻易的实现了能动自由的转换,从审美主体双重身份建构的意义上来说,这是一种全新的美学向度,提供了更具动力的审美创造力和最大程度的审美期待,审美走入平常百姓生活之中,也同时推进了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历史进程。

  二、生活与审美的深度交融。

  日常生活审美化、审美日常生活化,以往只是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生活与审美的双向渗透,如今却是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的深度交融,生活气息中时刻弥漫着审美,审美活动中处处流露着生活的气息。当代审美文化的"微现象"昭示着生活与审美的进一步交融。

  其一,微型化的审美文化作品可以更加顺利、方便地填充到日常生活的任何一个空白片断,日常生活的有机体也因此成为一个嵌满审美质素的躯体,闪烁着审美的光芒。日常生活片段化是当代时空转向的一个典型特征,排队等车、上下班坐车、工作学习间隙都成为零散的时间,社会节奏的加快、工作学习压力与对文化的渴求使时间片段成为具有潜在价值有待发掘的审美文化滋生地,分享与展现成为时间空白的主体控制力的体现。微型文本的出现契合了大众在片段时间下的文化需求与参与动机,商场、办公室、学校、地铁、火车站、快餐店、咖啡店、家庭居住地等等到处都填充着微型文本。加之"微现象"庞大的受众、生活本身巨大的渗透力,技术的融合、主体的多元,实现着生活与审美的深度融合。另外,以往审美活动需要特定的空间,比如电影院、博物馆、艺术馆、美术馆,但微型文本却打破了这一场所限制,将以往不得不在电影院欣赏的电影、不得不在美术馆欣赏的画作在网络技术依托下更加方便快捷的进入大众日常审美视野,这也是审美与生活进一步实现融合的一个重要方面。微电影将审美主体审视的对象以蒙太奇展示出来,不仅仅饱含着创作主体的审美理想、审美观念与审美动机,同时更加普遍深入的根植生活的本来面目,实现着更广更大范围的原生态。农村小伙自办的微电影、关注留守儿童的农村微电影《回家的骗子》通过真实的拍摄对象、拍摄人物来原滋原味的展现留守儿童的生活、精神状态。这种审美与生活的高度融合在微小说、快闪艺术中也时时出现。微小说,创作者用 140 字说出自己的内心世界,或科幻或唯美,文字倾述感情,实现了真实自我表与里的统一再现;微快闪行动,通过虚拟世界内的关系网实现了一种真实的组合,行动本身本是无厘头的动作拼接,却在这种狂欢无目的性的存在下体现出最本真的自我,体现着美的无目的的合目的性。以人为本、人性关怀,在网络时空的统一下也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更好的实现了人文审美的网络根基。2015 年 4 月,100 多名志愿者在济南泉城广场开展了"弘扬齐鲁文化、青年学子先行"的快闪活动,他们身穿汉服进行传统礼仪的展示,用婀娜的身姿将汉服的典雅优美展现出来,或用活力四射的舞蹈张扬青春的魅力展现大学生的风采。就在这次快闪前不久,山东体育学院的学生也在泉城广场奉献了一场快闪舞蹈。这些美妙的舞姿走进了百姓的生活,不用再走进汉服博物馆去欣赏冷冰冰橱窗里的拍摄,不用进歌舞院去观看舞蹈的韵律,在生活中,这些以往艺术殿堂里的审美形式就能与你不期而遇,"微现象"让生活更加审美,让审美更加生活。

  其二,生活本身也按照美的规则型塑。这主要是因为,当大众借用新技术媒体来记录生活,抒发情感,创造微型审美文化产品时,并用来向公共空间诸如朋友圈进行发布时,他总是会按照一种理想美的状态对自我进行重塑,对生活进行整理,如此一来,生活本身在整体上将按照美的规则对自身进行重构。这个生活本身不仅包括人的形体相貌、举手抬足、言谈举止,也包括大众展开日常生活的起居坐卧空间等。如此一来,日常生活本身在整体上就是一个艺术品了。比如大众在微博、微信上上传照片前,总是将拍摄的照片进行 PS 修图或用美颜相机等软件进行美化处理,这种对于生活中美的展现意识贯穿于审美活动全过程。比如,"请相信,越努力越幸运"这样的励志话语常常被用来鼓励自己,"如果事与愿违,就相信上帝一定会另有安排"这样的话语抚慰心灵并表以积极的心态,"心灵与脚步,必须有一个在路上"来开启旅行的话匣。

  在生活与审美的深度交融中,原本分属不同领域的美与善,也逐渐合流,美越来越具有伦理价值,成为日常生活的内在规则。美与伦理一直被视为对立的两个部分,一般被区分对待,分别讨论。以往大众在分析事物的美的属性的时候重点关注美的形式、结构、特征等,关注伦理往往会停留在道德问题上的对与否、是与非层面上。但现在"微现象"的出现,伦理和美开始走向一种共生共存的局面。韦尔施曾强调,将伦理学蕴含于美学之中进行审视,"在这里,不是伦理性的规则从外部强行进入审美领域,而是这一需求自身就是在审美领域里成长起来的。美学的伦理学的起点摆在了我们面前。"伦理/美学概念的提出,使美学适于伦理学,使伦理学融入美学之中,美学成为伦理、生活的一种补充、纠正和升华。快闪艺术作为当代审美文化"微现象"的一种独特表现形式,对规规矩矩生活的框架是一种灵动的补充。它以一种冲动的外在方式强行进入一个公共场所,对于生活的原本秩序来说是一种打破,一种形式上的补充。

  三、短小轻快美学风格的确立。

  在当代审美文化的"微现象"中,实际上确立了一种短小轻快的美学风格。

  短小是微文本在形式上的必然要求,而轻快则是微文本在内容上的特有选择。

  在形式层面,"微现象"形式以图像为主,整体表现为短小精悍。140 字以内文字的浓缩、时间片长的缩短、即时化快餐化的点评留言、转瞬即逝的快闪停留,这些都是短小精悍表现形式的外在体现。图像化、直观化伴随着审美距离的消融、审美对象的浅显表达、审美品读的容易获取普遍存在于大众审美文化之中,而微文化作为"微""小"存在更需要简单、直观、易懂的表达,图片的出现恰好满足了大众的需求。欧阳友权曾指出:"虚拟现实的审美变异在于非语境化的'灵韵'散失,直观替代体验,符号解构意境,祛魅消除韵味,技术拼合驱逐了'诗意的栖居'".

  传统审美体验注重审美品读的获取,意象的丰富性、意境的诗意性、故事的历史感、艺术技巧的穿插等都使艺术作品意味丰富、含蓄隽永,一部经典的文学影视作品往往令读者反复品读兴致不减,思考主题表达的深邃,体悟作者的构思技巧,往往产生余音绕梁感悟审美之后的理性审美的审美体验。

  技术时代的现代审美体验因生活节奏的加快、技术的改进等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影响,导致网络下的微文化审美呈现直观化、视觉化的审美走向。能够吸引眼球的消息才是新闻,没有点击就没有价值,没有图片就没有兴致,这足以说明视觉化在如今时代的重要性。

  除了专门制造图像的微电影外,即便是注重文字表达的博客、微博等,也在技术设置上具有图片上传功能。明星也是注意到这一点,在微博上晒晒自己的影视剧参演的照片,表一表工作时的心态,期待时时收到粉丝的关注,形成一种眼球经济下的关注常态。同样,普通民众也如此。日益占据大众文化娱乐活动中心的微信,在功能设置上就是以"发照片"为核心,然后围绕着该照片谈一谈"这一刻的想法",图片的直观性给人以想象的无限,此时的几句短评、几句联想相比之前的长篇大论更加浓缩、有力、可参与度、可理解度更高。微信好友圈里的一张延伸至远方的小路的图片,配以"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简短的 14 字,让大众感受到了在征程之路上不屈的精神,不怕吃苦无畏艰险的坚强品格。这种类似宣誓般的话语是一种自我鼓励,也是一种向上力量的宣扬。

  140 字以内文字的浓缩、时间片长的缩短、即时化快餐化的点评留言、转瞬即逝的快闪停留,这些都是短小精悍表现形式的外在体现。

  在艺术手法上,往往在有限的时间和字数限制之内,利用巧合、反讽、误置、错位等艺术手法制造戏剧冲突,达到在瞬间就能吸引注意力的目的。微型审美文化作品为吸引注意力,往往会使内容通俗易解,避免过于深奥。这也有利于形成轻快的美学风格。搜狐视频自制节目《大鹏嘚吧嘚》《屌丝男士》自开播来受到大众的热捧,以轻松幽默诙谐自嘲恶搞疯癫耍贱等屌丝特质博取大众笑点。一集在一个简单的场景中用十几分钟的时间极尽诙谐与幽默,在通俗易懂的台词中进行搞笑。在第一集,一个睡梦中的男人在噩梦中惊醒,双手摸着头上的惊吓出的汗珠,说着"我做了一个噩梦""一个很饿很饿的梦",镜头直接呈现出来的是穿着睡衣的男人在床上大口大口的吃食物,"噩梦"与"饿梦"发音相同成为一个笑点。其中有一段针对中国国家足球队的反讽,由前中国男足队员杨璞饰演的顾客去足疗店按摩脚,其按摩师被其脚臭熏得戴上了口罩和眼罩,在好奇心的驱使下问顾客脚臭的原因,杨璞简单的一句回答"哎,我以前是踢球的"将中国男足在足球场上的无成绩进行了变相讽刺,风格明了轻快、话语简单易懂、动作夸张搞笑,内容寓意深刻。

  在文本内容上,微型审美文化产品注重情感的抒发、趣味的展示、善意的忠告、无害的调侃,尽量回避沉重话题,这也是微信、微博、QQ、豆瓣微型评论等交往圈中所形成的现象,那些经常在微信中撒播苦大仇深等内容的作品,往往就被踢出圈外。《屌丝男士》等微视频、幽默型商业广告、音乐短片,这些轻松搞笑的作品往往能受到博客主的广泛转载,其下的点赞数目客观的背后显示出趣味的魅力。豆瓣短评往往集文艺与思想内涵于一体,用简短的几个字或几十个字评析对文艺作品的独到见解或抒发感想体会。在动漫电影《机器猫·伴我同行》短评下,既有网友 i HOUSE 观影引发的童年回忆"那个拥有全套漫画的小学同学,你现在怎么样了?",也有网友方枪枪对感情的领悟"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还有网友麻海藻动情话语的"我的蓝胖子你不要哭".这些微评用简短有力的话语解读电影、交流体会、抒发情感、展现美好,同时也收获了网友的支持与认同。

  其中网友 iHOUSE 的微评就收到 300 多个赞。无害的调侃也是一种美好情绪的变相表达,演员邓超就经常在微博上调侃自己,2015 年 3 月 30 日的一则微博"邓超智障多年,孙俪不离不弃"将自己调侃为智障,将孙俪对自己的爱化为一种同情与包容,其中也表达着自己对孙俪的爱,这条微博收到网友八万多个赞,五万多条回复,网友回复道"你药吃对了""感人肺腑,感动中国""好好对娘娘(孙俪),不然一丈红" 全力发挥调侃功力,光是翻看网友留言就已乐翻天。相反,那些整天诉苦诉难、消极待毙的网友不是"生活好无聊"就是"我想去跳海"给人以无形的压力,往往被大家所屏蔽或无视,其下的回复也寥寥无几,更严重的被进入黑名单。

  从整体上看,审美文化的"微现象"实际上就是一种短小轻快风格的确立,适应了当代大众调剂生活、缓解压力的需求,给大众以轻松的娱乐、快意的消解。

  四、审美快感的冰激凌化。

  当代审美文化的"微现象"中实际上包含着审美快感的冰激凌化这一特质。

  由于微型化审美文化作品短小精悍,往往诉之于感性直观的形式和强烈的戏剧冲突,所以能在瞬间产生强烈的刺激和快感,但是由于受制于篇幅,无法进行细致的铺垫和深入的挖掘,所以这种刺激又是短暂的,就好比吃冰激凌,快感强烈而短暂。

  冰激凌化一方面源于审美距离的缩短。在线与互动作为"微现象"存在的根本,互动效应带动实现了"微现象"从零到成熟的发展,也因为在线存在感的凸显培养了大批的受众,可以说,在线与互动成就了"微现象","微现象"因在线与互动获得长足的发展动力。"微现象"作为互动性强、自由度大的作品形态存在着,传统艺术接受主体"只能远观"式的观赏作品而无法对作品点评,与其他主体实现互动交流,而"微现象"借助网络媒介平台实现了这一点。接受主体在艺术自我审美欣赏获得的同时,在线与其他主体或作者沟通,更深入的认识了作品的意识形态层面的美感,与作品更好的融为一体,参与到作品建构的过程之中。

  接受主体仿佛创作主体一样沉浸在作品之中,实现了与作品同在的"在场",获得了深刻的体验式快感。在线与互动将审美的距离从传统审美的严肃、神圣、远观之中解救出来,用短距离的审美替代远观审美,有助于审美感受的获得、审美快感的实现。

  冰激凌化另一方面也源于审美膜拜的消解。远程通信技术与数字媒体技术,让更多的大众认识到审美就在身边、美的事物触手可及。过去对审美的追求遥不可及的现象已不再存在,审美也不再是处于密室里的瑰宝那样稀缺罕见,技术的再现与即刻通讯消除了审美的膜拜性和神圣性,消除了内心审美的距离,从技术层面为冰激凌化提供了支持。受技术的影响,技术可以让画面重现、让生活重演,让接受主体重新感受那一刻的美。它模拟另一个环境,令你感觉如同在另一个现场,听见与看见该现场发生的一切;模拟你在另一个地方的行为活动,就好像你在现场一样,与现场的人士相互交流。

  技术突破了现实地域的限制,技术通过各种手段和方式实现了虚拟现实的立体感官化,打通了虚拟与现实的沟壑,获得真真切切就在那里的超越时空限制的现场体验。4D 微电影技术就是这种再现技术的最佳说明,微博即时报道的秒速图片、文字更新实现了沟通的零距离,微小说用虚拟的故事建构现实实现了虚拟与现实的相互融合。"微现象"审美距离在技术支持下得以消融,技术,让审美不再相隔遥远。

  "微现象"中的冰激凌式包含着技术快感以及对话快感。技术快感是指大众在推送、接收审美文化微型作品时,都对现代传媒技术抱有强烈的信任,坚信网络、媒介可以在瞬间就将作品以网状结构发送出去或者接收过来,网络传输技术的超凡能力本身也成为体验的对象,而且成为快感的源泉之一。对话快感则是指现代技术传媒无论在技术能力,还是在软件系统设置上,已经将大众联系在四通八达、瞬息接通的网络上。因此,大众无论是在创造,还是在接受微型审美文化文本时,都在同时提前体验着一种可以进行对话的愿望,并确信这种愿望可以得到实现。在微信关于新消息的设置中,"开启推送,及时收取消息,让你不错过每一位朋友发来的消息".在 QQ 上,"会话消息提醒""好友上线提醒""与你相关"等设置提醒你有新动态,以防止自己漏掉一些消息。微博、微信等设置中也有"@我的"这种信息提示,及时关注及时联系也是"微现象"的一种即时心态的真实体现。

  除此之外,冰激凌式快感还指向了感官的"共感".对融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的微型审美文化来说,对它的欣赏则是一种所有感官同时集体参与的活动,各个感官联合行动,共同感知对象"共感".正因如此,文字时代的"通感"已经被打通,想象力已经没有必要,代之而起的则是联想力。大众浏览好友微信,则会将好友所发的图片与文字进行勾连,图片成为文字的意境,成为文字的画外意与潜在解说词。比如微博好友的一则阳谷穿过树林的图片,配以"阳光好美,心情明媚",这个时候一种被阳光普照的温暖感觉仿佛从图片上传到大众身边,也照到大众身上似的,大众的心情也瞬间被明媚的情绪传染,整个人都积极阳光了一样。这种感觉就是整合了图片的视觉、文字的信息、内心感受以及自我想象的感觉,将所有感觉化为此时此刻的阳光心境,达到了感官的"共感".

  技术快感、对话快感、感官快感等造就了审美快感的冰激凌化,相对于传统快感来说,快感更加强烈、更加短暂、更加迅猛,而且这种快感降低了以往高雅艺术的入门门槛,冰激凌化审美快感的获得对精英与大众均是开放平等的,也就是说,这种审美快感捕捉的审美主体更加广泛。

  审美快感的获得可以说是一种对现代工具理性的拒绝与反抗,审美快感的冰激凌式则使审美快感在拒绝过度理性思考的基础之上进一步走向了短暂可得,进一步实现了大众快感的普遍获取。感性在网络新媒体中蓄势待发、蓬勃而出,释放了人类面临的压力,解释了全新的以人为本的蕴含。王尔德的"唯美主义三原则"强调"生活模仿艺术远胜于艺术模仿生活",注重生活的艺术性与本真性,艺术不再是高高在上被神化的理论建树,而是深入人类生活带给人释放与轻松快感的生活催化剂,快感消除了传统媒介方式对人自身的束缚和限制,消解了理性的压抑。人们按照自己的内心想法在微博、微视频、微信等网络媒介中排解自己的压抑,书写自己的喜怒哀乐,弹指一挥间只言片语述说自己的人生,讥讽沉默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意。距离感消蚀,理性被驱逐,而一直处于被支配地位的审美感性快感则得到张扬,人类普遍受到压抑的本能欲望得到瞬间的释放,从而获得更大程度上的自由。

  大众从此站在了媒介的舞台中央,成为主流文化的主导者与号召者,实现着真正的自我话说。从此,人们追求自我实现的审美心理转向自我述说式的快感体验,审美拒绝了全盘的理性思考,开始走向感性述说。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