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美学论文

消费时代审美图像化的内涵与特征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8-04 共11032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消费经济下审美观念转变探究  
【第一章】消费社会对审美思想的影响研究绪论 
【第二章】消费时代审美转向产生的社会背景 
【3.1】消费环境下审美新转向的演变趋势 
【3.2  3.3】消费时代审美图像化的内涵与特征 
【第四章】消费主义时代的审美泛化及其思考 
【结语/参考文献】消费影响下审美转向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3.2 消费时代审美图像化的内涵与特征

  在人类文明不断取得巨大成就的现代社会,信息正在以一种超过以往任何时期的高密度充斥着我们的社会、我们的生活,而图像的信息化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从美学角度来看,图像信息顺应社会发展趋势,给人们的审美感官带来巨大改变。而由此产生的图像审美的新变化也尤其需要重视。贝尔指出,消费时代的审美转向是视觉、声像占据了美学主导权,控制了人们的意识思维。这是一个不能否认和无法避免的发展趋势。

  尤其是由影像与图形构成的图像,它们日渐成为审美活动的载体,也改变着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图像与图像化则是不同的概念,图像化是指将各种纷繁、杂乱的海量信息重新编码并由图像这一方式展示出来,由人们通过视觉感知其蕴含的意义。”①麦克卢汉认为,媒体的形式控制了媒体所要表达的内容,审美对象的形式变革在一定程度上撼动了整个美学学科的前进方向。下面就审美图像化的演进路径开展回顾和探究。

  3.2.1 审美图像化的界定

  图像是一种古老的、具有原始意义的传递方式,它的出现远远早于文字和语言,并且能将大量的、复杂的信息呈现并诠释。但是后来的社会发展中,图像的重要性逐渐被文字、语言甚至声音取代,被这些更具理性的认识工具排斥在较低层次的感官意识状态。

  然而在 21 世纪消费时代的审美领域,图像却又一次重新占据了人们认识领域的中心和主导位置。图像比以往的任何时期都更加能够吸引眼球,也更加顺应消费主义的潮流并主导着人们的审美取向。正如着名学者詹明信所说:“大众化的来临改变着人们的文化体系,也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②由此可以看出,图像化对于人们审美情趣的转变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与其他感官相比,视觉审美是独一无二的

  赫拉克利特认为,和耳朵相比,人们的眼睛更能感受社会;古希腊着名哲学家柏拉图也曾指出,视觉对于人们认识和了解社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神学家托马斯·阿奎那同样强调眼睛的重要性,认为它是神圣的,有助于人们了解社会;笛卡尔将视觉比喻为人类心灵的窗户。

  相关研究表明,视觉对于人们的思维具有重要作用,20 世纪初,着名学者李格尔以人的知觉为基础,合理划分了古埃及的艺术知觉,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触觉,第二层次是触觉-视觉,第三层次是视觉。可见,从触摸世界到视觉感觉的世界是一个上升进步的过程,随着知觉层次到达视觉层次,人们在物质与精神之间也不断地提升和转化。

  (2)图像更具直观性、感知性

  即使图像与语言或其他感知方式一样都是人们沟通、认识、了解事物的一种符号或方式,但是由于图像更具有直接编码的形式,且花更少时间或精力就可以被编码成浅显、直接的意义,因而更易于被感觉器官掌握,因而无论从婴儿到老年人,还是没有受教育或语言存在差异的人都可以捕捉到其中的内容。贝尔曾这样说:“印刷将个体认识和个体思维结合起来,视觉媒体又通过宣传使人们了解并认同了这一观念。由于这是以图片和形象为基础的,因此具有一定的戏剧性。”

  ①因此,通过图像,人们更能感知社会的内在价值。进入消费主义时代,随着信息技术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影像、广告、MV、图片、漫画等等都以通俗易懂、直接推广、富于娱乐等依存于图像的形式填充到人们的日常生活或艺术空间,图像成为最受人们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

  (3)基于视觉的图像审美更能激发现代消费潮流

  图像化的消费时代之所以到来,在于基于图像的视觉感知直接刺激了人们的消费欲望,而且最大限度的激发了人们对于消费欲望的创造。“目前,人们购买商品不仅关注它的实用性,也非常注重商品的外在形象,人们迫切希望从这些外在的形象中提取多元化、多样性的感官体验。因而,图像就逐渐的取代使用性,成为更具吸引力的所在。”②有学者提出,当前人们消费的已经不再是商品而是这种商品的形象,视觉在这种转换中占据了第一位,因而消费时代的人们更加热衷于图像审美的追求。基于此,商品与其形象、消费欲望与商品图像变得更加密切,而消费与图像也日益联结起来。

  3.2.2 图像化与文本化的内在联系

  关于文本与图像、理念与形象的最早也最经典的阐释当属柏拉图,他提出“床有三种:第一是实用理念意义上的床;第二是个性化、差别化、实体化的床;第三是画家根据前两种床抽象绘制出的床。这三种床,无论外表形象有何变化,但是其作为床的规律、价值是不会改变的,因而也是最真实的”.③也就是说语言文字表达出床的真实意蕴,而图像表达出其本质属性,人类的实践活动缔造着人们的生活,并提高其自身的艺术品格。

  然而在柏拉图之后的美学发展中,有学者提出了“可视”与“可言”的相斥相吸的矛盾统一关系。在古典美学中,图像、绘画、图片等都是象征着原始性、现象力、手工艺、启示性,而语言文字则代表的是理性创造、机器生产、逻辑、意识等,这也是两者之间存在二律背反的证据。这种对立、差异,表征了两者之间不同的编码、解码方式。

  “语言文字的相关符号特征有以下几点:一是,具有固定的持续的字词单位构成完整的系统框架,字词之间的逻辑性、连续性都是一致的;二是词语之间是彼此关联的,文本更容易理解和阅读;三是词句的构造形式是固定的、稳定的。”

  ①图像与文本是完全不同的,它具有三个方面的主要特征:一是不同的人对于图像的认识和理解是不同的,不同的人、不同的民族和不同的生活背景,看到同样的图像,却可以分析出不同的含义;二是,图像本身具有不可言说性、非理性以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性;三是,在一定情况下具有多义性、模糊性。

  但是无论是语言文字还是图像,都不能简单地在编码或解码的过程中出现意义的绝对性,这也是其两者能够在审美历史中可以相互渗透、跨界吸引的重要原因。经过消费时代的审美转向,图像的叙事性更加明显,而语言文字的可视化取向也更加显着,因而两者之间的一体化趋势更加明显。

  (1)文字内容的图像化

  随着西方哲学的发展,文本的内容也发生了变化,逐渐扩展到作及品其内在特征。一直以来,文本的地位也是最重要的,且远远超过图像的地位,西方美学中以诗为代表的作品与以图为代表的作品之间的对比从未间断。虽然一直以来图像是服从于文字的,描绘是服从于语言的,但是图像带来的视觉意义也不能够被贬低,图像的直观性、整体性、冲击力等是其优于文本的独特之处。随着技术进步,文本在图像化、可视化方面也在不断尝试突破:

  首先,实现了文本与图像的结合。具体而言,是在文字中间添加图片,从而更加形象地表达文字所要表达的内容。插图向来都是书籍、笔记的组成部分之一,就像以纯粹理性思维着称的科学家牛顿、爱因斯坦等人的手稿中也有许多的插图。

  但丁的名着《神曲》最初并不被关注,直到 19 世纪他的《地狱》重新出版发行才引起轰动,而这一版本受到欢迎的重要因素就在于其加入了德国艺术家多雷的众多精美插图。自古以来,图像在作品中一直是处于从属地位的,它往往位于作品的某些边角地带,但是却极大地丰富了视觉效果和、可读性趣味性。我国文学家郑振铎深入分析了图像的重要性,认为插图对于提高文本的表达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提高读者对于文章的理解水平。

  其次,图像能够在空间结构上丰富文本格局。文本主要由语言文字构成,其具备抽象性、逻辑性,但是可视性、趣味性相比于图像来讲就比较弱化了。图像在文本中的功用就在于增强观感。文本中的插图就在于避免自身单调、表达狭窄的问题,借助图像增加视觉观感的优势。近期文本开始将其时间性、持续性优势从线性安排向多线结构、网络结构转换,期望能够借鉴图像的表现形式。例如沙达维的名着《盘旋之歌》就采用了多事件、多时空、多叙述、多主体视角的环状结构,阐述埃及女性看似日复一日无法改变的命运迷宫。

  第三,转换翻拍电影为大众消费的文本。审美转向在消费时代发生之后,图像化的文本发展迅速。此时图像的作用日渐发挥出来,通过图像,人们更清楚地了解了文章的内容,通过多样化的图像表达形式,越来越多的作品被人们了解和认识。

  一些经典着作也借由图像化焕发出自己的生机,通过可视化的表现形式,实现了作品的再次繁荣。冯小刚导演的《风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麦加的作品。姜文导演的电影《让子弹飞》也使得马识途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越来越多的文学作品被搬上大荧幕,传统文化重新受到人们的重视,这也是审美图像化的表现之一。

  (2)图像文本化

  图像对文本的再现与模仿是一直都存在的,图像文本化是其发展的重要方向。

  但是由于图像和文本具有一定的差异,图像受制于自身特征而难以逾越或融合文本的功能。直到近现代图像文本化才开始进入突破性发展阶段。这主要从逻辑性与时间性展现出来:

  首先,图像的意识表达倾向。文本虽然不具有“观感”,但是具有“意识”“思维”优势。文本符号能够将图像或其他的艺术表现,通过抽象意识、抽象思维表现出来,而这是图像所不能做到的。图像向文本靠近过程中解决了时间性问题,但是却无力解决逻辑性表述问题。近现代观念艺术的发展,将文字符号有效的转换为图像并嵌入特点情境,这种图像文本化的意识表达能够揭示某种意思思考或特定关系。

  其次,图像的叙事特征明显。学者莱辛深入研究了图像的主体特征和变化形态,并指出艺术家在进行创作的时候,无法逃脱历史环境的限制,他的作品势必反映出一定的时代特征。以前的美学研究往往忽视了图像的动态性,由于电影等新媒体的出现,使得图像具有了动态性,人们在电影中可以感受时间的变幻无常,还能感受到社会和历史的变迁。

  也正由于这些,我们发现文本正在逐渐的丧失原来的优势,图像不断的展现其受人关注的一面,这也说明了当前的审美领域正在出现图像化的重大转向。

  3.2.3 审美图像化的内涵

  图像是人类最直观、最原始、最自然的认知方式。随着消费文化的迅猛发展,以往古老而直观的图像在意义表达上发生重大的演变,图像的发展已经突破了文本的限制,更加注重人们对于社会和自身的主观认识,这种认识是一种感性的认识。基于审美的视角,图像的审美形式、审美内容、审美结构至少从视觉观感上已经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源于消费时代人类审美价值的改变。当前消费时代审美图像化的主体特征是商品化、数字化、符号化以及动态性。

  在消费社会图像不再只承担感知或表现的功能,它不再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它突破传统的价值取向,成为人们生活的客观对象。与此同时,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人们开始关注图像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图像也呈现出其自身的商业价值,并日渐转化为一种商品。另外,图像中也蕴藏着许多信息,这些信息通过发展和转化成为有价值的商品,并具备一定的商业价值。图像解构着消费的内涵,并成为消费的外在表现形式,展现出商品的价值。图像化审美从技术层面、价值层面都正在逐步构建基于消费商品的新范式,图像化审美通过消费欲望的不断升级演化出基于符号与客体的新型商品形态体系,并且将这种形态体系通过图像化的审美进行置换、编码与修饰,进而孕育出了一种精致、生动且复杂的消费主义意识形态。

  消费主义时代的图像审美最大的特点就是由信息技术带来的媒介工具的变化。基于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快速扩张,图像已经不再局限于人们眼睛所看到的真实景象,如动物、植物、画布、纸张等等,而是出现了无实物的虚拟景象,这些是由虚拟信号、数字信号形成的,通过多媒体设备进行播放,这使得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图像所要传播的内容,更加全面地展现了图像的内涵,从一定程度上拓展了人类的视觉能力。

  以往非视觉化的事物正在被视觉化,而且越来越多,同时与之相伴的技术能力也正在不断增强。屏幕与镜头已然成为人类通过眼睛视觉进行感知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可穿戴技术设备的开发,使这一渠道不断得到改进。随着现代技术的革新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整个世界连成一个整体,人们可以透过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电子媒介,看到上百年或者上千年前的历史事件,还可以感知太空中不同星球的形态与特征,大大加强了人们对于整个社会的认识。高度发达的数字化仿真能力使人类的视觉认知开始超越现实世界,形成大量的虚拟生产能力,可以容易的进行生产、仿制、复制、抄袭等等,其表现出来的情境可以通过相应的理论进行阐释,主要包括“内爆”理论等内容。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使得图像更加的多样化,人们可以随意的制作图片、编辑图片、复制图片、合成图片。

  基于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的虚拟图像、无实物景象等使图像成为一种完完全全的符号,审美不再基于现实的客观对象来进行,通过这种符号化的虚拟图像,同样呈现出审美的基本要素,并且更为便利、多样。

  符号化的图像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失去了与现实的关系,它演化为了一个自我性的系统。符号化图像就是对逐渐演化成符号系统的世界进行诠释。

  受到数字化技术、符号化意识诉求以及消费至上等观念的影响,图像化不断地驱使审美沿着相对异化的两条路径进行演化。一种是,符号化与数字化的图像审美瓦解着对象的现实性,使得社会成为一个虚拟的组织;艺术品日渐成为商品,其传统的精神价值和内在价值日益消亡,其商品性日益展现出来,艺术品由此呈现出一定的物质性。不同的发展历程具有不同的特征,具体而言,表现为不同客体与图像之间的差距、现实生活与虚拟世界之间的差距。审美的转向正在演化为符号消费的高一级阶段并逐步进入终极形态。

  进入信息社会之后,人们的消费水平日益提高,人们的消费欲望也不断扩张。

  目前,人们的对于消费的欲望主要表现为图像化,曾经沉浸式的、单向式的、静态性的图像早已不再适应当前的消费时代。

  图像在审美转向后的意义在于,它可以打破时间及空间的界限,能够呈现虚拟状态下的再生,摒弃了原始的静默状态,也就是说图像化的审美由静态化向动态化跨出了很大一步,而且在图像化审美中大量的动态性体征已经呈现出来:一是,图像审美实现了叙事的时间性功能,如电视剧、电影、动漫、电子游戏等;二是,图像审美的发展依赖于一定的技术条件,图像的制作、生成和展示都需要相应的技术支撑,这些技术包括多媒体、软件、相机等设备和技术。通过对图片的制作和加工,大大提高了图片的质量的水平,使得人们能从图片中更好地获取信息和资源。由此,通过制作不同的图片,借助相应的多媒体技术,向人们展示和传播里面蕴含的内容。一个“剪刀手”“大头照”或“小歪脖”会在网络上掀起热烈的讨论,一张图片可能引起网民的热烈关注,并引起大量的转发,从而产生较强的社会效果。

  3.2.4 拟像的概念以及审美的消费

  一般而言,“图像的变化主要包括四个层次:一是它反映一定的现实情况;二是图像无法反映现实社会本质;三是它在反映真实社会的时候,无法做到全面性;四是它与现实社会是分离的,是一种虚拟的现实意境”.

  ①波德里亚并没有对所谓的“拟像”做出权威的内涵界定,一般而言,图像无法完全真实地反映现实社会的本质,有时候它甚至掩盖了事物的本质。“图像和现实之间的关系并不明确,图像是其自身的影像。”

  ②审美转向后,图像逐渐向拟像化的方向不断发展。

  数字化信息技术与电子媒介技术的快速发展,使视听感知紧密地结合起来,并且逐步构建起一个虚拟的环境,这个虚拟不仅表现为图像的虚拟,还表现为音乐、影视等内容的虚拟化。另外,技术的革新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也为虚拟场的进化和发展提供了可能,虚拟场的出现更多地表现为人工智能与基因工程的出现,还表现为不同空间层次的解构与发展,通过不断的虚拟与深化,人们也更加了解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在含义。

  进入信息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数字化时代的来临,伴随数字化时代出现的 CG 技术改变了人们对于科学的认识,人们开始了解并学习一些数字化知识,并了解了图片生成的机制,从而能够合理运用科学技术去进行图像的制作与展示。

  因此,传统的图像和影像借由人们的创作,反映的不再是客观事物的真实情况,而成为了由计算机基于二维数据逻辑运算得出的效果,经过这种技术影像可以形成新的图像体系,这一图像体系不基于现实情况,它基于人们的想像和主观构想。

  不得不说,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推动了消费时代的发展,并改变和提高了人们的图像制作水平,近而提高了图像的整体质量。具体而言,在进行图像制作和更新的过程中,必须依靠一定的技术手段,通过运用不同的技术手段和工具,从而制作出高科技的影片和图片,具有代表性的技术手段就是 CG 技术,这种技术可以制作出逼真的视频和图片,让人们感受到现实性的生活。通过 CG 技术制作出来的图片,非常逼真,能让人们感受到真实的环境,甚至人们还会从自己的真实环境中跳脱出来,形成自己独特的想像。

  这些不真实的个体想像使得人们更加能够了解真实的环境情况,能够真切感受到商品的审美价值。例如着名的游戏《魔兽世界》,随着规模的扩大和玩家人数的增加,使得人们更加真实的感受场景,目前这一游戏的使用人数已经突破 3000万人,星级玩家日均游戏在线时间达到一个半小时,在游戏里用户可以感受到疯狂屠戮的战无不胜、历经生死的惊心动魄,甚至可以在网络上组建个人军队或者形成虚拟家庭;生理学的最新研究也证明,在激烈紧张的游戏中,人们不仅能够体会到游戏的快感,还能透过一系列的视觉和听觉体验获得精神的享受,同时其生理变化情况能够被生物技术手段准确的测度出来,并且相关研究甚至发现,虚拟的感官体验甚至能够将生理变化的极限呈现出来。

  值得提醒的是,审美图像的完全虚拟化、信息化、数字化是拟像化基本特征,但是拟像化的意义并不仅仅是这些,拟像还具有以下两层深刻含义:

  一是,客观现实能够以虚拟的图像形式保存并且可以不断的回放,如气势磅礴的国庆大阅兵、有趣的划龙舟大赛、飞机坠落等重大事件等,当然还有大自然的动态发生,如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塞北初雪、高耸入云的珠穆朗玛、水木清华荷塘月色的醉人夜色等等,上述例证基本是按传统的时间、客观等线索铺排的,其图像是以客观器物刻画下来的,已经被固化、物化。

  二是,图像反映的并不是某一具体内容的审美取向。在消费主义如日中天的情况下,经济、市场、技术、艺术正在实现无缝对接,分析人们生活的基本要素,我们发现,无论是火车、汽车等交通工作,还是楼房、公寓等楼房,或者是衣服、鞋子、包包等生活用品,无不具有一定的图像化特征。通过图像展现出来的生活物品,提高了我们对于产品的兴趣,进而使得人们更加有欲望去购买这一产品,提高了产品的销量。我们之所以说消费主义时代人们的审美具有图像化特征,也是基于商品的图像特征。

  进入消费主义时代之后,审美活动呈现出图像化的特征,这主要是由于审美活动的拟像化和艺术品的商业化所导致的,其内驱力驱动力主要是人们的消费行为,其目标都是将大众引向消费市场。商品不仅要通过人们的消费行为使其使用价值得到实现,也要满足人们的现实生活,还要实现人们对于自身价值的追求。

  具体而言,这两个方面存在协调统一的关系,这种关系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1)人们的消费理念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人们的审美情趣;(2)审美的转变呈现出新的特征,包括商品化等内容。商品符号指向了图像化,并演化为一种审美想像,通过一定的商品行为和消费行为,大众开始依据商品的外在形象重塑自己的需求,形成源于商品的拟像的可视可感的欲望。

  3.3 消费时代审美大众化的概念与主体特征

  消费时代的审美转向不仅出现了图像化的特征,同时还出现了大众化特征。

  大众化审美不仅表明了精英、小众在审美领域垄断地位被打破,同时还暗示审美有了更深层次的政治特征和文化特征,这一节主要探讨消费主义时代审美大众化的概念、特征、发展历程。

  3.3.1 审美大众化的概念与源起

  审美转向大众化的具体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1)大众的审美水平得到了提高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物质财富的增长、高新科技的发展与民主精神的进步促使人类获得了持续全面的物质解放与自我实现。西方资本主义时期人们的受教育水平和获取知识的能力都大大增加,人人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成为一种常识,更成为国家对于公民的基本义务。因而教育获得了普及,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

  同时大众也日益等同于全社会的普通公民,这使得科学知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快速的普及,打破原来的身份限制。资本主义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生活便利和工作机会,人们有贫穷的生活中解放出来,实现了平等和自由。普通平民也开始热衷于阅读、学习或者开始写作、绘画等,这使大众化的审美开始出现,艺术作品与普通商品都开始考虑大众审美的影响力,大众化的审美成为传统审美领域转向的新趋势之一。 (2)世俗生活中的流行文化对于大众的影响更加突出大众在资本主义发展进入一定程度后开始成为独立的审美力领域,但是大众毕竟受到盲目性、从众性的影响,与以往的追求批判、反思的精英阶层有很大区别,日益兴起的流行文化、时尚产品、商业宣传等更容易对大众产生明显的影响。

  精英文化对于某种形而上的、超验的艺术的追求,显而易见是不容易被大众所接受的。大众更加喜欢的是生活化的、世俗化的、时尚流行的文化内容,例如时尚服装、流行音乐、电子产品、选秀活动、网络游戏等等,这些都能够在极短的时间里快速的传播蔓延。丹尼尔·贝尔对大众化文化、大众化审美和大众化艺术的一系列特征进行了剖析,认为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主要包括生活化的、现实的、便宜的、大量的、短暂的等等。

  一般而言,“大众比精英更容易受到新鲜事物的吸引,而对于理性、自由、思索、精神以及价值的追求并不那么严苛,这些大众群体的审美转向诉求及其特定的文化特点是一致的。”

  ①(3)消费主义时代最具能量的生产者与消费者是大众

  大众群体的产生和发展一方面利益于经济的发展,另外一方面还利益于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同时,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的来临,资本主义需要进一步提高其市场占有率,不断挖掘新的市场领域,而大众群体是其寻觅的能够释放大量市场份额、消费巨量物质商品的重要方向,而且大众在消费这些资本主义商品后又会投入到扩大生产获取财富中去,这样就可以保持一个持续的循环上升的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在经济学意义上,消费主义对大众物质欲望的不断刺激,实则使大量的资本进入了无限的扩大再生产中去,正因为如此,审美的大众化来源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和人们消费能力、消费水平的提升。

  3.3.2 大众角色与精英权力的内在关系

  在传统的美学研究之中,精英文化一直占据主流地位,大众是被长期忽略了的,大众并不存在于美学视野之内,大众被认为是低俗的、未启蒙的代名词。然而随着资本主义发展,审美将大众解放出来,使其进入并逐渐占据了美学的主导地位。

  有的人将对美的追求看作是一种精神生活,有助于帮助人们摆脱生活和压迫和压力,社会大众曾经在很长的历史时期被屏蔽于美学领域之外,他们没有能力消费审美作品,随着商品经济的崛起,大众开始打破精英阶层对于审美、艺术等的垄断,大众审美迅速占领了审美领域的主导权,商品成为审美的主要载体之一,而这种载体的主要对象就是大众,因而大众在审美领域逐渐占据了主流。

  当然在较长时期内,消费与审美还是出现了竞争,消费并不完全是可以被审美的,但是大众消费也正在争取从审美上征服顾客,有时候形成均衡态势,但更多时候消费化审美开始占据主导。消费主义时代的大众化审美正是将这种长期以来的“内在压抑”通过不同的方式解放出来,并进而形成新的斗争力量,反过来促进大众化审美的主导地位。

  (1)基于身份认同的大众消费

  奥尔特加曾指出,“大众是平均的人”.  平均的人是面目不清的,大众作为这一类群体长期缺失审美的影响力。消费时代的大众审美需要获得合法明确的身份才能够与精英审美抗衡,消费的大众在寻求一致的价值取向。个人身份的识别是通过社交活动所实现的,通过人际交往与社会交往,人们的身份得以识别,从而能够准确定位自己的角色。

  大众地位的提升通过消费时代及其对审美的影响体现出来,并且促使精英也进入消费狂欢中来,进而获得了精英的审美认同,进而在社会化的过程中确定了大众的角色、地位及其影响力。

  (2)精英审美的权力退化

  在审美意识形态的格局变化中精英阶层始终掌握着话语权力,精英审美的权力话语促使人们形成相似的价值取向和审美取向,并建构起相应的审美标准,从而使得人们形成了统一的价值取向,而这是大众审美不具备的。精英审美具有稳定、持续、精细、隐秘等特征,精英审美的特征在一定意义上对大众审美产生引导性,从而形成了精英审美高于大众审美的一种意向。

  精英审美的话语权力往往与其社会地位、财富、政治权力等有关,审美向大众化转向后就出现了基于消费主义的大众审美。费瑟斯通明确的阐述了精英知识分子与古典艺术学者的共性,费氏称前两者的一致性在于他们是以纯粹审慎的视角考察审美对象,其审美乐趣在于精神层面的愉悦,而不将其与商品的经济属性等相联系,他称“精英审美的基础在于其文化圈层的优越性,并确保其欣赏对象的小众化、精细化。”

  ①消费主义时代的大众传媒中仍然隐匿着这样的话语权力,只是不再成为堂而皇之的主导,他们仍然试图影响交流沟通、时尚流行的发展趋势,并不甘心退出社会主流审美标准的话语系统。

  3.3.3 审美大众化的主要特征

  (1)多样的、感官的、可复制的

  传统上看,精英审美对于理性、经典与权威的推崇是无可取代的,而大众审美则更加多样化并具有多变性,当前大众审美难以确定标准,并且容易受到精英审美的影响,这就导致其出现动态性和多变性,大众审美会持续不断地吸收其他审美文化的内在逻辑,并使其能够与自己兼容。

  而消费主义时代,大众化的审美则完全颠覆了以往对于精神性孜孜不倦的追求。由于精神和物质是两个不同的方面,它们各自的概念和特征也是不一样的,这就形成了不同的价值取向和审美取向。即使商品的生产量比较大,能够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也可能仍然有剩余。那些意图满足人们基本生活需要的商品,往往在设计与生产的阶段,也受到用户潜在的消费倾向的影响。我们认为,大众化审美是现实的、物质的,这一方面是因为大众将物质性的商品消费带入了大众审美领域,而另一方面则是大众更倾向于接受具体的、视觉型的商品和审美。

  目前,大众审美呈现出多种多样的特征,但是它的结构却是可以复制的。这种可复制性的特征不同于精英审美的特征,精英审美往往更注重自身的特殊性,而这也是消费经济下的必然选择,大量商品通过机械作业批量生产出来,并且其规格都是标准化的。可复制的特征使得艺术品批量的生产,并成为人们生活的常见物品,促使审美成为一种普通的大众性活动。

  (2)事件性、浅俗性

  大众审美关注现实、关注物质,因而不得不委身于世俗琐碎的日常生活中,而在这样的状态下必然受到生活气息的影响,从而被日常的事件所吸引。大众审美受到事件轰动效应的影响,就能够聚集大量的眼光和评论,进而形成了可供商业操作或消费主导的审美领域,因而这也是大众审美在消费主义时代的特征之一。

  通俗化的审美情趣并不是大众审美。在艺术领域,大众审美其实对应的是精英审美、小众审美,大众审美剔除了小众审美的深奥、神秘、复杂,代之以简单、直白、多样等,而是进入一种浅层次、平面化的处理过程,大众喜好简单的生活化的创造过程,而不是理性化、强逻辑的淬炼,因而浅俗性成为大众审美的内在特征。当然随着大众审美的日益成熟,其浅俗性特征将会与精英审美相融合,不断的提升或反思着自我价值。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