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美学论文

消费环境下审美新转向的演变趋势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8-04 共3811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消费经济下审美观念转变探究  
【第一章】消费社会对审美思想的影响研究绪论 
【第二章】消费时代审美转向产生的社会背景 
【3.1】消费环境下审美新转向的演变趋势 
【3.2  3.3】消费时代审美图像化的内涵与特征 
【第四章】消费主义时代的审美泛化及其思考 
【结语/参考文献】消费影响下审美转向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3 消费时代审美转向的演变趋势

  语言学的转向是西方理论界一次意义重大的变化,它发生于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提示语言不仅仅只是传统哲学中的工具性问题,而是成为了哲学反思自身传统的起点。语言问题已经在本世纪的哲学中获得了一种重要的地位。人们用语言来进行交流,并通过它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可以说,语言是人类生活的重要工具,人们用它来诠释自己的想法,表达对于周遭社会的观点。那么语言就成为了审美的外在体现,也成为了审美的构成模式。这个时候,人们通过语言表达自己对美的感受,同理性态度一样,它将世界表现为一种文本形式。

  直到 21 世纪初,理论界和人们的现实生活都呈现出“后”化的特征,“人们逐渐理性,反而更加注重本能感官,也更加重视自己的感受和感觉,文化艺术也呈现出它的空间性,并实现了从深度向平面、从整体向碎片的转变。”①在人类的实践领域,它表现为由生产向消费的转变,但是语言束缚了这种变化的进一步发展,这促使人们将世界把握为一种图像的艺术。

  3.1 消费时代审美新转向的演变趋势

  进入消费主义时代,审美理念注重个体的感知,抛弃了理性和精神,逐渐地世俗化,不断拓展了当代美学的内涵与外延。具体而言,消费时代的审美转向包括以下七个方面。

  3.1.1 理性主义向感性主义的转变

  人类自古以来就有与美学相关的研究,但直到 18 世纪美学才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的对象是感性认识的不断完善。但是,事实上,人们始终认为感性认识是低级的、非本质的,所以就算美学日渐独立,人们也将其归结为理性思维的附属品,人们总是用理性的方法去理解感性和美,从而无法真正理解它的本意。

  进入消费时代,人们开始重视审美的感性价值,感性认识的流动性与多变性也日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感性经验开始摆脱理性的束缚,世界向“原初的直观”敞开。进入后现代社会,人们更加重视一种主观上的感受,把自己的自我感觉放在重要的位置,表达感受的时候也更加直观,人们开始感觉生活中的真实,寻找曾经被理性遮盖了的快乐,人们学会了在理性中肯定自我和感受自我,并更加深刻的感受到了生活的生命力和热情。

  3.1.2 独立观赏向积极参与的转变

  一直以来,美学都强调一种静观欣赏,它认为审美主体及其对象应当具有一种距离感,从而有效隔断彼此之间的功利关系,从而更好地在静态中感受美的涵义。这种静态地欣赏并不是消极地、被强迫地接受某一事物,而是通过这种形式去探究事物的终极内涵。在静观欣赏的过程中,审美主体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想像力,结合自己的想像,深入地去了解和欣赏审美对象,并在心中形成一种精神性的审美意境,从而有效地把握了事物的本质和内涵。

  二十一世纪“快餐式”消费文化迅速崛起,以往的传统式的审美早已被后现代审美格局所取代。人们更加追求一种消费的快乐与梦想,传统的艺术不再是人们欣赏的主要对象,他们成为一种具有消遣性的审美对象。消费时代的社会主流审美不再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对照,它正在倾向于从参与式体验中获得更为丰富的沟通与交流。这些以消遣和体验为主的审美认为艺术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和灵魂的生命体,它的目的是一种个体的内在感受。

  3.1.3 高雅精美向反讽戏仿的转变

  虽然不同的美学研究对美的形态作出了不同的界定,但是在经典美学中,它们讨论的核心仍然是优美崇高。优美强调形式的小巧精细和主客体的和谐统一,崇高强大精神力量给予人们的震撼,是一种突破了有限的美感。在人类社会的普世价值观中优美与崇高表达了不同的镜像,这些以平和的、对抗的、和谐的等不同形式去构建了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精神愉悦的感觉通道。它们的主要意识是基于现实、理性、感性、物化的等在自我中追求最本真的意义,并试图勾画出一种由感性向理性转化的意境与景象,最后实现美的愿望。

  后现代美学一反传统美学重视形式和精神的传统,强调消费目的的实现,因此往往出现无序等特点,他们主要运用的策略是反讽和戏仿。反讽是一种手段,它强调人们的真实思想和描述不同的情况,也就是说他所表达的并不是他的真实想法。戏仿是指通过借用艺术作品中的某些元素和内部,来调侃和讽刺某些艺术效果。

  总体而言,反讽和戏仿都不强调创新,它在解构传统的价值体系时,认为必须进一步规范传统的规则体系,正如民采所说:“我们必须重新评估价值体系。”在不确定的环境下,它们展现出无法言语的审美体验,和在失策状态下人们不断地对话和游戏的境遇。

  3.1.4 从美感向快感的转变

  在现实的审美世界,每个人追求的感官享受、生理快感、意识体验、精神审视都是比较一致的,这种审美经过这样的过程才能处于相互交融的和谐状态。然而传统的审美研究更加注重精神、理性、思维上的体验,而忽略了感官的享受。

  但是美感总是先有了判断力才会有愉悦感,人们在审美活动中得到的美感和他们自身的审美经验和艺术修养是息息相关的,因此,人的审美活动和他们的理性是不可分割的。这使得艺术和审美表现出极强的唯美意境,并且它排斥消遣和快感,认为他们是低下的俗物,只有精神才能帮助人们实现良好的审美体验。

  “快感与人的身体是相联结的,当人的生理需求得到满足便会呈现出快感的精神体验,它是一种生物学的体验和欲望。”①进入消费时代,人们更加追求欲望与释放,快感逐渐摆脱了美感对其的束缚,成为审美活动的中心环节。这种观点的典型代表是尼采,而巴塔耶则认为这种非生产性的消费是一种无目的的纯消费行为。它指向的是一种无节制的快感体验,因此后现代主义将其视为对权威控制进行抵抗的典型代表,它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思考空间,现代社会更加注重精神上的自我感受,它为人们构筑了一个生理和心理的平台,以快感去对抗那些精神的压抑,资本主义也借由这种审美去解决其内部的许多矛盾。

  3.1.5 语言为主向图像为主的转变

  一般而言,美学的发展历程包括两个重要阶段,一是由认识论转向语言学。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是理性的,人也是语言的动物。语言作为人们交流和沟通的工具,传递着我们对社会的认识与感知,因此人们认识和了解的世界是以概念表达出来的语言世界,美也是一种理念的呈现。

  在传统的美学中,语言与视觉中介之间的差异甚至成为道德的需要。但是现代社会的个体更加注重主观的情感体验,图像化对于他们的审美具有重要影响,图像的功能更加强大,语言逐渐呈现出式微的特征。由于图像非常逼真,人们透过那些审美影像满足了自身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心愿。图像的接受形式常常是感观的和直观的,它的审美过程中假称自己不是符号,但它的本质是符号性的。图像化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审美形式,更使得人们能够更好的把握世界,从这种意义上说,图像化改变了人们的传统审美形式,并不断消解着人们对于社会和自身的思考能力。人们开始思考整个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发展,并借助图像构建起自已独特的审美价值,最本质和根本的东西被人们忽视了,人们的欲望越来越多,社会存在的价值也不复存在。

  3.1.6 精英群体向大众群体的转变

  由于理性的崇高地位和知识权力的垄断,对美的追求与审视往往是一些权贵和知识分子等特权阶层的专利。那些专属于少数精英的审美体验与传统的世俗生活相分离,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精英群体是一个时代的象征,他们的价值观体现着时代特征,他们的重要性在于其自身的批判性。精英群体对于精神有着执着的追求,并体现出一定的时代特征,身为精英的艺术家通过分析各种现象并剖析它们产生的原因,从而强化审美的反思意识。

  在消费主义盛行的时代,大众化逐渐成为审美主体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大发展的背景下,精英式、小众式的高雅审美正在被宣告消亡,物质化和娱乐化成为基于大众审美的主流特征。审美的本质也日益发生着变化,主流的秩序被打乱,精英身份的有效性和合法性也发生着变化。这个大众是指一个公共空间,人人参与分享。

  3.1.7 艺术活动向商业活动的转变
 

  传统美学与现代美学的观点具有很大不同,传统美学仍然坚持自然美,他们将美学的观点嫁接到艺术之上,从而模糊了美学的定义,使得它与艺术联结起来。

  美学只是关注美的创造、欣赏以及美在人们心中的演化等。人们的审美渗透在生活的各个方面,艺术不再是特权阶段的独有物,它彰显出人们的欲望与想像,人们的审美价值日渐商业化,艺术也逐渐商品化,而失去了其传统的审美价值。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艺术逐渐丧失了自己的传统价值,且不再具有较强的控制性,美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美,美也不再是固有阶级的专属物,审美日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正如学者韦尔施所说的那样:“社会的变革引起美学的变革,美学学科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缓慢发生的,并将不断的发展壮大。”①消费时代中,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日渐模糊,审美也无法去功利化,并日渐成为商业的核心。日常化的审美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展现着人们的快意的同时也折射出人们的价值体系,由此审美价值日渐成为商品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审美日渐趋向泛化。

  综上所述,图像化作为审美形式的重要转变,折射出了社会大众在观念与想法上的变迁。大众化不仅包括审美主体的变化,也包括意识形态的变化。日常化与泛化不仅是客体的扩展,也是审美转向的结果。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